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写作素材>哲理故事>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

时间:2024-07-23 12:19:53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过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都有哪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

  老鼠和老 虎

  一天老鼠去森林里游玩。

  他一不小心走到老 虎家,老鼠兄弟不小心把老 虎大哥弄醒了。老 虎大哥很不高兴,他猛然强扑了过来,把老鼠兄弟抓住了,老鼠兄弟吓得魂飞魄散。老 虎大哥很生气地说:“是你把我吵醒的吗?”老鼠兄弟刚回过神,全身发着抖说:“是的,对不起,把您给吵醒了。”老 虎说:“我要吃了你!”老鼠可怜兮兮地说:“你就饶我一次吧,您一定会善有善报的。”老 虎说:“那我就信你一次吧,不要再吵醒我了。”老鼠飞快地跑了。

  不一会儿,老鼠听到了老 虎大哥在叫,老鼠一听就赶紧跑了过去。他一看,原来老 虎大哥被猎人的枪打中了,老 虎大哥走不了了,猎人也快追上了。老 虎说:“我的人生就这么短吗?”这时老 虎看到老鼠正在用树叶帮助他包扎。包扎完了,老鼠带着老 虎找了一条小路跑了,猎人没有追上他们。

  老 虎躲过了猎人的'追捕,到了一个树下,对老鼠说:“谢谢你,我们做朋友吧!”老鼠说:“好呀。但是我也要谢谢你。”两人都笑开了花。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2

野猫与老鼠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 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 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 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

  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3

  古代,人们将那些身怀绝技云游四方的人叫“兰子”。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凭着他所怀有的绝技求见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见了他,并让他当众表演技艺。

  只见这个兰子用两根比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边走边跑,同时手里还耍弄着7把宝剑。他一边用右手接连地向空中抛出宝剑,一边用左手准确无误地去接不断下落的剑。7把明晃晃的宝剑在他手上从左到右有条不紊地轮番而过,而空中则总有5把宝剑像一个轮回的光圈那样飘然飞舞。宋元君看了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技,非常吃惊,他连声喝彩道:“妙!妙!”旁边围观的人也无不拍手叫绝。宋元君十分开心,马上叫人赏赐给这个卖艺人金银玉帛。

  不久,又有一个会耍“燕戏”的兰子,听说了宋元君赏赐耍剑艺人金银的事,便前去求见宋元君。这一回,宋元君却不但毫无兴趣,而且大怒说:“先前那个有绝技的人来求见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虽然他的技艺毫无用处,但是我仍然赏了他金银玉帛。今天这个兰子一定是听说了那件事才来求我看他表演的。这不明明是为贪财而献技、希望向我讨赏的吗?这种人实在可气!”

  于是宋元君命人把那个会“燕戏”的兰子抓了起来。宋元君本来打算杀了那个人,后来又觉得他并无什么大的罪过,只把他关了一个月就放了。

  一个只凭自己的喜怒来决定人的价值的昏君,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必定是没有原则的。如果凭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为他“识才”,那也是愚蠢的。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4

  有人生哲理的励志寓言故事:预防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有人生哲理故事寓意】: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

  有人生哲理的励志寓言故事: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有人生哲理故事寓意】: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有人生哲理的励志寓言故事: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人生哲理故事寓意】: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有人生哲理的励志寓言故事: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有人生哲理故事寓意】: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有人生哲理的励志寓言故事:救人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

  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有人生哲理故事寓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5

  “飘飘然的黑猫”是一个非常有哲理的寓言小故事,故事里小黑猫飘飘然的忘记了自己抓老鼠的本职,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这天早晨,黑猫准备去钓鱼,在鱼塘埂上远远看见一只天鹅在吃鱼。它迅速跑到天鹅跟前,咬了一口鱼尾巴,天鹅见猫来抢鱼吃,拍拍翅膀飞走了。

  能和天鹅同吃一条鱼,黑猫感觉太走运了。天鹅可是天上飞的,很少在地面活动,连人类都很难和它在一起,何况是我们猫类,更何况是同吃一条鱼啊!黑猫越想越兴奋,激动地跳了起来,“对呀,一定要宣传宣传!”

  它跑回住的地方,立即把和天鹅同吃一条鱼的事,告诉了邻居小白羊、小花狗,又怕小猪不知道,跑到猪圈边说了起来……

  这时,一只老鼠听见猫到处宣传自己,忍不住从洞中跑了出来,大摇大摆地在大街上溜达起来。麻雀见了,担心地说:“老鼠,你快躲进洞里去,黑猫就在你旁边!”

  “麻雀大姐,没事的,黑猫忙着去找公鸡、牛、喜鹊,暂时没时间理我们了,我们自由了。”老鼠大笑道。

  麻雀一看,是呀,黑猫从老鼠面前走过,连看都没看它一眼。麻雀摇摇头说:“黑猫真是太飘飘然了,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是呀,黑猫只顾在抬高身价的虚幻中飘飘然,连自己的本职都忘记了,多么可悲呀!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6

  人各有所长

  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叫智慧,老二叫工巧,老三叫端正,老四叫精进,老五叫福德。这五个儿子各有特长:老大富有智慧,老二心灵手巧,老三长得俊俏,老四办事认真,老五很有福气。五兄弟常聚集在一起,各自夸耀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长处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五兄弟又开始争论,越争越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们决定:大家分头到别国游历,各自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话,谁的本领大就一清二楚了。

