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17 08:03:0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读习作要求,读后说说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缩写(不超过400字) 减少篇幅,适当改写 保留重点内容,删减次要内容。

  二、习作指导 1、出示提纲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⑴ 《小英雄雨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小英雄的什么品质? ⑵ 简要列出文章的结构和详略,然后根据此提纲边读课文,边划划记,逐段删留。 ⑶ 整理成文,检查文章是否详略得当,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是课文的重点;雨来游泳本领怎么高超,怎么从鬼子眼皮下逃走是次要的',可一笔带过。 2、投影出示文章结构(列提纲) 主要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中心:表现小英雄雨来的崇高精神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结构: ⑴ 雨来游泳 ⑵ 上夜校念书 ⑶ 掩护李大叔(重点) ⑷ 跟鬼子斗争(重点) ⑸ 河沿上的枪声 ⑹ 雨来没有死。

  三、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学生互评,然后读一篇范文,并点评缩写《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的芦花村住着小英雄雨来。雨来在还乡河练就了过硬的仰浮本领。 秋天,雨来被送去上夜校,他跟着老师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一个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闯了进来,雨来赶忙把他藏到缸底下的洞里。 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对准了雨来,鬼子用尽各种方法盘问雨来,但雨来一口咬定没有看见人。敌人毫无办法,把雨来拉出来去枪毙。几声枪响,芦花村的人们异常难过,可是谁也没有料到,雨来没有死。原来在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备,扎到河里,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评析】 文章详细地记叙了小英雄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的经过,这是原文的重点。作文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故事干练完整,不失原意,完全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四、写成文章。

  【板书设计】 缩写《小英雄雨来》 减少篇幅,适当改写。 保留重点内容,删减次要内容。 不超过400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与“我”日渐亲近的情谊。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与“我”日渐亲近的情谊。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难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媒体伴学、激情导入。

  1、课件:示学生欣赏一组珍珠鸟的图片,教师解说,感受珍珠鸟的美丽和温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训练快速默读课文的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难读句子,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珍珠鸟与作者日渐亲近的情意。

  句: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斑斑驳驳,显得生意葱茏,珍珠鸟便从中伸出小脑袋瞅瞅我。那雏儿从画框上飞下来,“嚓嚓”地在纸上跳动,还用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珍珠鸟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细腻的绒毛盖住,还咂咂嘴。

  (设计意图:学生的阅读离不开文本,充分阅读文本,并训练本课的阅读目标—默读。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

  三、想象画面、品读悟情。

  1、画面:屋里飞。

  (1)课件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默读段落,勾画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3)读了这段话,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4)情景朗读,感悟情意。

  2、画面:喝茶水。

  课件示:

  (1)创设对话情境:“你是文中的小珍珠鸟,有什么感受?”

  (2)扣住关键词,体会日渐亲近的情意。关键词:渐渐,先,然后,再。

  (3)不同形式的读,悟情。

  (4)尝试背诵,积累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重视语言积累。)

  3、画面:啄笔尖、肩头睡

  (1)自由读相关段落,同伴合作勾画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句子。

  (2)体会“再三呼唤”。

  (3)比较句子,体会作者用词。

  句子: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4)看插图,在读中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始终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采用同伴互助,自由交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得到启示,拓展延伸

  1、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用“信赖,……”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五、作业设计、更胜一筹。

  1、背诵今天学习的段落。

  2、选择文中的一个画面写一个片段或画一幅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成功》教案4。

  2、体会本文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重点、难点]

  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于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成功》教案4》。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2、导语:论“成功”是个老话题,但作者凝聚了毕生的治学经验,见解独到,老话题却做出了好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整体感知

  1、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二段(5~9):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

  “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一层(5-6):要客观对待天资。

  第二层(7):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第三层(8):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对人影响极大。

  第四层(9):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第三段(10):指出王国维的疏漏,突出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研究课文

  1、提问: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柳树醒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已散发出诗意,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学生分析】

  班内男生占学生总数的六成以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科普类的读物十分感兴趣,他们的知识面较宽,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快,又喜欢有感情朗读,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愉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词: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会说想到春风、春雨、春暖花开。)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 )

