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化学教案>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时间:2023-01-11 16:14:56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8篇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问题循环的过程。心理学则告诉我们,青少年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要求,即渴望有尝试和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探究,当学生产生思维障碍时,应为学生提供支撑性问题,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创设出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化学的乐趣、奥妙与价值。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Ⅰ中规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2)本节内容组成及模块教学要求

  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3)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学习该知识,不仅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为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因此,本部分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

  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

  初中已学内容“铝合金应用、铝与氧气、盐酸的反应”,高中必修1铝单质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认知关键点

  学生已经学习过钠、镁、铁等金属元素,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因而对一般物质性质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这是它们的独特性,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而两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

  (3)学生认知障碍点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关键点,对两性的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实验最关键的就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最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已有认识中还没有两性的相关认识,这些决定了在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主要障碍点。

  (4)学生认知发展点

  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更全面的感性认识,对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对非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对元素性质规律的理性认识飞跃是学生认知的发展点。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4、技术准备

  实验药品:氧化铝、浓盐酸、稀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NH3·H2O)、蒸馏水、Al2(SO4)3溶液、氢氧化铝(提前制备)

  实验仪器:试管12支、烧杯2个(1个装胶头滴管数支、1个装废液)。

  学生分组:5人/组,共十组;小组长一人,负责本组的纪律,协调组员的具体分工

  搜集铝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

  (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制备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

  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自身教学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设计体现了“实验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采用问题教学法,实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实验探究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两个探究实验“氢氧化铝是否有两性?” “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我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从红宝石蓝宝石、酸菜鱼火锅、明矾净水、胃舒平等事例来设置问题,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

  (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如何制备氢氧化铝?”这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对每个活动都力求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把以往的机械讲解变为活的思维过程。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教学设计以问题教学法结合实验探究法实施对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总评析)

  本案例可以说是突出体现新课改的一个典型案例,虽说内容是高中的,但同样适用初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的分析涵盖了指导思想、教学背景、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很好的参考范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需要考虑到本案例涉及的这些方面的,大家可以结合本案例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本案例,为自己的教学设计积累素材。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没有必要将本案例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必须要呈现的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这些基本内容足够,如果时间允许,能力够强的话,可以适当增加本案例的其他部分内容。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2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居室装修中常用的几种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2.掌握水泥、玻璃、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工业制备及用途。

  3.学会根据居室不同房间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装饰材料。

  4.了解居室装修可能带来的污染及防止或减少污染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居室装修材料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了解居室装修中常用的几种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2.掌握水泥、玻璃、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工业制备及用途。

  3.学会根据居室不同房间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装饰材料。

  【教学过程】

  【讨论】

  1.为什么要进行装修?装修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2.厨房、卫生间的装修主要用到哪些装修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进行装修?

  3.起居室即客厅的装修主要用到哪些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装修材料?

  4.陶瓷、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生产陶瓷、水泥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一、厨房、卫生间的装修

  【提问】你知道家庭装修中都用了哪些人造石材吗?

  厨房、卫生间、 地面:防滑瓷砖

  墙面:玻化砖、抛光砖装修

  屋顶: 铝合金等光洁板材为宜

  卫生洁具:易清洗的陶瓷产品

  陶瓷

  【讲述】

  装修的目的是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证室内使用功能,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逸、理想的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除此之外还能改善环境功能、声音功能和艺术功能。优美的环境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厨房、卫生间、起居室的装修都要用到瓷砖。瓷砖坚硬、耐磨、耐水,不会腐朽霉变,便于清洗。瓷砖的种类、花色品种也多,便于选择使用。 (展示陶器和精美瓷器的照片或看投影、录像)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瓷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大约距今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陶器。

  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长石、石英。黏土是自然界的硅酸盐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形成的。黏土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表示为:xAl20,ySi02yH:O。不同的黏土X、Y、Z的比例不同。高岭土是黏土矿物中的一种,又叫瓷土,瓷土的质量和烧制技术决定着瓷器的质量。

  瓷砖的优点:坚硬、耐磨、耐水、不会腐朽霉变,便于清洗。

  陶瓷的制作原料:主要是以黏土、长石、石英为主要颜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的制品.

