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25 07:08:1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教学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熊、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

  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

  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

  ①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

  老师小结:观察前面是怎么铺的,后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样铺下去、

  结束部分:集体游戏:铺路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比赛,看谁铺的又快又好(游戏可玩N次)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三岁半到四岁的小班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经过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在已有认识3的形成的基础上来初步感知4的形成,并将这一活动与招待客人的.社会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准备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梨。

  动物玩具4个。

  水果盘。

  活动过程

  一、手指小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小手伸出来一起做游戏

  一个小手指呀,点点点

  两个小手指呀,剪剪剪

  三个小手指呀,弯弯弯

  四个小手指呀,挠挠挠

  五个小手指呀,拍拍拍

  小手拍拍欢迎你

  今天呀,张老师请几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

  (欢迎)它们是谁呢?小手拍拍欢迎小客人吧。

  出示小兔、小牛、大熊猫

  二、点数小客人的数量,感知4的形成。

  1、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指,数一数来了几位小客人了?

  (1、2、3)3位小客人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3.

  2、咩咩咩,咩咩咩,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小羊

  来了几只小羊?(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1

  3、现在一共有几位小客人啦?用你明亮的眼睛仔细看,伸出灵巧的小手跟老师边指边说1、2、3、4、

  一共4位小客人

  先来了小兔、小牛、大熊猫3位小客人

  又来了小羊1位小客人

  现在一共是4位小客人。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出示数字4。3添上1是4.

  三、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再次感知4的形成。

  1、先请客人喝饮料吧。端出3杯饮料。

  数一数,有几杯饮料?(1、2、3)

  4位客人,只有3杯饮料。小羊没有,怎么办呢?

  (再端1杯饮料)。3杯饮料添上1杯饮料是4杯饮料。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2、看这儿还为它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都是什么水果呀?

  《小班数学教案“开心果果”》摘要: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经过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在已有认识3的形成的基础上来初步感知4的形成,并将这一活动与招待客人的社会活动相...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实物图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习根据分合式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示知数的答案。

  活动准备:

  1.8以内的看图列式的卡片若干。

  2.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猜想你心中的数》、学习包《科学·看图编题写算式》。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引入活动的开始。

  2、游戏:猜想你心中的数。

  (1) 引导幼儿观察图1——4中各有哪几个数字,最小的数是几。说一说哪几个数字是重复出现的。哪几个数字不是重复出现的。

  (2) 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在心里默记1——10中的任一数,另一名幼儿请他确定图1——4中有没有他心中所默记的那个数,并分别说出“有”或“没有”。将确定“有”的图中最小的那个数,相加,就得到幼儿心中的那个数了。

  (3) 在蔬菜的`背面写上1——10的序号,然后按猜想图的数字组合开式进行排列。

  3、引导幼儿发出数量之间的变换。

  如:7只蜜蜂中有1只大的,6只小的,可以写成分合式也可以交换置后得到。

  4、引导幼儿根据分合式编出7、8两数的分合式,并列出算式。

  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看图编题写算式》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活动过程】

  一、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1、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

  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二、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

  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

  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

  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

  3、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四、请小朋友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述自己家某一房间的布局,学习正确使用上面、下面、旁边、前面、后面等方位词表述各种家具的相对位置。

  2.能发现自家与其他人家布局、安排的不同,喜欢自己的家。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一册4页)

  2.事先将活动要求告知家长,请家长引导孩子了解自家各个房间的名称、用途、家具布局及简单理由。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家,喜欢家里的东西,那我现在请宝宝们来看一看X老师的家,看看X老师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看看这些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2.老师介绍自己家客厅的`布局图,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出示布局图,向幼儿进行介绍并提问:这是老师家客厅的图,来看看客厅里有些什么,他们在什么位置上呢?

  老师先一一介绍,然后引导幼儿说出窗户下面有沙发,沙发上面有玩具小熊,墙上有一幅画和一个钟,沙发前面是电视机柜,柜子上面有电视机,柜子旁边有一盆绿色植物等。

  3.教师请幼儿再次简单说出客厅里的东西及布局,巩固幼儿对方位的认识。

  师:看完了X老师家的客厅,现在我请你们把自己家客厅的东西贴在图上,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家的东西都是怎样放的。

  4.学习按照自己的意愿合理布局,再现一个自己的家。

  (1)请幼儿使用操作卡片来再现或者设计自己家的某个房间布局。提醒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说自己的设计。

  (2)相互交流,请幼儿介绍自己家的布局。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表述,如:你设计的是哪个房间?你的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怎么放的呢?(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

  (3)发现比较各自设计的不同。提问:找一找,你的设计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总结:宝宝们都设计出了自己的家,家里的东西我们都要爱护,不能随便乱画,不能把东西打破,要喜欢、爱护自己的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上、下,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

  2、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香蕉、苹果、玩具、图书等实物。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认识上下的空间位置。

  2、活动难点:能用语言将上下位置描述出来,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的趣味。

  3、指导要点:在看看、说说中,引导幼儿说说东西摆放的'位置。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金苹果、银苹果"引入活动

  2、游戏"藏猫猫"引出活动主题,认识上下空间位置。

  (1)创设问题情境。

  布置一个情境:桌子上放着香蕉,桌子下放着苹果。

  (2)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桌子上有些什么?桌下有些什么?

  请幼儿说说香蕉、苹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上下放放放》含PPT课件

  (2)让幼儿自己放,放完后告诉大家:我把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5、指导幼儿找找说说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说说教室里或教室外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什么的上面?什么东西放在什么的下面?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香在纸上。

  (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有规律地交替排序,对应匹配,感知序列。

  2、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3、能正确使用单位量词“根”、“只”、“条”、“头”。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头4根,小猫3只,小鱼3条,青蛙5只,荷花5朵,标记图一张。

  2、学具:幼儿用书33、34页。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依样接放,交替排序。

  出示标记图和4只交替排序的大象和小狗,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小狗的排列规律,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出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引导幼儿帮它们排队,请个别幼儿来操作,边排边说:一只大象排在小狗的后面,一只小狗排在大象的后面……最后,从前往后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2)对应匹配食物。

  出示香蕉和骨头图片,让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有什么?谁来把它们送给大象和小狗,边送边说:××,我送你一根什么,…..

  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学习正确运用量词。

  2、操作活动。

  (1)、第一 、二、三组。

  排序匹配活动。

  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依样接着摆放动物,再对应匹配食物,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

  (2)、第四、五、六组。

  依样排序。

  观察标记图上的图片,请你依样排列。

  观察实物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小圈,记录实物数量。

  3、活动评价。

  4、展示幼儿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他市怎样排卡片的',体验有规律的序列。

  活动反思:

  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探索发现,使幼儿能正确区别,理解排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4-30

小班数学教案《做客》01-01

【优选】小班数学教案07-27

小班数学教案[优]08-02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08-03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07-24

小班数学教案糖果12-16

小班数学教案【热】08-11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10-26

【精】小班数学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