  ( ) ( )

  春

  ( ) ( )

  ( )

  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3、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见板书。)

  3、分节自愿读课文,说说柳树怎么了。

  (板书:醒了 软了 绿了 飞了)

  三、朗读、识字

  1、在文中标出本课需要识别的字,并随生字画出生词,字画,词画,标出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词读习惯。

  2、认读生字:

  醒 雷 澡 枝 软 梳 梢 耍(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和跟着这个字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生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读字组词: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

  自由练读,练背,喜欢背哪段就背哪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由阅读为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创设情境背诵:

  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通过配乐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五、拓展与巩固

  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总结谈话: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春好的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六、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评析】

  课的开始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一字开花”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

  通过老师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学、交流学、订报等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巩固。通过实践证明,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有效地组织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见,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从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的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级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本次习作设计力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任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表示声音的词语、句子,并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在课文中学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声音。)

  是啊,自然界的声音美如天籁,只要用心去聆听,你就会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丰富。就让我们把在课下搜集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在这里展示一下吧。(学生将自己课下搜集的词语进行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出词语。)

  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下面就让我们想一想,自己所喜欢的声音?和你喜欢的原因?可以尝试用上我们搜集来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激情。

  1、思考:自己喜欢的声音,和喜欢的原因。然后和同桌交流。

  建议:想的时候,可以先想想有哪些词语可以用在自己的话里,把自己喜欢的声音描述得更形象。

  2、汇报。

  (1)先说一说你喜欢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然后再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声音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再模仿一下自己喜欢的声音。请同学们评一评。

  (2)把描写声音的词语用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中,组成句子,然后连起来自己先说一说,再和同桌说说。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汇,表达了自己喜欢的事物,真不简单。

  三、出示图片,编故事。

  过渡:刚才,我们都把自己喜欢的声音,向大家做了展示,有很多同学都说的非常好,用词准确,语言通顺。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这里有一些声音,请你们听听。

  1、谁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你想象一下是谁的声音呢?说一说。(播放青蛙的叫声。)

  2、学生回答:(青蛙的叫声。)

  3、出示图片,和刚才想象的对比,观察青蛙的表情神态,想象它在唱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4、汇报。

  5、把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整理成一个小故事,自己说一说,然后在小组里讲一讲,看谁讲的最精彩。评议,教师巡视。

  过渡:一幅图片,几声蛙叫,通过我们的想象,成了一篇美丽动人的故事,多么了不起的创作呀!请再听,老师相信你还会有更感人的故事。

  6、播放钢琴曲,同时出示图片。请同学想象……

  7、汇报。

  8、将刚才汇报的内容,自己再说一遍。

  过渡: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下面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将这两幅图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吧。(两幅图同时出示)

  9、同学们自由的想象,自己编故事,说给自己听。

  10、汇报。评议。

  过渡:两个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图片和声音,通过我们的想象,却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老师真的很高兴。同学们一定有兴趣将这个故事编得很完整。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来画一画,想一想,把故事编完整吧,相信你们一定行。

  9、出示空白图片,请同学们在书上边想象边画,编故事。

  10、在小组里编,然后选代表汇报。

  11、将刚才我们自己说的话,整理一下,讲给同桌听听。

  过渡: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还自己动口动脑编故事,我们的收获真大呀!下面就请大家把我们刚说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后选择一种写在作文纸上。

  12、出示习作要求。

  (一)、(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

  (二)、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学习。确定题目和文体。

  (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文本开始写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认真地读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

  2、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一个意见。)

  3、佳作评赏: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五、总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让我们的笔下生花,华丽的文章迟早会跃然纸上的。

  附板书设计: 笔下生花

  声音的词语:哗哗 噼里啪啦 咕咚 叽里呱啦 扑通

  喀嚓 唧唧喳喳 哗啦 叮丁咚咚 呼噜

  美文欣赏:

  习作一

  雨天

  清晨醒来,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听着雨打在窗户玻璃上的声音和房檐哗啦啦流水的声音,感觉是那么和谐动听。

