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9 10:13:1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识字5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知道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象资料,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4.用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3.指名读。

  4.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注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教学后记:学生对夏天的了解颇多,喜欢夏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了的两种读音,认识1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类背韵文。

  夏天的天气特征。

  夏天的水果。

  2、口头扩词

  夏()()() 瓜()()()

  二、看图学词语。

  1、夏天,不仅仅是小朋友喜欢的季节,连动物们也欢快地唱呀、跳呀、谁来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虫和雨这两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生字,播放轻音乐。

  三、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了新偏旁。

  2.通过观察图画,能够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学习完后了解了夏季的特点,积累了词语。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识字5,识字5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aabb式的重叠词。

  2.借助拼音拼读故事,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3.学唱歌,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

  续编歌词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万花筒——aabb重叠词

  1.出示卡片(清清楚楚快快乐乐):生认读词语并说出词语特征。

  2.大家齐收集:

  说出自己熟悉的这类词语。

  3.了解如何判断这类词

  1)师出示:清清楚楚——清楚

  2)引导学生练习

  高兴——高高兴兴上下——上上下下

  ……

  4.比较句子

  1)出示:

  花儿开了。

  花儿张开了笑脸。

  下雪了,树儿都白了。

  下雪了,树儿都披上了银光闪闪的`长裙。

  2)生说出两句的异同。

  3)师引导学生:第二句是用拟人手法把植物当人来写,生动具体。

  4)生练习把句子说生动具体:

  小树在晃动。(小树在点头)

  桃花开了。(挑花露出了笑脸。)

  ……

  5.读读背背

  1)出示带有拼音的古诗<<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2)生借助拼音自读

  3)师范读

  4)生,读背。

  第二课时

  (三)大舞台

  1.出示歌曲

  2.生听录音歌曲

  3.师生唱歌曲。

  4.引导学生续编歌词。

  一只小花猫,喵,出门找鱼儿,喵,喵喵,叼着鱼儿回了家。

  一只小黄狗,汪,出门找骨头,汪,汪汪,咬着骨头回了家。

  一只大白鹅,哦,出门去玩耍,哦,哦哦,池塘戏水不回家。

  ……

  5.展示学生续编的歌词。

  6.生开心地唱自己编写的歌儿。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课文《礁盘》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知战士们的精神品质,从而受到思想熏陶。

  4、通过阅读,想象情境,探究课文内容。

  5、品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其对祖国的情感。

  6.感悟海防战士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体会将军心中的深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礁盘的有关资料、

  课时:两课时

  主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我们一起来阅读《礁盘》,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讨论。

  1)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驮(tuo)蔬(shu)熬(ao)罐(guan)秧(yang)筷(kuai)构(gou)

  2)理解词语。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沉吟: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3)文章的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0)将士们在礁盘上借助大棚种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将士们共享劳动成果。

  第三部分(26)将军向“地图”,行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归纳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听写词语。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1.读课文(1~10)

  1)有感情的朗读,思考:小岛是一个怎样的岛?礁盘南边有什么秘密?菜地的土、菜种从哪儿来?你从什么中得到体会呢?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岛上条件艰苦,战士们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建设海岛。他们爱海岛就如爱自己的家。

  2.读第11~25自然段。

  1)小组交流讨论:将军为什么变了脸色?将军看到了什么?队长说了什么?将军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战士们有什么行动?从这些情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2)班内交流。

  a)菜地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表达了将士们对祖国、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b)将蔬菜给首长吃,表达了战士们对首长的.爱戴。

  c)首长将菜倒进汤里,哽咽着说“我谢谢你们”,表达了将军对战士们的关爱。

  d)“战士们自觉的围了过来,让将军把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碗里”。表现了战士们理解将军,更用行动表达对将军的理解、爱戴。

  e)感受将士们为了祖国的海岛同甘共苦的品质。

  1.感情朗读,体会将士们的爱岛之情,也表达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

  2.给驻守边关、海防前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4、礁盘

  小岛(礁盘)没水、没树、没草、没土

  战士绿色菜地(中国地图)

  将军行军礼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字。

  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

  布满繁星的夜空。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

  摘苹果。

  实物投影仪。

  生字、词语卡片。

  做奖励用的科学家的图片。(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古时候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直观感知。利用实物投影仪,老师介绍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

  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

  出示课题并朗读。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多音字:数(shǔ、shù)。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字词:勺、斗、组、睡、玉、数、珍珠、钻研、距离。(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玩字卡游戏。

  老师随意说字音,学生按老师所读的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初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各人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当学生读到这一句话时,可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丽和星星之多)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可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北斗七星是怎样运动的)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让学生通过读“一夜”“几次”“果然”等词语体会张衡是怎样认真观察星空的.)