  老大来到一个国家,听说这里有两大家族,本来关系很好,却为了一点小事而结仇,全国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们解开冤结。老大于是想出一条妙计,准备解决这个无人可解的难题。

  他买了许多礼物,送到其中一家,对那家主人说:“我家主人要我对您说:‘我们两家失和,是因为下面的人干的坏事,才使我们结下仇怨。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今后应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这家主人听了老大一番话,颇受感动。他说:“你家主人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想和你家主人和解,但拉不下脸,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中间人。这次你来,我很高兴,请告诉你家主人,我一定按他的话去做。”老大告辞这家后,又买了一些东西,来到另外一家,说类似的话,这一家主人也高兴得答应和解。

  于是,老大出面预定两家主人见面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两家主人各自带着家人聚集在一起,大家握手言欢。等大家追问和好的原因时,才知道这是老大想的办法。两家主人紧紧拉着老大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多年以来一直作对,全国这么多人,没有一个能调解。你一个外乡人凭着聪明智慧,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你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两家拿出了几千两黄金酬谢老大。老大便载着黄金,兴高采烈地回国了。

  老二来到另一个国家。他用木头造了一个小孩,装上机关,按下开关,小孩就会像真人一样唱歌跳舞。老二带着这个木头人到处献艺,并宣称:“这是我的儿子,他会各种技艺。”不久,这个消息传到国王耳中,他下令老二带着儿子到王宫献艺。

  国王和王后坐在楼台上观看。只见这个小孩舞蹈优美、歌声动听,让每个人都看得目不转睛、大声喝彩。忽然,国王发现这小孩对王后做鬼脸,不由得火从心头起,马上下令侍卫拿下小孩,要治他死罪。

  老二连忙下跪说:“这孩子犯了什么罪,大王要惩罚他?”

  国王说:“这小子竟敢当着我的面,对王后眨眼睛、作怪脸。这不是戏弄我的王妃吗?”

  说这话的时候,又看到小孩也对着自己做鬼脸,就更生气了,坚持一定要杀了他。

  老二说:“如果大王一定要惩治他,就让我亲自动手吧!”说完就朝小孩的肩头一扳,顷刻间,小孩变成了一堆木头。

  国王吃了一惊,过了好半晌才明白原来这小孩是木头制成的假人。国王突然感到很羞愧,心想:“自己怎么会跟一个木头小孩计较?”他佩服老二的技艺高强,对老二说:“你的手艺可谓天下无双。我要赏赐给你亿两黄金,作为你的奖赏。”于是老二也带着黄金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老三来到一个国家,当地百姓听说来了个美男子,都争先恐后地前来观看,姑娘们纷纷解下身上的金银佩饰赠送给老三。老三每到一处,都有人请他吃饭,临走时又有人送给他许多宝物。没过多久,老三收到的礼物就堆积如山。他雇人抬着礼物,满心欢喜地回家了。

  老四来到一个国家,准备去朝拜国王,碰巧遇上山洪暴发。在江边,他看见一棵珍贵的栴檀树随着汹涌的江水上下翻滚。老四脱掉外衣,扑进江中,用尽全身力气,把栴檀树拖到岸上。当时,国王正急需一棵栴檀木,老四便把这棵树送进宫中,获得了一百万两黄金的赏赐。

  老五等四个哥哥都走了之后,才慢悠悠来到一个国家。天气太热,他躺在一棵树下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太阳渐渐西移,其它地方的树荫随之而动,只有罩在老五身上的那片树荫丝毫不动。这个国家的国王刚过世,国王没有子嗣,也无近亲。朝中大臣正商议要找一位贤明有德的人当国王。他们四处派出使者,寻访有德之士。这一天,恰好有一位使者从老五休息的地方经过,他见到这一奇景,心想:“这件事有些奇怪,日动影动,自古皆然。为何这位小伙子休息的地方树荫一直不动?看来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肯定是上天派他来做我们国王的!”他连忙奔回王宫去禀告大臣们。

  大臣们听说有这种事,便按国王的礼仪准备了车马仪仗,印绶冠服,出城迎接老五。老五便这样当上国王。他派出使者,接来四个哥哥,邀请他们共同治理国家。这五个兄弟各用所长,把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佛说:世上的人各有所长,只要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终能获得大道。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7

  赵渔是天上东斗星下世,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就到纅纆山书坊楼读书。有一年,农历腊月二十六,该放年假了,老师说:“放年假一个月,书坊楼要留一人看校,谁愿意留下?”赵渔学习心切,千言村离纅纆山又近,便说:“老师,我愿意留下看校。”老师觉得赵渔忠诚可靠,学习认真,就嘱咐他看好校园,莫贪闲事,好好用功。

  赵渔是书香门第出身,爹爹早已去世。娘当家过日子,听说儿子看校攻书,也很高兴。娘说:“看校也好,能多学点本事。不过,校里就剩下你一个人,处处小心点,万一有点啥事儿,你就去隆胜寺找和尚帮忙。”说着娘为他拿了一篮子白面馍馍,并再三嘱咐他到校用心攻读,不要下山贪恋闲事。赵渔回校后,安心读书写字,每天学到深夜才睡。

