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物理教案>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时间:2022-11-13 16:17:48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教案集合15篇

高中物理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电能输送的过程。

  2.知道高压输电的道理。

  3.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传输电路中电功率转化及电损耗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讨论,讲解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送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输送电能的过程

  提问: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如:葛洲坝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到武汉、上海等地的呢?很多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回答:是通过电线输送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回答:是通过架设很高的、很粗的高压电线输送的。

  出示:电能输送挂图,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作介绍。

  2.远距离输电为什么要用高电压?

  提问: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电压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说: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板书:(高压输电的道理)

  分析讨论的思路是:输电导线(电阻)发热损失电能减小损失

  讲解:输电要用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不能忽略。列举课本上的一组数据。电流通过很长的导线要发出大量的热,请学生计算: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的高压输电线电阻约400欧,如果输电线的电流是1安,每秒钟导线发热多少?学生计算之后,教师讲述:这些热都散失到大气中,白白损失了电能。所以,输电时,必须要尽量减小导线发热损失。

  提问:如何减小导线发热呢?

  分析:由焦耳定律q=i2rt,减小发热q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减小输电时间t,二是减小输电线电阻r,三是减小输电电流i。

  提问:第一种方法等于停电,没有实际价值。第二种方法从材料、长度、粗细三方面来说都有实际困难。适用的超导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来。排除了前面两种方法,就只能考虑第三种方法了。从焦耳定律公式可以看出。第三种办法是很有效的:电流减小一半,损失的电能就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通过后面的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办法也是可行的。

  板书结论:(a:要减小电能的损失,必须减小输电电流。)

  讲解:另一方面,输电就是要输送电能,输送的功率必须足够大,才有实际意义。

  板书:(b:输电功率必须足够大。)

  提问:怎样才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呢?

  分析:根据公式p=ui,要使输电电流i减小,而输送功率p不变(足够大),就必须提高输电电压u。

高中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

  5、理解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用变压器的功率关系解决简单的变压器的电流关系问题.

  6、理解在远距离输电时,利用变压器可以大大降低传输线路的电能消耗的原因.

  7、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

  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

  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xx、统一美.

  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xx及辩xx统一思想.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及相应的教法建议

  1、在学习本章之前,首先应明确的是,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变电流电压的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

  2、在分析变压器的原理时,课本中提到了次级线圈对于负载来讲,相当于一个交流电源一般情况下,忽略变压器的磁漏,认为穿过原线圈每一匝的磁通量与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总是相等的这两个条件,都是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内容.利用课本中的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变压器原理,原线圈上加上交变流电后,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则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供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从能量角度分析,可以看成是电能(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转换成磁场能(铁心中的变化磁场),磁场能又转换成电能(副线圈对外输出电流).所以,变压器是一个传递能量的装置.如果不计它的损失,则变压器在工作中只传递能量不消耗能量。要使学生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中的能量损耗,它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这样才得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式.在解决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当然,在初学时,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不做统一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这类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

  3、学生对变压器原理和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章后习题,对学生澄清认识会有所帮助。

  4、变压器的电压公式是直接给出的课本中利用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说明了什么是升压变压器和什么是降压变压器,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记住电压关系公式.利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输人功率相等的关系,得到了i1i2=u1u2.建议教师做好用输出负载调节输入功率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当负载端接入的灯泡逐渐增多时,原、副线圈上的电压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原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增大,副线圈中的电流也逐渐增大。

  5、介绍几种常见的变压器,是让学生能见到真实的变压器的外型和了解变压器的实际构造.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找一些变压器的给学生看一看.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

  6、电能的输送,定xx地说明了在远距离输送电能时,采用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这里重点描述了输电线上的电流大小与造成的电热损失的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采用高压输电的必要xx.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2、难点:

  (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3、疑点:

  变压器铁心是否带电即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出到副线圈.

