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考作文汇总六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作文 篇1
今年,厦门市初三质检作文“变脸”:延续了多年的从“一道话题作文和一道半命题作文”中“二选一”的作文模式改变为从“一道命题作文和一道半命题作文”中“二选一”,话题作文“淡出”。另外,以往作文的“文体不限”也改成“自选文体,并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作文”。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围绕着这些变化,学生在作文备考中如何应对?学堂记者昨日采访了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九中的三位初中语文教师。
弄清各种文体区别
葛梅(厦门一中一级教师,初三语文备课组长)
中考作文历年来都是 “二选一”,从市质检的作文来看,20xx年中考作文命题“二选一”的情况并无改变。变化在于:近年来中考作文是在“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中“二选一”,而今年市质检作文二选一中“话题”作文被“命题”作文所取代。这样改变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有效地防范以往因话题作文时话题过于宽泛而带来的 “套题”弊病,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实,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学生只要掌握了初中教学大纲中的作文要求,具备了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变化对学生就没有“杀伤力”。
寒假复习期间以下几点是给学生们的建议:
第一,审题要仔细。
话题作文可以自拟题目,而命题作文是给题作文,题目的“自由度”有限,学生们应抓住题眼,挖掘题目的内涵。比如,今年厦门市质检语文作文题 “二选一”中的“经历风雨”这道命题作文,有学生就当成了话题,自命题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还有学生则简单地把妈妈的责骂、同学间的吵嘴当成“风雨”,这样,显然写不出精彩文章来。
第二,按文体写作。
和近年中考一样,本次质检并没对学生选择何种文体做出限制,作文要求是“自选文体”,但“自选文体”不等于没有文体,应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写作。学生要踏踏实实弄清楚各种文体的区别,明确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常规写法,较熟练地驾驭各种文体。比如,记叙文在于以情动人,而议论文在于以理服人……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没有障碍,他们能很清楚地区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不同,而一旦自己作文,就产生了混乱,写记叙文时不懂得通过细节、具体描写来表达思想,空发议论,导致内容空洞;写议论文时,例证的叙述又过于详尽,甚至没有例证,导致观点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常常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
第三,要丰富储备。
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寒假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储备。作文是 “有米之炊”,材料丰富才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学生写作的素材不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另一个是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生活经验。所以尽量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阅读,勤思考,才能避免无话可说。
第四,有意识训练。
有意识地进行作文训练,可以通过选择优秀文章来进行剖析文章的结构、技巧,形成自己的行文习惯。比如平时写作时对自己进行 “限时训练”,限定自己完成作文时间,以保证在考场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作文。比如写作过程中应有点题和扣题的意识。
把“毛坯”作文精加工
李霜兰(厦门九中一级教师,教育硕士)
与往年作文相比,尽管今年初三市质检作文出现了新的变化,但 “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些学生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话,就要利用寒假这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辨证思维,找到作文的充分自信
一些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当看到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优秀作文时,在羡慕的同时肯定会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没他这么有条理有深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性深度。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是把社会、家庭、校园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个梳理,对这些问题先想一想,再拿来与同学或家长展开有理有据的交流、辩论。
二是把自己从初一到初三写的大作文、周记、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自己以往原创的作文资源,分析每一篇文章的长处和特点,比如是叙述到位还是景物描写细致,是议论精彩还是文笔流畅,是语言优美还是思想深刻,以增强自己的写作信心。
三是揣摩优秀作文。面对优秀作文的题目,先尝试着立意、选材、构思,然后看原文和点评,相互对照。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在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或条理混乱,或简单化、片面化的缺陷,有效地巩固并深化辨证思维,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把他人的满分作文和自己的作文相比较——— “原来这样写就能得到满分作文,我有一篇文章也曾用过这样的笔法呢!”
