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26 05:32:3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手电筒、玩具,每组一份。

  3、铁丝。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趣味揭题

  1、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再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影子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在愉快的环境中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回到课内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空间,热烈的教学气氛为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板书课题:影子。问:谁会读这个词?你是在哪里认识“影”字的?怎样记住它的?(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影”的后鼻韵母,“子”的`平舌音,读好轻声。)你见过影子吗?在哪里见过?都什么时候能见到影子?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从已有的识字经验入手,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增强学生对识字的信心和有成就感。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用笔圈上,借助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请教老师、家长,……)

  (渗透学习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激发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交流、探讨的愿望。)

  3、现在就用你自己的方法读书吧!(边认字边读课文。)

  4、组内互评。

  5、指名读文,集体评议。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朗读的评价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狗、它。问:这两个字你认识吗?它们的偏旁是什么?怎样记住这两个偏旁和这两个字?

  2、拿出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认识汉字。)

  3、汇报:请小老师介绍认识这11个生字的经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大家一下。

  4、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5、游戏:摘苹果。苹果树上的苹果后面藏着生字宝宝,摘到苹果把字读正确就得到苹果了。

  (在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熟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给学生大胆发言创造机会,指导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自由选择读,你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

  4、多种方式练读。(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小组读,你读我评,男女生赛读……)

  感悟

  出示课件或挂图,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影子的特点以及课文语言的形象生动,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飞”,看看这个字像什么?(鸟扇着翅膀在飞。)组词。指导认识新笔画“横斜钩”。

  2、出示“九”,和“飞”比较一下,“飞”字里的“横斜钩”和“九”字里的“横折弯钩”有什么不同。

  3、教师示范“飞”字的写法。

  4、练写。(教师加强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和提示。)

  5、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小小擂台赛。(分组认读字词比赛。)

  (学习汉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不断的复现中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2、齐读课文。

  讨论

  1、演示课件或挂图,影子可调皮呢,它和太阳捉迷藏玩呢!它是怎样捉迷藏的呢?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2、汇报。(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

  演读

  影子可真调皮,你能读出它的顽皮可爱吗?(边表演边朗读,充分展示课文活泼、俏皮的语言风格。)

  (重视朗读,以读为本,边读边演,让学生在读中放飞激情,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学习语文的乐趣。)

  背诵

  1、边想象课文内容边自由练习。

  2、教师引背,小组赛背,男女生一替一句背,齐背。

  3、加上动作、表情背诵,展现出影子的可爱和你喜欢影子的感情。

  (变“讲台”为舞台,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操作

  1、拿出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的实验,看看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其中。)

  2、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定会迸发出火花。)

  练习

  课件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我的前面是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

  我的左面是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

  1、同桌练说,互听互评。

  2、谁想说一说,说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写字

  1、出示“马、鸟”,分别给这两个字组词。

  2、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用铁丝演示“竖折折钩”,让学生明确这一笔画是一笔写成的。

  4、教师范写,提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拓展

  1、画影子。要注意太阳公公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2、课下接着做“踩影子”游戏,想一想怎样才能让你的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再想一想影子还有哪些变化?

  3、读《学习园地三》的儿歌《东西南北》并观察学校方位。

  (将语文学习和其它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思考。)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图画)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师:你们看,水中桥的影子多美呀!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师:有一个小朋友,他给水中的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影子桥”,(师板书课题:影子桥。)

  二、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范读课文,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下面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述影子桥的?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我知道书中小朋友家门前桥的样子啦!我知道这座桥有很长时间了。)

  四、深入感悟,交流感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并在小组中读一读,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及朗读。

  (1)听学生读到“这桥很老了,是爷爷的爷爷那时候修的这句时,教师启发:“老”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样读才能读出这座桥的古老?师指导朗读。

  (2)听学生读到“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五颜六色的小石子,还有好多好多的小鱼游来游去。”一句时,教师指导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美美地读,引导学生注意边读边想象文中的画面。

  (3)学生读到“风儿吹来,水面好像奶奶的脸,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这一句时,启发学生:小朋友为什么会想到奶奶的脸?拓展,请同学们想像一下,风儿吹来,水面还好像什么?

  (4)当学生读到“我明白了,石拱桥为什么待在这儿,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哟!”一句时,教师相机启发:大家想一想,石拱桥还可能在干什么呢?

  (5)当学生读到“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师启发: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逐去呢?

  师指导“蹿”上桥面的“蹿”换一个词怎么说?(跳)

  引导比较“蹿”和“跳”的不同。

  指导轻声读这段。“一忽儿”“一忽儿”还可以换成什么?

  师启发:大家想一想,鱼儿们还可能干什么呢?

  (6)当学生读到“我爱影子桥。我不喜欢别人来这儿钓鱼。只要有人来钓鱼,我不是向水里抛石子,就是大声吆喝。”这句时,启发:什么叫“吆喝”?小朋友为什么会那样做?

  3.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找人帮助解决。)

  五、拓展说话,发挥想像。

  师:同学们,白天的影子桥多美呀!可夜晚的影子桥更美。

  让学生闭上双眼,老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描述:夜晚,一轮圆盘似的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河面上,河水泛着银色的光芒,月亮似乎怕影子桥寂寞,也来陪伴她了。周围安静极了,只听见蟋蟀在唱歌,在树丛中,偶尔有一丝亮光,啊!是萤火虫打着灯笼游戏呢?

  音乐嘎然而止,启发学生描述想象中的美景。

  六、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读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3个生字,读记:伯乐相马、大汗淋漓、精神焕发、等词句。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两则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两则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你对这两个题目的理解。介绍寓言故事。

  二、初读感知

  1.熟读课文

  2.概括寓言所讲的'内容。

  3.想一想自己从寓言中读懂了什么?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

  汇报交流,体会寓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寓意: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四、自学理解

  用学习第一篇寓言的方法,自学第二篇寓言

  五、引发思考

  1.对《伯乐相马》你有几种想法?从伯乐对马的态度上,可以体会到什么;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从千里马的角度,你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2.请同学们从善待动物的角度对《鲁王养鸟》这则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实践活动

  1.演一演《伯乐相马》的故事。

  2.改写《鲁王养鸟》这则寓言。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 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精选)语文教案11-18

(经典)语文教案05-29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09-28

语文教案(经典)08-01

语文天地教案09-06

语文《翠鸟》教案08-18

语文翠鸟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