  我好想化作雨滴,和雨水一起汇进清澈的小溪,唱着歌,哗啦啦地向前方流淌。流过草地,流过山冈,流过森林,到处小鸟欢唱,花儿竞相开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突然,我们闻到了一股又酸又臭的气味,一条暗沟里流出了一股污水,挤进了我们的中间,把我们污染了。从此小溪下游再也没有树高,再也没有花香,到处是死气沉沉的荒凉。人们认识到了这是自我毁灭,于是建了一座净化水厂,暗沟变成明渠,污水变成了清澈甘甜的琼浆,小溪又变成了欢乐的小溪,溪水流过的地方,又成了森林、小花、昆虫、小鸟的天堂。

  窗外,雨还在下着。但我想像的翅膀还在飞翔。雨水滋润着理想,而理想一定能实现。

  点评:

  小作者由雨声展开遐想,将自己想像成一个小雨滴汇入一条清澈的小溪,接着围绕小溪从被污染到重新被净化的过程,细致地描写了周围景色的变化,体现以环保为中心的主题。最后小作者由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进一步点出文章主题。小作者合理的安排,丰富的想像,有序的'描写,使全文更加美好充实。

  习作二

  夏日的风

  清晨,当第一缕夏日的风吹进花草丛中,花草顿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空气里充满了浓郁的花香。这时,泥土也不示弱。于是花香掺和着泥土的芬芳,弥漫在清晨这纯净的世界里,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惬意……

  白天,烈日炎炎,空气里仿佛有一团火。小草蔫了,树枝也耷拉着脑袋。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更是汗流浃背,沉重地喘着粗气。他们此时多么需要风啊!这时,风来了,拂过万物轻轻轻地来了,好似一股清凉的甘露沁入人们的心田。霎时,人们情不自禁地立在夏日的风中,任凭风掀起他们的头发。不一会儿,当他们全身都有了凉爽的感觉时,不禁高兴得脱口而出:“好凉快!”

  傍晚,虫鸣鸟啼,风吹得树叶飒飒地响。这时,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绿树阴下悠闲地下棋,风轻轻吹起棋盘纸,也轻轻地吹进了他们的心扉。

  晚上,凉风习习。孩子们躺在沙滩上,光着肚皮,赤着脚。风吹到肚皮上凉丝丝的,痒呼呼的,他们不禁“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在晚风的轻拂下,孩子仰望天空,挥动小手,咿咿呀呀地数星星。

  啊!这夏日的风,这可爱的风,你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风的习作,小作者笔下的风善解人意,令人喜爱。作者抓住了夏天风的特点,按时间顺序描写风与人的关系,突出了夏日风的可爱。“清晨的风,徐徐吹来,传来‘花香和泥土的芬芳’;白日微风拂过,给人以凉爽;晚上凉风习习凉丝丝地抚摸着孩童……”词句优美,构思巧妙,表达了小作者愉悦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 自悟、 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悟故事,体会“母爱”,懂得 “亲情”。

  3、综合听、说、写、读能力的整体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流程:

  1、学生活动:说出一个你最喜欢、最敬佩、最感激的人,并且作一个生动、形象的评价。(评出最佳表述者)

  [培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教师参与:我的母亲是一个美丽无私、善解人意、宽宏大量的人。(为导课做准备,师生互动)

  2、创设氛围:激情导课(图片)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每一个人,从襁褓中的婴儿,哪一个没有吮吸过母亲甘甜的乳汁?从步入神圣的校门,哪一刻离开过母亲辛勤的抚养?从踏上人生之路,哪一天听不到母亲殷切的问候?……然而就在今天,我要为我的母亲唱一首赞歌: 因为她是一位特殊的母亲一一她是我的养母,此刻,就让我们携手步入《小巷深处》找寻母亲远逝的身影。[导语的语言亲切而感人,使学生不仅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3、积累词汇,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 ①在练字本上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汇(6人一组进行评比,展开竞赛,评出最佳书写者)[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选择朗读,讦出最佳朗读者)[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参与:教师选读几个段[普通话流畅、感情投入、感染学生,引来热烈掌声]

