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4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活动准备:
1、 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红、黄、蓝、绿、橙),《小蜜蜂》视频资料,圆形吸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蜜蜂采蜜”引入活动主题。
(幼儿根据胸卡的颜色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儿操作探索活动
1、将各组的蜂蜜放在一起观察并讨论:
(1)哪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为什么?
(2)出示记录表,幼儿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来比较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探索思考,感受容积的守恒
(1)教师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组请出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
(2)讨论:各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各组的`蜂蜜一样多吗?为什么大家刚才说各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样多呢?(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大小有关)。
3、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容积的守恒。
(1)每位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中选一个瓶子,观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蜂蜜”。 比较讨论:杯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4)小结:我们杯子中的蜂蜜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活动:小蜜蜂,嗡嗡嗡。
活动延伸:
请小蜜蜂们把采来的蜂蜜拿去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3.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跳跳跳的游戏。
规则:幼儿的格子不能转,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魔棒,介绍游戏规则:现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来了,老师说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请幼儿用魔棒在对应的格子上点出来,如果点对了,会显示出笑脸,点错了,会出现警报。
2.幼儿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五、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赛一赛的环节中完成,幼儿的情绪高涨,操作兴趣浓厚,竞争意识强,个个不服输。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氛围中,孩子的空间能力。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
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
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
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
(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
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
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
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4.教师: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
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跳绳、折叠小手帕等)
(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
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
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4块。
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
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
(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
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
(四)延伸活动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3.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过程: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4.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5.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6.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8.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大班11-06
大班数学教案10-29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2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2-02
大班数学教案10-03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10
大班数学教案04-19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09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11-28
《比眼力》大班数学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