激活生活素材,挖掘真正的`生活体验
找到作文的自信后进行第二步工作——把自己写的所有作文归类:人物、事件、校园生活、师生情……各种题材的作文老师平时都有训练过,可以利用这个假期翻阅以往的作文,并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中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各种情感,把自己拥有的生活材料激活,变被动写作文为主动写作文。
只有从阅读和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深入体验,才能做到临场发挥 “左右逢源”、“为我所用”。也只有通过人物自身的、具体可感的言行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能达到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效果。比如这个春节,可以围绕着“春节趣话”、“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来做一些文章,写出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
反复锤炼语言,将“毛坯”作文精加工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在初中生的作文中,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
中考作文有其评分的等级标准,初三的学生现在应该对这个标准心中有数。如何使自己的三类作文提升到二类作文,又如何使二类作文提升到一类作文?这就是寒假作文复习备考中可以做的第三项工作——— 将 “毛坯”作文精加工。可以将自己以往的作文进行补充、改写——— 以往哪篇文章哪一部分没有写好,该如何完善,不妨利用假期动一动笔,进行“补短”,对自己文章的等级提升会有帮助的。
此外,还可以进行“病文修改训练”。平时学生正向训练得比较多,而“病文修改”这种反向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把“毛坯”作文精加工
与往年作文相比,尽管今年初三市质检作文出现了新的变化,但 “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些学生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话,就要利用寒假这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辨证思维,找到作文的充分自信
一些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当看到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优秀作文时,在羡慕的同时肯定会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没他这么有条理有深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性深度。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是把社会、家庭、校园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个梳理,对这些问题先想一想,再拿来与同学或家长展开有理有据的交流、辩论。
二是把自己从初一到初三写的大作文、周记、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自己以往原创的作文资源,分析每一篇文章的长处和特点,比如是叙述到位还是景物描写细致,是议论精彩还是文笔流畅,是语言优美还是思想深刻,以增强自己的写作信心。
三是揣摩优秀作文。面对优秀作文的题目,先尝试着立意、选材、构思,然后看原文和点评,相互对照。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在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或条理混乱,或简单化、片面化的缺陷,有效地巩固并深化辨证思维,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把他人的满分作文和自己的作文相比较——— “原来这样写就能得到满分作文,我有一篇文章也曾用过这样的笔法呢!”
激活生活素材,挖掘真正的生活体验
找到作文的自信后进行第二步工作——把自己写的所有作文归类:人物、事件、校园生活、师生情……各种题材的作文老师平时都有训练过,可以利用这个假期翻阅以往的作文,并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中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各种情感,把自己拥有的生活材料激活,变被动写作文为主动写作文。
只有从阅读和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深入体验,才能做到临场发挥 “左右逢源”、“为我所用”。也只有通过人物自身的、具体可感的言行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能达到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效果。比如这个春节,可以围绕着“春节趣话”、“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来做一些文章,写出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
反复锤炼语言,将“毛坯”作文精加工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在初中生的作文中,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
中考作文有其评分的等级标准,初三的学生现在应该对这个标准心中有数。如何使自己的三类作文提升到二类作文,又如何使二类作文提升到一类作文?这就是寒假作文复习备考中可以做的第三项工作——— 将 “毛坯”作文精加工。可以将自己以往的作文进行补充、改写——— 以往哪篇文章哪一部分没有写好,该如何完善,不妨利用假期动一动笔,进行“补短”,对自己文章的等级提升会有帮助的。
此外,还可以进行“病文修改训练”。平时学生正向训练得比较多,而“病文修改”这种反向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用阅读来促进写作
