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31 10:13:1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选)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师:你帮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同学自由回答)

  这节课俺们就学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自由朗读课文。

  她是谁?

  生: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女孩

  你从哪里知道?

  生读有关句子。

  师:仅仅是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女孩吗?(伤得多重呢?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吗?问题尽量简练减少。)

  生:失血过多即将死去,假如不理解输血。

  师:血对小姑娘来说怎么样?

  生:命根子。

  师:输血必需──

  生:迫在眉睫。

  (板书)

  (读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练习读,再合作读,经过检查,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上的最重,假如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再迫在眉睫一点,合作读。)

  师:体会着当时情况读一读。

  指名读:经过检查……

  师:读得怎么样?

  生:有点结巴。

  再指读,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并且朗读。

  师:每个人理解不同,朗读也不同,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读。

  (但主题一样,都是说输血必需迅速进行。)

  师: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刻,阮恒怎么做的?

  生读有关句子,再练读。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

  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再举起来?

  为什么哆嗦?(板书)

  生:担心自身死去。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读后面的句子。做填线练习:一阵缄默之后,一只小手哆嗦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时他可能在想)然后又举起手,(此时他可能在想──)

  同学回答。(角色要转换,让同学自身当阮恒。让同学充溢情感的来当阮恒,小阮恒,你为什么哆嗦地举起手来?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么?你又一次举起手的时候在想什么?合作,补充朗读,真正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师:试着自身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上面的课文。练读,指名读。

  师:他哪儿读得好?

  生:忽然。

  生:一阵缄默。

  师:假如是你怎么读?

  (问题零碎,要凸现问题的整体性,尽量得少问。)

  指读,齐读。

  师:阮恒宁可自身去死,也要救自身的朋友。俺们到现场看看,老师范读,出示插图。

  (这里可以放手让同学去读8~10段,面对输血这件事,阮恒是什么样的心情?抓重点词语去读去悟)

  师:自身读读老师读得段落,试着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

  (老师要先走进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让同学感受到。为了朋友,放弃自身的生命,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所以他的痛苦越来越加深了,由“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到“抽泣哆嗦捂住脸”再到“呜咽”“低声哭泣”“咬着拳头”表示出来!以读代讲,充沛朗读,配上音乐。)

  生读。

  师:把你走进去体会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男孩在一再摇摇头,说明他忍住痛苦。

  生:掩盖自身的痛苦。哪个词在掩盖自身的'痛苦?板书:掩盖(问题不清楚)

  生:啜泣说明他……

  (这个环节没有指导方法,一问一答,让同学去谈。)

  生:竭力掩盖。

  生:制止。

  师:再来读读刚才读得局部。还从那儿体会到阮恒的痛苦?

  生:持续不时地低声哭泣。

  生:过了一会儿,试图掩盖自身的痛苦……

  都来读读这三句话,看他怎样竭力掩盖自身的痛苦的。

  师:他为什么痛苦?书中找找答案。

  (老师目标不明确,开始有些混乱。板书不能简洁明快的为理解语言文字服务。)

  带着你的感动再来读读这段课文。

  学到这儿,朋友这个词里包括了什么?

  生:互相协助。

  生:宁愿献出自身的生命。

  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自由朗读11~14段,考虑:医生会怎样抚慰他?补充朗读。

  原来一直让阮恒这么痛苦的原因,是──?

  宁死也要输血给小女孩,只是因为“她是俺的朋友”。引导同学从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动作方面去体会小阮恒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小阮恒(坚定、低声、骄傲、自然、轻松)地回答说──她是俺的朋友。

  【简评】

  教师用教材教的过程,首先是教师与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否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了?是否被一个小朋友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需献出自身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对生命那深深的留恋和对朋友那伟大的爱?这就要求老师要先读进去,才干引导小朋友也读进文本,让同学也与文本进行对话。比方,这篇课文多处写到了阮恒的表情和动作,要引导同学透过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他的内心世界。这时候,俺们完全可以让同学进行角色转换,“一根针扎进了阮恒的血管,小阮恒,此时你为什么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呀?”“你为什么突然抽泣?”“你为什么呜咽?”“你为什么持续不时的低声哭泣?”让同学依据输血的知识如情入境地进行回答。老师还要动情,老师的语调太平淡,很难已达到调动同学情感的效果。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