  陶瓷的种类、性能与应用

  1.釉面砖:是用陶土或瓷土淋上釉料后烧制成的面砖.釉面细腻,光亮如镜,便于擦拭清洗.尤其适用于厨房、卫生间以及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的环境的装修.

  2.通体砖:是不上釉,烧制后对表面打磨,使其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的面砖.一般说的“防滑地砖”大部分是通体砖。

  3.抛光砖:通过通体砖抛光处理而成的面砖,薄轻但坚硬,非常耐磨。

  4.玻化砖:是一种高温烧制的瓷质砖,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

  人造石材的应用:

  人造大理石:厨房、卫生间装修常常使用人造石材.例如,厨房的台面和卫生间的台面和盆材等使用的人造大理石就是人造石材.用不饱和树脂加入矿物填料、颜料和少量引发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可以制成色彩美丽的人造大理石.

  人造大理石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及耐水、耐腐蚀、耐老化、无辐射等优点.

  人造玛瑙:以氢氧化铝代替其他矿物填料制成的具有一定透明性、色彩柔和的仿玛瑙制品.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氢氧化铝、颜料制成的人造石,质量则更好.

  二、起居室的装修

  1.玻璃

  思考: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制造普通玻璃时发生的比学反应方程式。

  [讲述】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玻璃成分可表示为:

  6Si02.Na2O.CaO。

  2.涂料

  【讲述】涂料可分为天然涂料和合成涂料两大类。天然涂料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天然涂料资源有限,在建筑装修中几乎都使用合成涂料。合成涂料中的关键材料是成膜物质——高分子合成树脂。为减少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现在家庭墙面装修大量使用的是水溶性乳胶漆。

  【学生活动】根据烯烃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原理,自己写出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醋酸乙烯酯一丙烯酸共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涂料的应用非常广泛。装修中制作家具或购买的家具都要使用涂料,涂料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光固化涂料是性能优良的环保涂料。

  思考:涂料的种类、性能与应用?

  作用:涂料涂覆在墙壁表面,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可以起到保护、装饰和标志的作用.大多涂料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类: 天然涂料 和合成涂料

  涂料的成分: 包括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

  (1)成膜物质:又称基料,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它的作用是将涂料中的其它成分黏结成整体,当涂料干燥硬化后,能附着于被涂物表面形成均匀而坚韧的薄膜.

  (2)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甲苯、醋酸丁酯等) 和水,主要作用是使基料溶解或分散成为黏稠的液体, 以便施工.

  三、卧室的装修

  1. 木地板

  分类: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

  高档的实木地板多为硬木。木质结构疏松额度实木地板多为桦木、松木、杉木等。在安

  装前做淋漆表面处理。

  经济适用的地板:速生杨木涂上耐磨的聚氨酯硬膜漆做成的木地板。 制取:锯末、木

  屑、小径材料粉碎后用脲醛树脂或糠醛树脂黏结、模塑、热压成型形成基层,然后再起上面

  再黏结压制一层印刷纸基的三聚氰氨树树脂装饰面。

  【讨论】卧室的地面装修都有哪些方法?黏合剂都有哪些用途?黏合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讲述】卧室的地面装修可以铺木地板,木地板又可分为实木地板、复合木地板、竹木地板。也可以采用镣地砖,然后贴地板革或铺地毯。生产复合木地板和各种复合板材时都要用到大量的黏合剂,黏合剂又叫胶黏剂,简称胶。生产家具和进行装修时也要用到黏合剂。

  2.粘合剂

  种类:

  1.天然黏合剂 糨糊 胶水 骨胶 皮胶 鱼鳔胶

  2.合成黏合剂 一般由黏料(基本组成,决定黏合剂的黏结性能)、固化剂、填料和其

  它添加剂组成.