  4、浏览全文,感受母爱

  学生活动:读完全文后,请你找出课文中表现母爱的具体描写(6人一组,分组活动,前三组找前半部分,后三组找后半部分)[合作、探究学习、分工解决问题,学生竞争发言,回答踊跃,在阅读中了解语言、动作、神态、 肖像等人物描写方法][这里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5、整体感知、提炼主题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说出了母爱无私、亲情感人的主要内容。

  6、理解亲情、感情升华

  教师再次深情小结全文,同学们精彩的朗读的发言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的确,母亲是一位可亲可爱的人;母爱,一种不求回报的情感;亲情,全人类美好的夙愿。现在,让我们一起奏响亲情的旋律,谱写亲情的诗篇。

  学生活动:集体朗读课文25一一29段(慢,深情)

  7、联系生活、片断训练

  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尝试用不同的确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情绪活跃,思维敏捷。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浏览全文、感受母爱”的活动中,通过分配完成任务的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而且配合了读、说、写等语文活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活动’,了起来。师生互动,增添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书写时总是匆忙完成,达不到日日练、月月练,写好规范汉字的目的;在口头表述时,学生没有真正发自内心,而流于表面,没有收到先声夺人的预期效果。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结构。

  (3)理解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

  (5)引导学生课后参加“看云识天气”和搜集整理气象谚语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实录

  片断一:课文一段研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不看课文认真听,可闭眼想象云的各种姿态。

  2、请同学复述一下云的各种姿态。

  3、讨论:

  师提问:这一段描写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比喻、排比。

  师肯定:对,本段描写了云的千姿万态,主要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我们已经学过,经常用到。这里用比喻把云的姿态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师提问:本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表示省略,是说云的姿态还有许多。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除了课文中的比喻句外,哪位同学能在用比喻句来描绘云的姿态?多说更好。

  生1答:早上的彩霞像红色纱巾,像红旗。

  生2答:夏天午后的云有时像打铁用的铁砧。

  生3答:有的像瀑布一样,还有的像茂盛的树。

  ……

  师肯定:对,他们观察很细致。同学们以后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外界事物,它能帮助我们获得知识。

  师提问:第一段省略号前描绘了云的形态,省略号后写了什么?

  生答:写了云的变化。

  师提问:综上所述,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书上一句话来回答吗?

  生(小议后)答:用课文第一句话来概括:“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幻无常。”

  师肯定:对。

  师提问:说说最后一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后)答: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这一句话的作用答法不一。)

  师总结:“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最后一句引出全文中心,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

  片断二:课文2~6段研读

  1、指名学生朗读2~6段课文。

  2、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

  3、讨论:

  师提问:第3段介绍了哪儿种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答:课文第三段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等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最轻盈、最高。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师提问:课文第四、五段文字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答:这两段介绍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等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3、4、5段快速阅读一下,在书中画出描写以上8种云的比喻句。

  生:(读课文画出比喻句)

  至此,同学们能否用书上一句话概括看云识天气的一条基本经验?

  生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师提问:综观2~5段,简要说一说这几段文字的结构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说法不一)

  师总结:第2段是总说,是后3段的“纲”,后3段就遵循这个“纲”来介绍不同姿态的云同天气的关系的。这几段文字先总说后分说,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4、观看多媒体图片:

  利用投影仪观看各种形态的云的图片。要求学生对比书中的描绘,注意区别。

  5、继续讨论:

  师:上面课文介绍的只是就云的形态方面说的,云的不同还表现在它们有着不同的光彩,识别不同光彩的云,也能帮助我们推测天气。请快速阅读第6段课文,看看介绍了哪些不同光彩的云?

  生:(快速阅读第6段)回答:不同光彩的云有晕、华、虹、霞等。

  师:请在书中画出这几种云以及它们和天气的关系的文字。

  生:在书中画出上述文字。

  6、观看云、画、虹、霞图片。

  7、观看多媒体科普片《看云识天气》。

  三、教学反思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以此为乐。孔子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云,这一事物,天天都在我们生活里,司空见惯。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如果只就课本来学习,势必会很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成语、诗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学完一个片断和课文主体部分后,安排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或影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下课前5分钟和课后又安排了学生进行“看云识天气”的实践活动,既积累了知识又增强了学习和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淡化文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这一课的教学要求之一。因此,在这一课教学中,只注重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复习比喻修辞手法。不谈说明特征和说明方法。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对诗句的感悟。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小黑板、课件、收集其它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教学过程:

  一、诵诗导入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4.两首古诗中的《赠刘景文》。(板书古诗题目)。齐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

  (一)释题

  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认识“首”字理字义。首:象形字。甲骨文作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本义是头。引申为首领。顺:首字笔画表示啥?

