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明文作文集锦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明文作文 篇1
今天,美术老师要求我们素描一幅大连立交桥的图画。虽说我出生在大连,已经10岁了,可还没亲眼见过大连的立交桥。我多么想去看看啊!
周末,小姨带我去市区转转让我好好看看大连的立交桥是什么样子。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一路上都哼着歌。20分钟后,车一过香炉礁市场,前面不远的'地方,一座雄伟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远远望去,好像一条好大好大的“八脚鱼”叉开它的8只大脚,迎接着我们。这里多像一座迷宫啊!一辆辆汽车排着长队在迷宫里飞驰,就像电动玩具在跑道里飞驰转动一样,太好玩了!
从侧面看,马路上下分开了,中间的车道慢慢向下,伸向对面。从南到北,就像彩虹一样高高地架在天上。长桥下面,每侧有几对水泥桥墩,像一个个巨人叉开有力的双腿,守卫着大桥。慢行车道向两侧分开,8个“T型”的一个比一个高的桥墩把它渐渐托起,越托越高,直到中央才转变。桥的中央是上下两层的大转盘,上面跑车,下面走人。绕着转盘向前,一会儿穿沿,一会儿过桥,通向各个路口。站在桥边向桥上望去,一辆辆汽车从不同的方向开来,又向不同的方向跑去,有趣极了!路边的小树和一排排华灯排列得整整齐齐,像在等候检阅的队伍,装饰着立交桥的雄伟。
我爱这座立交桥,更爱我的家乡——大连。等我长大以后,要做城市设计师一定让大连变得更美丽!
说明文作文 篇2
青蛙为什么能迅速、敏捷地捕虫呢?下面让我们来揭开这个秘密吧。
将青蛙仰放在蜡盘上,用手掰开它口部的上下领,可以发现它的舌很特殊,不像常见的哺乳动物那样舌根生在咽部,而是生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却伸向口腔里面。用镊子将舌夹出后,可以看到它的舌很长很宽,舌尖还分叉,并且较薄,用手摸一摸,舌尖布满了枯液。
舌具有这些特征有什么好处呢?害虫大都“身怀绝技”,有的善跳,有的善飞,还有的善钻,善挖……它们是不会自己送到青蛙嘴边,也不会坐以待毙的。青蛙捕虫就必须迅速而准确,不然,蝗虫一类的就会跳开,螟蛾一类的又会飞走。这就使青蛙要尽可能地不惊动害虫,在距它们远一些的地方“干掉”它们。青蛙的舌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捕虫时,青蛙猛然跃起,舌突然翻出口外,形似流星,疾如闪电,出其不意地将害虫粘在粘液上,未等猎物反应过来,青蛙舌尖迅速翻回,了巴牺牲者送人大而阔的口中,口腔上方遍布的细小的齿可有效地防止其溜掉。咽部蠕动,食物下送,它又虎视耽耽地盯着别处了。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令人惊叹不已。
搞清了青蛙口部复杂结构的功用,再让我们了解一下它“身手不凡”的后肢,是什么力量使它能飞快跃起呢?观察青蛙后肢的外部形态,可以看到它十分粗大;用剪刀剪开肢部皮肤,剥下后能看到长长的后肢骨上附着一块块丰满、发达的肌肉。就是它们的收缩或舒展使青蛙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在青蛙捕虫的.过程中,完善的神经系统也起了很大作用。青蛙感觉灵敏,突出的大眼使其视野开阔,便于发现害虫;复杂的视神经系统与大脑能使青蛙在看到快速运动的害虫后0.2秒内判断出它的运动速度、方向、角度等,紧接着将“出击”这一命令通过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传至各有关器官,不失时机地捕获害虫。
总之,青蛙捕虫的过程是一个各器官、系统紧密配合,共同合作的过程。
说明文作文 篇3
说到食物,我最喜欢的就是它们各式各样的滋味。有的入口即化,有的香嫩弹牙,有的嚼劲十足,有的更是香甜可口,叫人爱不释“口”,一口接一口,回味无穷!其中,最叫我魂萦梦萦的是我的最爱——奇异果,我对它化在口中的滋味如痴如醉,甚至是欣喜若狂,但,令我惊讶的是,我从来都不知它的皮也特别好吃呢!
