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人物作文>人物作文

人物作文

时间:2024-08-17 09:49:02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人物作文(合集4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物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物作文(合集4篇)

人物作文 篇1

  一年级的时候,我从外地转学到天王,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就是我的同桌曾秋艳。她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两条麻花辫,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可爱极了。曾秋艳微笑着对我说:“你好,我叫曾秋艳,是这个班的班长,你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我们交个朋友吧。”说完,她伸出手,眨了一下眼睛。我拉了拉她的手,小声说:“你好,我叫李沁。”从此,一颗友谊的种子埋进了我的心田。

  一次上体育课,我摔了一个大跟头,别的同学都从旁边绕过去。原本在我前面的.曾秋艳发现了,连忙把我扶起来,关切地问:“李沁,你没事吧?”我拉起裤管,膝盖破了一块皮,疼得很厉害。老师看见了,叫曾秋艳带我到医务室包扎。曾秋艳让我把一只胳膊搭到她的肩上,自己一只手拉着我的手,另一只手扶着我的腰,慢慢地走向医务室。到了医务室,她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天早读,我抽屉里的两张废纸溜了出来,落到曾秋艳的凳子下面。刚好老师检查卫生走过来,就批评她不讲卫生。曾秋艳没有说什么,立刻捡起废纸放进了废纸篓里。朋友背了黑锅,自己却不敢承认,我一整天都不敢看她的眼睛。曾秋艳却像没事一样。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向她认错,她却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所以没有生你的气呀。”

  事情过去好几年了,我觉得就像是昨天发生的。直到现在,我和曾秋艳还是最好的朋友,虽然我们不在一个班。

人物作文 篇2

  唐僧是西游中的必不可少的人物之一,在冥冥之中,他就是为了取经而生的。

  唐僧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他善恶不分、固执己见,因此他多次不听悟空的劝告而身陷囹圄,如“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与“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明明是妖精,他偏视作好人;而且他耳根子软、不分好赖,多次受八戒的挑唆而对孙悟空念紧箍咒,还几次赶走孙悟空,对待妖魔与强盗时心慈手软,对待行者时却铁石心肠,;除此之外,他还受不得苦、胆小怕事,取经路上常常喊苦喊累,稍稍遇到一个妖怪或峻岭便哭哭啼啼、吓得从马上栽下来,没有个男人样;除过这些不算,他还有很多缺点。

  不过虽然唐僧的缺点很多,但他还是有一些优点的,不能凭着他的缺点便抹杀他的优点。首先,他的外在条件很好,是个美男子,否则女儿国国王也不会非要嫁给他。其次他的品性也确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他历经十万八千里前往西天取经,这一行为本身便是可赞的,也可以显出他的执着,还有在他被女儿国国王以及众多女怪看上时能够守身如玉、坚守本心,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何况他还不爱权势富贵;而且他的才华也的确很好,当得起才高八斗,他记忆力很好、出口成章,所做诗词皆为一等,如“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像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所以综合而看,唐僧还是值得称颂的,哪怕他有一些缺点,但这世上又有谁是完美无缺的呢?何况所谓的取经,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作者想要告诉大家的重点在于:若想达到理想境界,需经过很多的磨难,并不是一日两日便可达到的,每个人并不是生来就完美的,而他所有的不完美在修行的途中都是要被一一完美的.,你所遭受的所有苦难都是注定的,唯有如此,你才能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也就是文中的取到真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

  至于唐僧不分善恶、不分好赖,对悟空的一些不公,也实在不用太过苛责。因为悟空本就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将意象实像化的产物,悟空所代表的是人心中的杂念与恶念(或许用恶念不太恰当,但姑且用之吧),这在作者的笔下也多次提示,如作者常在章回名中称悟空为“心猿”,这便是最好的证明。而取经的过程所表现的其实就是定心、修心的过程,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唐僧还是没有必要受到那么多的指责的。

人物作文 篇3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是个平凡人,但在我们眼里,他既平凡又不平凡。孙少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孙少安的人物形象作出深刻地剖析。

  一、孙少安的生长历程

  孙少安生长于农村,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从六岁开始就帮家里干农活。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为了帮父亲撑起这个家,他毅然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上学,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艰难的选择。

  放弃上学后,孙少安在家帮父亲的日子并不轻松。孙少安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家生存条件的困窘,还要面对一个对他不满、时时刻刻对他进行算计的村支书田福堂。尽管如此,孙少安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抗争着田福堂的政治高压,在十八岁那年被推选为生产队长,这时家里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在后来,改革浪潮的思想影响了孙少安,孙少安决定闯出自己一片天地。有一次孙少安在帮人拉砖的时候净挣了两千五百元,这个数目对于身为农民的他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孙少安并没有因为这区区的两千伍佰元就开始满足而决心继续帮人拉砖,而是打定主意要做自己的老板,自己开创出一份事业。他开了一个烧砖窑并在一年以内挣了不少钱,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好能手,获得了村民的尊重与羡慕。可惜好景不长,为了挣更多的钱,孙少安开始扩大生产,在第二次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孙少安将烧砖的人用错了,结果这个错误就导致了他的破产,使他再次回到贫穷的原点。在他破产后,村里的人一改他生意红火时对他的态度,有的甚至对他冷嘲热讽。但值得庆幸的是孙少安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想创业挣钱的想法,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卷土重来。孙少安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再一次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在事业成功后,孙少安不计前嫌,原谅了村民之前对他的.态度。他为了让整个村子一起富裕起来,还开始用自己的事业帮他们也挣到钱。不仅如此,孙少安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还主动出资帮村里的学校进行了翻新。喜事成双,在他第二次创业获得成功后,他被村民们推选成为了新的村民委员会的主任。故事到这,可以说孙少安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孙少安的人物性格分析

