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8 22:22: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

  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组讨论讨论。

  ②指名说。

  ③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①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②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①学生自由练说。

  ②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课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详细介绍了鲸的知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退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并从文中体会作者衣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退化过程。

  2、了解鲸的种类,生活习性,继续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鲸的知识,体会所通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2、体会鲸的退化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时候,在图片上我认识象,奶奶说,象是世界最大的动物。可是后来上学了,才知道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它就是——鲸。(板书课题。)

  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说。)

  师:这节课仍然由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继续探讨鲸的其他特点,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根据汇报逐段计解

  1、第二部分:

  自由读,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鲸不是鱼类,且哺乳动物)

  出示鲸的退化图,师指着图说内容。

  问: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了鱼的样子?

  (由于环境变化和很长的年代,为了适应海洋的生活。)

  师:在自然课上或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哺乳动物的有关知识,在我们生活实际中,接触了哪些哺乳动物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鲸是胎生的,用肺呼吸。)

  浏笕课文,思考:鲸是否也具有哺乳动物这些特点,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地找出了鲸用肺呼吸,鲸是胎生的,说明了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板书。)

  2、第三部分:

  生:这部分主要进了鲸的种类:须鲸和齿鲸。

  3、第四部分:

  我们知道鲸是一种非常大非常重的动物,他们吃些什么呢 请用同学们自学4~5自然段,完成表格:

  种类 食物 呼出的水柱

  须鲸 吞吃吓和小鱼 垂直,细高

  齿鲸 吃大鱼和海兽 倾斜,粗短

  出示幻灯:判断它是属于须鲸还是齿鲸,并说明依据。

  自由读第6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节主要写了鲸是怎样睡觉的。

  投影最后一节。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鲸是胎生的`,它属于哺乳动物。

  鲸的生情况,(例数字,举例子)

  鲸的寿命很长。

  这节主要写了鲸的生长情况。

  小结:这部分从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三、在学法上进一步学习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表达方法介绍鲸的特长,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指导明说,读。

  四、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兴例子,比喻等表达形象具体的介绍鲸的四个特点,让我们了解了鲸的有关知识。

  师:同学们在写作文或说话时也可以采用这些表达方法,使我们的表达具体,更形象。

  生练习用列数字,作比较,举列子,比喻写句子,说句子,段落。

  五、作业

  搜集有关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与一个片断,然后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设计】

  形体:大

  物点 哺乳动物

  食物

  生活习性 睡觉

  呼吸

  生长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板块学习中积累的读写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够较完整地将愿望表达清楚,表达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选材,内容要与现实生活或真实想法紧密相关。

  教学难点故事要完整,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想一想

  在这一板块的三课文中,作者都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分别是怎样表达的?

  二、忆一忆

  你曾实现了哪些愿望?

  是怎样实现的?

  你现在正努力实现什么愿望?

  都怎么做的?

  你还有哪些愿望尚未实现?

  打算怎么做说一说

  三、交流自己的`愿望,把意思表达清楚。可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举代表发言,同学间可适当补充。

  第二课时

  一、评一评

  内容是否完整?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否感动了你?

  相互,既要肯定同学哪些地方符合习作要求,又要提出修改建议,态度要真诚。

  四、谈一谈

  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你都积累了哪些习作知识?你觉得要想把自己的愿望表达清楚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写一写

  将自己的愿望写下来。

  四、改一改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草稿

  自己先修改字词句,做到文通字顺,再对照要求检查一下是否把自己的愿望表达清楚,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然后师生共同参与修改。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整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完成时间:2分钟)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画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了的自已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完成时间:4分钟)

  3.质疑探究(完成时间:20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安排时间:17分钟)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完成时间:2分钟)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语文备课教案11-30

语文《口技》教案11-06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天地教案09-06

语文翠鸟教案12-21

语文《检阅》教案08-03

语文《翠鸟》教案08-18

《语文园地》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