  4、解决办法:

  (1)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

  (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

  (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高中物理教案3

  研究性实验:(1) 研究匀变速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S1 S2 S3 S4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T 。T 。 T 。 T 。

  3.重点:纸带的分析 0 1 2 3 4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S1=?S2=?S3= .......=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S,再由?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 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 数据处理: 0 1 2 3 4 5 6

  根据测出的S1、S2、S3....... 。S1 。S2 。 S3 。S4 。 S5 。 S6 。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 S5-S2=3a2T2 , S6-S3=3a3T2

  a=(a1+a2+a3)/3=(S4+S5+S6- S1-S2-S3)/9T2

  测匀变速运动的即时速度:(同上)

  (2) 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3) 研究弹力与形变关系

  方法归纳:

  (1)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

  (2)用列表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3)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关系

  步骤:

  1以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

  2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3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

  4以弹簧的伸重工业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如看似象反比例函数,则变相关的量为倒数再研究一下是否为正比关系(图象是否可变为直线)----化曲为直的方法等。

  5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意义。

  2. 注意事项:所加砝码不要过多(大)以免弹簧超出其弹性限度

高中物理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应把对它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学生应该掌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确判断.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两个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但对两个物体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三、教具

  1.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弹力的小车、弹簧片、细线;

  2.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摩擦力的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

  3.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力的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

  4.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磁场力的小车、磁铁等;

  5.演示两个学生间相互作用力的小车、绳;

  6.演示相互作用力大小关系的弹簧秤.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第六节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今天的内容.通过实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在实验中大家要注意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所说明的问题.

  实验1.在桌面上放两辆相同的小车,两车用细线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当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

  实验2.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实验3.用细线拴两个通草球,当两个通草球带同种电荷时,相互推斥而远离;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靠近.

  实验4.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实验5.把两辆能站人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小车上各站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拿着绳子的一端.当一个学生用力拉绳时,两辆小车同时向中间移动.

  实验分析:

  ①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

  ③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等等.

  ④方向: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6.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⑤大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由此得出结论: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举几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

  提问:学生举例说明.

  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马拉车时,车会向前走而马不后退呢?

  鸡蛋碰石头和石头碰鸡蛋的都是鸡蛋破碎,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效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效果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和物体受到其它力的情况有关.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大就不易损坏;物体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还要看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情况.

  3.作用力、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前面学习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关系时曾提到,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

  在列表的同时用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三)小结本节内容和布置作业

  五、说明

  1.牛顿第三定律是从实验中得出的这里设计的几个实验除实验5外都体现了作用力跟反作用力间的关系,实验5是为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而设计的每做一个实验都应把实验装置画在黑板上,并讲清实验装置,留在黑板上的图是为后面分析实验总结出规律用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定律的内容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的控制

高中物理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产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1。(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的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电流的概念、单位、电流表的使用;难点是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教学电流表一只、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两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活动挂图。学生用器材:学生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电流是什么?

  ①复习提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②引入新课:电流不但有方向,而且有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流的大小。(板书课题)

  ③教师提问: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判断导体中电流的大小?

  ④教师讲解:水管中的水,向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与此类似,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电流同水流一样也有大小,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板书:电流。

  ⑤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单位换算。回忆,回答思考、回答认真听讲、领会阅读、思考电流定义的引出不必太复杂,用水流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

  ①教师展示电流表实物,告知学生通常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A。

  ②让学生观察学生用电流表,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材P72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⑴—⑸条。

  ③教师检查探究结果,然后利用电流表活动挂图再次演示电流表的读数。

  ④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呢?

  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使用说明”和观察教材P73图13—36,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电流表的连接,并画出相应的电流图,教师巡视指导。

  ⑦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电流表的连接然后进行示范,强调注意事项。观察、讨论、回答观察、回答阅读、思考动手实验观察鼓励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让学生小结依据目标小结巩固练习: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P77,开放性作业1—3题。完成练习,矫对答案作业。

高中物理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通过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对比,提高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能力。

  3.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难点】纯电阻、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提问焦耳定律讨论的是电路中怎样的能量转化情况?学生回答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的情况。

  进一步提问:实际中有些电路除含有电阻外还含有其他负载,如电动机,那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情况又是如何呢?进而引入新课——《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二)新课讲授

  1.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提问:结合生活经验,电动机是将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了吗?

  学生回答:电动机除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以外,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

  小组讨论:当电动机接上电源后,会带动风扇转动,这里涉及哪些功率?功率间的关系又如何?