  精读、摘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郁郁葱葱的大树,嫩绿嫩绿的草地,鲜艳茂盛的花丛,如诗情如画意。大家看到这幅图想到的是哪个季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杜甫的《绝句》(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贺知章的《咏柳》(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作者介绍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宁死不受美国的救济粮。)

  三、生词过关

  四、感知课文:

  1、 听范读,理清思路,感受语言。(读后说说文章的结构。(盼春1,绘春2-7,赞春8-10) )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修辞手法——反复,比喻,拟人。感情喜悦迫切,语调柔和亲切。第1段——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3、 师生同赏绘春图

  齐读2-7,说一说,作者描绘了哪些春天的画面?(春草图、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

  齐读第2段: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一)春草图:自由第3段,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这些词句描绘了春草的哪些特点?你能为这幅图取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吗?

  喜欢的词语 ①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②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二)春花图: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三)春风图: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基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喷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四)春雨图: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从文中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从侧面写出雨的滋润。)

  “绿得发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五)迎春图):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4、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5、第三段:颂春。朗读8、9、10节。

  (1)在描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语文教案 篇3

  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复习过程: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2个:

  第7课?1.征发?2.哽第9课3.炽痛?4.标直?5.嗥鸣?6.谰语?7.亘古?8.污秽

  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3.目标册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⑴帖?⑵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见文言文练习2

  五、作业:

  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之、轮”等9个生字,会写“之、令、布、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之、轮”等9个生字,会写“之、令、布、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狮子是“万兽之王”可是现在它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都选谁了呢?请看(出示三幅图片:猫头鹰、袋鼠、小猴子、当大王图片)这样换来换去,现在究竟谁成为森林里的新首领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1课——《从现在开始》(板书课题)

  sh 始。加注拼音、认读,然后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对于本节课出现的生字,你有没有不认识的?

  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前后桌4人一组)

  方法:可问同学,也可问老师,借助拼音,字典等。

  3.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可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

  4.这些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

  例如学生可能答出:

  用加一加方法识字“眯”:目+米——眯

  用编顺口溜方法识字“郑”:把耳朵关起来就是郑。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还想说的,就让学生同桌,前后桌再说一说。

  5.巩固字词:

  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到森林去,那里有许多小动物,你想和它们交朋友吗?(想)不过有一个条件,只有把小动物后面的词语读对,才可以交朋友。

  三.正确读文,感悟内容。

  1.谁能给大家读一遍课文?

  边听边想:狮子都选谁做大王了?最后谁成为了森林里的新首领?

  然后指名评议读文情况,指名说问题答案。

  老师板书。

  2.根据学生评议情况,让学生再自由读文。

  四.赛读课文,探究感情。

  1.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对这篇课文,已能达到正确朗读,那么你还能感情地朗读吗?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朗读出来。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

  为了进入情境,指名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读一段。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3.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谁还想读,课后再读一读,好吗?

  五.比一比,把生字写好。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

  2.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之”。

  3.在教师指导下,临摹书写。

  4.看一看,其它同学写的如何,结合优秀的,再书写一遍。

  课后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iàn zài lún liú dì yī mìng lìng xīng qī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今( ) 直( ) 弟( ) 观( )

  令( ) 真( ) 第( ) 现( ) ,

  三、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欢呼起来

  ________极了 _______来_______去 立刻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写句子,再读一读。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从现在开始,你们要_______!