  过了新年,转眼就是正月十五元宵夜,一轮明月照亮了整个纅纆山。忽然后山洞里冒了股白烟,走出一个艳丽的女子。她见明月似水,山林处静悄悄地没一点儿动静,就在山顶轻轻地拜起月来,又从嘴里吐出一颗火红的宝珠,不一会儿又吞进口里,一吐一吞,让它吸收月亮的灵气。这个美貌女子是谁?她不是个凡人,是一个千年得道的狐仙。她本来在太行山修炼得道,可是耐不得深山冷清寂寞,就来到纅纆山后洞里居住,每到明月当空,就到山顶上拜月修炼。这一天合当有事,狐仙正在修炼,忽然被一阵读书声惊扰。她稳住身往左右一看,瞧见书坊楼有灯光,只见书坊楼的窗格里显出一个青年男子的身影,不觉春心萌动。狐仙再也无心修炼了,悄没声地飘到书坊楼外,从门缝朝里一看,吃了一惊:只见一位念书的白面书生,正是二十啷当岁,眉清目秀,英俊敏慧,立时大动凡心。她想贸然进去,又怕吓着他,怎么办?她踌躇了一会儿,忽然向空中吹了一口白气,动起法来。霎时,天色阴暗,明月无光,登时下起鹅毛大雪来。不大一会儿,平地雪厚半尺。她就躺在书坊楼大门外,哭喊起救命来。

  赵渔正读得起劲,听门外有个女子的哭声,就披上衣裳,出门来看。原来是个妙龄女子倒卧在雪地上哭哩。赵渔见状觉得怪可怜的,就问:“你是谁家女子,为何半夜冻卧在此,受风雪侵袭磨难?”狐仙并不答话,越哭越恸了,真是带雨梨花,谁人见了不心疼,何况青年男子。赵渔说:“你不说话,我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叫我怎么救你?”那女子这才微睁杏眼,眯视了赵渔一下说:“哎呀,我这是到了什么地方?”赵渔说:“是纅纆山书坊楼。”“哎呀,我好命苦啊,再不救我,我就冻死在这雪地里了!”

  赵渔听后,心里很为难,心想:她是一女,我是一男,让她到楼上暖和暖和吧,男女授受不亲;不救她吧,怎能眼睁睁地看她冻死在雪地。想到此,就对女子说:“大姐,不是我见死不救,这书坊楼里就我一个人,你一个女孩家实在不方便。这样吧,你身上衣衫单薄,不耐风寒,你披上我的衣裳走吧。”

  赵渔说罢,就脱外衣。女子见状泪流满面地说:“公子,你叫我走,分明是见死不救。这么大的风雪,况且又天黑路难行,我走不了多远,还会冻死的。就是不冻死,遇见坏人,性命也难保。既然你这么忍心,还是让我死了吧!”女子说罢,故意又弄娇态地用双手捂住脸哭起来,还从手指缝里看赵渔的表情呢。赵渔为难地说:“这……”“公子,你是知书达礼之人,如若见死不救,仁义何在?还念什么文章呢?”赵渔觉得人家说得也在理,就说:“这样吧,你到楼上暂避风雪,等雪停风住,身子暖过来就走,省了人家说闲话。”女子听罢,转悲为喜地点点头,就想站起来,忽然“哎呀!”一声:“我的腿冻坏了,起不来了,你还是搀着我走吧。”赵渔无奈,只得扶着她进了院门。

  那女子故意挨紧赵渔,赵渔把她扶到书坊楼暖室温床上,又端来一个火盆取暖。不大一会儿,这女子恢复了精神,越发显得桃花粉面,光彩照人。赵渔见了,心里也顿生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和女子单独在一块儿呢。女子见赵渔有点不自然,急忙走到赵渔面前谢过救命之恩。赵渔问她姓名、家乡,为啥来到纅纆山?女子眨巴了一下眼说:“奴家住在太行山仙人庄,爹爹姓胡名千里,我叫胡云娘。只因亲娘早死,爹娶后娘,三年前,爹爹到大同去讨账,继母起了坏心肠,要把我卖给人贩子。我本来打算去山东济南投奔舅舅,谁知走到这里,天也黑了,下起了大雪,迷了路不知往哪里走。

  见这院内有灯光,刚走到门口就冻僵了。多亏公子搭救,才有我云娘活命。”

  赵渔听了云娘的话,心里很受感动,急忙说:“我家就在这山下千言村,离这儿很近。我叫赵渔,留校攻读诗书,人在难处,理应相救。”云娘又说:“赵郎人好心好,救人救到底,我今晚是走不得了,万望公子留我一夜。”赵渔听了很为难地说:“这……此事万一传出去,叫我怎么说呢。”云娘望着赵渔说:“赵郎,此时已夜深人静,况且书坊楼就你一人留校攻读,屋里就我俩,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呢?”赵渔心想:留她一晚,未必不可。当下就安排云娘睡在他床上。是夜,赵渔坐在桌前看书,一直到天亮。

  金鸡三啼,东方发白。赵渔揉了一下困乏的双眼,急忙去喊云娘:“云娘———云娘,快起床吧,免得被人看见。”一看,床上早已没了人影,只留下独枕空衾,残香一片。他也有点后悔了,为什么不去看看云娘,难道自己就这样薄情寡义,还称什么“才子”呢。可是云娘走了,给赵渔留下一天的惆怅、思念之情……又一个夜晚到来了,赵渔反倒觉得无心攻读了,云娘的影子怎么也从脑海里赶不走。此刻大雪天,她往哪儿去呢?路上会不会再遇到什么不测呢?忽然,“格格格”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从背后传来。赵渔一转身,“啊,云娘!”由于惊喜交加,赵渔竟伸手拉住云娘,生怕她跑了似的。云娘羞得满面通红,低头说:“赵郎,我怕白天在这儿,给你留下坏名,就早早起床走了,你不见怪吧?”