  眼目眉毛和头发;

  人的头部最首要,

  首先首领就用它。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理解“枝记刘”的字理字义。

  枝:形声字。从木,支声。本义指树木的枝条。引申为长条形物品的量词。

  谜:看是一支木,撑开成大树。

  无它叶难长,有它树不秃。

  记:形声字。从言,己声。本义指用“言”记录、记载。引申为不忘、思念。又指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章。

  顺:自己言论动笔写,这样才能记真切。

  刘:繁体为“劉”,形声字。从金,从刀。留省声。本义是杀,后用作姓。

  谜:论文能写文章,论武能挥大刀;

  此字莫要猜斌,猜姓准能猜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

  背诵古诗

  教后体会: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字理的分析,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首”这个字很抽象,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首”字。“枝记刘”都是形声字,在教学时,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字练习,从直观的图片到字词练习,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如:学“枝”引出“树、林、床、棋、橙”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构字特点。

语文教案 篇9

  1、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照样子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

  2、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了解书信。

  1、如果要与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交流:打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写信、发短消息等。)

  2、板书课题:信

  你写过或者看到过信吗?信是用什么写的?自由交流。

  3、出示一封信,简单介绍信并小结:信是人际交往、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了写信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学习诗歌第一小节:指名读。读出兴奋的心情。

  (二)初读诗歌,学习词语。

  1、观察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借助课后音节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反馈:

  (1)字词:指名读词语,指导“巢、雏”的读音与书写

  (2)抽读课文。

  3、指导课前预习的习惯。

  (三)学习2-5节。

  1、复习默读要求。板书相关要求。

  2、默读课文第二节,学会写信后,作者替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3、默读并完成填空。

  我想替()给()写信,信中说:()。

  4、变换句式练习说话:因为(),所以我想替()给()写信。

  板书:雏鸟妈妈回巢

  5、朗读第2节。

  6、默读其他小节,选一节填一填。

  7、自学后交流第3、4、5节。

  板书: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他的伙伴

  树他的朋友

  (1)随机理解“风平浪静、姹紫嫣红”。

  (2)把词语补充完整。(课后练习)再说几个。

  8、有感情地朗读2-5节。指导背诵。试背。

  (四)学习第6节,体会句子的含义。

  1、指名读第6节,读后质疑。(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

  2、交流问题。

  3、总结:信是人际交往、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说出心里话,能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这正是写信的妙处。

  (五)读全文并仿写。

  1、读全文。体会诗歌的优美韵律。

  3、模仿课文写几句诗歌,可以是一节或几节,评出最佳小诗人。

  板书设计:

  1、信

  雏鸟妈妈回巢(家信)

  花朵蜜蜂采蜜(邀请信)

  大海小船扬帆远航

  云伙伴灌溉森林(勉励信)

  树朋友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默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二星: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星:模仿课文写几句诗歌,可以是一节或几节。

  反思:

  2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词语,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能正确使用。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课题引入。

  1、出示茉莉花图片,音乐轻声播放《好一朵茉莉花》。

  2、揭题:学习“茉”,交流字形。

  3、看图并结合课外知识了解茉莉花。

  4、看看文中的茉莉花是怎样的?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5、抽读课文,正音。

  6、交流,学习生字“蕾、绽”。

  7、默读写茉莉花的重点句子,在描写它特点的词语上作记号。

  8、学生交流。

  9、归纳板书:洁白无暇似雪如玉

  浓郁醉人

  绽开张张笑脸

  10、指导朗读。

  11、尝试背诵。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心情。

  1、读2、3节,思考: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或者句子。

  2、交流板书:

  焦急地盼望

  不再关心了

  惊喜

  3、指导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4、选词填空。

  (四)总结全文,积累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总结:养花给人带来喜悦的心情和美的享受。