“话题作文”淡出是大势所趋,北京前两年中考就开始写命题作文了,这也与高考作文走势相吻合。现在所谓的命题作文其实是提示式作文,通过提示语,来调动学生材料的积累,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平时生活的情感体验,比如“掌声”提示:当你在学校获取老师表扬的时候,你会赢得同学们掌声;当你在家里,你为父母分担了家务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邻里的事情时,亲友长辈们会欣喜地为你鼓掌;当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了一个道理时,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
“话题作文”转向“命题作文”,学生在复习中如何应对?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辨析适合命题的文体
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是要辨明题目给你的范围,并分析这个命题适合写成什么文体的作文。比如适应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或是其他文体。有些命题作文可能有不只一种适合的写作文体,但无论如何,选定了一种文体,就要根据这种文体来选用材料,组织材料,“说什么”,“议什么”,都要心中有数。
有些学生无论什么题材的作文都把它写成记叙文,要注意,并非所有的中考作文题材都适合写成记叙文,学生在寒假的作文复习中,要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避免万一考试中指定某种文体来写作时措手不及。审题除了注意题目中对文体的要求外,还要注意字数和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方面的要求。
挖掘题目隐含的东西
进行作文复习和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命题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如 “流水”、“蜡烛”、“考试”。以“考试”为例,它可以是学生一次真正的考试,也可以是人生中的 “考试”,一定要围绕被象征和比喻的主体来写。
对于抽象性的题目,如“宽容”、“追求”、“兴趣”等,若题目无特别要求,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写。
作为学生要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写起作文来才会有新鲜的东西,文章才能与众不同。比如一些学生作文时把探月卫星、BRT这些内容都写到文章中去,读起来很新鲜。也有一些学生对周围的生活不够关注,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太敏感,只按照老师教授的常规模式去写作,写出来的文章就平淡乏味。其实生活中的小事不小,写作文要以小见大,越小的事情写得越清楚,就可能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
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
寒假要多阅读,以阅读来促进写作。可以对印象深刻的内容做一些摘抄,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也可以关注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怎么写的,要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选材等。
阅读时还可以尝试“看题目猜猜看”的方法:先看题目,然后想想,假如是自己写,会写些什么?怎么写?寒假期间自己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写作。阅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 “看热闹、看情节”上,要多动脑筋想一想。
当然,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多起来,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就多了,这样,在作文考试中就不会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中考作文 篇2
曾经几何时,与我同行之人与我渐行渐远。雨淅淅沥沥下着,独自留下渐渐远去的背影。
一手之距,桃花盛开。
我与她相识在初春最美的时候。画苑外初绽放的花朵朵娇嫩,沁人心脾。正如两个小小的孩童。那年我们年龄相仿,同为大画班中年龄最小的学生,聊得最起兴,关系最好。一起进入教室。她坐在我的前面,只有一手之距。上课我们常悄悄拉着手,那时的我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她挺拔的背影。与她在一起画画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微笑,很幸福。
一墙之隔,杨絮散尽。
很快我们进了同一所小学,入学时我们仍是手拉手一起走入学校,却犹豫在了一墙之间。我们将要分别进入不同的班级,分别的痛苦渐渐浮上了我的心头,我们的手指紧紧缠绕在一起。仍记得双眼模糊时,她嘴边,脸颊上印着不舍的笑涡。后来,我们带着遗憾进入了自己的班级,两个紧紧挨着的教室,仅有一墙之距。每次我都会认真盯着墙壁,仿佛透过那里,会有她坚强的背影。回想那离别的滋味,很酸涩。
一街之遥,白雪盈盈。
“好厉害呀,听说你这次考了年级前十名?”我看着成绩单上自己平平的名次,听着同学们对她羡慕的夸赞,百感交集。这回,她真的要离开这里,去隔了一条街的地方上小班课了吧。待到上课,她果真被送到了对街。看着她一步步远离教室,没有回头,没有再见。我伏下身子,不禁掩面啜泣。脑海里满是她值得骄傲的背影。
我不否认我对她有深深的羡慕,每一次,都是我望着她的'背影。我对她的盼望,我多么多么想要追上她,与她并肩而走。而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竞争中,丢失了她的身影,丢失了她的面容。
……
在漫漫生命旅途中,我想冲刺一把,直到追寻到她的背影,而后,热烈的拥抱。
中考作文 篇3
骑着自行车的男生被女生分为青蛙和帅哥两个种类,挎着包散步的女生被男生分为恐龙和美女两个种类,老师把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两个种类。
我和你是属于哪一类呢?
我会和你一样吗?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座迷宫。迷宫里的每个转角上,每个台阶上,每个指向灯旁都有一个小小的自己,安静的自己,疯狂的自己,有时反应迟钝的自己。球场上释放青春的自己,输球后面对女生们的.眼泪用衣服蒙住脸黯然离开的自己,毅然放弃了游泳生涯的自己,喜欢上网却又不玩游戏的自己,期末考近在咫尺却还在拼命写稿的自己,以及那个梦里有着肆意生长着的热带植物的自己……
那么你呢?
