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16 04:10:3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3.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过程: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4.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5.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6.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8.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等分水果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2、理解等分的含义,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3、仔细观察水果的种类和数量,并能按要求取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⑴教具:购物单2―5,水果卡片32张,实物4个梨、4个苹果、2个香蕉,2个大盘子,3个小盘子

  ⑵幼儿材料:购物单2―6,水果卡片54张

  2、经验准备:理解种类和数量这两个词的含义,在数学活动中,已了解等分的基本含义。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完成几个任务――分水果,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二、通过实物等分,初步感知等分的含义。

  1、出示4个梨,进行实物等分,初步了解等分。

  问:这里有几个梨呢?请把它们分在两个盘子里,两个盘子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把4个梨分成了几个和几个? 两个和两个是不是一样多呢?

  小结:像这样把4分成2和2,就是两等分。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第二盘水果该怎么分呢?

  2、出示4个苹果和2个香蕉,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这里有几种水果呢?这两种水果各有多少呢?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和2个香蕉分成了一样的两份,也就是把他们按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等分。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小朋友们非常的聪明。

  3、水果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盘子的数量变了,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请小朋友观察,两边的盘子怎么样了?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同样是这些水果,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虽然两边装水果的盘子数量不一样,但是我们分的水果种类和数量是一样的。

  刚才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成的任务,现在把任务交给你们自己来完成,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探索购物单

  2、3,通过操作进行水果数量和种类的等分,理解等分的含义。

  1、认识购物单。

  2、幼儿探索操作购物单2、3。

  问:你们的桌上有许多水果购物单,请你拿出购物单2、3,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刚才我发现小朋友们很快完成了购物单1,而且完成得非常好,购物单2该怎么分呢?

  3、验证购物单2,并纠错。

  问:①这里有些什么水果?有几种?②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梨?要把他们分成一样的两份,你是怎么分的?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结果。

  问:①这边有几种水果?另一边有几种水果?②这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另一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两边分得的水果是一样的。你们非常棒!

  问:如果一个筐只能放一张卡片,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在卡片中找一找,有没有既有苹果又有梨的卡片?

  4、验证购物单3,并纠错

  我们成功的完成了购物单2的任务,请你把水果卡片整齐的放回到你的正前方。

  四、操作购物单

  4、5,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同伴间互相检查等分结果。

  师:今天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动脑筋,成功完成了任务,非常了不起,你们愿意,请拿出购物单3、5,将购物单上的水果也分成一样的两份,分好以后,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相互检查。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了不起,有了你们的帮忙,水果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鼓励自己。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发展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3、探索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课件、大记录表。

  2、幼儿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个、几何图形底板每组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重点: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难点:尝试合作将16个三角形装入底座中。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复习图形,了解图形方向改变但形状不变。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导入活动。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图形碰碰乐(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师: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2、宣布、讲解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然后就去取几个三角形。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图形就在记录纸中相应的位置划对号表示出来。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马上转向老师,小手放在膝盖上。

  3、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图形吗?

  小结: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mamanv)又能碰出哪些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是“几个图形碰碰乐”。请小朋友边操作边记录。

  小结:真神奇,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这儿多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是长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学习运用图形拼搭的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数一数每张桌子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来有多少呢?

  现在这些三角形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可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6个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个底座才是16个三角形的家呢?请说说理由。

  2、幼儿尝试将16个三角形送回家。

  小结: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个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满;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3个、8个、12个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

  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

  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钟表,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

  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

  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饭; 晚上8:00睡觉。

  三、放歌曲《小时钟》: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 下午3:30做游戏; 下午5:30放学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小朋友戴头饰围成一圈,师说:“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间是几点:8:00 ; 2:00 ; 9:30; 11:30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课件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能说出许多水果名称,并初步积累了一些有关超市的知识及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也非常乐意去超市逛逛或购物。通过“水果超市”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及游戏中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是他们最为乐意的。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4、有规律点数,丰富点数经验。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a、请小朋友按袋上数字将“水果”装进袋子里

  b、请小朋友将装错量的“水果”按正确的数量装好。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大班11-0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1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17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09

大班数学教案04-19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10-03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12-18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