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时间:2023-06-16 08:19:0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

  2、理解重点古文词汇的含义,了解诗句意境,想象描绘的情景。

  3、掌握将军形象。

  4、正确、流利、感情丰富地朗读古诗,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一、激发兴趣

  今天我要介绍给大家一个古代的将军,他是西汉时期的军事家,曾担任过都尉和郡太守,并守卫边疆,匈奴都不敢侵犯,因此被誉为“飞将军”,他就是著名的李广。

  据传,李广在巡视打猎时发生了一场戏剧性的事件,这个故事被流传了很久,并在唐代被诗人卢纶即兴改编。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古诗《塞下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识字发音

  1、板书题目和作者,并理解标题。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几遍古诗,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点名读诗并进行评价。

  三、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情境

  1、想要了解这首诗是关于李广的什么故事吗?在学习之前,老师要让大家回忆一下,想要学好古诗,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2、学生小组相互帮助,理解诗句。

  3、进行讨论:

  A、谈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这两句诗的含义。

  通过关注“引”这个词,联系上下文解释诗句的新方法。

  通过关注“惊”,感受气氛的紧张。

  老师指导朗读。

  B、谈谈“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两句诗的含义。

  注意到“没”这个词,并通过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量巨大,勇武。

  以骄傲的态度朗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诗句。

  4、点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评价学生。

  进行两人对读。

  进行师生对读。

  四、整合全诗

  进行诗歌的整合,让学生全面认识诗歌并感受诗歌的意境。

  1、刚才我们学了一首古诗,知道了关于李广的一个传奇故事。现在,有谁能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呢?

  2、老师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故事,但需要大家的协助,在我说到哪句诗时,请大家齐声朗读相应的诗句。

  五、共同表达感情,全班齐读

  李广将军真的太厉害了,“飞将军”的称号名副其实。现在,让我们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情景,一起读一遍《塞下曲》,表达我们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和敬仰。

  六、扩展延伸

  同学们,卢纶的《塞下曲》并不只有这一首,而是共6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里,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非常著名。此外,像李白、王昌龄这样的大诗人也都创作过《塞下曲》。因此,在课余时间,让我们相互帮助,收集这些古诗,将它们摘录在我们的采集本中。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程的生字,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诸如“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和“千古佳话”等词语的含义。了解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2.想象刘琨的心境,感受他在困境中的心情,并对他“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智慧之举产生敬佩之情。

  3.朗读课文,研读重点语句,根据胡笳曲表现的情感轻笔写家书,体会家人的思亲之情。

  4.拓展古诗《登幽州台歌》和《春望》,感悟诗的意境,体会刘琨的心情。(在诵读的过程中体悟经典的力量)

  教学重点:

  以情节演进为主线,使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利用合理的想象,描述并产生敬佩刘琨“一曲胡笳救孤城”之举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资料——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时,项羽的楚军被刘邦带领的汉军重重包围,刘邦让汉军唱起楚歌。楚军听见四周传来的楚歌,士气动摇,最终失利。最终项羽在乌江边自刎。

  一、一座孤城

  1.教师示范阅读题目

  解释:“胡笳”

  孤城:无援,仅有“孤立”之意。在该文中,“孤城”即指晋阳城。

  2.晋阳城是如何成为一座孤城的?(板书:“一座孤城”)

  请同学阅读课文的第1-2节。

  交流(大小悬殊的敌军、援军未到、失去士气、缺少粮食)

  3.展示相关句子,指导学生阅读

  在一年中的某个时候,五万名匈奴的骑兵入侵,将晋阳城封锁,导致水泄不通。

  当时城里只有两千名守军,刘琨一边将军队调走,一边让人出城求援。

  几天后,援军仍未到达。

  城内兵力日益减弱,粮食亦日渐减少。

  二、一声长长的啸

  1.作为总指挥,当守城处境危机时,刘琨急得要命!(板书:“急”)

  2.一夜,刘琨登上了城楼,心急如焚。

  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

  刘琨登上城楼,看到了冷月、荒漠、山丘、孤城……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尽收眼底。

  然而他看不到月下万里草原的广阔与壮美,看不到荒漠中霞光万丈的奇景,看不到山丘间翻滚的绿色生命。

  就像城楼上的刘琨一样,我们也常常会用所见的景物来表达内心所感。这种写作的方法被称为借景抒情。刘琨面对的景物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冷月呼应了他的忧愁,荒漠象征他的`孤独,山丘承载他的沉重。

  刘琨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喧嚣的声音反倒让他暂时摆脱了内心的苦闷。这种长啸有着不同凡响的寓意,他要像虎啸一样喧泄,像海啸一样呐喊,像北风呼啸一样表白自己的情感。这一声声的长啸,都是他内心忧愁的表现。

  城外传来匈奴兵的喧哗,刘琨命人取来胡笳,在月光下吹奏起来。胡笳曲中的悠扬动听,充满了哀伤和凄婉,仿佛是一位慈母在呼唤孩子,又像是一位妻子在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

  那怎样的情感体现在胡笳曲的旋律中呢?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语言来形容这种情感,用不同的句式来表现胡笳曲所传达的情感。

  音乐响起,胡笳曲中的乐声好像是在呼唤远方的亲人,又像是在悼念离世的故友。

  匈奴兵们听到这美妙的旋律,仿佛看到了欢聚一堂的亲人,又似乎回到了往日和兄弟并肩作战的岁月。

  2、面对一曲胡笳寄深情的旋律,以及一封温暖的家书,如果你是匈奴兵的父母,你心中会说出——如果你是这位军人的妻子,你会表达——如果你是这位匈奴士兵年幼的儿子,你最想传达——(分别展示)

  亲爱的儿子,我想对你说:____

  我手中的亲人,已久别的丈夫,我衷心向你表达:_____________

  我慈祥的父亲,我希望你听到:_____________

  同学们,请为远在他方的匈奴军人写一封家书,尽情地表达你心底的情感。

  通过与同伴分享探讨(再次强调培养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3、是的,那首胡笳曲就像思乡念亲的家书一样,充满了深沉的情感。正如杜甫在《春望》中写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千古佳话

  1、齐读第七、八节,品读其中蕴含的千古佳话(板书:“千古佳话”)

  2、请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旨内容

  板书设计:

  一曲胡笳传递深情

  救孤城壮烈战斗

  千古佳话承载思念

  一声长啸忧伤表达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7-2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06

语文课文秋天的教案09-02

语文课文太阳教案08-28

荷花的语文课文教案08-3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2-28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9-06

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案08-27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