  常见黏合剂 热固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合成橡胶、 混合型黏料

  【讨论】起居室和卧室的墙面都有哪些装修方法?你认为哪种装修方法好?说出理由。

  【讲述】墙面装修主要有三种方案,最经济的是刷白灰。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另外加入少量烧碱增加牢固性:氢氧化钙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后变成坚硬的碳酸钙白色固体也具有很好的装修效果。第二种方案是贴壁纸,壁纸有塑料壁纸或塑料与金属复合壁纸。第三种方案就是刷涂料,现在家庭装修很多都采用此方案。[活动探究】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分析家庭装修会带来哪些污染物?家庭装修复杂化对健康是否有利?是不是越贵的材料越好?你都了解哪些因家庭装修不当而造成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实例?如何使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小到最小的程度?

  四、室内环境污染

  化学污染:来自人造板材、涂料和黏合剂等释放的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丙酮等。

  物理污染:可吸入颗粒、电磁波

  生物污染:细菌、病毒

  放射性污染: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居室装修的人越来越多,但装修后的居室美观却未必舒适。装修用的材料越多,可能带来的污染物就越多。使用劣质装修材料,有的造成主人长年患病,有的甚至造成施工人员中毒晕倒。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绿色环保型装修材料会越来越多。为确保健康,一定不要购买劣质材料进行装修。装修好的房子最好请环保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并通风换气一定时间以后再居住。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4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三、 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五、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 第二章 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 第一节 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硬度 熔点 密度 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 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

  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5

  【学习目标】

  1、知道范德华力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2、知道氢键的形成及对性质的影响。

  【课前预习】

  1、分析影响范德华力、氢键的因素。

  2、比较下列物质熔点的大小。

  CCl4____CBr4 NH3____PH3

  【新课学习】

  板块一、范德华力

  【问题探究一】大家知道,自然界中水存在三态变化,有固态、液态及气态水,三种状态的水,其组成与化学性质有何不同呢?分子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如有如何证明其存在?

  【结论】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 ,是一种 作用,常见的类型有 。

  【问题探究二】参看卤化氢分子的范德华力和共价键键能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强弱关系。

  【结论】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 的相互作用力,比化学键 。

  1、定义: 。

  2、特点: 。

  3、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比较。

  作用微粒 作用力强弱 意义

  化学键

  范德华力

  【问题探究三】参看卤素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熔、沸点的数据,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2、导致卤素单质熔、沸点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它与卤素单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探究四】观察下表,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的极性 熔点/℃ 沸点/℃

  CO 28 极性 -205.05 -191.49

  N2 28 非极性 -210.00 -195.81

  思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范德华力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整理】二、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

  1、 。

  2、 。

  【拓展视野】几种类型的范德华力:

  板块二、氢键的形成

  【知识回忆】1.解释同温同压下,O2在水中的溶解量比N2在水中大。

  2.比较熔点高低:

  (1)CH4、SiH4 (2)H2S、H2O

  【问题探究一】氧和硫同为ⅥA族元素,H2O和H2S的结构也很相似。从相对分子质量对分子间作用力和物质性质影响的角度分析,应该是H2S的沸点高于H2O,但通常情况下,H2O是液体(沸点为100℃),H2S是气体(沸点为-61℃)。你知道导致H2O沸点“反常”的原因吗?

  (结合图: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介绍】氢键的形成过程

  【归纳整理】1、氢键的形成过程

  2、氢键的形成条件

  3、氢键的特征

  4、氢键的强弱(与范德华力相比)

  5、氢键的表示方法

  【问题探究二】1、写出氨气溶于水后,可能存在的氢键。并指出溶质与溶剂分子间最可能的氢键。

  2、醋酸分子在气态时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请写出二聚体分子,并标明氢键。

  3、试分析下列两个物质分子可以在什么部位形成氢键?

  【归纳整理】6.氢键的类型

  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氢键类型分别为: 。

  【问题探究三】1、冰的熔化热为5.0kJ/mol,冰中的氢键键能为18.8kJ/mol,液态水中有氢键吗?

