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时间:2022-12-07 16:15:43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5篇)

初中化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 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 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 :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 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 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 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 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 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 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 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 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 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 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初中化学教案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

  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初中化学教案3

  一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质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同时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更关键的是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生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实验,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五、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策略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分析,不但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从感性到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酸 碱 盐》奠定了基础。

  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多媒体课件:动画

  九、教学流程:

  总结演示

  十、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演示实验】展示一瓶变质的牛奶

  提问:这是什么?

  解释:但这瓶牛奶已变质,不能再饮用。

  追问: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化学反应提出问题呢?

  【提出问题】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观察并回答--牛奶

  化学变化

  同学经过思考后提出一些问题。倾听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兴趣停顿,期待。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精心设疑,激发求知欲。

  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 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过教师活动

  过渡: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下面用实验来探究。 学生活动聆听 教学意图程

   【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1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演示实验2】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 克。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初步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呢? 思考 激疑、探索

  【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反应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后

  质量和 结论

  BaCl2+Na2SO4

  CuSO4+NaOH

  NaOH+FeCl3

  分组:把学生分成三组

  1:设计方案

  2:实验探究

  3:汇报结果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带着上述问题做实验,并记录本组实验测定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实验2)。

  1: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能积极分工、协作、观察并记录。

  3: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

  4: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事实,试着总结规律。 1: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操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3:体现合作精神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略) 记忆定律内容 初步记住定律。

  教 学 过 程 【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该定律的最早发现要归功于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

  【投影】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阅读材料 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没有经过科学理论的证明的经验归纳,不能称之为定律,只有经过科学理论证明的经验归纳才可以成为定律。

  【提问】我们做了很多的实验都看到天平是平衡的,哪怕是一万次实验都是平衡的,但有没有‘万一’呢?

  思考

  【学生实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师生交流: 实验记录:

  反应前、后质量 加深对定律的理解教 【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无影无踪,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

  【板书】2、几点说明:

  (1)参加化学反应

  (2)总质量(沉淀或气体)

  (3)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 领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意义。 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学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思考 再次设疑,启发思考,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过 【多媒体课件】

  电解水微观过程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

  (三个不变) 学生归纳并记录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迁移与应用】投影 思考并回答 知识的运用

  程 【反思评价】 通过本课题,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有什么提高?能力有什么长进?学的快乐吗?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学生自由发言 学习的反思是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布置作业:

  (易)在反应A+B C+D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 克

  (中)在反应

  3A+2O2点燃H2O+CO2中,A的化学式为 。

  (难)1克H2和9克O2混合后,点火爆炸后生成水的质量是 克 。 记录 分层作业,利于学生智力开发

  课外提高: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请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上网去查询 自愿

  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十一、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本节的知识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

  第一点要重视实验。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现在回想起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说的并不多,我把许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广,从练习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推广应用到其它章节的教学中呢?我还会努力尝试。

初中化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教案-绪言。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绪言》。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史

  化学教案-绪言

初中化学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又凝结成液体液态的水

  2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银白色的镁带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白色氧化镁粉末

  4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三种其他物质:氧化铜(黑色)、水、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

  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

  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

  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化学的作用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学习方法。 “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怎样阅读化学课本

  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就要培养自己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不能只是不会做作业时,才去阅读有关的课文。应该是先阅读课文,然后再去做作业。阅读课本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初中阶段各学科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化学也不例外。今后,同学们走向社会,在知识海洋里探索,要靠自己学习,自己钻研,自己涉猎知识、增长才干。因此,学习各学科,包括化学在内,都应该学会阅读课本。

  化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文字叙述、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同学一般比较重视阅读文字部分,这是正确的。但不能忽略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阅读化学用语时,应该记住并领会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说明的问题。阅读图画时,如阅读实验装置图,应该联想到实物原形、名称及用途,达到形、名、图三位一体。实验装置结合化学用语在头脑里应形成生动的实验情景,唤起对实验现象清晰的回忆。