高中物理教案8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面和波线,以及波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2)知道波发 生反射现 象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与入射波相同

  (3)知道折射波与入射波的频率相同,波速与波长不同,理解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掌握入射角与折射角的 关系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惠更斯原理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flash课件

  一.引入新课

  1.蝙蝠的“眼睛”:18世纪,意大利教士兼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研究蝙蝠在夜间活动时,发现蝙蝠是靠高频率的尖叫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的。这种尖叫声在每秒2万到10万赫兹之间,我们的耳 朵对这样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是听不到的。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借助物体反射回来的回声,就能判断出所接近的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运动方式。

  2.隐形飞机F—117:雷达是利用无线电 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由于无线电波具有恒速、定向传播的规 律,因此,当雷达波碰到飞行目 标(飞机、导弹)等时,一部分雷达波便会反射回来,根据反射雷达波的时间和方位便可以计算出飞行目标的位置。

  雷达确定目标示意图

  由于一般飞机的外形比较复杂,总有许多部分能够强烈反射雷达波,因此整个飞机表面涂以黑色的吸收雷达波的涂料。

  一.波面和波线

  波面:同一时刻,介质中处于波峰或波谷的质点所构成的面叫做波面.

  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跟各个波面垂直的线叫做波线.

  二.惠更斯原理

  荷兰物理 学家 惠 更 斯

  1.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

  2.根据惠更斯原理,只要知道某一时刻的波阵面,就可以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阵面。

  二.波的反射

  1.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2.反射规律

  反射定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i)和反射角(i’):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 叫做反射角.

  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三.波的折射

  1.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 传播方向发 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2.折射规律:

  (1).折射角(r):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质界面法线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

  2.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 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当入射速度大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向法线.

  当入射速度小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离法线.

  当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属折射中的特例.

  在波的折射中,波的频率不改变,波 速和波长都发生改变.

  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由惠更斯原理,A、B为同一波面上的两点,A、B点会发射子波,经⊿t后, B点发射的子波到达界面处D点, A点的到达C点,

高中物理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两列频率相同的波才能发生干涉现象;知道干涉现象的特点。

  2、知道现象是特殊条件下的叠加现象,知道干涉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3、通过观察波的独立前进,波的叠加和水现象,认识条件及干涉现象的特征。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是对干涉概念的理解和产生稳定干涉条件的应用。学习中要注意两列波的波峰、波峰相遇处是振动最强的地方,波谷、波谷相遇处也是振动最强的地方;而波峰、波谷或波谷、波峰相遇处则是振动最弱的地方。干涉的图样是稳定的,振动加强的地方永远加强,振动减弱的地方永远减弱。

  为什么频率不同的两列波相遇,不发生干涉现象?

  因为频率不同的两列波相遇,叠加区各点的合振动的振幅,有时是两个振动的振幅之和,有时是两个振动的振幅之差,没有振动总是得到加强或总是减弱的区域,这样的两个波源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不能形成稳定干涉图样。而是波叠加中的一个特例,即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请教师阅读下表:

  项目

  备注

  概念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的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间隔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产生稳定干涉条件

  (1)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2)振动情况相同.

  产生的原因

  波叠加的结果

  教学设计

  示例教学重点:

  波的叠加及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对稳定的图样的理解。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仪器:水槽演示仪,长条橡胶管,计算机多媒体新课引入:问题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波的衍射现象,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呢?(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问题2: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障碍物或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多)这节课我们研究现象,如果同时投入两个小石子,形成了两列波,当它们相遇在一起时又会怎样?请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实验。

  一、观察现象:

  ①在水槽演示仪上有两个振源的条件下,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振源,水波按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再单独使用另一个振源,水波按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现象结论:每一个波源都按其自己的方式,在介质中产生振动,并能使介质将这种振动向外传播

  ②找两个同学拉着一条长绳,让他们同时分别抖动一下绳的端点,则会从两端各产生一个波包向对方传播。当两个波包在中间相遇时,形状发生变化,相遇后又各自传播。(由于这种现象一瞬间完成,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可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现象结论:波相遇时,发生叠加。以后仍按原来的方式传播,是独立的。

  1.波的叠加:在前面的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波的叠加。教师板书:两列波相遇时,在波的重叠区域,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结合图下图解释此结论。

  解释时可以这样说:在介质中选一点为研究对象,在某一时刻,当波源l的振动传播到点时,若恰好是波峰,则引起点向上振动;同时,波源2的振动也传播到了点,若恰好也是波峰,则也会引起点向上振动;这时,点的振动就是两个向上的振动的叠加,点的振动被加强了。(当然,在某一时刻,当波源1的振动传播到点时,若恰好是波谷,则引起户点向下振动;同时,波源2的振动传播到了点时,若恰好也是波谷,则也会引起点向下振动;这时,点的振动就是两个向下的振动的叠加,点的振动还是被加强了。)用以上的分析,说明什么是振动加强的区域。

  波源l经过半周期后,传播到P点的振动变为波谷,就会使P点的振动向下,但此时波源2传过来的振动不一定是波谷(因为两波源的周期可能不同),所以,此时P点的振动可能被减弱,也可能是被加强的。(让学生来说明原因)

  问题:如果希望P点的振动总能被加强,应有什么条件?如果在介质中有另一质点Q,希望Q点的振动总能被减弱,应有什么条件?

