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26 03:00:0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小学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小学数学教案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四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页的5~8题。

  1、第5题

  ⑴ ①让学生观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比较和交流: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⑵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

  2、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3、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

  4、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小结: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思考题

  提示:先用列举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折扣”的具体含义,能熟练地进行“折扣”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进一步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折扣》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意义以及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折扣”是在商品经济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由于几折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因此,折扣也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折扣的含义,知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难点是 “折扣”的有关计算。

  对象分析:

  《折扣》这个内容是现实生活商品买卖中经常遇见的“数学现象”,无论是聋人还是健听者对它并不陌生。虽然这样,但据了解、调查,我们的聋生对它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虽然学生在此之前学过百分数应用题,但对聋生来说,其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却比不上折扣问题的应用。为此,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百分数的应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的百分数应用的另一种既普遍又实在的生活形态——折扣。

  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折扣》其实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我就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提供丰富而带有折扣的生活图片创设情境,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不同的场合去认识折扣,将实际生活融入教材,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的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媒体:

  主要是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折扣现象,创设情景,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场合去认识折扣,将实际生活融入到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与用的相对统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PPT出示生活中打折的图片。

  教师:我们经常在商场看到把商品按“几折”出售。如上图中的“5.8折”、“五折”、“3.8” 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销售,也就是我们今节课要学习的“折扣”。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及时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我要学”的强烈要求。】

  二、分层探究,掌握新知。

  (一)折扣的具体含义。

  1、思考

  (1)商品为什么要打折出售?(工厂和商场,为了促销或处理积压商品等多种原因,有时将商品价格降低进行销售,这就是平常说的“打折”销售。)

  (2)“几折”表示什么意思?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商品打“八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八折=80℅,表示现价按原价的80℅出售。)

  (4)原价、折扣与现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原价 ×折扣数= 现价 )

  2、把折扣数和百分数进行互化。

  三八折=( )% 五折=( )%70%=( )折 68%=( )折

  承上启下:折扣数和百分数可以互化,那么你认为折扣应用题也就是什么应用题呢?会解答吗?

  二、“折扣”应用题的教学。

  1、准备题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1)学生读题。

  (2)师问: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学生口答。)

  (3)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怎么计算?(原价×折扣数=现价)

  (4)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师生板书订正。

  330×90℅

  = 330×0.9

  = 297(元)

  答:现价297元。

  2、教学“例7”。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学生读题)

  (1)例7与准备题有何异同?(已知条件相同,所求问题不同。)

  (2)“要求便宜多少元?”怎样解答?(原价-现价=比原价便宜的钱数)

  (3)原价和现价题目中都给出了吗?没有给出的话怎样求?

  (4)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30-330×90℅

  =330-297

  =33(元)

  答:比原价便宜33元。

  思考: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打九折出售是297元,原价多少元?

  (比较这题和准备题的异同,并让学生说说它的数量关系。)

  小结:分析折扣应用题和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一样,要先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然后确定算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提供一个向上攀登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这里,前一教学步骤都是后一教学步骤的基础,让学生理解了“折扣”的意义才能掌握计算商品折后价钱的方法;掌握了计算商品折后价钱的方法才学习计算商品折后与折前差价的方法就容易掌握了。】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10595791135

  2、填空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10个()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3、在2287、650、80、285、651、79这几个数中:

  是两位数的有()是四位数的有()最大的数有()。最小的数有()。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比较。

  二、学习情景的创设

  1、看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

  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猜价格的游戏激发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同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互动活动

  (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1430和980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

  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3864和3529的大小?

  汇报得出:

  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师生总结:

  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掌握万以内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理解题意。独立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5850和8637239和70072133和31445488和5458

  独立比较,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课外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8677□0072406466□2□49413□2120142934□6315+7□+7

  20-205□-205

  2、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2)1720、1730、()、()、()

  (3)5000、5100、()、()、()

  (4)1360、2360、()、()、5360、()

  (5)2130、3240、()、()、6570、()

  (6)9999、8888、()、()、5555、()

  .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单元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 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难)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 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经历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认识过程,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口算和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运算法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算吗?现在老师要考你们一下。

  1、完成下列各题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节课学的计算,有同学算出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估算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2、小组讨论估算值,说明理由。

  3、请生列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4、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书上做一做,集体讲评订正。

  2、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练习五第10题,开动脑筋,独立完成。

  四、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五、作业

  课本练习五1~9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认识过程,学会三位数与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确的笔算多位数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竖式计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师小结:587—198=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点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体出示教学例题1: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

  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坐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行348千米到达了大理,又从大理出发去丽江。大家在书上可以看到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丽江有多少米呢?

  2、小组讨论估算大理到丽江有多远?说明方法

  3、用线段图的方法来理清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拉成一条直线,可以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4、列竖式计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发言。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然后选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讲,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的方法说给大家听,边讲边板书。然后请其他学生讲评。

  师小结:改了数字之后还是要按照减法运算法则来计算

  (三)例3

  1、怎样计算500—185(自由发表意见,方法越多越好)

  2、用竖式计算,指生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页的做一做

  四、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作业练习六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4-16

小学的数学教案01-1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12-3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9-19

小学数学教案12-2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10-0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1-29

小学数学教案03-04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