  从现在开始,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借助偏旁识记生字。

  2.认识表示动作的词。

  3.读句子,体会“非常”,“保护”的意思,并练习造句。

  4.初步练习运用逗号、感叹号和句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发现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借助偏旁识记生字。

  (2)在词语中认识表示动作的词。

  2.难点: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语文百花园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百花园”走一走,看一看。

  (二)汉字真有趣

  1.课件出示花坛。

  姐、妹、妈、奶

  蝌、蚪、蚂、蚁

  打、抬、护、挂

  狼、狮、狐、狸

  你们看,前面是美丽的大花坛,快进去看看!谁看到什么有趣的现象?(花上有字)

  2.读字,说出每组字的偏旁。

  (1)你们小声读一读这些字,发现什么了?

  (2)指名读,说说每个小花坛里的字是什么偏旁。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先读读每一组字,再讨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4)集体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偏旁与字的关系。

  ①“姐、妹、妈、奶”都是“女”,这些字跟女人有关。

  ②“蝌、蚪、蚂、蚁”都是“虫”,这些字跟昆虫等动物有关。

  ③“打、抬、护、挂”都是“扌”,这些字跟动作有关。

  ④“狼、狮、狐、狸”都是“犭”,这些字跟兽类有关。

  (5)拓展。

  说说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与字义有关。

  (6)总结:

  很多汉字的偏旁是表示字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偏旁来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P34第一题中小女孩和她说的话:“借助偏旁想字义。”这种识字方法真好。

  请你们看看这位女同学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

  (三)读词语,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片树林。树干上写着第二题中的词语。

  请大家往前走。前面有一片树林,快看看树杆上有什么?(树杆上有很多词语。)

  2.小老师教读词语。

  谁能带大家读读树干上的词语。

  1.课件出示P34第二题中的小男孩和他说的话:我发现……

  ①指名读小男孩说的话。

  ②自由读词语,然后用笔在第一个字下面点点。

  2.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同学读第一个字,其他同学读后面的字。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教师小结。

  小结: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两个字是表示“什么”的词,两个词连起来表示“干什么”。

  4.做找朋友游戏。

  把每一词组中的动词和名词拆开,让学生找朋友。

  5.拓展训练。

  分小组说出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动词,扩展学生思路。如:讲、买、摘、吃。

  (四)读句子,选一个带点的词造句。

  课件出示池塘,播放青蛙的叫声。

  你们听,从池塘传来了什么声音?

  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要保护小青蛙。

  你们看池塘边立了一块牌子,一起读读。

  (1)齐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读一读,体会“保护”的意思。

  (2)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保护什么?(益鸟、益虫、动物、视力……)

  (3)在小组里用“保护”说句子。

  (4)各组比赛看哪个组说得又多又好。

  2.课件出示句子:沙洲坝的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

  (1)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带点的词“非常”并体会它的意思。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非常”和哪些词语搭配。如:多、好、漂亮、高兴……

  (4)在小组里用“非常”练习说句子。

  (5)各组比赛看哪组说得又多又好。

  3.让学生选一个带点的词写一句话,并用上标点。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我们写句子时都要用标点符号。现在我们到标点符号王国看看。

  1.课件出示:“标点符号王国”和“,。!?”

  标点符号王国到了。你们看4个标点朋友来迎接我们来了。我们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2.扩放录音:标点的话。

  标点的话

  我叫逗号,象个小蝌蚪。读书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就要停一下。

  我叫句号,是个小圆圈。写完一句话时,常常用上我。

  我叫叹号,竖道下边带个小圆点。只要看到我,就会读得有感情。

  我叫问号,象耳朵,又象弯钩。只要一提问,就要用到我。

  3.课件出示句子。

  (1)您瞧多好的阳光

  (2)裙子里的阳光跑到哪里去了

  这里有两个句子,请你们先读读句子,再想想用什么标点符号。

  4.同桌互相商量。

  5.学生做书上的第4题。

  请你们给这两句话加上标点,再读一读,要读出标点表示的意思。

  6.指名读句子,说说用什么标点,并说出理由。

  7.按标点表示的意思齐读句子。

  (六)总结收获。

  在语文百花园里,你们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07-20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园地教案12-28

语文天地教案06-17

语文《口技》教案01-26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树教案12-11

语文《检阅》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