  小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再读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

  作业

  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

  第二课时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配乐,讲故事。

  口头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题。(对优秀学生可奖励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图片)

  复习词语

  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卡。

  摘苹果游戏。(课件演示:一个词卡为一个“苹果”,老师点击苹果即出示词语,学生齐读词语)

  指导写字

  字形分析、范写。

  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数:左右结构,左右均等。

  睡: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离:上窄下宽。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

  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完成课后练习

  书面完成“我会填”。

  同桌交换、订正。

  拓展活动

  合作交流。学生把查找的资料在组内交流。

  各组选派代表展示。

  班级可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按课后作业中有关鲸的几个方面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课后的问题读懂课文

  3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刁性,培养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照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这3方面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三,教学准备:

  鲸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按课后问题的`分段提示给课文分段,初步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

  3学习第一段,体会鲸的庞大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读题(注意正音),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体裁,揣测)

  出示鲸的挂图通过看图,你知道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在海洋里,形体像鱼,很庞大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鲸的知识

  2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读课文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自己解决

  (3)引逐段默读,划出每个自然段中概括鲸的特点的句子

  3检查自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2)请学生挑选易读错的生字词领读

  特别注意:"鲸,斤"的区别,哺,寿(翘舌音)

  (3)板书"肺",强调右半部分笔顺

  (4)讨论难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上胯,鳍,须板等词可利用挂图或简笔画帮助理解)

  (5)说说鲸有哪些特点交流中相机引导朗读有关段落,明确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注意正音)

  4,根据课后习题2,给课文分段

  讨论中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1)第二自然段是概括地说鲸是哺乳动物,第3,4自然段介绍鲸的胎生,用肺呼吸的特点,进一步阐述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应归并为一一段

  (2)第5,6自然段分别讲鲸在吃,睡两方面的特点,均属鲸的生活习性,应归并为一段

  5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课后习题1

  (1),圈划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词句

  (2)讨论:课文怎样生动地写出鲸的庞大

  ①出示课后习题3

  (1),比较两个句子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后者采用举例,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引发读者想象,更深切地感受到其嘴巴的宽大)

  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到鲸的庞大引导边想象边朗读

  (3)小结:课文抓住鲸庞大这一特点,采用了对比,列数据,举例等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鲸的庞大

  网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三段,继续按课后的问题读懂课文

  2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读读,画画,写写,进一步了解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培养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根据课后习题1(2),(3),自学第二,三段

  2围绕课后习题,四人小组范围内交流讨论

  3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其中一,二项作业

  (1)读短文,然后联系课文第二段内容展开想象,补写虾将军的说话内容

  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鱼都游到一个指定的海峡,并顺利地通过虾将军把守的赛场大门一条小鲸得到消息,也急忙赶来参加,当他正准备游进赛场大门时,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觉得莫名其妙,便问:"我为什么不能进去"虾将军说:"因为你不属于鱼类,所以不能人内参赛"鲸既委屈又生气,振振有辞地说:"我的名字是’鱼’字旁,人们也常叫我’鲸鱼’,我怎么会不属鱼类呢"虾将军很有耐心地解释说:"()"鲸听后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乖乖地游走了。

  填表,并说它们是怎样吃食的

  种类

  吃什么

  怎么吃(动词)

  (3)把鲸呼吸,睡觉的特点,用简笔画形式画下来,配以文字说明

  4交流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5你对鲸哪一方面的特点最感兴趣,重点读那一自然段

  6总结全文

  (1)学习课文,你对鲸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鼓励学生到课外查找资料释疑)

  (2)纵观四篇常识性课文,你认为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7作业(任选一题)

  (1)分类摘录采用举例,对比,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的句子,读一读

  (2)课外观察一种熟悉的生物的某方面特点,用上常用的说明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重量

  体形很大长度

  胎生说明方法

  鲸哺乳动物举例

  用肺呼吸列数字

  吃什么打比方

  生活习性

  怎样睡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园地教案12-28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口技》教案01-26

(精选)语文教案11-18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树教案12-11

语文天地教案06-17

语文《翠鸟》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