  “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在山下庄户人家躲了一天,打算天晴就走,谁知这天气还未晴,路上也没行人,就又回来了。赵郎不嫌弃吧?”

  “啊,云娘。”赵渔只觉得浑身一股冲劲,呆呆地看着云娘说不出话来。

  “赵郎,你就再留我一夜吧。”云娘趁势倒在赵渔怀里脉脉含情地说。赵渔正值青春年少,本来一个人在这儿读书就孤孤单单,此时,被云娘的柔情熏得春心荡漾,不觉紧紧抱住云娘……从此,两人在书坊楼上偷偷地过起夫妻生活来。

  赵渔正月初五从家里取的干粮,因为添了一个人,不几天就吃光了。他嘱咐云娘藏在里间屋,自己回家拿干粮。

  到了家里,娘见了赵渔欢喜地问:

  “渔儿,回来了。”

  “孩儿回来了。”

  “功课学得如何?为何今日下山?”

  “娘,我来拿干粮来了。”

  “怎么,干粮又吃完了?金凤,再给渔儿装一篮子白馍馍。”

  这金凤是赵渔的嫂子,是个眼尖嘴快的人。她心里想,小叔怎么不到半月干粮就吃完了?再看小叔眼窝也深了,脸蛋也黄了,就说:“兄弟,莫非你在书坊楼上遇上了狐仙?”赵渔急忙说:“弟在山上苦读诗书,哪里有什么狐呀、鬼的,嫂嫂不要多疑!”说着拿起干粮回到书坊楼。

  云娘见赵渔回来,面带愁容,急忙走上前柔声问:“赵郎回来了,怎么你脸色那样难看,莫非回家受了老人责怪?”赵渔就把嫂嫂说的话对云娘实说了。

  云娘说:“这样吧,我给你熬一壶红珠水,你喝了以后再回一趟家,嫂嫂就没话说了。”只见她从嘴里吐出一颗红珠,放到壶里,熬了一会儿,倒了一杯水递给赵渔。赵渔喝了一口水,满口溢香,登时就精神起来,红光满面,浑身是劲。云娘说:“好了,你明天就再回一趟家,叫你嫂嫂再看看你的精神好不好。”赵渔说:“娘子真是神仙,叫我好生畅快哟。”

  再说赵渔的嫂嫂金凤早就看出小叔满腹文才,又长得英俊过人,将来必有大福大贵,她就一心打算把妹妹玉凤许给赵渔。只是从侧面探过婆婆的口气,看婆婆还没有给赵渔定亲的意思,只是说等来年开科大选,赵渔考中了再提亲。所以,心里话一直憋着,对赵渔很操心。

  赵渔二次又回到家里,娘见他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走道一阵风,说话像铜钟,脸也胖了,也红润了,挺高兴。就说:“金凤,你看渔儿怎么样?”金凤是个机灵人,就说:“你一准儿中了邪,要么怎么一天就变了样,快对嫂嫂说实话吧,要不,看吃亏。”赵渔说:“嫂嫂说到哪里去了,那天回家是我读了一夜书,劳累的缘故。这不,休息了一夜,精神就好了。”嫂嫂还是不信。娘说:“也是,成黑夜地念书,熬得没精神,你别疑神疑鬼的。渔儿,回去吧,注意一边读书,一边休息,千万不要累坏了。”赵渔趁机说:“娘、嫂嫂放心,孩儿回去了。”

  赵渔回到书坊楼和云娘共度好光景。白天,赵渔读书,云娘伺候他;晚上,赵渔写字,云娘陪伴他。真是人间如此美事,愿做鸳鸯不羡仙。

  再说金凤为了妹妹玉凤能嫁给赵渔,生怕赵渔爱上别人家的姑娘。近日又见赵渔神色异样,决心亲自去书坊楼私访一趟,就编了个话儿对赵母说:“我去山上看看渔儿功课学得如何?”赵母说:“也好,可要早去早回。”

  她带着丫鬟,手提罗裙,穿树过径,沿山路过小桥直奔书坊楼。

  到了近前,已是中午时分,忽听屋内有女人笑声。她就稳稳地挨近里间窗户,用舌尖舔破窗户纸,往里一看,咦———还真有大闺女哩!又见赵渔和她那个亲热劲儿,心里这个恨呀。不知谁家闺女,好不知羞耻!就在窗外咳嗽一声说:“哎呀,我的娘呀,羞死啦!”

  赵渔和云娘在屋内正亲热,忽听屋外有人说话,吓得急忙站起来。赵渔出门一看,见是嫂嫂,慌忙施礼:“嫂嫂,不在家中侍候母亲,来到书坊楼做什么?”“瞧你的新娘子来了!”“嫂嫂,不要取笑。她是一逃难民女,遇上风雪,才避难到此。嫂嫂这么说,人家一个闺女家怎么当得起!”金凤冷笑一声说:“她倒会避难,竟逃到男人书房来偷汉子!”云娘在里间屋听见金凤的话,气得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正要闯出和金凤论理,又一想:“不可莽撞行事,还是委曲求全为好。”就从里间屋出来说:“大嫂,此事不怪赵郎,都怪我云娘无依无靠,遇难到此,又见他为人忠厚,可亲可爱,才……”金凤一见云娘,眼前一亮,她真像仙女下凡,更加恼恨,说:“好啊,你倒挺开通!告诉你,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谁是你的大嫂?你这骚狐狸,竟勾引到我家赵渔头上来了,还不赶快谢罪,远远逃走!要么,可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云娘强压怒气说:“好!好!既然大嫂不容,我马上就走。”赵渔急忙拉住:“娘子,不要走。嫂嫂你愿意告诉母亲就回去说吧,我今生是非云娘不娶!”金凤见赵渔铁了心,只好气急败坏地走了。