  3、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

  4、写话:学习茉莉花的写法,介绍一种熟悉的植物。

  板书设计:

  洁白无暇似雪如玉(色)

  2、茉莉花{浓郁醉人(味)

  绽开张张笑脸(形态)

  焦急地盼望不再关心了惊喜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能正确默写词语,熟读课文,背诵第4小节。

  二星: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和同学相互交流。

  三星:学习茉莉花的写法,介绍一种熟悉的植物。

  反思:

  *3.我画什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9个生字;积累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认识以对话的形式为主的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画入手,激情激趣

  1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出示第一节。

  2轻声读第一节(指导朗读:多带劲啊!)

  3欣赏“神笔马良”的故事。

  二、以“读”为主,感悟体验

  1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从《神笔马良》这本书引入过来的。

  2初读课文,想:课文写写了哪几个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3出示学习建议: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各自读文交流收获

  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4大组交流反馈

  5指导朗读

  训练1:词语部分(小试身手)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

  一本正经眉开眼笑无可奈何吞吞吐吐

  (出示练习)

  训练2:说话:学了课文,我感触最深的是——

  6假如有一支神笔,但只能画一次,你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7感悟小结,体会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

  三、从说到写,学习表达

  1假如你有一支神笔,只能画一次,你最想画什么?再看文中大家的心愿。出示“心愿部分”2说说你的心愿,动笔写。

  板书设计:

  3我画什么

  卷发的小曼

  戴眼镜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能正确默写词语,熟读课文。

  二星:积累描写表情的词语,和同学相互交流。

  三星:写下你的心愿。

  反思:

  古诗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识2个生字“慈、毕”。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诵读与想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颂读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促情,引入课题。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荷花或者荷叶吗?(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同学们说的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看吧。(出示动画:西湖六月的美景)

  师介绍西湖:

  师:西湖,是一首美丽的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景象。(出示古诗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生字:“慈”上面部分比较难写。指导书写,有爱心的人是很慈祥的,所以慈是心字底。

  齐读古诗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知意境

  1、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2、读通古诗:(指名朗读、齐读)注意正音:慈、毕

  3、读懂古诗:

  (1)能说一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

  学习第三四句:

  师:是啊,无边无际的荷叶一片碧绿能不美吗?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呢?(生答:接天、无穷碧)板书:莲叶无穷碧

  师: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画面。

  (2)师: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师:那你们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映日、别样红)板书:荷花别样红

  从课题中的“晓”字我们知道,当时的什么时间?(晓:早上)

  所以“映日”的“日”——就是指,早上的太阳(也就是朝阳)。

  师:“映日”的意思也就是在朝阳的映照下。

  “别样红”说明这荷花——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红

  师:瞧,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一二句:

  师: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么美丽清新的画面就发出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句。

  齐读、指名读

  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毕竟:到底四时: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季节。

  三、想象画面,赏读悟境。

  师:同学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1、早上,太阳出来了,杨万里和友人走出净慈寺。在湖边,诗人看到这满湖的荷叶荷花,不禁诗兴大作,脱口而出:(学生朗读古诗)

  2、他们边走边欣赏。杨万里突然眼睛一亮,指着湖中一朵开得正艳的荷花,激动地对学生友人说:(学生朗读古诗)

  3、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林子方渐渐走远了,他还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正在向他挥别的杨万里,看看荷叶荷花,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这首诗:(学生朗读古诗)

  4、看着友人远去的背景,此时的杨万里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你能把杨万里此时对朋友那种不舍眷恋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叫——(生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从标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从内容上来看这

  是一首写景诗。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诗人作诗也有走题的时候?

  (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的荷叶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或许正是杨万里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吧!同学们,请用上你的声音、表情和动作一起来诵读这首古诗吧!(生齐读)

  四、课外扩展,布置作业

  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含义。老师向大家推荐几句写荷花很出名的句子: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3、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清.曹寅《荷花》)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园地》教案09-27

语文翠鸟教案09-04

语文古诗教案09-07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天地教案06-17

语文《检阅》教案11-27

语文园地教案12-28

语文树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