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找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找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找家》1
一、教学内容:
小班数学《玩具找家》
二、教学目标:
1、能把同类的玩具放在一起。
2、对数学活动有兴趣,能按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
三、教学准备:
1、积木、木珠、玩具等。
2、玩具各三个、框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把同类玩具放在一起。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操作法、观察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认识玩具,知道他们的名称。
1、师:我们的'玩具宝宝要回家里,你们来说一说这些玩具宝宝都叫什么?
2、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具的名字。
3、幼儿说出玩具名字,教师倾听。
二、认识玩具的家。
1、师:玩具宝宝要回家,那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2、师:谁能来找一找!
3、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给玩具找家。
三、幼儿操作。
1、 整理玩具,并认识框子。
2、幼儿按照实物标记把和它相同的玩具归纳到框子里,把玩具整理完。并且一边整理一边说“我把积木送回家”等。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找家》2
教学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把玩具送回家,就能将玩具整理的一干二净。
教学准备:
幼儿园的各种玩具、图片、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故事。
2、让幼儿回答故事说了什么?出现了谁?
3、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第二遍故事,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回答的对不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做?
5、我们幼儿园里也有很多玩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好地爱护它们呢?
6、我们一起来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收拾玩具的本领最强!
请小朋友自由分成4组,老师再进行调整。请4组小朋友去四个不同的区角,看看玩具有没有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不在,请送玩具回家。
活动反思:
一、老师抛出的问题一定是要由浅入深的,此外,没有问题老师一定要在最后小结一下,这样才能加深幼儿的'印象。
本次活动,我抛出问题之后,没有很好地将问题进行小结。同时,我抛出问题之后,没有牢牢抓住问题的核心,这样幼儿在回答的时候更不清楚老师问题的核心了。所以,当小朋友的答案与老师问题的核心不匹配的时候,我应该进行一个追问,而不是一语带过。
二、第一遍故事与第二遍故事的出现雷同。
其实,第一遍故事的时候,图片可以不出示,这样在讲述第二遍故事的时候,出示图片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此外,第二遍故事之后,我应该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而不是泛泛而谈。在重复故事之前,我可以将问题先抛给小朋友,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这样,语言能力强的小朋友可能还会复述故事中的一句话、一个新词汇。
三、请小朋友收拾玩具之前,一定要让他们有任务感,而不是很茫然地,不知道老师的要求。
同时,我可以尝试着让小朋友自己分组,这样就可以在点滴中提高小朋友的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找家》】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糖果找家08-02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08-03
小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10-24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教案08-08
买玩具大班数学教案12-12
小班数学教案04-30
小班下数学教案12-26
小班数学教案01-13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10-11
小班数学教案(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