  总结:波源1和波源2的周期应相同。

  观察现象:

  ③水槽中的水。对水波干涉图样的解释中,特别要强调两列水波的频率是相同的,所以产生了在水面上有些点的振动加强,而另一些点的振动减弱的现象,加强和减弱的点的分布是稳定的。

  详细解释教材中给出的插图,如下图所示。在解释和说明中,特别应强调的几点是:

  ①此图是某时刻两列波传播的情况;

  ②两列波的频率(波长)相等;

  ③当两列波的波峰在某点相遇时,这点的振动位移是正的最大值,过半周期后,这点就是波谷和波谷相遇,则这点的振动位移是负的最大值;

  ④振动加强的点的振动总是加强的,振动减弱的点的振动总是减弱的。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干涉的定义:

  (教师板书)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形成的图样叫做图样。

  请学生反复观察水槽中的水,分清哪些区域为振动加强的区域,哪些区域为振动减弱的区域。

  最后应帮助学生分析清楚: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加强,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大的振幅振动;而某点的振动减弱,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小的振幅振动,这与只有一个波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均按此波源的振动方式振动是不同的。

  问题:任何两列波进行叠加都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吗?(不可以)为什么?(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任何两列波都可以进行叠加,但只有两列频率相同)

  总结: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二、应用

  请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我们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现象,举例说明:

  例1、水现象。

  例2、声现象。

  三、课堂小结

高中物理教案10

  一、设计实验

  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

  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

  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二,注重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模型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思考。

高中物理教案11

  一、知识与技能

  1.粗略了解物理学史上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

  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3.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2.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研究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学习科学家严谨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以“电荷间相互作用如何发生”、“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两大问题为主线展开,具体操作思路是:

  1.学生自学电场,培养学生阅读、汲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模拟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3.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探讨点电荷的电场及场强叠加原理。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5分钟)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投影展示问题1:真空中?它们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难道能够不需介质超越空间?

  投影展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图片(1.2-1)。

  教师:这幅图大家不陌生,那么相同的小球在不同的位置所受作用力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库仑力的大小与距离有关。

  教师:其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投影展示问题2)

  教师:带着这两个疑问,本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第三节电场强度。(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35分钟)

  (一)电场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电场”内容。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电场?

  (3)电场有什么本领?

  学生自学,师板书“一、电场”。

  学生回答:(1)略;

  教师:法拉第同学们曾记否?

  学生(集体)回答: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对事物的本质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电学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依据法拉第的观点,我们如何描述电荷A、B之间的作用力。

  师生共析。

  (2)略;

  教师启发引导:场是“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电视机、收音机信号的发射与接受就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特殊”──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电荷周围”并板书。

  (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教师: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3)学生回答: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静电力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依次投影问题:①相同的小球在不同的位置所受作用力不一样,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对照“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图片说明)

  学生回答:电场强弱不同。

  ②那么如何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呢?

  教师启发:像速度、密度等寻找一个物理量来表示。

  ③如何来研究电场?

  (学生思考)

  教师启发引导:电场的本领是对场中的其他电荷具有作用力,这也是电场的最明显、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在研究电场的性质时,我们可以从静电力入手。(板书研究方法)

  教师:对于像电场这样,看不见,摸不到,但又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根据它表现出来的性质来研究它,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师:还需要什么?

  学生回答:电场及放入其中的电荷。

  多媒体依次展示,教师简述:①“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中的试探电荷;②场源电荷。

  师生共析对试探电荷的要求。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模拟实验的动画演示,并描述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动画模拟:①不同位置偏角不同;②增加试探电荷带电量偏角均增加。

  学生回答:不同位置受力不同;同一位置试探电荷带电量增加,受力增大,但不同位置受力大小关系不变。

  教师:下面我们再通过表格定量地来看一看:

  将表格填完整,并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和规律,看你能否得出如何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回答后依次填入:①F1、F2、F3及F1<F2<F3;②2F1、3F1、4F1、nF1等。

  表一:(P1位置)