  阅读课本要讲究方法,初学时应该接受老师的指导,参考老师的自学提纲或自学问题。了解阅读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容易抓住关键性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时,一般内容应该通读,重要内容应该精读。通读的部分,要正确理解其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复述、归纳、概括出课文的大意。精读的内容主要是化学概念、理论等难度较大的部分,对这些部分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认识,应该认真思考,提出疑问,从有疑到释疑。阅读时对关键的字、词、句不仅要读几遍,还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阅读课本要根据学习要求与识记相结合。需要记忆的内容,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识记(如化学用语、基本概念),不能等到考前突击记忆。需要识记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听从教师的指导,明确所要识记的内容的价值,以增强记忆的自觉性,并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阅读课本应该记阅读笔记,写阅读小结。对笔记或小结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掌握,不必强求一律。根据自己的情况,笔记可以写成有自己特色的.纲要式、对比式、记录式等。课前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理清脉络;课后作小结,能起到及时复习和使零散知识系统化的作用。记阅读笔记,写阅读小结,开始是较难的,应该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要领。先从一堂课、一节课文写起,渐渐扩大到对全章、全单元进行总结。坚持这样做,就能从中认识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把书读活,真正学有所得,提高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化学实验

  如果你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你的实验就能取得成功,并能从中得到化学知识和无穷乐趣;如果你准备不充分,粗心大意,那就可能失败,甚至发生事故。忘样才能做好实验呢?

  一、注意安全

  1、注意化学药品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如呆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没硫酸,必须迅速用布擦拭,然后再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注意操作时的安全。在实验中如有易燃、易爆的操作,应该采取安全措施。任何实验容器口都不要对着操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实验用药量要少,时间要短,有毒残渣要妥善处理。

  二、手脑并用

  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避免盲目性。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注重对实验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效果。如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能否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更准确等。

  ●怎样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

  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记忆实验现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化难为易。我们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这三类实验的现象存在的规律:

  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

  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磺燃烧(在氧气中)的现象是: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磺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

  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①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②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③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④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固态)的质量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

  4、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本质现象就是以提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如铝带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团体”是本质现象,因为由此现象可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这个概念,而发出“耀眼的白光”则是非本质现象。因此,观察实验现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主要的观察对象。

  (2)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①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用结论“生成四氧化三铁”代替“生成黑色固体”。②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激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

  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

  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

  [学生讨论]

  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

  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

  (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图2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图3

  [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

  [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总结与评价]略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

  2、学生可以自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

  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

  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

初中化学教案6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对初中学习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回顾一下,具体的类型以及表达式。

  (板书)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讨论)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cuso4+fe=cu+feso4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分析)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

  通过cuso4+fe=cu+feso4的反应说明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初中化学,我们曾经学习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2

  通过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夺取cuo中的氧变成二氧化碳,而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氧,变成铜单质而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设问)请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分析)

  同时介绍一下,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书写步骤:

  1、标出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3、箭头指向同种元素。

  4、升价在上,降价在下。

  从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我们说h被氧化了。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物质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同理请分析:h2o+c高温==h2+co

  fe+cuso4=feso4+cu

  (结论)通过fe和cuso4的反应可知,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1)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

  1、caco3+2hcl=cacl2+h2o+co2↑

  2、2h2o通电==2h2↑+o2↑

  3、naoh+hcl==nacl+h2o

  (巩固练习2)在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c)a、cub、nc、cu和sd、o和s

  总结:通过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

  1、正确判断各反应和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2、凡是有化合价升价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关系。

初中化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

  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

  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

  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

  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

  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

  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

  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

  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f

  教师准备:1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

  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

  资源共享的目的。

  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4、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AgNO3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酚酞CuSO4溶液 试管架

  大试管3支小烧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魔术激趣

  甲:(展示A、B象呢?

  甲:[AB液体(AgNO3溶液)。]

  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

  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花开花落知多少”。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

  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

  密切相关。

  (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二、动画展示

  教师课前制作由不同图片组成的动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关系?

  三、讨论交流

  学生欣赏动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四、探究活动

  1、阅读教科书、研究插图

  2、小组竞赛

  (1)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2)列举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3)展示带来的相关资料和实物。

  3

  五、图片展示

  1、 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滩。

  2、 3、 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4、 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5、 资料“绿色化学”。

  6、

  六、探究小结

  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同时

  七、课堂整理

  1、

  2、

  揭开了化学学习的序幕,既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又寓意着“化学探----猜测----设计----实践----结论----反思”,同时暗喻了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

  课堂内容选取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显示了化学另一面,很自然地向学生呼唤出“绿色化学”。