  2、比较HF与H2O的沸点高低,请推测可能的原因。

  【归纳整理】7、氢键的存在

  【问题探究四】1、解释氨极易溶于水的原因。

  2、比较氟化氢与氯化氢熔点的高低。

  3、比较下列两种物质的熔点的高低。

  【归纳整理】8、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一般来说,有 无;分子间 分子内。

  (2)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交流与讨论】见书P53

  【课时训练】

  1.当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间距离 B.范德华力 C.分子内共价键 D.化学性质

  2.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3.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

  A.HF、HCI、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F2、Cl2、Br2、I2的沸点依次升高

  4.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时粒子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5.下列物质,微粒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的是( )

  A.Ne B.NaCl C.SiO2 D.Na

  6.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NCl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CI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不存在孤对电子

  C.它的沸点比PCl3沸点低 D.因N—Cl键键能大,它的沸点高

  C.共价键 D.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力

  7.分子的范德华力为 ,化学键为 ,则 、 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 C. = D.无法确定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有极性

  B.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C.HI分子间作用力比HBr分子间作用力大,故HI没有HBr稳定

  D.双键和叁键都是重键

  9.下列物质内部微粒间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还存在范德华力的是( )

  A.CO2 B.H2O2 C.H2O D.CH3CH2OH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总称

  B.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液化起一定作用

  C.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化合物之间

  D.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只不过比较微弱而已

  11.在解释下列物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点高于硅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小

  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12.分析下列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构成固体的微粒问以范德华力结合的是( )

  A.氮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

  B.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熔融态不导电

  C.五氟化钒,无色晶体,熔点19.5℃,易溶于乙醇、丙酮中

  D.溴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时能导电

  13.下列各组物质汽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苯和乙烷的蒸发

  14.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 ( )

  A.离子键 B.分子间作用力

  C.共价键 D.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力

  15.下列四组物质中,两种分子不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总数的是 ( )

  A.H2O2和CH3OH B.HNO2和HClO C.H2O和CH4 D.H2S和F2

  16.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晶体中,存在两种作用力的是 ( )

  A.氯化银 B.过氧化钠 C.干冰 D.金刚石

  17.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1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1原子,而后H、C1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的沸点低于氮气的沸点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的实验方法。

  3.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离物质等基本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本课重点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他们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个有过滤网的茶杯)让我们继续用化学家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这个茶杯比普通茶杯多了一个金属网,其作用是什么?在泡茶时茶叶中能溶于水的成分形成了茶叶水,为饮用方便,我们加了一个金属网,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

  这种分离方法就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过滤,哪种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用这个金属网能将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和溶液分开吗?实验室使用的滤纸必然具有一些——小孔,其大小刚好能使溶液通过,而留下沉淀。为了保证过滤的效果和速率,实验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过渡] 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往往是混合物,化学上要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首先需要将其中各组分分离开来,以实现物质的提纯。分离与提纯,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且与原状态相同)的过程。提纯通过一定途径获取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的过程。

  [讨论1] 现有含MgCl2和泥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NaCl。

  实验方案:

  粗食盐混合物 粗食盐水

  食盐水(含NaOH、泥沙、Mg(OH)2)

  食盐水(含NaOH) 食盐水 精制食盐

  [过渡] 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不溶,我们就可以利用其溶解性的差异,通过过滤的方法实现分离。可加入适量化学试剂,将杂质其转变为沉淀,并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若两种物质都能溶解于水,例如硝酸钾与氯化钠,我们如何实现其分离呢?

  [讨论2] 现有K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

  混合物中各组分都溶于水,但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降温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主要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小结]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混合物各组分性质的差异。

  [观察] 对比饱和溴水的颜色和溴在CCl4中的颜色,为什么颜色深浅不同?

  分析: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思考:向溴水中加入少量CCl4,预计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所谓萃取,是指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富集。

  如何将水层和四氯化碳层分离?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在实验室中,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哪些物质可以从水中提取出溴?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溶质、原溶剂与萃取剂不发生任何反应。

  分液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充分静置;保持漏斗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过渡]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是利用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实现分离,萃取则是利用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这两种分离物质的方法都与溶解性有关,我们还可以根据物质哪些性质的差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的提纯中最终蒸发食盐溶液获得食盐晶体,蒸发是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异实现分离。若我们需要的是蒸出的水分,则应如何操作?将蒸出的水蒸气通过冷凝管,再收集起来,这种方法称为蒸馏。

  蒸馏装置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需要哪些仪器?

