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数学高二教案

数学高二教案

时间:2024-10-21 07:59:0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高二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高二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高二教案范文

数学高二教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年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上半期授课内容为《选修1—2》和《选修4—4》,中段考后进入第一轮复习。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高二文科学生共有10个班,其中尖尖班2个,8个平行重点班。尖尖班的学生重点是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冲刺高考数学高分为目标。平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并根据需要在年级开设数学困难生补充辅导班。

数学高二教案范文2

  一、集合的运算

  1.交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 .

  2.并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 .

  3.补集:集合A是集合S的子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记作 ,即 = .

  二、集合的常用运算性质

  1.A∩A= ,A∩ = ,A∩B=B∩A,A∪A= ,A∪ = ,A∪B=B∪A

  2. = , = , .

  3. , ,

  4.A∪B=A A∩B=A

  例1. 设全集 , 方程 有实数根 , 方程 有实数根 ,求 .

  例2. 已知 , 或 .(1)若 ,求 的`取值范围;(2) 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A= B= 当=3时,求 .

  变式训练2:设集合A= B

  (1)若A B 求实数a的值;(2)若A 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在解决有关集合运算题目时,关键是准确理解题目中符号语言的含义,善于转化为文字语言.

  2.集合的运算可以用韦恩图帮助思考,实数集合的交、并运算可在数轴上表示,注意在运算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3.对于给出集合是否为空集,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否确定,都是常见的讨论点,解题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

数学高二教案范文3

  一、课前预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

  二、预习内容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

  观察以原点为中心,2a、2b长为邻边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再论证这两条对角线即为双曲线的渐近线。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

  1、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异同点分析

  2、描述双曲线的渐进线的作用及特征

  3、描述双曲线的离心率的作用及特征

  4、例、练习尝试训练:

  例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解:

  解:

  5、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1)。定义(由学生归纳给出)

  2)。说明

  (七)小结(由学生课后完成)

  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按两种标准方程形式列表小结。

  作业:

  1。已知双曲线方程如下,求它们的两个焦点、离心率e和渐近线方程。

  (1)16x2—9y2=144;

  (2)16x2—9y2=—144。

  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实轴的长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x轴上;

  (2)焦距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y轴上;

  曲线的方程。

  点到两准线及右焦点的距离。

【数学高二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教案11-19

【精品】高二数学教案12-17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10-24

地理高二教案12-14

高二物理的教案09-29

中国地理高二教案11-28

高二化学教学教案11-29

高二物理教学教案11-24

数学的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