  她下山后,没往家里走,转身到山下的.醍醐庵来了。她来找醍醐庵的老尼姑替她出主意。原来这老尼姑有点法术,常为人家管闲事。金凤见了老尼姑施礼说:“老师太,请替民女做主!”“什么事啊?”金凤就把小叔赵渔私留云娘之事说了一遍。老尼姑说:“出家人以慈善为本,还是不管俗家之事为好。”金凤明白老尼姑的意思,急忙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说:“老师太,不成个敬意。希望师父发慈悲救救我家小叔。”这个老尼姑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接过银子说:“好吧,我先看看她是妖是凡。”随后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念了一会儿说:“哎呀,你小叔真被狐狸精迷住了!这狐狸精道行不浅,又居住在后洞,一般人是拿它不住!”金凤说:“老师太法力无边,定能救我小叔出苦海,也能成全我妹子和赵渔的婚事。你要能把这两件事给办成,我还要大大赏银呢!”老尼姑说:“这样吧,咱也甭动干戈,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只要按照我的主意办,就叫那狐狸精难逃活命!”金凤急忙上前谢过师父,老尼姑附在金凤耳朵上,悄悄说了几句。

  金凤和两个丫鬟出了醍醐庵,回到家里。赵母急忙问:“金凤,你到书坊楼,见到渔儿了吗?”金凤说:“见是见了,可是渔儿哪在书坊楼用心攻读,他让狐狸精给迷住啦!”赵母大吃一惊,抓住金凤的手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到了书坊楼,没听见读书声,只听见大闺女的笑声。我就多了个心眼儿,偷着从窗户里瞧瞧吧,只见一个妖艳女子藏在里间屋里正和赵渔耍笑哩。”

  “天哪,这可怎么办哪?”

  “母亲,不要害怕。咱只要把渔儿叫回来,就好办了。”

  金凤附在赵母耳朵边上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赵母转忧为喜地说:“那还得麻烦你去一趟。”

  “孩儿遵命就是。不过,我可有个条件,你看咱家赵渔年岁也不小了,该给他订门亲了。我家玉凤要模样是百里难挑一,要贤惠是打着灯笼也难寻。驱妖之后,就给他俩订下亲,万望母亲依我!”

  赵母说:“依你还不成。”

  金凤二次来到书坊楼,一进门就笑呵呵地说:“兄弟,我又给你们送干粮来啦。”赵渔见嫂嫂又来了,急忙说:“嫂嫂,没了干粮,弟自当回去取,劳嫂嫂大驾送干粮,真是担当不起呀。”金凤瞟了云娘一眼说:“看你说到哪里去了,咱娘惦记你们哩。我回去把此事对母亲一说,母亲甭提多高兴啦。这不,叫我过来,你猜干啥呢?给你们定亲!娘叫你回一趟家,商量办喜事哩。”赵渔一听,喜得转身对云娘说:“娘子,你暂留书坊楼,我和嫂嫂回去一下,告知母亲,以求早日名正言顺。”云娘说:“也好,你可要早去早回,免得为妻挂念。”金凤听罢,暗暗地撇了一下嘴,心里话:“哼!天地没拜就称妻,不害臊!”又转恨为笑地说:“兄弟,那咱走吧。”赵渔就随金凤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赵渔拜见母亲说:“谢谢母亲为孩儿操心。”赵母说:“你怎么背着为娘私留起女人来了?”赵渔一听娘的口气,不像给他完婚的意思,急忙说:“啊,母亲,她是一贫家女子,遭继母陷害,风雪天冻卧在书坊楼门外,险些丧命,孩儿才将她搭救。母亲不是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

  “那你不该私留书坊楼。”“我和她情投意合,她是个好人哪。”金凤冷笑一声说:“什么好人,她是个狐狸精!我到醍醐庵问过老尼姑了,她真是北山后洞里的狐仙,经过千年修炼才成仙体,变成美女,迷恋你年轻貌美,一旦过后,你非死在她手不可!”“蔼——”赵渔大吃一惊。赵母说:“渔儿,娘听说你留她同床,本打算成全你们,可是,她———仙凡不合呀!”赵渔说:“她待我情深意重,是狐仙我也不嫌。”金凤又说:“兄弟,你想和她百年好合,这也不难。

  我听醍醐庵老尼姑说,她有一颗红珠,是千年修炼而成,时常含在嘴里,是她的灵气。你如果真想娶她为妻,就得想法儿把红珠吞吃了,她才能脱仙为俗人。到那时,她才能和你结为夫妻。”赵渔一听嫂嫂之言,心里怎么不想和云娘白头到老呢,要能叫云娘变成人,那是求之不得呀。又想起云娘为他熬红珠水喝的事儿来,他明白了云娘真是一位狐仙,就按照嫂嫂的嘱咐回书坊楼去了。

