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自然作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

时间:2025-08-11 08:20:15 自然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

  1、《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观沧海》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4、《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风·解落三秋叶》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2

  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2.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4.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杜衍《雨中荷花》

  5.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6.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7.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0.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黄升《酹江月·夜凉》

  1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1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3.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14.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苏轼《莲花》

  15.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何应龙《采莲曲》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3

  1.《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唐婉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秋浦歌》— 苏轼

  江南江北秋分夜,相思相望不相识。

  千里草原独行客,故人心事静如月。

  4.《登高壮观天地间》— 李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秋夜读书》— 韩愈

  北斗阑干南指地,气蒸云梦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秋夜寄邱员外》— 杜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秋思》— 白居易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十年生死两茫茫。

  8.《秋日追游仙人不可得》— 杜甫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更那堪,落魄人

  在青山烂漫时。

  9.《秋色平泉府》— 王安石

  川上几点夕阳红,雨中黄叶树头空。

  谁家燕子今宵去,空余寒鸦万户中。

  10.《秋思三首》— 马致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秋水》— 郭沫若

  薄霭初微,烟波渺渺。从来凝碧峰无数,自是秋江一片澄。闲挂蟾蜍,岸柳疏朱门,几处斜阳丹壑,尽日见人间天色。

  12.《秋风词》— 张志和

  秋风起兮白露降,黄叶飘兮素衣凉。

  群芳凋兮竞衰败,万木落兮悲独伤。

  念彼苍天兮,亦有西风。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4

  1、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2、立 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3、新 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4、初 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5、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7、立 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8、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荫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睛。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五七言》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6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代: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旅夜思友,李商隐整夜不眠,他聆听着雨打枯荷的清韵之声,聊慰寂寞。而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长相思·其一》

  唐·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在长安,有一个孤独幽栖的人,他居处华贵,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寂寞。

  卷起窗帘望着明月长叹,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秋天里,最不缺的`就是思妇了,她引颈长望,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层叠的山,思念的人却依然未归。

  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存疑)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一个人时,最怕秋雨,淅沥的雨声,敲击着孤独的人寂寞的心,思念油然而生。

  明月照耀,孤苦伶仃,夜阑不寐。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敲击着寂寞的心,空床独守,何时才能盼回归人。

  《秋夜曲》

  唐代: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夜微凉,景物凄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

  少妇独守空闺,沉浸于相思,不忍更衣;借弹筝自遣寂寞,弹了许久许久,可少妇依旧没有回房,远方思念的人未归,空房无人等待,越早回去,就会越早感受那凄凉的寂寞,可她又能弹筝到何时呢?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明代:夏完淳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你曾在夜里深情地思念过一个人吗?有一个女子就是这样。

  秋色渐深了,独处的思妇更觉夜长难耐,于是走出帘栊,她独上高楼,倚栏长望,痴想眼前会出现远归的丈夫,但她倚遍了所有的栏杆,都不见丈夫的归影,此时秋风又起,远处灯光忽明忽灭,更叫她心乱神迷。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宋代:晏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此词写与情人别后的千里相隔,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

  秋天的深夜,月映纱厨,雨打梧桐,使人想起远在千里外的丈夫,音信全无,因而怅极愁生,几回无寐。情长笺短,绵绵无尽的相思不是尺幅彩笺所能容纳得下的。

  《菩萨蛮·秋闺》

  清代:徐灿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寂寞的人,看什么都是不顺的。

  秋风吹得女主人公冰肌寒透了,它却那般不解人意,只顾一味恼人。即使美丽的水晶枕也徒为虚设。看着它们双倚的样儿怎不使人感念自身的孤单。

  这首小词,将独守空闺女子的落寞凄苦之情,表现的细腻而又蕴藉。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宋代: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

  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深秋时节,相思更深。

  孤寂的女主人无心修饰自己的面庞,甚至对天气变化也不甚觉察,依旧夏装着身,而只有到了“天寒”,身体受不住了,才感觉到。

  深秋薄暮,几株修竹在秋风中瑟瑟摇动。单薄、孤寂,这不就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写照吗?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7

  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7、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8、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0、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1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1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3、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14、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15、悲哉秋之为气也!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6、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17、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18、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1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20、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8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0、《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1、《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3、《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34、《秋日·其二》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6、《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7、《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8、《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9、《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40、《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吟。

  42、《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9

  1、《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9、《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4、《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7、《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8、《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19、《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2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4、《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7、《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8、《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9、《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0、《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1、《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32、《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3、《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34、《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35、《秋日》

  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36、《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8、《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9、《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0、《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4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4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0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4、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7、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1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1、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1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5、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16、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17、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18、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19、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2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1、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22、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23、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25、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26、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2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28、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29、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0、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3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3、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34、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35、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36、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唐来鹄《偶题二首》

  37、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

  3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3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0、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41、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42、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43、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4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

  45、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宋柳永《八声甘州》

  46、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

  47、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黄庭坚《念奴娇》

  48、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

  49、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

  50、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宋秦观《木兰花》

  51、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

  5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

  53、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54、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55、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56、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

  57、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58、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

  59、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60、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6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6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6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6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6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66、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6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68、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6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7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1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2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坤《古风二首》

  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6、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7、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2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28、落雁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3

  1、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6、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8、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9、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10、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11、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陆游《秋雨益凉写兴》

  12、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3、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5、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1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1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18、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白居易《雨后秋凉》

  19、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0、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21、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佚名《长歌行》

  2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4、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25、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27、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韩偓《秋郊闲望有感》

  28、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29、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吕江《秋思》

  30、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31、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32、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33、风帘猎猎傍檐斜,问酒来投野老家。——仇远《九日次程公明韵》

  34、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3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36、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7、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3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9、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40、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4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2、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

  43、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44、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五首》

  45、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6、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7、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48、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49、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5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4、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55、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5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57、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58、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59、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60、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61、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62、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6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64、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65、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66、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67、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68、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6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7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2、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73、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74、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75、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76、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7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78、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9、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张炎《疏影·咏荷叶》

  8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4

  1、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5、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7、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9、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佚名《渔家傲·秋思》

  10、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11、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3、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5、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16、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17、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1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佚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9、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20、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1、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2、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23、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24、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2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15

  1、《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4、《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5、《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7、《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5、《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16、《秋日·其二》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7、《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8、《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19、《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0、《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1、《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2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2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5、《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6、《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7、《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8、《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29、《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1、《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32、《西塍废圃》

  周密(宋)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33、《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34、《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35、《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36、《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37、《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8、《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39、《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0、《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1、《秋凉晚步》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42、《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43、《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44、《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45、《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6、已凉

  (唐)韩翎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47、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500字】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声音的作文01-03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12-09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09-12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10-11

大自然声音的作文12-31

大自然声音的作文12-13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01-02

大自然的声音01-08

大自然的声音10-19

【热】大自然的声音作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