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04-26 10:12:0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语文教案汇编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存”、“坚持不懈”和“用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存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机动的写作特点。

  教学假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懂得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懂得其意义和用法,接着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考虑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懂得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懂得,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懂得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习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习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习能够转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习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习,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习、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习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3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答复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地方,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缘由。)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润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因此”。)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语文教案 篇2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因此,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单元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标

  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白发亲娘》歌曲,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听毕,教师深情吟咏: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们爱妈妈!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美食;困难中,妈妈是手杖;黑暗中,妈妈是烛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妈妈衰老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妈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板书文题)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新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掌握音、义。

  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汉字注音:

  fēnqí()xìnfú()chāisàn()

  霎()时水波粼粼()嫩()芽

  熬()过

  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各得其所:

  不知所措:

  委屈:

  教师选两位同学回答。

  明确:

  ⑴分歧信服拆散shàlínnènáo

  ⑵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加粗表示重读)

  3、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三、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

  1、先请几位同学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

  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

  ⑴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⑵祖孙三代人;

  ⑶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⑷老年人、中年人、少年;

  ⑸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师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

  ⑴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⑵爱是桥梁,爱是纽带;

  ⑶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

  ⑷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⑸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

  ⑹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

  ⑺幸福家庭;等等。

  四、学生自由品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或强大的震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的内容,集体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

  1、教师指导学生可从用词生动、句式精美、辞格丰富、描写细腻、情感丰厚、意蕴深刻、角度独特、手法别致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寻。学会圈点、摘录及批注。

  2、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进行“美”点追寻。教师巡视,掌握大概情况。

  如:有的集中在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方面;有的聚焦于文章的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有的着眼于文章写景的两个段落的分析等等。

  3、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集体交流,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起他们注意,激发他们深入探究。

语文教案 篇3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地区的图片,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不同地区生活图景的课件)

  (课件出示五个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

  他们都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想去看看吗?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

  朗读感悟:

  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f.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4.合作学习第3段。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全班感情朗读。

  5.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第 二 课 时

  复习旧知

  1.分小组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介绍家乡

  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

  2.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脚匹是三声,市是翘舌,楼是边音。

  3.哪些生字是你以前认识的?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交流)

  4.再识记其他没记的生字。

  重点区别:吓虾,腿脚,页贝,蜜密,楼数。

  5.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

  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4.师范写原爱跑。重点指导:原不要多加一点,爱的偏旁不要占太大的位置,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

  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写9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灵顿将军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体会勇于战胜自我、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3、识记4个生字,并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蜘蛛,认读,同学们见过蜘蛛吗?说说你对蜘蛛的了解。

  2、教师再板书:将军,认读。“将军”和“蜘蛛”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将军和蜘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自由朗读课后的生字,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小组合作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

  4、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蜘、蛛、胜、战”是翘舌音,“遭”是平舌音。

  5、小老师带读词:战役遭受打击取胜希望失败毁掉编织夺取胜利

  6、把生字和词放回课文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7、指名合作读文,教师指导难读的地方。

  8、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段,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沉重打击)

  2、想象当时遭受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

  3、将军的部队还有取胜的希望吗?理解“几乎”,体会将军当时绝望,心灰意冷的心情。

  4、从这一自然段里你能体会到将军此时此刻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并认读:战击取胜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区别形近字“站’’和“战。

  3、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取",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

  4、学生练写牛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懂得永不气馁,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2、识记5个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快速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威灵顿的部队由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读。

  二、引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第2——7自然段,找一找威灵顿将军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边读边画,把威灵顿看到的用“()”标出来,想到的用“——”标出来。

  2、当将军几乎陷入绝境时,他是怎样想的?书上怎样写的?指名读句子。(板书: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

  3、这时他看到什么?指名读第2自然段第3、4句。(板书:六次都失败)

  4、这时将军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3自然段,将军看到蜘蛛六次失败,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你能体会将军说这话时的心境吗?指导朗读,读出悲凉无奈的语气。

  5、当将军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时,蜘蛛在干什么?自由朗读4自然段。

  6、读了第4段,你觉得这只小蜘蛛怎么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7、眼看蜘蛛又一次陷入绝境,努力又一次白费,将军又是怎样想的?指名读第5自然段。

  8、为什么将军觉得小蜘蛛比他还倒霉?

  9、这时的小蜘蛛放弃了吗?将军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自由朗读最后两段。

  10、蜘蛛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认真编织结结实实的网)

  11、教师引读:看到眼前的情景,威灵顿将军感动了,他想……(板书:我也要再一次尝试!)朗读此句。

  12、男女生、师生合作读课文,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威灵顿将军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什么最后取得了胜利呢?

  2、从将军和蜘蛛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当你放弃了自己的时候,你就放弃了成功的机会。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坚持不懈的努力,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希、败、织、夺、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3、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败”,左右两边写紧凑。

  4、学生练写生字。

  将军和蜘蛛

  遭受沉重打击坚持六次都失败

  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没有灰心更加心

  又被毁掉

  我也要再尝试!还是认真编织

  夺取胜利结结实实的'网

  胜利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比一比组词:

  站()击()取()希()织()夺()

  战()出()敢()杀()只()奔()

  二、从每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商店的柜台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教室里的课桌椅排列得整整齐齐()——()

  天寒地冻,冬冬一点也不觉得冷。

  战士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冻得牙齿格格地响。()——()

  三、读一读,把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

  宽穷善

  富败强

  贵窄内

  胜贱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

  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⑴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 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自己读一读。

  ⑵ 指名读。

  ⑶ 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⑴ 自己练习读诗句。

  ⑵ 指名读。

  ⑶ 想一想:

  四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⑷ 男女生比赛读。

  ⑸ 背诵诗句。

  ⑹ 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语文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格外、仿佛”等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带入情境

  1、播放录音《月光曲》。这就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钢琴曲《月光曲》。你在曲子里听到了什么?你听出贝多芬的心声了吗?

  2、简要介绍贝多芬及其《月光曲》。那么,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6课。

  (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并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节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做上记号。

  3、交流,把课文分成两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读这一自然段,把两句话的意思合成一句话说: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2、四人小组合作读第2~10自然段,在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处理第一次弹琴,使学生体会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初步认识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

  1、过渡:

  贝多芬两次为兄妹俩弹琴,请打开书,快速找到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第一次弹曲的情况。

  2、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为兄妹俩弹了第一首曲子?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讨论。

  (提示学法:抓住事情发展变化,体会人的思想感情 。)

  4、指名回答问题。

  5、练习:

  ⑴ 哥哥妹妹对话。

  (体会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使贝多芬感动 。)

  ⑵ 盲姑娘听曲后的话。

  (激动,懂音乐使贝多芬激动,找到了知音 。)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

  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表现他谦卑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语段。

  以“运用了XXXXXXXXX的方法,写出了父亲的XXXXXXXXX(内容),表现出父亲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人”,为句式回答。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通过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2、教师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四、教师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五、尝试写作

  这节课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文章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让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板书设计

  《台阶》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必备】语文教案汇编7篇】相关文章: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02-11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汇编10篇02-04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汇编5篇01-17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8篇02-10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02-02

【必备】语文教案汇总5篇07-16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合集5篇02-26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02-04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合集8篇02-02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汇总7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