也许你小的时候也热衷于动画片,也许你也在渐渐成熟起来,也许你也跟我去同一家电影院看电影,也许你也跟我去同一个地方买cd、剪头发。
可是就算你的姓名与我相同,我依然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在自己的身边划下阻隔的栅栏。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阅读爱好,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于是我们会被分隔成各种不同的角,有许多的角可以互补,也有许多的角可以互余。可是不会有两个完全相等的角。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我,两个你。
是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一直都这么认为。
中考作文 篇4
4月的中期,梦想承载者火凤凰提前来到中考考场,载着数万中考生的梦想,飞向那一望无际的'天边。在辽阔无垠的苍穹之上自由飞翔,我们看清了远方的山水,显得格外平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育中考,风霜的洗礼。
济南中考满分500分其中体育占50分,然而这不仅在济南,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体育的分数都很高,这就是我们梦想的一个支柱,它能够带动我们的文化科分数。
这一年,我变成了光,我变成了鸟,我飞遍整个世界,穿遍整个浩瀚的宇宙。我有一杯酒,我敬天敬地敬中考考场,可是我却敬不了我自己。
此酒,凯旋归来之日,在饮不迟!放飞梦想,让它远去,拼尽全力让此生再无遗憾。有梦,有想,有行动,是谁在吟唱着那一首不知名而凄凉无声的音乐?在何方?我在何方?其他人在何方?
接受风霜的洗礼,打不垮我们,只会让我们更强大。谁叫我们是中考生?跨越磨难,走向光明,不论能否成功,这都值得。
向推荐生致敬,向特长生致敬,向中考生致敬,向自己,致敬。
中考作文 篇5
有人说,笔是连接心与心的桥梁。
的确,从古到今,无数的大文豪、大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勾勒出了他们内心的情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绘出了李清照相思情长,万千愁绪的心灵世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挤沧海”的豪言壮语表现了李白的旷达胸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寄予了作者吴承恩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切美好的事物,纯洁的'心灵与复杂的情感都在笔下诞生,在笔下闪烁着光芒,在笔下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笔,因而世界上也有千姿百态的人生。豪放旷达者犹如毛笔,苍劲有力又不失刚直气概;活泼开朗者犹如色彩笔,他们总喜欢用各种缤纷的色彩点缀他们的人生;趋炎附势、圆滑奉承者宛如圆珠笔,他们转来转去,见风使舵;漠不关心,冷淡无情者犹如粉笔,他们的足迹惨白无力,转眼即逝……千姿百态的人生宛如各式各样的笔,演绎着各种不同的角色。
人生苦短,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其结果只会像铅笔那样很快就会被人淡忘,不留一点痕迹。而乐于奉献,执著追求者,其人生就会像钢笔,坚强有力,留下永久的人生足迹。
或许我们不应苛求什么,不必按照前人的模式去临摹他们的足迹,也不必奢求成为一个著名的操笔者。我们应该创造另一种前所未有的“笔”,在青春手卷上尽情地描绘自己美好的人生。
中考作文 篇6
今年的“冬天”特别漫长,我像一只冬眠的乌龟,已蜷缩在家里三个多月了。我每天掰着指头数着日子,期盼“春天”尽快到来。
一天下午,妈妈突然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疫情已得到控制,你可以到楼下走走了。”我不由一蹦三尺高:“太好了!”就箭一般地冲出家门,来到楼下。楼前石板路的两边开满了白色的鸢尾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向我点头,欢迎我的到来。
我转了个弯,沿着铺满小方砖的小路慢悠悠地走着,随处可见黄色的小花随意地散布在青草地上。远处,一团团胖嘟嘟的黄金榕,绿意盎然;一根根长满刺的剑麻,生机勃勃;一朵朵随风摇曳的叶子花,娇艳欲滴。还有那些高高的芒果树、菠罗蜜树、杨桃树……都在蓬勃地向上生长着。我一路走着,欣欣向荣的春天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
小路上行人不多,鸟儿们清脆欢快的鸣叫声随处可闻。它们时而在楼宇之间穿梭,时而没入林中;时而在红色的`楼顶上闲逛,时而在树枝上驻足。瞧!在那高高的枝头,有两只鸟儿依偎着,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惬意极了!我不由随口哼起了歌,一曲春天的歌!
转眼已是黄昏,我告别了最后一抹晚霞,恋恋不舍地回家。正当我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聊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时,突然接到朱同学的电话:“明早一起跑步怎样?”“好啊!”约定好时间地点后,我想起另一个久未谋面的同学,就拨通了她的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兴奋不已的话语,我想我们企盼已久的春天——来了。
清晨,在温暖的霞光里,三个小小的身影一起迈开脚步,奔向春天的怀抱。
【中考作文】相关文章:
中考的作文11-11
我的中考作文12-08
中考作文素材09-03
中考语文作文09-01
飞翔中考作文11-25
山东中考作文12-28
中考励志作文12-30
关爱中考作文09-01
中考反思作文01-24
中考优秀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