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化学教案>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

时间:2022-11-27 10:48:37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集锦5篇)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1

  一、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2、通过测定酸和碱溶液的pH,认识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pH的测定,让学生认识到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形成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本节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本课题的教学设计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让实验的设计与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使实验内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培育学生品德。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演示实验: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并触摸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触摸试管不明显,故改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有没有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情况:

  1、无反应,因为无现象。

  2、已经反应,试管发热。(物质溶解也可以放热,不一定反应)。

  【引发探究】试管发热证明反应发生,这一证据不太充分,有无更好的办法证明确实已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可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指示反应是否完成。

  【实验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再滴硫酸,直到变为无色为止。继续演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学生讨论】讨论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一块稻田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水稻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肿痛?

  【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H2SO4+Ca (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课堂练习】

  1、⑴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可改服用NaOH溶液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的。

  第二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始把几束头发分别放入不pH溶液的烧杯中)

  【创设情景】用试管取少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提出问题】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不能试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哪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它与溶液的酸碱度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酸 pH 酸 pH 碱 pH 盐和水 pH

  较稀

  硫酸 较稀

  盐酸 较稀氢氧化钠 水

  较浓

  硫酸 较浓

  盐酸 较浓氢氧化钠 氯化钠溶液

  (注:较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较浓溶液配制而成,现象区分明显。)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学生讨论】1、酸的pH小于7,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2、碱的pH大于7,碱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盐和水的pH=7

  【师生归纳】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实验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填写表格。

  【学处阅读】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观察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板书设计】一、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堂练习】

  1、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论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适宜生长。现测得某块田地的pH约为7.5,此地适宜种植( )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痒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溶液 D、食醋

  3、下表为一些食物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 )

  食物 苹果 葡萄 玉米 牛奶

  pH 2.9~3.3 3.5~4.5 6.8~8.0 6.3~6.6

  A、苹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7、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 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现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2

  一、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2、通过测定酸和碱溶液的pH,认识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pH的测定,让学生认识到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形成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本节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本课题的教学设计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让实验的设计与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使实验内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培育学生品德。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演示实验:

  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并触摸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触摸试管不明显,故改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

  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有没有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

  可能有以下情况:

  1、无反应,因为无现象。

  2、已经反应,试管发热。(物质溶解也可以放热,不一定反应)。

  【引发探究】

  试管发热证明反应发生,这一证据不太充分,有无更好的办法证明确实已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

  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可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指示反应是否完成。

  【实验探究】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再滴硫酸,直到变为无色为止。继续演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

  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学生讨论】

  讨论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一块稻田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水稻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肿痛?

  【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H2SO4+Ca(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课堂练习】

  1、⑴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改服用NaOH溶液吗?(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的。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始把几束头发分别放入不pH溶液的烧杯中)

  【创设情景】

  用试管取少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提出问题】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不能试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哪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它与溶液的酸碱度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酸pH酸pH碱pH盐和水pH较稀

  硫酸较稀

  盐酸较稀氢氧化钠水较浓

  硫酸较浓

  盐酸较浓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

  (注:较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较浓溶液配制而成,现象区分明显。)

  【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学生讨论】

  1、酸的pH小于7,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2、碱的pH大于7,碱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盐和水的pH=7

  【师生归纳】

  酸性溶液的pH<7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实验探究】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填写表格。

  【学处阅读】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

  观察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一、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堂练习】

  1、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论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适宜生长。现测得某块田地的pH约为7。5,此地适宜种植()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痒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溶液

  D、食醋

  3、下表为一些食物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

  A、苹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茶

  B油菜

  C西瓜

  D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4。5~5。5 5。8~6。7 6。0~7。0 7。2~8。5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D。pH等于7的溶液

  7、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现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A。pH=0的溶液B。pH=7的溶液C。pH=14的溶液D。pH=5的溶液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3

  复习目标

  知识

  1、指示剂显色规律

  2、认识酸碱盐

  3、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分析归纳式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仪器:

  烧杯、白纸、试管等。

  药品:

  10%的NaOH溶液、5%的硫酸溶液、5%的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剂、镁、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钠试剂、氯化钡等

  其它:

  多媒体投影、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今天我们来复习酸和碱,看投影(今节要复习的知识)

  【板书】1、指示剂显色规律

  画一幅《雨落叶出红花开》给同学们。问学生,你们看到了吗?认真观察,知道里边是什么化学知识?

