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31 19:55:1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实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309420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 60+( )=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束缚学生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选择性进行操作,自主探索性学习,通过学生汇报不同方法,进行互相学习,交流,相互补充,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展示,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则利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口算过程对应起来,多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 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再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区分,在对比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逐渐熟练算法,明晰算理。又关注全体参与度,整体反馈,汇报结果。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相互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又为下节课学习退位减法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5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路程)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根据已知条件解答问题。

  电脑演示一位学生边走边唱上学的情景。

  我是小小读书郎,蹦蹦跳跳上学忙。每分要走70米,4分才能到学堂。

  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2、学生口答列式:704=280(米)。

  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揭示特征,化解难点

  1、想想,说说

  电脑演示两个学生同时上学在校门口相遇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

  ①两个学生是怎么上学的?(板书:同时相对相遇)

  ②相遇的意思懂吗?请两个学生上台合作表演一下。

  2、填填,议议

  ①介绍人物及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小明每分走70米,小红每分走60米,有一天,他们约好,从家里同时出发,相对而行3分钟后恰好在校门口相遇。

  ②分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比一比,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③分组汇报表中所填数据。

  ④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式,分析表中数据,加深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并初步感知相遇问题数量间的关系,渗透两种解法。

  130米是什么?表示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即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260米是怎么得来的?渗透两种方法即:140+120,1302。同时说2分是相遇时间。(板书:相遇时间)

  390米是怎么得到的?强调两种方法,即把各自的路程相加210+180;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1303)。

  390米表示什么?两人3分钟所走路程的和,实际上就是两家之间的离。

  三、解答例题,理清思路

  1、尝试例5(稍做改动)。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掌握两种解法。

  ①将上题中同时行3分钟改成同时行4分钟,其余条件不变,仍然求两家相距多远?学生读题后尝试练习。

  ②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两种方法。

  先求两人4分钟各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704=280(米)604=240(米)280+240=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704+604

  =280+240

  =520(米)

  先求两人1分钟一共走多少米。

  ⑶分步列式解答70+60=130(米)1304=520(米)

  ⑷综合列式解答(70+60)4

  =1304

  =520(米)

  2、质疑小结,揭示课题。

  ①想一想,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②概括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③揭示课题。

  这两种解法都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不过,第一种方法是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得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用速度和乘相同的时间。象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用两种方法完成课本第37页上的练一练,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先求什?再求什么?

  2、变式练习。

  电脑演示小明和小芳放学的情景。

  ①认识相背而行(板书:相背)

  ②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1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2分呢?4分呢?结果怎样?

  揭示相背而行和相对而行求总路程时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

  3、拓展练习。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脑演示:张教授、李经理分别从湖州、上海去杭州参加经贸会,临行前一段对话情景。

  对话实录如下:

  张教授:喂,李经理吗?我已坐在湖州去杭州的大巴上。

  李经理:知道了,张教授,你车子的速度怎样啊?

  张教授:大概每小时行70千米吧!

  李经理:这样吧!我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行100千米,过2小时,我们就可在杭州见面啦!

  张教授:杭州见!一路平安!

  李经理:好,一路平安,杭州见!

  分组合作,进行探究。

  ①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从对话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②根据刚才捕捉的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比一比,看哪个组提出的问题多?

  ③汇报提出的问题,交流解决的方法。

  ④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是不是一定都是这样?有没有别的情况?

  4、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数学问题,刚才大家出的问题,都有一定价值。有些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解决了,有些问题还需要续学习,深入研究,将来去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初步掌握用分解发和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面图性积计算的知识,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一拼。找一找的过程,体会各种图案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生活中各种物体的组合规律。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生活中美丽图案的组合规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和热爱学习数学的思想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并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基础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2、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出示所学过的图形)

  师:这些单个的图形称之为简单的基本图形。

  师:在我门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由这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称之为组合图形。同学们,仔细观擦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观察了教室内的组合图形,在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副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同学们阅读课本。

  2、同桌交流图案的组成。

  3、小组和作,拼一拼,讲一讲所拼图形的组成。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组和图形?

  三、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4的图。

  师:这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是什么图形?怎样求它的面积?先独立想一想再小组交流。 提示。

  (1)这个图形有哪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2)求它的面积就是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

  (3)要求它们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4)教师给出条件,试求出它的面积。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结果。

  (1)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想加。

  (2)把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

  (3)仔细阅读课本,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 教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求这个组和图形的面积的? 你认为那种方法简单呢?

  总结: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分成易学过的简单徒刑,然后分别求出他们的面积在相加。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二十二第一、二题。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形,请同学说说她是由那几种图形组成的。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并讲解)

  2、发放练习卡片给学生做一做。

  说方法: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请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可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相减的方法。

  3、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下图的面积。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组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广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掌握方法。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

  (根据已知条件相加或相减)

  方法:分割法或添补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提问:什么是比?一辆汽车4小时行160千米,说出路程和时间的比。

  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 4.5:2.7 10:6

  二、 新授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一个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

  板书:80:2=200:5 或 =

  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

  (2) 口答

  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

  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

  C、根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3) 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4) 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1) 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

  并自学课本

  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

  (2) 说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10=9:15 8:3=3.2:1.2 1/3:1/6=16:8

  (3) 计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项积与内项积。

  (4)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比例中的计算结果,发现这两个乘积有怎样的关系?

  师: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

  (5)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四、 总结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2、 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五、 作业

  1、 完成练习四的第1-3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9-28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21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3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09

【热】小学数学教案01-11

小学数学教案【荐】01-12

小学数学教案【热】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