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日记>最后一封战疫日记

最后一封战疫日记

时间:2025-02-15 05:44:51 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后一封战疫日记

  4月1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最后一封战疫日记

  1月27日,我随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共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过了65天的战斗及在北京的14天集中隔离,终于要回到自己的小家,这一刻和最初的想象有天地之别。归心似箭哪去了?如释重负哪去了?时间流淌着,战友们离别的时间到了以分秒计算时,这一刻心中只剩下不舍。

  1月27日晚,援鄂北京医疗队全体队员在首都机场集结,出发赶往武汉。

  3月10日,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内,送走最后一批患者的医护人员围绕着国旗,高举手臂庆祝胜利。

  3月31日,北京援鄂医疗队抵京凯旋抵京

  138名医护人员,138位英雄,他们身穿着防护服,走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隔离病区里,每分每秒都是值得记录的瞬间,从抵达武汉开始,他们经受着一次次时间和生命的考验,最终挺过了所有难关,抵达了胜利的彼岸,我多想再陪他们一段时日,多记录一些绝不能忘记的故事,又或者真正放下采访本,像老友一般,聊聊彼此。

  65天的战斗,和冠欣、王雅贤两位同事,请你们记得,我们已是过命之交。回想起刚到武汉,我最担心的事是有重要的选题会漏掉,有重要的节点没有处理好,我不曾想过,65天会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改变。

  我反复翻看之前的日记,想找到一个痕迹,究竟从哪一天我不再担心稿子的事,而开始担心战友的安危,每次他们进入隔离病区采访我都很揪心,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这个痕迹,也许是潜移默化的吧,我只记得在江夏方舱医院关舱大吉的那一天,穿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时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之中有人被意外感染,我会一直留在武汉,直至你们痊愈,我们一起回家!

  战斗告一段落,我们三人的小团队也到了解散的时候,每个人都面临新的挑战,接下来要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当中去。要花多长时间来适应?离开彼此的支撑是否还习惯?又或许经过跨越生命的历练,我们能不能比以前做得更好?

  65天,我们的战斗方式从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媒体记者的明确分工,变成了相互补位不分彼此,到最后的关头甚至无需言语的沟通,便知道如何配合,“三人合一,三头六臂”。希望有一天这个三人团队会再次合体,再展现它的能力,而不是成为一段尘封的记忆。我们时刻准备着。

  最后想说的是,我思念着钟鼓楼前的什刹海,却也割舍不掉江汉大学的三角湖,这样的纠结在时刻折磨着我。在我的认知里,人的概念不仅仅指肉体,一段刻骨的记忆也可以独立为人,所以我将一段记忆幻化成另一个我,将它留在了三角湖畔,亦徘徊于樱花树下,陪伴武汉,陪伴于梦境之中。

【最后一封战疫日记】相关文章:

《最后一头战象》好词好句09-29

最后的六一日记12-30

致敬抗疫先锋的一封信02-02

致抗疫英雄的一封信12-25

最后的开学季心情日记02-04

军训最后一天日记10-02

军训的最后一天日记10-22

暑假最后一天日记01-13

军训最后一天日记12-21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