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教案:《有几枝铅笔》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案:《有几枝铅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案:《有几枝铅笔》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加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流程设计:
一、有几枝铅笔(学生摆)一共几个人。
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2人小朋友,又来3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
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
2+3=5
二、摆一摆,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实践应用
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第1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3、先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数学教案:《有几枝铅笔》2
第一教时:有几枝铅笔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应发展的能力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3、应培养的情感
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本学段课标指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未强调用数的组成作为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3、学情认识
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
4、经验介绍
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为主线展开。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引出新知,在学生摆桃子的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列出不同算式,说一说、算一算中使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堂中一静一动,学生学起来比较快乐,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但这节课我觉得还应注意的地方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动口。
三、实施要领
1、课前准备:
教师:(1)、摆桃子的课件;
(2)、各种奖品,如:红星、桃子、苹果;
(3)、书本上的图片(除主题图外)
2、教时安排:1课时
3、教学流程:
序号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
二、
三、
四、
五、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魔术:猜数奖励
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在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
(1)、师:你猜、我猜、大家猜,这是几?请你用你的手指表示
(2)、师:演示铅笔合并过程:“5”是怎么来的?
(板书:2+3=5)
(3)、指导认识加号并板书。
(6)、师:我们就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铅笔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不错,老师啊,要奖给每位小朋友5个桃子,坐好了,请小组长进行发奖。
师:小朋友拿到这5个桃子之后,你准备怎样使用啊?
2、师:演示摆桃子1+3=(),问:这样可以用哪个加法算式表示?
3、用你们的桃子摆一摆,能摆出多少个加法算式?[要求学生摆一次把结果记一次]
4、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结果,让学生再看一次。
巩固深化,应用探索
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出示:书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
师:小组合作,每人做一题,并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
师:谁能来汇报一下?
2、奖苹果
师:请谁上来领奖品,猜猜是什么?(发一个苹果)
师:请答对的学生上来领奖品。
【数学教案:《有几枝铅笔》】相关文章:
《圈里有几个》数学教案11-10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10-01
圈里有几个数学教案01-28
铅笔小学作文11-05
《圈里有几个》大班数学教案10-23
《橘子有几瓣》大班数学教案02-09
大班数学教案橘子有几瓣10-14
铅笔的作文300字12-31
我的铅笔盒小学作文10-19
【推荐】铅笔的作文300字7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