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数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会唱数1—10,知道10以内的名称和顺序。
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数一数》。
《数学》下p.2-3.
活动过程
观察教学挂图
——森林里的动物们大聚会,看一看,是谁来了?请幼儿分别说出动物的'名字。
——让幼儿数一数,画面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是多少?请幼儿用手指表示动物的数量。
——请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掌握数次和量词。
——引导幼儿用手指表示动物的数量。
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
——教师边说儿歌《十个手指头》,边用手指动作表现儿歌内容,幼儿跟读。
——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自由创编动作。
——鼓励幼儿集体朗诵、单独表演儿歌。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
2、通过情景创设让幼儿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山洞4个、水果(每人4个)。
活动过程:
一、师幼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以故事引入,让幼儿初步感受3添上1是4。
师:小朋友,你们过生日吗?过生日的.时候会邀请谁来和你们一起过?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位客人(出示猴奶奶)因为今天她过生日,她邀请了小猴子来和她一起过生日。
1、师:小朋友你们看来了几只小猴?(出示课件3只猴子)师幼点数。
师:3只小猴用数字几表示?(数字3表示)
师:除了这3只小猴,你们看还有没有客人来?
师:又来了一只小猴,现在一共来了几只小猴?(4只小猴)我们一起数数吧(师幼点数)。
师:4只小猴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来表示)。
师小结:3只小猴添上1只小猴变成4只小猴,也就是3添上1是4。
2、师:有只小猴可调皮了,看!它躲起来了(师操作课件,去掉一只小猴子)。
师:现在剩了几只小猴?(剩了3只小猴)师幼点数,看!它又回来了,(师点出一只小猴子)现在是几只小猴?(4只小猴)。
三、巩固复习3添上1是4。
1、师:4只小猴都到齐了,猴奶奶为小猴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你们说小猴子爱吃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屏幕上出现3只香蕉)师问:这是什么?有多少?(师幼点数)
2、师:一共有几个香蕉?数一数。师幼点数。4只小猴,3个香蕉够不够吃?怎样才能让每只小猴都有1个香蕉?(引导幼儿说出3添上一是4)。
师幼小结:3个香蕉添上1个香蕉变成了4个香蕉,也就是3添上1是4。
3、师:(看课件)桌子上有几个杯子?(3个)4只小猴3个杯子够不够用?怎么才能让每只小猴都有1个杯子?(引导幼儿说出3添上1是4)。
师幼小结:3个杯子添上1个杯子变成4个杯子,3添上1是4。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4的形成。
师:猴奶奶请你们帮她分一下水果,你们数数盘子里有几个苹果?(3个)怎么才能把盘子里的3个苹果变成4个?(幼儿操作)
师小结:3添上1是4。
五、游戏——智斗大灰狼
游戏规则:场地内有4个小圈做山洞,师扮狼。游戏开始时放音乐,幼儿围成大圈顺时针绕小圈走,音乐一停大灰狼出现,幼儿快速躲进山洞中(每个山洞只能躲3个幼儿)幼儿躲好狼开始打洞,当狼发出“砰”的声音时,这个洞口被打开,在洞里的孩子要快速的转移到其他三个洞里,但是每个洞里只能再进一个孩子(游戏可以循环进行)。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形状给物体进行分类。
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圆形、正方形。
3、乐于讲述自己的发现给小朋友听。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饼干(圆形、正方形的小包装),食品盘子一个。
2、几何图形片若干,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6—7个几何图形片),碗宝宝(嘴巴分别是圆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动前组织幼儿将手洗净。
活动过程:
一、碗宝宝来作客,幼儿观察碗宝宝嘴巴的形状。
用布遮住碗宝宝,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幼儿自由猜),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两个可爱的碗宝宝,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宝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碗宝宝,发现碗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二、碗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碗宝宝肚子饿了,它们想吃东西了,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2、喂碗宝宝吃“饼干”。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喂碗宝宝吃东西吧!这个碗宝宝应该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幼儿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相同形状的“饼干”。幼儿边喂边说:碗宝宝,给你吃“XX饼干”。
3、幼儿操作:喂碗宝宝吃“饼干”。
要求: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
三、幼儿吃饼干。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一袋饼干,看看你拿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3、幼儿吃饼干。
教师:吃的.时候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句话:我吃的是XX饼干。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4-30
小班下数学教案12-26
小班比长短数学教案10-10
小班数学教案01-13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0-30
【合集】小班数学教案11-25
小班数学教案【精】09-19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07-02
【精】小班数学教案10-07
小班数学教案【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