  这种教学处理对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化学第一课学习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袋”,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新的学习评价实践和新的教育评价观的具体体现,这种作法是值

  得提倡的。

初中化学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教学重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一、[板书]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C(s)+H2O(g)CO(g)+H2(g)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

  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

  (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

  ①浪费资源;

  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

  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

  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①能引起温室效应;

  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

  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初中化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法。

  教具准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激疑:

  1、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回顾时要用多媒体配合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如果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想假设: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动向,必要时进行个别启发。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把各种猜想都说出来。

  预想结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实验进行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察的物质是碘。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教师巡回视察,必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讨论结果,组织全体学生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注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察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实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碘加热,注意观察是否真的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后停止加热再观察气体是否真的直接变为固体.

  四、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出现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学生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行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巩固提高:

  1、巩固结论:全体学生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2、应用知识: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学生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教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发来配合.学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学生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发生的必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实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教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初中化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 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探究目标:

  1、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出问题:

  1、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依据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气?

  3、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资料:

  1、回顾一下,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一种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和结论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观察现象。

  2、 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口,观察现象。

  3、 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试管口,观察现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依据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氧气。

  1、 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 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 (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 色 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分析归纳: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或沸石)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与反思: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

  反应物 ,状态 ,条件 ,

  收集方法 , 。

  知识应用:

  1、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原因是 。

  探究课题:氧气的性质

  探究目标:

  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 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3、 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收集资料:

  1、抢救病人的时候要用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 性质。

  2、家里生炉子时,用扇子煽,炉火越扇越旺,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做出假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初中化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离 核: 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②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 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D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 B )

  A.6 B.8

  C.10 D.12

  8.(20xx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

  9.(20xx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提升能力

  10.(20xx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 )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B )

  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3 个质子, 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 (填序号)。

  (3)H3属于 单质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13

  一、教学设计思路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题。从本课题起,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课题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它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作好理论准备,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课程价值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设计本课题时,做到了四个转变:

  (一)由“照方抓药”向“实验改进”转变。

  以往的演示实验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药”展示给学生,今天我大胆改进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此装置的优点有三个:1.现象明显;2.节约时间;3.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打开橡皮塞,防止了空气的进入和白烟的逸出,减小实验误差。

  (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次实验探究活动,一方面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由“静止对照”向“互动交流”转变。

  在实验设计上,改变过去“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将观察的现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对产生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由“学科内容”向“贴近生活”转变。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口吹石灰水”,实验中用到鸡蛋壳等日常用品,另外还提出对“水能变成油”这种言论的看法。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要相信科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案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提问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如图改进: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组织第二次活动与探究

设置课堂练习题如下:(1)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3体积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那么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问:为什么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展示多媒体课件

磷、碳、硫燃烧的本质。

设置“能力拓展”习题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但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实验名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活动与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石灰水的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烧杯,向其中吹气,一段时间后,再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

探究实验名称: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和几颗鸡蛋壳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将鸡蛋壳和稀盐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

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交流、谈看法。

思考。

观看动画演示,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复习旧知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

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且会用一般规律解决个别问题,提高学生能力。

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况,及时更正错误的认识及看法。

质疑,激思。

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习兴趣。

反馈诊测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初中化学教案14

  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 空 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 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板书〕2.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 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作业〕略

初中化学教案15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空气一节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然而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虽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上了解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当不足的,比如C、S、p等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和状态他们都还没有学到,要引导他们完成对空气成分的探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空气和O2的性质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主线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并于课前安排并鼓励学生查阅教材、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既是为探究课做好的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探究者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二、 教 案

  课题1 空气

  授课人 xxx

  学 校 xxx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具备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汇报结果交流讨论来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重 点 空气的成分。

  难 点 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仪器、药品 集气瓶、胶塞、燃烧匙、玻璃导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红磷、硫粉、镁带、蜡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请同学们猜谜语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具体说风是什么?


一个人多长时间不呼吸会死亡?


可见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板书: 空 气



新课:空气如此重要,又时刻陪伴于我们左右,为什么人们发现空气却比较晚呢?