还记得那时待在新西兰的一个月,真是让我难以忘怀啊!离家这么远,身旁又没有认识的人,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又和海南截然不同,难免会有想家的时候,“乡思病”这陌生的名词,竟不自觉的在心中油然而生。但我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和许多新奇的东西,一解思乡之苦。刚到新西兰的寄宿家庭时,非常的不习惯,不但饮食方面不一样,连吃法也迥然不同。其中,我觉得最特别、最不同凡响的是他们吃奇异果的时候……
我很喜欢吃奇异果,我爱它那酸酸甜甜的滋味和它那香气四溢的果香。在家时,贴心的妈妈都是把皮刨掉了才给我们吃。在新西兰,那一整片的果架攀着一条条长长的绿茎,上头吊着一颗颗淡棕色的,就是是新西兰盛产的奇异果,多到可说是擢发难数啊!新西兰人一天到晚都在吃,吃到最后连皮都敢吃了。由于我才刚到新西兰没多久,我看到那摸起来毛茸茸的奇异果,根本没办法想象我能把它那些刺刺的毛吞下肚去。也许是知道我没吃过奇异果皮,寄宿家庭的`爸爸告诉我不敢吃没关系,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别具一格的经验,我应该“入境随俗”学着吃吃看这奇特的奇异果皮。
看着手中握着的奇异果,摸起来有点毛毛的,好像捧着一只什么奇怪的宠物;听到一旁的人“喀!喀!喀!”一口接着一口的啃着手中的奇异果,那清脆的声音真是粗犷而美妙啊!我缓缓的伸出手,把它放到嘴边,“勇敢”的咬它一下,一股酸甜的果香扑鼻而来,咬下一口的当下,一开始舌头很不习惯奇异果那刺刺的棕毛,但后来习惯后,反而是一种奇特的口感。一种苦味在咀嚼的当下,也从口中散开。再咬一口那翠绿的果肉,接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酸甜的味道,那酸甜中还带着些许的苦味。吃完整颗奇异果,我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种我从来没尝过的滋味,刺、苦、酸、甜、香,融洽的在口中滋长,我这才发现,原来奇异果皮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呢!
虽然奇异果皮看起来是那么的奇怪,刚放进口中时的确吃起来怪怪的,但经过细嚼慢咽后,我发现其实外表不能代表它的滋味。不能因为它看起来没那么绚丽夺目就觉得它不好吃,一定要亲自去尝试才会知道它真正的滋味。“果”不可貌相,人生就像在吃一种食物一样,不能因为那种食物看起来不好吃,就觉得它一定很难吃;“人”不可貌相,当你碰到一个人,别急着用他的样貌或外表去认识、评断他,应该要像在尝一道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菜,细细的去品尝他的内在,你才会知道他真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就像带毛的奇异果,或许“奇”貌不扬,但它真正带给我们的滋味,是丰富盈溢且充满内涵和营养的。
说明文作文 篇4
飞上云天 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和神话中,一种人类所不具备的能力被赋予了诸神。那就是——飞行。
人类飞翔的梦想源于振翅高飞的鸟。达 芬奇通过对鸟类的长期观察,设计了模仿鸟类翅膀运动的扑翼机。据说,他的一个助手曾经用它试验飞行,结果……三百年后,德国工程师李林达尔设计的扑翼机,也没让人像鸟一样飞翔,但他却从中发现了滑翔机飞行的奥秘。 现在我们知道,鸟的飞行需要强健的肌肉、高效的心脏和轻巧的骨架。与鸟类相比,人在这些方面的机能远远无法胜任飞行的要求。
比如,鹰的心脏占体重的8%左右,而人的这个比例仅为0.5%。因此人类即使插上双翼,也很难飞上云天。 小型无人飞行器升空比载人飞行器上天要简单得多,现在,人们仍然乐此不疲。中国人的祖先什么时候发明了风筝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但从它的名称上看古人已经很清楚风在飞行中的作用,但从它最初的名字“纸鸢”上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把风筝看做会飞的纸做的鸟。 会飞的“孔明灯”是中国古代的发明,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从中受到启发,开始研究热气球。1783年的一个秋日,蒙哥尔费兄弟的热气球载人缓缓升空,之后又安全着陆。 这是轻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首次成功施放,从此气球开始盛行。 人们把热气球送上了天,却不能使它避免风的摆布。控制气流和提高速度的尝试收效甚微,这是轻于空气的飞行器面临的一大难题。
19世纪50年代,蒸汽机的加盟为飞行器带来了功率强大的机械动力,飞行的可控性大大增加了。1852年9月,一艘飞艇从巴黎起飞,它以蒸汽机带动螺旋桨推进器,创造了可操纵飞艇的首次飞行。之后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出现,再一次推动了飞艇技术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飞艇进入了全盛时代。然而一系列飞行事故却使得飞艇家族带着昔日的荣光,走向没落,渐渐地被飞机所取代。
“竹蜻蜓” 是我国古老的玩具之一,今天仍是孩子们认识飞行的"启蒙教练”,追溯起来,它可以被看做是重于空气的机械飞行器的起点。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制和改造了“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动了飞机研制的进程。 (留空时间12秒钟飞行距离36米)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终于起飞了,它是人类历史上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和可操纵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第一次成功飞行,正是这样一次飞行,让人类迈入了航空史上的新纪元。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人类历经漫长等待,更有无数的先驱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借助探索者铺就的长长跑道,我们终于融入了蓝天的怀抱。