  试探电荷 q 2q 3q 4q nq

  静电力 F1 2F1 3F1 4F1 nF1

  表二:(P2位置)

  试探电荷 q 2q 3q 4q nq

  静电力 F2 2F2 3F2 4F2 nF2

  表三:(P3位置)

  试探电荷 q 2q 3q 4q nq

  静电力 F3 2F3 3F3 4F3 nF3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

  (1)不同的电荷,即使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所受静电力也不同,因而不能直接用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来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中同一点,比值F/q是恒定的,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无关;(同一张表格)

  (3)在电场中不同位置比值F/q不同。(三张表格比较)

  师生共同小结:比值由电荷q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与电荷q的电荷量大小无关,它才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教师:在物理学中我们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并板书。

  (三)电场强度

  1.定义:

  教师: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物理量是用比值法来定义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从它的定义,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N/C

  教师介绍另一种单位并板书。

  2.单位:N/C或V/m,1N/C=1V/m

  教师结合板画:在电场中不同位置,同种电荷受力方向不同,说明场强是矢量还是标量?

  学生(集体)回答:矢量

  教师结合板画:电场中同一点放入正电荷和负电荷受力方向不同,如何确定场强的方向呢?

  教师:在物理学中作出了这样的规定。(板书)

  3.方向: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教师:按照这个规定,如果放入电场中的是负电荷呢?

  学生回答:与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反。

  投影练习:

  练习1(加深对场强的理解,探讨点电荷的场强大小与方向)

  点电荷是最简单的场源电荷。设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之相距为r的A点放一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为+q。

  (1)试用所学的知识推导A点的场强的大小,并确定场强的方向;

  (2)若所放试探电荷为-2q,结果如何?

  (3)如果移走所放的试探电荷呢?

  (请两位同学板演前两问后,共同完成第三问)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点电荷电场的场强大小与方向。(多媒体动画演示方向的确定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在静电场中,它不随时间改变。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完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是否放入电荷,放入电荷的电荷量、电性无关!

  辨析 和 的关系,强调 的适用条件。

  练习2(探讨场强的叠加,巩固对场强的理解及公式的灵活运用,加强计算能力培养)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3.0×10-8C和Q2=-3.0×10-8C,它们相距0.1m,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相等,r=0.1m。求:

  (1)电场中A点的场强;

  (2)在A点放入电量q=-1×10-6C,求它受的电场力。

  教师:题中场源电荷不止一个,如何来确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

  学生:平行四边形定则

  (请两位同学板演)

  教师:根据场强的叠加原理对于一个比较大的不能看成点电荷的带电物体产生电场的场强如何确定?

  学生思考后回答:无限等分成若干个点电荷。

  教师:根据以上方法,同学们设想一下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或球壳)外部产生电场的场强,如何求解?

  学生思考后回答:等效成电荷量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三、小结(多媒体依次投影,并简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具有力的作用。正是利用电场的这一特性,我们通过研究试探电荷的所受静电力特点,引入了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它是矢量,有方向。

  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是电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的研究方法和定义方法也是物理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一、电场

  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二、电场强度

  1.定义:E=F/q

  2.单位:

  3.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三、点电荷的电场

  1.推导:

  2.大小:

  3.方向:

  四、电场强度的叠加

  五、布置作业

  教材P16-171、2、7

  思考题:

  完成课本P173,比较电场强度E=F/q与重力加速度g=G/m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教学反思

  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还可进行适当启发引导。另外,探究时间很难控制,在内容处理上应做到详略得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对电场及练习题的处理,尽可能由学生完成。

高中物理教案12

  知识目标

  1、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静;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掌握判定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称为滑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一、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高中物理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间的数量关系;

  (3)初步掌握向心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能力。

  3.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计算公式的得出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及实验加强感知,突破难点。

  三、教具

  1.转台、小伞;

  2.细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学生两人一组);

  3.向心力演示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一粉笔头分别沿竖直向下、水平方向、斜向上抛出,观察运动轨迹。

  复习提问:粉笔头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做曲线运动。

  进一步提问:在曲线运动中,有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周或一段圆弧(用单摆演示),称为圆周运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电扇、风车等转动时,上面各个点运动的轨迹是圆大到宇宙天体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小到微观世界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可看做圆周运动,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提出问题:你在跑400米过弯道时身体为何要向弯道内侧微微倾斜?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以及赛车场的环形车道,为什么路面总是外侧高内侧低?可见,圆周运动知识在实际中是很有用的。

  引入:物理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板书:匀速圆周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什么样的圆周运动最简单?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快慢不变。

  板书:1.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如机械钟表针尖的运动。

  思考:匀速周圆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周期性。用什么物理量可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恒量。

  当t很短,s很短,即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线速度其实就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各个时刻线速度大小相同,而方向时刻在改变。那么,线速度方向有何特点呢?