  赵渔回到书坊楼,心里害了怕。他也不知道云娘是人还是妖,所以不像先前那样跟云娘亲热了。云娘见赵渔回来,高兴地急忙捧茶来,并坐在赵渔怀里问:“赵郎,婚事商量得如何啊?”赵渔被嫂子的一番话说得心惊肉跳,也不敢再搂抱她了。云娘说:“赵郎,你莫非受了老人责怪?”“没有。”“那,有谁对你说啥来?”“没有。”“那你咋心神不定呢?”赵渔忽然想起嫂嫂之言,就说:“我走道走累了,你再给我熬一壶红珠水,给我提提神吧。”云娘说:“红珠是我护身宝物,不能随便用。”赵渔一听,心想:她真是狐仙?云娘见赵渔不高兴,急忙说:“赵郎稍等,我给你开个玩笑就当真了。你是俺的救命恩人,俺啥也舍得叫你用。”随后就口吐红珠,为赵渔熬水。

  赵渔见云娘情真意切,又想吃了红珠就能和她结为百年之好,于是趁云娘不注意时,上前抢过红珠就吞吃了。

  云娘一见吓慌了,哭着说:“我完了。”说着一头扑在赵渔怀里痛哭起来。

  赵渔见云娘如此,更加疼爱地说:“娘子,为一颗小红珠也值得这么痛哭吗?”

  云娘说:“赵郎,你呀———你害了我了!你一准儿是听了那老尼姑的坏话,要害为妻一死。你这个负心人哪,我就实话对你说了吧!我原是太行山千年修炼的狐仙,经日夜修炼,才成仙体。这红珠是我一颗心呀,一旦离身,一天也活不成了。我看你是一位才子,本来想和你结成夫妻,帮着成大事,谁知你失去夫妻情肠,听了别人的坏话,要害死我。我要想活,只有把你开肠破肚,取出红珠。可是,你我夫妻一场,我舍不得为了我活,再害死你呀!”赵渔到这时候才明白上了嫂子和老尼姑的当,就说:“娘子,娘子,我并无害你之意呀!

  为了我一个凡体,怎忍心破了你千年道行。娘子,来,你开肠破肚吧!”赵渔双手扯开衣服,露出结实的胸膛。云娘一见,只哭成泪人一般说:“不能啊,赵郎,咱俩的命不能两全,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赵郎本是天上东斗星下界,日后必得状元。妻宁愿替你一死,只嘱咐你一句话:明天一大早,出书坊楼往东走一百步,见有个死狐尸,就是妻身。望你用石头棺材将我盛殓,将来能和赵郎埋在一个坟里,我就心甘情愿了。”赵渔急忙抱紧云娘说:“娘子,你不能死,还是我死吧!”说罢,撒开手,就去拿剪子。云娘急忙推了赵渔一把说:“赵郎不可!多保重,为妻先去了。”说罢,一阵风就没影了。

  赵渔急忙赶出去,只见漫天大风吹得他两眼难睁,寸步难行。任凭他喊破嗓子,也不见云娘的踪影。第二天一大早,赵渔按照云娘说的话,往东走一百步,果有一狐尸躺在草丛里。赵渔见状,上前紧抱在怀里说:“云娘啊,云娘,此去彷徨,千不该、万不该听嫂嫂之言害死我的云娘!我赵渔绝不负云娘的厚爱,从今往后,苦读诗书,把你的牌位当做妻室,决不再娶了!”

  于是,赵渔把云娘埋在书坊楼北侧松柏树下,每天读书。

  后来,金凤给赵渔提亲,赵渔立志不娶。说来也怪,赵渔自从吃了云娘的红珠,从此神清气爽,心明眼亮,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后来,进京赶考得中二状元,皇上亲封“天下独二魁”。赵渔死后,后人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和狐仙云娘的尸骨埋在一起。

  赵渔与云娘的故事也成了到处流传的佳话。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8

  欠债的雅典人

  在雅典有一个欠债的人,债主三番五次来催索拖欠的钱,他总推说没钱,请求延期。因为债主不答应,他迫不得已把家中仅有的母猪赶出母猪赶出来,当场出卖。买主走上前来,问这猪还能下小猪崽么。他回答说,她不但能下小猪,而且还下得很多,不同寻常,因为她在土地女神节会生下些小母猪,而在雅典娜节会生下些小公猪。买主听了这话大为吃惊。债主说道:“这毫不奇怪,因为她在酒神节还会为你生些小山羊哩。”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惜为不可能的事情作伪证。

  善与恶

  力量弱小的善,被恶赶走到了天上。善于是问宙斯,怎样才能回到人间去。宙斯告诉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个一个的去访问人间吧。恶与人很相近,所以接连不断地去找他们。善因为从天上下来,所以就来得很慢很慢。 这就是说,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却每日为恶所伤害。

  狮子和海豚

  狮子在海滩上游荡,看见海豚跃出水面,便劝他与自己结为同盟,说他们是一对最好的搭挡,因为一个是海中动物之王,一个是陆地兽中陆地兽中之王。

  海豚立即高兴地答应了。不久,狮子和野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他请求海豚助他一臂之力。尽管海豚想出海助战,却办不到。

  狮子指责他背信弃义。他回答说:“不要责备我,去责备自然吧!因为它让我成为海里的动物,不许上陆地呀!”