  液体的加热、蒸汽的冷凝和冷凝液的收集。(和学生一起组装仪器)

  [结课] 此外,层析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进行相关阅读。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7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条件,并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分析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形成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思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 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离子的共存问题。 三.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四.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在学习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简单介绍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了离子的知识。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呢?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离子反应。要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1.强调关键字。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 小结:化合物: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2: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 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讨论〕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P30页)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小结] 电解质的分类:

  1. 强电质 (全部电离)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碱:如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2.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碱:NH3·H2O、Cu(OH)2 其它:H2O

  〔讨论〕 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思考:金属和溶液导电原因的区别? 金属导电自由移动电子

  溶液导电?自由移动离子

  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见点金训练P30 二 3)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练习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强。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3)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的多。 练习: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李季全)

  知识回顾:

  (四)电离的表示——电离方程式(见点金训练P30 二1、2)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电离方程式,简称电离式。 注意事项: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强电解质用“=”表示,弱电解质用“?”表示。

  (2)电离出的离子要标明所带的电荷数以及电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3)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且遵循质量守恒。如:Al2(SO4)3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如:H2CO3 FeOH) 3

  碱的电离: 酸的电离: 盐的电离:

  NaOH=Na++OH-HCl=H++Cl- Na2CO3 =2Na+ + CO32- KOH=K++ OH-HNO3= H++NO3- NaHCO3=Na+ + HCO3- Ba(OH)2=Ba2++2OH- H2SO4=2 H++SO42- K2SO4 =2K++ SO42-

  KHSO4 = K+ + H+ + SO42

  思考 · 交流: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问题〕 请书写CH3COOH,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离子之间进行的反应) (30页教材实验2-2)及分析 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2. 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见点金训练P32一:1、2、3) (1)写 出化学方程式(基础):

  例:2AgNO3 + CuCl2= 2AgCl↓+ Cu(NO3)2

  (2)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 写成离子形式(关键),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

  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2+-2+- 2Ag+2NO3+Cu+2Cl =2AgCl↓+Cu+2NO3

  (3)删 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途径)

  2Ag+-2++2Cl- == 2AgCl↓2+3-

  (4)整理方程式并检查 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

  相等(保证)

  + - 2Ag+ 2Cl =2AgCl↓

  Ag+ Cl = AgCl↓

  步骤口诀:一写、二拆、三删、四查拆写的规则: (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 强酸:H2SO4、HCl、HNO3 B. 强碱:NaOH、KOH、Ba(OH)2

  [说明: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一般写离子,悬浊液则写化学式] C. 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

  -

  A. 难溶物质:BaSO4、Cu(OH)2、CaCO3、AgCl等 B. 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氨水、难溶碱)、水等 C. 气体:CO2、H2、SO2等 D. 单质:H2、Na、Fe 、O2等 E. 氧化物:Na2O、Fe2O3等

  4.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 2、BaSO4、AgCl等。 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等。 CaCO3+2HCl=CaCl2+H2O +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NaOH+HCl=NaCl+H2O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溶液中某自由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 5.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见点金训练P32 二:1、2)

  [练习]1. 请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

  CO3+2H=H2O+CO2↑ 对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2-+

  CO3+2H=H2O+CO2↑ 错

  +2+

  正确写法: CaCO3+2H=Ca+H2O+CO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H + OH= H2O

  +2+

  (2)氢氧化铜溶于盐酸:Cu(OH)2 + 2H =Cu +2H2O

  - 2-(3)SO2气体溶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SO2 + 2OH= SO3+H2O

  ++

  (4)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H=NH4+H2O

  -+

  (5)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HCO3+H=H2O+CO2↑

  3.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2-2-A. 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 +S = CuS↓+SO4B.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

  +-液反应:Ag +Cl = AgCl↓

  +2+

  C. 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2H = Ba +H2O +CO2↑

  +3+

  D. 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 2Fe +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 OH = H2O4. 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

  方程式不同。

  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2+--Ca+HCO3+OH=CaCO3↓+H2O

  (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2+--2-Ca+2HCO3+2OH=CaCO3↓+CO3+2H2O