  演示:水淋在小伞上,同时摇动转台。观察:水滴沿切线方向飞出。

  思考:说明什么?

  师生分析:飞出的水滴在离开伞的瞬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方向,因而表明了切线方向即为此时刻线速度的方向。

  板书:方向:沿着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如图3。单位:rad/s。

  (3)周期: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如:地球公转周期约365天,钟表秒针周期60s等,周期长,表示运动慢。(角速度、周期可由学生自己说出并看书完成)

  板书:(师生共同完成)

  思考: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v、ω、T是否改变?(ω、T不变,v大小不变、方向变。)讲述:匀速周周运动是匀速率圆周运动的简称,它是一种变速运动。

  提出问题: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由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物体必定受到一个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合外力作用,这个合外力的方向有何特点呢?

  学生小实验(两人一组):

  线的一端系一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质量很小(可用橡皮塞等替代),甩动时线速度尽量大,小球重力与拉力相比可忽略,以保证拉线近似在水平方向。

  观察并思考:

  ①小球受力?

  ②线的拉力方向有何特点?

  ③一旦线断或松手,结果如何?

  (提问学生后板书并图示)

  概括:要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使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垂直而指向圆心的力作用,故名向心力。

  板书:3.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

  提出问题: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高中物理教案14

  知识目标

  (1)伽利略理想实验;

  (2)惯性概念;

  (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目标

  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法建议

  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示例:

  一、历史的回顾

  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

  2、伽利略理想实验:

  (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

  (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3)介绍伽利略.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注意:(通过实例分析)

  (1)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

  (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4、实例参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

  分析刹车时人往前倾;启动时人往后仰.

  做小实验:惯性实验器演示惯性现象,并分析.

  让学生举例分析,并指出哪些惯性现象有利,哪些惯性现象有害.

  探究活动

  题目:可以观察的惯性现象

  组织:小组或个人

  方案:自己设计小实验并展示、讲解,由同学互相评判

  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

高中物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同一的电磁场。

  2、 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 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及赫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体会两位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伟大的预言

  说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那年,麦克斯韦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诞生,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和物理天赋,他从小热爱科学,喜欢思考,1854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精心研读了法拉第的著作,法拉第关于“场”和“力线”的思想深深吸引了麦克斯韦,但麦克斯韦也发现了法拉第定性描述的弱点,那就是不能定量的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关系。因此,这位初出茅庐的科学家决定用他的数学才能来弥补。1860年初秋,麦克斯韦特意去拜访法拉第,两人虽然在年龄上相差四十岁,在性情、爱好、特长方面也迥然各异,可是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却产生了共鸣。法拉第鼓励麦克斯韦:“你不应停留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而应该突破它。

  说明:麦克斯韦学习了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亨利的研究成果,结合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最终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

  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应电流,我们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流呢?一定是有了感应电场,因此,麦克斯韦认为,这个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实质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路中的电荷就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产生了感应电流。即使变化的磁场周围没有闭合电路,同样要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说明:自然规律存在着对称性与和谐性,例如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既然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能否产生磁场呢?麦克斯韦大胆地假设,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

  问:什么现象能够说明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例如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那么螺线管内部的磁场要发生变化)

  说明:根据这两个基本论点,麦克斯韦推断:如果在空间在空间某区域中有不均匀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能够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引起新的变化的电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引起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引起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二、电磁波

  问:在机械波的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何关系?(两者垂直)

  说明: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两者均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是横波。

  问:电磁波以多大的速度传播呢?(以光速C传播)

  问:在机械波中是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在电磁波中是什么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呢?(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

  三、赫兹的电火花

  说明:德国科学家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理论

  板书设计

  一、伟大的预言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二、电磁波

  1、电磁波是横波,E和B互相垂直,而且两者均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以光速C传播)

  3、电磁波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赫兹的电火花

  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理论

【高中物理教案集合15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案03-31

高中物理教案(15篇)11-08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11-07

高中物理教案14篇06-09

高中物理教案15篇06-08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15篇)11-08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15篇11-08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机械波04-09

物理教案模板11-11

质量物理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