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板书: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或设计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那么空气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猜出谜底是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大约3分钟左右







思考并回答问题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析并阐述事例或设计方案。


学生反响强烈,例如,1、飞舞的树叶;2、飘扬的红旗;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4、拉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处放在水中,推动活塞,可见水中有气泡冒出;5、在往空瓶中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思考并回答问题:“应该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和诗词带给的优美意境中引出本课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






意在引出本节课题空气。







促使学生联想空气的物理性质。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意在引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何以见得?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很久以前曾经困扰着科学家们,并一度认为空气是单一物质,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告诉我如何证明空气的成分不是单一的?


我想,如果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你们一定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大家知道,人类对空气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让时光倒退到250年以前,让我们先一起看个究竟,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实验。



让我们把思维拉回到课堂,今天我们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


板书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结合学生事先阅读了下一节内容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压强差的产生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又有二氧化碳,可以肯定空气不是单一物质。







(学生眼神中充满期待,渴望实验并跃跃欲试)





学生观看并思考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阅读以红磷为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推测可能会发现的现象。



结合书中实验的要求,分析确保实验成功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总结得出:



关 键: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磷。


3、要恢复室温再读数。


设置悬念,继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适时进行化学史教育,介绍科学家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为学生初次接触的探究实验提供一个思路和蓝本。


⑴介绍提供的仪器和改进装置








⑵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无色气体)


镁+氧气





氧化镁


(白色固体)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⑶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力争做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留出问题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对第一组得出的结论3、4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没有简单重复书上实验,而是对氮气的性质做了积极的探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分成四组,探究空气中O2的含量


1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3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4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各小组间讨论汇报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第一组:(红磷做燃料)


汇报: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说明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没有与红磷反应,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


4、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第二组(硫粉做燃料)


汇报: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通过分组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预想和猜测,及时发现和形成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修正自已的假设与结论,并且在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自己或相互间获得新的发现。








让各小组汇报的目的是锻炼他们能够通过表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结论,能通过表述说服别人来解释或证明自己的猜测,思考和结果。并通过表述来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论。


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给学生适时解答:SO2气体易溶于水。




















教师对第三组的汇报给以高度赞扬。


提出问题:硫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的同时又生成了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硫,按说液面是不该上升的,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老师能给予解释。


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互间交流意见,终于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问:SO2 气体是否溶于水?


(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气氛更热烈,学生学习情绪异常高昂)。



第三组(镁带做燃料)


汇报: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


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我们分析了实验结果,镁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了固体氧化镁。按说液面应上升1/5而不应超过1/5,我们怀疑可能还消耗了空气的其他气体。经查《教材全解》,得知镁在高温下还能与氮气反应:


3Mg+N2





Mg3N2


所以液面超过1/5。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蜡烛做燃料)


汇报: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2、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讨论,分析,解答,以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讨论和分析,你们认为哪种物质做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更为合理?



2、板书:空气精确成分





3、回顾与反思:


教师结合空气精确成分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





为同学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请同学们思索是否有改进方法。


3、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O2 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受第二组同学启发,我们得出CO2溶于水的能力显然不如SO2,所以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红磷做燃料更为合理。



学生阅读课本,空气精确成分。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对四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经讨论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组同学用红磷为燃料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能是粗略的。


原 因:


1、在将燃着的红磷放入集气瓶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在胶塞还未塞紧时气体从瓶中逸出。


2、导管中还有一段水柱没有被压入集气瓶中。


学生再度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析并想出了多种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或认识一个简单、有效且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实验论证,回答问题并向他人介绍成果。






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这样更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希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


请同学谈收获与体会。


最后教师在板书位置画出一个大大的蝴蝶并对他们说:在这堂课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智慧与才华,体会到了什么叫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表现的更加出色,也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象蝴蝶的蛹一样不畏漆黑的挣扎与考验。


最终如蝴蝶般展翼飞向属于你们的天空。


1、改进点燃红磷的方式,以防止热气体逸出: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聚焦引燃红磷。


2、改进测氧气成分的方式。


3、尝试使用其他药品:受绪言中Cu2(OH)2CO3受热分解实验的启发,建议用蜡烛做燃料,用澄清水代替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CO2气体,后经老师提示决定改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代替石灰水。


(至此,学生感觉仍旧意犹未尽,表示课下还想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学生谈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案07-13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02-21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5篇11-22

初中化学教案(15篇)08-31

初中化学教案15篇08-31

初中化学教案通用15篇11-24

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11-23

初中化学教案(集锦15篇)11-23

初中化学教案(合集15篇)09-02

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