  《离子反应》第三课时(李季全)

  思考: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1、⑴NaHCO3少量时:

  2+--Ca+HCO3+OH=CaCO3↓+H2O ⑵NaHCO3过量时: 2+--2-Ca+2HCO3+2OH=CaCO3↓+CO3+2H2O 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2、⑴KHSO4少量时:

  2+2-+-Ba+SO4+H+OH=BaSO4↓ +H2O ⑵KHSO4过量时: 2+2-+- Ba+SO4+2H+2OH=BaSO4↓+2H2O

  3、请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①Ca(OH)2和HCl ②KOH和HCl ③ H2SO4 和NaOH④ KOH和HNO3 并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见教材32页表下) H+ + OH- == H2O( 强酸+强碱 可溶性盐+水) 思考:下列各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OH-=H2O 表示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盐酸和氨水反应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6、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2+ 2-① 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例:Ba+ SO4 = BaSO4↓)

  ② 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例:H+ + OH- = H2O) 教材P3410题

  三、离子共存(见点金训练P33 三:1、2、3、4) 离子能大量共存则表示离子间不发生离子反应。

  讨论: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2+2-+-2-2-

  A、K、Cu、NO3-、SO4B、Na、Cl、CO3、SO4

  2+、2+-- 2+3+--

  C、CaBa、Cl、NO3 D、Mg、Fe、OH、NO3

  +- 2--2--与 H不共存的离子:OH;弱酸酸根,如:CO3(HCO3)、SO3(HSO3)、 - CH3COO等

  -+2+

  与 OH不共存的离子:H ;弱碱阳离子,如:Cu+、NH4等;

  - - 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等 练习:

  ―

  1、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 表示的是( )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2、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篇二: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学习重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灯座、灯泡、导线、酚酞试液。 用实验导入新课

  实验:浓度相同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 按课本图2-1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接通 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填写实验报告:

  讨论:1、通过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相同条件下的导电能力有强有弱?

  3、什么原因造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不同? [板书]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举例: 强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类NaCl、BaSO4

  弱电解质:弱酸 H2CO3醋酸(CH3COOH)

  弱碱:NH3.H2O 水

  -+

  3、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 + H

  +-

  NH3.H2O NH4 +OH

  -

  H2O H+ + OH

  实验 用试管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酚酞试液,一边滴盐酸溶液一边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产生该现象原因。 [板书]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依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础)

  改:仅把强酸、强碱、可溶盐改写成离子符号;其它的(单质、氧化物、难溶物、弱电解

  质以及气态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关键)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使方程式中系数为最简整数比。(途径)

  查:根据质量守恒和电量守恒,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保证)

  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为例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讨论1:以 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和 KOH 溶液与硫酸的反应为例,分析中和反应的

  实质。H++OH-=H2O

  [板书]②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小结] 1、

  2、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改、删、查) ②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板书设计

  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强、弱电解质比较 2举例: 强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类:NaCl、BaSO4

  弱电解质:弱酸 H2CO3醋酸(CH3COOH)

  弱碱:NH3.H2O 水

  -+

  3、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 + H

  +-

  NH3.H2 NH4 +OH

  -

  H2 H+ + OH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改、删、查) ②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篇三: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四、课时安排

  共2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设疑、讲解等。

  六、教学准备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仪器和装置。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量筒、铁架台、漏斗、玻璃棒、滤纸。

  0.1 mol·L-1的HCl、NaOH、NaCl、NH3·H2O、CH3COOH溶液。 1 mol·L-1的BaCl2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稀HNO3。

  七、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 [投影]

  [小结]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今天我们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小结]①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

  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

  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①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②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

  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1—1]观察: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讲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

  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

  [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板书]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阅读]

  [图示]NaCl、CH3COOH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板书]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投影]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433是否属强电解质?

  [小结]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H3COOH体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思考]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

  [分析]随着Ba(OH)2

  熄灭 渐亮,反应为:Ba(OH)2+H2SO4=====Ba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将会怎样变化呢?