挑战速度 热气球带来随风飘荡的轻松,飞艇满载自在悠闲的情趣,而飞机则让人获得风驰电掣的快感,速度——使飞行充满魅力。 一台四缸水冷活塞式发动机让人类的飞行梦获得了起飞的速度,那时人们感兴趣的是飞机能否挣脱地球的引力。双翼机、三翼机的设计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升力。 很快人们的兴趣转向速度,1909年一个飞行竞赛在法国设立,一架双翼机以每小时74公里的速度夺得第一。这一地位不久就被单翼机取代,风洞实验向人们证明,双翼机的设计不利于速度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动力和外形都会影响速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速度有了惊人的提高,1914年飞机速度的最高记录为165公里/时,战争结束时,这一速度已经提高到560公里/时。飞机外形也向流线型发展。当二战开始时,双翼机为速度更高的单翼机让出了天空。二战中速度最快的飞机是美国制造的P-51野马战斗机,它的最高时度超过了700公里,在这一速度上活塞式发动机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速度的提升有待新动力出现。 二战后期,德国制造了第一架喷气战斗机HE-163,在燃料火箭发动机强大的推动下, 它以900公里/时的速度呼啸而来,让其他飞机望尘莫及。 新动力让飞机有能力与声音展开赛跑。此时人们却遇到了一个看不见的'障碍。当飞机接近音速时,如同碰到一堵墙壁,速度急剧下降,机身剧烈抖动,飞机仿佛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控制,这就是——音障。 在机头加装了长针的试验机将去刺穿那无形的屏障,同时后掠机翼的设计将减小飞机在音速时的阻力,成功与否有待飞行实验去验证。1947年10月14日,B-29将试验机X--1送上7600米高空,美国试飞员耶格尔驾驶着试验机X-1在强烈的震颤中成功超越了音速,开启了超音速时代的大门。
音障的突破导致众多超音速飞机诞生,如美国在1954年推出的超佩刀F-100时速可达1200公里。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等,1959年,美国研制了著名的RS-71黑鸟战略侦察机,它的飞行速度达到3.2倍音速,至今还是最快的军用飞机之一。它还是第一架突破热障的飞机。热障是由于飞机以两倍音速飞行时,飞机外壳与空气强烈摩擦导致温度急剧升高而产生的现象。
它会降低金属结构强度,毁坏机内仪表和零件,使飞行员无法忍受。而黑鸟以它特殊的设计,保证在超音速飞行中的安全。 军用飞机的超音速飞行让老百姓无缘见识,协和客机则使普通人人有机会亲身体验超音速飞行的乐趣。协和飞机能以两倍音速飞行,它划过长空的飘逸姿态,足以使人们终身难忘,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乘坐这样的飞机去体验速度之美。
说明文作文 篇5
我有许多的兄弟,他们缤纷多彩,有黑色的、有红色的、还有紫铜色的……,而我呢,我是黄色的。
我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上广泛的分布,人们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说我是中华民族祖先生活的地方,连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十分的崇尚黄色。
但我十分的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这么的崇尚我,还要去破坏我呢。很久以前,我的身上有着郁郁葱葱的植物,有着许许多多的动物,远古的人类在我的'身上繁衍生息,是我,创造了中华民族。
而如今呢,我身上已是千沟万壑;从我身上流过的黄河,带走了许多的泥沙,母亲河已不再清澈。连外国朋友都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日日夜夜都在流血,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由于我变得如此贫脊,至使了当地居民生活上的贫穷。为此,我感到万分内疚。
土地本身就是为生活在它上面的一切植物、动物所服务的,而如今,我却无法这么做,看着生活在我身上的人们祖祖辈辈辛勤的劳动,可是却还吃不饱,穿不暖,尤其是他们还要为了吃水的问题而犯愁。有时人们为了一碗水,都有可能打起来。我真是心急如焚。
近几年,人们意识到了应当保护环境,保护我——泥土。人们开始在我身上植树造林,我多么想回到远古的时候呀。可有些人却对我下了狠手,把一些没有树根的树苗也当作好树苗种上。本身自然条件恶劣,很少有植物在我身上生长,这样根本就不可能有树长成。我真不明白,人们一年年劳财费力的去种植这些长不大的树苗,究竟是干什么。
保护环境,在我身上重创建美好家园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并不是少数人的。人类不是有一句话叫做“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吗,他们既然说的如此明白,为什么不做呢?
【说明文作文】相关文章:
狗说明文的作文09-21
珍惜说明文06-29
昙花说明文02-06
苹果说明文02-03
黄瓜说明文02-04
水果说明文02-04
蚂蚁的说明文07-16
菊花说明文06-08
猫的说明文05-15
动物说明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