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数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毖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弊急柑炱健⒌缱映印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绷私庵柿康ノ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比鲜豆ぞ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苯淌Τ鍪疽恍∩籽危ㄖ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苯樯芴炱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背蒲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蹦阒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毕胍幌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碧致郏耗闳衔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狈肿榛疃: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倍懒⒆饕担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能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
1、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2、 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难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
学生学情:通过1~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1/3以上的学生也已能较熟练的背出9的乘法口诀。因此课的教学重点不在放在对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上,而重点放在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的寻找上,以便解决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受,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用具:卡片,作业纸,磁石
教学过程:
一、 对口令导入
1、 师生对口令 6~8的口诀
2、 今天我们一起用以前编口令的方法去创编9的乘法口诀,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9的乘法口诀应该有几句?(板:9的乘法口诀)
3、 拿出白纸,请你自己来编一编9的乘法口诀,看谁编得最快最好。
二、 自编口诀
1、 巡视学生编的过程,板书:
一九( )
二九( )
……
九九( )
2、 验证口诀,明确口诀意义
这些口诀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用你喜欢的图形(●▽☆□)画出口诀的意义。
3、 自我介绍作品
一行行看表示……
一列列看表示…… 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随机板书:
1)、 一九得九 1个9 9个1 1×9=9 9×1=9
五九四十五 5个9 9个5 5×9=45 9×5=45
九九八十一 9个9 9×9=81
2)、 不全口诀所表示的乘法意义
1×9=9 9×1=9
9×2=18
9×3=27
9×4=36
9×5=45
9×6=54]
9×7=63
9×8=72
9×9=81
3)、齐读口诀
我们用自己作图证明了这些口诀都是正确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4)、试背口诀,你认为哪一句最难背,对口令,抽背。谁能帮帮某人,熟记口诀。
三、 寻找规律,熟记口诀
1、 重要的规律有:积的`十位数比其中一个不是9的因数少1。
再背5×9时,就可以确定积是四十多。
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是9
9×1=9 比10少1
9×2=18 比20少()
9×3=27 比30少()
以下这些乘法口诀算式中的积又比几十少几呢?
2、 背诵9的乘法口诀
1) 背一背你认为难背的口诀——〉抽背,对口令
2)手指上的9的乘法口诀:师演示,弯曲手指的左边,右边又表示什么?
四、练习提高
1、片口算
i.想口诀,说得数
ii. 直接说出得数(抽几道所意义)
1. 出下面各数分别是9和几相乘的积
45 72 36 54 81 18 63 27
3、 填( )
( )×9=72 9×( )=27
7×( )=63 5×( )=45
( )×( )=36 ( )×( )=18
4、 思考题 □里最大能填几
□×9〈74 □×9ㄑ37
9×□ㄑ65 9×□ㄑ46
小结:
今天,小朋用你的聪明自己编出了9的乘法口诀,发现了许多规律,你觉得9的乘法口诀好玩吗?下课以后,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对口令,看谁的反应最快,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怎么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一九得九 1个9 9个1
二九十八 2个9 9个2
三九二十七3个9 9个3
四九三十二4个9 9个4
五九四十五5个9 9个5
六九五十四6个9 9个5
七九六十三7个9 9个79×6=54]
八九七十二8个9 9个8
九九八十一9个9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探究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进行约分。
教学难点:
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1/4+1/5 2/15+1/5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那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同学们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异分母分数的相加减。
二、试一试
1.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笑笑的方法是找公倍数,最后进行约分,淘气的方法是找最小公倍数。比较后发现,找最小公倍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计算的正确率会高一点。其次,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2.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生独立完成,反馈。第一题结果要进行约分。
3.森林医生。
先观察,说一说三道题目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计算,改正。
4.应用题。
读题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5.解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这两个数量关系,找到X在题目中所表示的量,再进行解方程计算。
6.拓展题,第8题。
重点交流学生估计的方法,再计算验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知道埃及人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自己读一读你知道吗?
四、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3-0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4-1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3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9-19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21
小学的数学教案01-1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12-31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