  [投影总结][

  【布置作业】复习、预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探讨]弱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复习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 2;电离指电解质 ,电离过程不需要通电。 3.酸、碱、盐的电离

  酸:电离时, 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 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能生成 的化合物。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HCl:; (2)NaN03: ; (3)Ba(OH)2: ; (4)CH3COOH: ; (5)Cu(OH)2: ; (6)H2S03: 。

  5.(1)电解质;在 或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或都不能导电的 (3)强电解质:在的电解质 (4)弱电解质:在的电解质

  6.离子反应指 、 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7.(1)离子反应可用表示,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一样,也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

  (2)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能描述 ,但离子方程式的描述更加 ,所表示的已 , 并揭示了这类化学反应的 。

  8.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OH溶液和H2S04溶液反应:;

  (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

  (3)Ba(OH)2溶液和H2S04溶液: 。

  9.利用某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检验。如Cl—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 ;SO42-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 的;C032-跟H+反应生成能使 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 。

  一、电解质中的“是与非”“强与弱” 1、“是与非”

  (1)电解质概念中的或,两种情况任取一即可;非电解质概念中的无论和都,两种情况必须同时满足。

  (2)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阐述的对象都是化合物。因此单质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因此也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氨气,二氧化硫溶于水均能导电,但并非它们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NH3?H2O、H2SO3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氨气,二氧化硫都是非电解质。

  (4)电离不需要通电,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5)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6)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故溶液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与弱” (其所带电荷的多少。

  (3)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导电能力很小,但由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那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它们属于强电解质。 (4)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导电能力强。 二、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H2S HS+H H3PO4—+ ” —+ —

  2、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为主,各步方程式不可叠加。

  H + H2PO4+

  3、多元弱碱,分步进行,但一步书写到位:Mg(OH)2

  Mg2+2OH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8

  【学习目标】

  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3.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4. 通过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5.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

  1、你能解释下列事实吗?

  (1)、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时,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2)、电解水制H2 、O2时,为什么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

  2、电解质——在 能够导电的 。如 等;

  非电解质——在 都不能导电的 。如: 等。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铜 ②氨水 ③CuSO45H2O晶体 ④盐酸溶液

  ⑤石墨 ⑥酒精 ⑦碳酸钠 ⑧蔗糖

  【课堂教学】

  为什么我们电解水制H2 、O2时向水中加入的是少量的NaOH溶液或H2SO4,而不是氨水或醋酸呢?

  分析可能原因,设计实验、讨论方案。

  【活动与探究】

  1.我们将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来举例,根据经验,你认为它们的电离程度有无差异?

  2.若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请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醋酸的pH;②在两支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的快慢等现象。

  盐酸和醋酸的性质比较

  醋酸 盐酸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溶液的pH

  与镁条的反应

  【重点剖析】

  1.金属与盐酸等酸溶液反应的本质是金属与 反应;

  2.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反应, 与镁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

  【学生归纳】

  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酸浓度相同时, 是不同的。

  【阅读课本后分析】

  第59页的图 盐酸与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

  实验研究表明,有一些电解质(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等)在水溶液中能 ,而有一些电解质(如醋酸、一水合氨等)在水溶液中只能 。

  【归纳总结】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学生归纳】

  强 、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电离程度

  存在形式

  化合物类型

  【问题探究】

  (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吗?

  (2.)难溶物一定是弱电解质吗?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吗?

  (4.)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 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无必然联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

  【学生归纳】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标准:(关键是)

  【课堂巩固】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 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__.

  a.铜丝 b.金刚石 c.石墨 d.NaCl e.盐酸

  f.蔗糖 g.二氧化碳 h. 浓硫酸 i.硫酸钾 j. 醋酸

  k. 碳酸 l.碳酸氢铵 m.氯气 n.硫酸钡

  【问题解决】

  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和氨水的电离程度有无差异?提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完成下表。

  实验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8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案09-01

高中化学教案【热门】11-21

【精】高中化学教案11-20

高中化学教案【荐】11-20

高中化学教案【推荐】11-19

高中化学教案【精】11-17

【热门】高中化学教案11-17

【荐】高中化学教案11-16

【热】高中化学教案11-16

【推荐】高中化学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