  (一)忍

  孙少安的性格中“忍”是很重要的。

  孙少安能忍,这从他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来。在六岁的时候,他能忍受家里的贫穷,能忍受家里的困苦并体谅父亲,帮其干不属于自己年纪的农活。在十三岁,他忍着辍学的悲伤帮父亲用他尚还稚嫩的手撑起了一个家。在田福堂的算计下,他也一样地忍,他的忍不仅仅只对于田福堂的“政治高压”,还体现在对吃苦的能忍。而他对吃苦的能忍使他在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了村子里出名的能手,被推举为了生产队长。他的忍在这个时候为他的家庭条件带来了好转。

  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面对村民的冷潮热讽,他也一样选择了忍。他的忍并不是像生活妥协,而是蓄力发起下一轮的挑战。第二次,他创业成功了,可以说,他的忍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

  (二)仁

  孙少安的性格中,“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的“仁”体现在对于田福堂的算计不计较;体现在原谅村民对他的冷嘲热讽;体现在成功后仍不忘村民、带村民一起致富;为村子翻新学校;体现在他成功后不忘本。

  如果说他的忍为他带来的是事业上的成功,那么他的“仁”为他带来的则是人心与尊重。“仁”使他在最后被推举成为了新一任的主任。试想,如果他只有忍而没有“仁”,那么到最后就算他事业成功了他也不会赢得村民的尊重,被推选成主任。所以说,“仁”是他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吃苦耐劳

  孙少安的成功与他的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没有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那么他拿什么来创业?拿什么作为十八岁那年被选为生产队长的资本?拿什么去撑起那一个家?拿什么去获得村民的钦佩?他的吃苦耐劳为他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为他后来成为新一任的主任埋下了伏笔。

  (四)有责任感

  孙少安正因为有了责任感才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十三岁时,他对于家庭的责任感驱使他放弃了学习而选择了撑起这个家。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在成功后不忘本,为村民翻新学校,带村民走向财富大道。这些,都是他责任感的体现,也是这些,为他赢得了村民真心的钦佩与尊重。

人物作文 篇4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人人皆知的人物——诸葛亮,他是蜀国的军师,也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他忠于主君,备受后世推崇。在受刘备托孤后,他一直对刘禅尽心尽力,做事都亲力亲为,忧公如家,《出师表》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令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诸葛亮在割据一方的政权中大权独揽十余年,但是既不敛财,也不谋任何私利或名位,一直只以兴复汉室为任。他是智慧的化身,忠孝的代表,军师当之无愧。呼风唤雨、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让人敬佩之极。 他发明的八卦阵威力无比、木牛流马方便了运输、连弩大大防御了敌人、馒头解放了少数民族、孔明灯传递了有用的信息、孔明棋活跃了士兵烦恼的心、火兽大败孟获、搭桥枪助士兵解决渡河难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有诸葛亮使用的计谋:调虎离山、围魏救赵、空城计、欲擒故纵,反间计 擒贼擒王,以逸待劳,空城计,草船借箭,声东击西……等等。处处表现他的才略和智慧。 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可是基本贯穿了整个三国演义,据史料统计诸葛亮一共参加战斗(有名字的)有27场,共出计策(在战斗中有着十分关键的计策)1000余次,一生中主要的'战斗有5场。

  在此我讲讲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一共有100余万人参战一共有200余名有记载的谋事参加有30多名又名的将军参战,大将有10名,一是曹操方的夏侯渊,于禁,蔡瑁,张辽。孙刘方有赵云,关羽,张飞,甘宁,徐盛,黄盖等大将,主谋曹操有荀彧,贾诩等,孙刘方有诸葛亮、张昭、周瑜等。真像一个群英会呀。曹操在兵力方面有了绝大的优势,但是在谋士、将军方面就没有孙刘的大了。这也就是导致曹操兵败的原因,曹操不是在失败的时候说要是郭家在的话我就不会输了吗。在此诸葛亮起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如果不是诸葛亮的那令人敬佩的口才,孙权是不会一口咬定要与曹操决一死战的,不是在三国演义中的一回就是说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了孙权、周瑜吗?没有诸葛亮也就没有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诸葛亮是一个在历史上十分有作用的人物。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

  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佚名

  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创作。李白的诗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一切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的歌唱。

  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佚名

  3、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佚名

【人物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人物的作文11-13

人物的作文(精选)12-25

[精选]人物作文12-02

(精选)人物作文12-10

人物的作文【经典】09-14

人物作文(精选)01-13

人物作文07-24

人物的作文[精选]07-01

(经典)人物的作文11-07

(精选)人物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