  分析原理,引出指示剂变化规律(见投影)

  练习一

  【板书】2、认识酸碱盐

  投影物质的分类与练习

  浓酸、浓碱的使用

  【板书】3。常见酸碱化学性质

  见投影

  【板书】4、溶液酸碱度的

  表示方法(见投影)

  【小结】本课复习知识明确要复习内容

  猜想、思考、回答问题

  做练习一

  观察、做练习二

  做练习三

  做练习四(填表)

  激发学生学兴趣,分析应用指示剂知识

  巩固知识:

  巩固酸碱化学性质知识

  用化学性质去检验物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现有下列物质:①食醋②石灰水③CO2的水溶液④NaCl溶液⑤蒸馏水⑥Na2CO3溶液。用序号填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变色的是碱_____。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验探究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知道酸碱能反应,进一步强调这类反应是中和反应。教材放眼于实际生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本节内容主要选择了引导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设计实验以及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来探究中和反应,从探究中层层启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供动脑思考的探究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会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酸碱发生反应

  2.从宏观到微观解释中和反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建立微观世界观,提高学科素养。

  2.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科学探究方法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能运用微观知识解释中和反应的实质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5

  教学目标:

  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

  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

  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

  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

  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

  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用pH试纸来测一些物质的pH。今天的主持人为A(男)同学和B(女)同学。(主持人上台)

  A:说是主持,我们会和同学们一样,也要做实验,我们一起做,一起讨论。

  B:各组还要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看哪组做得最好。(两位主持人在讲台上做)

  学生分组实验:测稀硫酸、稀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pH。(老师在黑板上画表)

  (学生自由上台在黑板上板书实验结果)

  A:有11个组的数据都一样,请问第八组的数据为什么有差别呢?

  第八组同学:我们是按照要求做的,所得出的就是这个数据。

  B:你们坚持这个结论吗?

  第八组同学:坚持,我们同组同学刚才讨论过,可能是我们所测的液体和大家的不同。

  A:是不是这回事,这可要问老师了。

  师:我要向第八组同学表示钦佩,这组的液体和大家的确实不同,我向其中多加了水。他们做学问能置疑,能尊重事实。我们要向他们表示祝贺(鼓掌)。

  反思:测pH的实验操作并不难,如果用灌输的方法,几分钟就可以解决,可是以上对方法的体验和对问题的探究,学生乐学,印象深刻。学生容易做的就更要让学生自己做,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就是抓住机会,让学生易快乐的地方更快乐,把学习这种劳动变成乐事。

  B:这个不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同是某一种液体,浓度不同,pH不同。即同一物质的溶液因浓度变化pH也会发生变化,酸变稀了则pH上升,酸性减弱。碱变稀了,则pH下降,碱性减弱。

  A:这个解释让我们明确了更多的知识。再请第十组同学说一下,你们得出稀盐酸的pH为1。5是怎么回事?

  第十组代表:在测的时候,我们发现pH试纸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就取了中间值。

  B:那就是说是想像出的一种颜色了,颜色是能想像出来的吗?

  第十组代表:好像又不能。

  生1:既然不能,那么用最接近的颜色反而更准确了。

  生2:说明用pH试纸只能粗略地测量。

  生3:书上说,用pH试纸测是最简单的方法,我知道医生给人看病时也常用pH试纸,而给人治病,应该是要求很高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冷场)

  A:老师,请您回答。

  师:这就如托盘天平也是粗略地称量,大多数情况,所得到的值已足够达到要求。现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把已用过的pH试纸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一下有没有变化。

  生1:和先测的值比较,有变化。

  生2:说明时间长了pH试纸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生3:要求我们在测pH时,把液体滴在pH试纸上后,要立即与比色卡比较,才能反映出液体的pH。

  师:请同学们任取一种刚测过pH的液体,放在小烧杯中,用pH试纸放在里面看看。

  生1:液体变颜色了。

  生2:取出试纸读数,液体的pH与我们刚才的数据有区别。

  A:我和小B同学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那这说明了什么?

  生1:这个纸不是普通的纸,是pH试纸(笑声,谁不知道),我是说上面有药。

  生2:对,就跟我们的衣服上沾上污物,放入水中,污物会扩散到水中一样。

  生3:如果把pH试纸直接放入药品里,药品可就被污染了,并且也测不准。

  B:同学们观察和分析得很好,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你们真棒。

  反思:及时归纳与总结。

  A:现在我们归纳一下用pH试纸测pH的方法。

  B:还有,在测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老师边听边板书)

  方法

  注意事项(主要原因)

  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把纸放在试剂瓶里(防止污染药品)

  2立即读数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试纸会变色)

  3取整数值更符合实际

  4酸的pH<7,碱的ph>7,中性的pH=7

  对书本知识进行了验证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集锦5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08-29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5篇)11-26

初中化学酸和碱教案5篇11-26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03-30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化学课件01-15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初中化学教案07-13

初中化学教案(集锦15篇)11-23

初中化学教案07-13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08-30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