  这是说,我们结交盟友,应当选择那些能共患难的人。

  强盗与桑树

  强盗在路上杀了一个人,被路过的人们追赶。

  他带着一身血迹逃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他,双手为什么染红了,他说他刚才从桑树上爬下树上爬下来。正说着,那些追赶的人来了,抓住了他,把他吊死在桑树上。

  那桑树对他说:“我很高兴帮助人们处死你,因为你杀了人,却把事情赖到我身上。”

  当被别人毁谤为恶人的`时候,有些本性善良的人,也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

  鬣狗与狐狸

  传说鬣狗每年要变换他们的性别,有时是雄的,有时是雌的。

  有条鬣狗看见狐狸,便指责他,说自己想要和他交朋友,狐狸却不理睬。

  狐狸回答道:“你不要指责我,而应该指责你自己,因为我不知道把你当女朋友好呢,还是当男朋友好。”

  这是说那些做事态度暧昧的人。

  众神保护下的树

  古代相传,众神选择一些树在他们的特别保护之下。

  宙斯选择了橡树,阿佛洛狄忒选择了石榴树,阿波罗选择了丹桂树,库柏勒选择了松选择了松树,赫拉克勒斯选择了白杨树。

  雅典娜不懂他们为什么宁愿选这些不结果实的树,便询问他们选择的原因。

  宙斯回答说:“这也许是我们不愿沾那些果实的光。”

  但雅典娜说:“无论谁怎样说,便让他去说。因为橄榄树的果实,更显得尊贵。”

  于是宙斯说:“我的女儿啊,你才是真正的聪明。 我所做的一切若有用,虚荣就是徒然的。”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9

  小狮子与牛相遇。牛心中胆怯,但故作镇静。牛有意把牛角靠在青石上磨,发出嚯嚯的声响;然后,又对着小狮子,在阳光下摆弄着牛角,发出闪闪的寒光。

  见这阵势,小狮子心慌地退却了。回到家里,小狮子跟母狮讲起这件事,而母狮告诉小狮子,一只动物所炫耀的,正是它所缺少的,牛炫耀牛角,正是它内心缺少“牛角”,缺少拼杀的'勇气和胆量,是牛心虚和胆寒的表现。

  小狮子听了母狮的话,觉得那寒气逼人的牛角也不再那么可怕了。于是,小狮子返回去找牛决斗。一试,果然,牛那炫耀的双角,竟是无用的摆设,仅是几个回合,小狮子就把牛置于了死地。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0

  中、俄、法、德、意籍人士相约以酒来显示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拿出酿造精纯的茅台,俄国人交出伏特加,法国人的香槟,意大利人亮出葡萄酒,德国人取出威士忌,众彩纷呈。

  此时老美不慌不忙将所有的酒都倒出一点兑在一起,说:”这是鸡尾酒,它体现美国的民族精神…博采众长、综合创造!“

  启示:成功的.人不是他们比别人行,而是能善用他人的长处。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1

  草原上的羊也需要喂

  我的师父在某个寺院住的时候,常常喂附近放生的山羊,以至于那些山羊一看到师父回屋就都聚到门口讨吃的。

  我就奇怪了,夏天的草原水草丰美,山羊们天天在草原上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为什么还要喂呵?

  师父说,老山羊们很可怜,牙齿几乎都掉光了,剩下的几颗也是七倒八歪摇摇欲坠,就算在丰美的草地上努力地啃一天,仍然填不饱肚子。

  我更奇怪了,如果草地上的嫩草它都吃不动,师父喂的草它就能吃得动吗?

  师父说,它们吃不动草,所以我没有喂草。在面粉中加上盐巴,和好以后分成小块,这样它们就吃得很高兴。

  这时我的劣根性不可遏制地暴露出来:啊?给羊吃这么好的'东西啊?那师父吃什么啊?

  师父笑了:我也吃面条,不过是熟的!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2

  有钱人的第三层楼房

  从前,有个有钱人,他生来愚蠢,又不愿意读书学习,却自以为是,骄傲得很,常常干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来。

  有一次,他到另一个有钱人家里去做客,见到人家的府第是一座三层楼的楼房,高大威风,又宽敞壮丽,看上去很是阔气不说,站在三层楼上,还能看见远方美丽的景致,真是妙极了。

  他心下不禁十分羡慕,想道:要是我也有一幢这样的三层楼房,那该多好啊!我也可以站在我的三层楼上,喝茶观景,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

  要盖楼房,钱自然是不愁的。他回到家里,马上叫人请来泥瓦匠,吩咐道:“给我建一座三层楼房,越快越好!”

  于是泥瓦匠立刻开始动工,打地基、和泥、垒砖头,开始修建楼房的第一层。

  有钱人天天跑到工地上去看,头几天地基打好了。又过了几天,垒了几层砖。再过几天,砖垒高了一点。

  有钱人想楼房都快想疯了,而今过了这么些天,他的楼房还没影子,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跑去问泥瓦匠:“你们这是建造的什么房子啊,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要的楼房呢?”

  泥瓦匠答道:“不是照您的吩咐在建楼房吗?这就是第一层了。”

  有钱人又问:“这么说,你们还要修第二层啰?”

  泥瓦匠奇怪地回答:“当然了,有什么问题吗?”

  有钱人暴跳如雷,勃然变色道:“蠢东西,我看中的是第三层,叫你们修的也是第三层,第一层、第二层我都有,还修它作什么?”

  泥瓦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泥瓦匠们走了,有钱人望着房基发愣。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层,不要下面两层,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来的。

  这个有钱人真是可气又可笑,没有第一、第二层楼房,哪里来第三层呢?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不要学习故事里的有钱人的无知,否则我们的理想就好像这个有钱人的空中楼阁一样,永远是虚幻的东西。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3

  “上帝的话”

  从前有个小男孩非常聪明,但在长久的夸奖声中的他,渐渐开始懒惰,想靠投机来获得成功。

  这天,小男孩有幸和上帝进行了对话。

  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

  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对少?”

  上帝回答说:“相当于一元。”

  小男孩对上帝说:“你能给我一元钱吗?”

  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请你稍候一分钟。”

  启示录:天才就是勤奋,这句话如果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没有勤奋努力便不可能成为天才。正如爱迪生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人,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凡事皆不是唾手可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在上帝那里也是一样的。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4

  一位年轻男子,在风景区遇见一位漂亮有气质的美女,就一直跟在她后面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最后这位女郎忍不住转身问他说:你为什么一直老跟着我?

  他很诚恳的对她表白说:”因为你是我所见过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人,请你答应我,当我的女朋友!”

  女郎回答说:“现在只要你回头看,就能看到我妹妹,她长得比我还漂亮!”

  那位男子听了,马上转过身,但看到的.只是随处可见到的普通女子。

  “你为什么骗我?”他质问那位女郎。

  “是你在骗我啊!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为何还要回头看呢?“女郎回答说,接着转身快步离去。

  启示:人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的誓言听听就好!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15

  不久前,大约一个月吧,在熔化玻璃的炉子里,熊熊的火焰闪射着火星。

  智巧的工匠利用火焰制造玻璃瓶子和杯子。

  火焰不停地变换自己的形状和轮廓,用跳舞消磨着时间。突然,它发现,在闪闪发光的烛台上有一只蜡烛。蜡烛身材苗条又细柔,它想和火焰亲近。

  火焰被欲望征服,使出全身的力气,想舔一舔那美丽的蜡烛。

  一朵活泼的火焰,向上一跃,窜到炉子的背上,接着一滚,“啊!”真难以令人相信,它一下子冲到蜡烛上面,开始贪婪地吞噬蜡烛。凶猛的火焰很快就把苗条的蜡烛从头到脚吞下去。

  “噢,蜡烛死了,我可不愿意和它一起结束生命!”火焰叹息着说,“我得想点办法,拯救自己。”

  事情可没有那么容易。

  “我唯一的出路是回到炉子里,我刚刚从那儿逃出来。”火焰自语。

  火焰已经无法离开瘫软的蜡烛。它开始喊叫,请求炉子里的火焰救命。

  “帮帮我吧,兄弟们,帮帮我吧!快一点,救救我吧!”

  它的老朋友们对它的呼救无动于衷,仍旧在彩光变幻的炉子里跳舞。在变成一缕青烟的瞬间,火焰仍在哭叫。此时此刻,它的兄弟们仍在享受着美丽的活生生的光焰和散发着热量。

  不切实际的幻想象那火焰一样,放弃了令人鼓舞的现实,落得空忙一场!

  一大群小鸟聚在一起,它们真多呀,好像天上的云。它们飞起来,把太阳都遮上了。过了些日子。这鸟群的数量减少了。每天早晨都非常奇怪地失踪一些,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我不懂,我不明白??”鸟群的首领非常着急,它自言自语。这是一只健壮而又机灵的老鸟,它是率领小鸟旅行的老手,它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决心揭开这个谜。

  这样,一天早晨,作为它的职责,应当在队伍的前面,领头飞翔,可是,它却来到队伍的后面,认真监视着自己的同伴。

  小鸟们和过去一样,飞往远处的森林。可是,飞过山岗后,飞行的队伍就不那么有秩序了。

  “谜就在这儿吗?”警惕的首领这样问自己。

  它发现鸟群偏离了航向,好像有一股小鸟们无法抗拒的`强风席卷着它们。不一会儿,大部分小鸟又聚在一起,但是,那些最年轻的小鸟们似为那看不见的力量左右着。

  最后,首领发现了蛇。这条蛇长极了,浑身全是粘性分泌物,弯弯曲曲的,盘绕了好几圈。蛇躲在草丛中,每天都等待着小鸟飞过,它张开大嘴,用力吸气,许多小鸟被它吸到肚子里。

  在生活的道路上,藏着许许多多蛇。行路的人们事先要想到这一点,并且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之路。

  果园里有两个山鹧鸪的窝,一个建在柏树里,另一个建在橄榄树上。

  “我再多生一个蛋,”一只山鹧鸪说,“我要同时孵它们。我要比自鸣得意的邻居多生几个儿子。”

  日子过得好快,两个窝里的蛋几乎同时孵出小鸟,两只母鹧鸪对做母亲的本领十分自豪,并且四处宣扬。

  小鸟们开始胆怯地模仿着它们的母亲,渐渐地长出羽毛。激动人心的日子到了,它们开始飞翔啦!

  住在橄榄材上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从树上大胆地跳下来,做暂短又小心翼翼的飞行,然后再飞回温暖的窝里。小鸟对自己的“奇迹”感到非常骄傲。

  住在柏树丛里的小鸟,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开始了伟大的冒险。它们胆颤心惊地在果园飞行,一边尖声尖气地叫,一边扇动着小翅膀。

  不过,它们之中的一员本应当飞回柏树的窝,却十分笨拙地落在橄榄树的巢里,并且,十分满意地和其他小鸟挤在一起。

  这小鸟是偷来的蛋孵出的。它是回到亲生母亲的身边。它以此嘲弄了鹧鸪小偷。

【经典的寓言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哲理哲理故事04-19

寓言故事的成语03-15

成语寓言故事06-21

经典哲理故事01-13

哲理的故事06-08

动物寓言故事作文01-12

经典哲理小故事06-07

哲理故事感悟05-15

关于哲理故事12-12

幼儿哲理故事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