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人物作文>人物作文

人物作文

时间:2024-10-31 03:05:37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优)人物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物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人物作文3篇

人物作文 篇1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是个平凡人,但在我们眼里,他既平凡又不平凡。孙少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孙少安的人物形象作出深刻地剖析。

  一、孙少安的生长历程

  孙少安生长于农村,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从六岁开始就帮家里干农活。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为了帮父亲撑起这个家,他毅然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上学,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艰难的选择。

  放弃上学后,孙少安在家帮父亲的日子并不轻松。孙少安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家生存条件的困窘,还要面对一个对他不满、时时刻刻对他进行算计的村支书田福堂。尽管如此,孙少安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抗争着田福堂的政治高压,在十八岁那年被推选为生产队长,这时家里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在后来,改革浪潮的思想影响了孙少安,孙少安决定闯出自己一片天地。有一次孙少安在帮人拉砖的时候净挣了两千五百元,这个数目对于身为农民的他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孙少安并没有因为这区区的两千伍佰元就开始满足而决心继续帮人拉砖,而是打定主意要做自己的老板,自己开创出一份事业。他开了一个烧砖窑并在一年以内挣了不少钱,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好能手,获得了村民的尊重与羡慕。可惜好景不长,为了挣更多的钱,孙少安开始扩大生产,在第二次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孙少安将烧砖的人用错了,结果这个错误就导致了他的破产,使他再次回到贫穷的原点。在他破产后,村里的人一改他生意红火时对他的态度,有的甚至对他冷嘲热讽。但值得庆幸的是孙少安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想创业挣钱的想法,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卷土重来。孙少安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再一次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在事业成功后,孙少安不计前嫌,原谅了村民之前对他的态度。他为了让整个村子一起富裕起来,还开始用自己的事业帮他们也挣到钱。不仅如此,孙少安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还主动出资帮村里的学校进行了翻新。喜事成双,在他第二次创业获得成功后,他被村民们推选成为了新的村民委员会的主任。故事到这,可以说孙少安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孙少安的人物性格分析

  (一)忍

  孙少安的性格中“忍”是很重要的。

  孙少安能忍,这从他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来。在六岁的时候,他能忍受家里的贫穷,能忍受家里的困苦并体谅父亲,帮其干不属于自己年纪的农活。在十三岁,他忍着辍学的悲伤帮父亲用他尚还稚嫩的手撑起了一个家。在田福堂的算计下,他也一样地忍,他的忍不仅仅只对于田福堂的“政治高压”,还体现在对吃苦的能忍。而他对吃苦的能忍使他在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了村子里出名的能手,被推举为了生产队长。他的忍在这个时候为他的家庭条件带来了好转。

  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面对村民的冷潮热讽,他也一样选择了忍。他的忍并不是像生活妥协,而是蓄力发起下一轮的挑战。第二次,他创业成功了,可以说,他的忍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

  (二)仁

  孙少安的.性格中,“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的“仁”体现在对于田福堂的算计不计较;体现在原谅村民对他的冷嘲热讽;体现在成功后仍不忘村民、带村民一起致富;为村子翻新学校;体现在他成功后不忘本。

  如果说他的忍为他带来的是事业上的成功,那么他的“仁”为他带来的则是人心与尊重。“仁”使他在最后被推举成为了新一任的主任。试想,如果他只有忍而没有“仁”,那么到最后就算他事业成功了他也不会赢得村民的尊重,被推选成主任。所以说,“仁”是他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吃苦耐劳

  孙少安的成功与他的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没有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那么他拿什么来创业?拿什么作为十八岁那年被选为生产队长的资本?拿什么去撑起那一个家?拿什么去获得村民的钦佩?他的吃苦耐劳为他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为他后来成为新一任的主任埋下了伏笔。

  (四)有责任感

  孙少安正因为有了责任感才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十三岁时,他对于家庭的责任感驱使他放弃了学习而选择了撑起这个家。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在成功后不忘本,为村民翻新学校,带村民走向财富大道。这些,都是他责任感的体现,也是这些,为他赢得了村民真心的钦佩与尊重。

人物作文 篇2

  初中遇到位好老师姓周是班主任教数学,她居然占用一周数学、自习课的时间给我们念一本小说,声情并茂地念,念到潘冬子时,我呆呆地听入了神,想起了李敏,想着想着泪水就流到桌面上了。

  后来看电影《闪闪的红星》,银幕上的潘冬子长得太像李敏了,简直是一模一样、一样的俊美、一样的让人感动。

  小学同学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李敏。

  几十年过去了,近些日子李敏的模样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在我的梦里浮现:他的双手捧托着两脸,露出两只清冽亮晶晶的眼睛,偏着头,探视我头上的白发,他的心思难以琢磨,仿佛是要引着我的心魂回到年少的时光,回到我们天真无邪的欢乐和友谊里。

  我们小学的时光真是人生的天堂,是人生天真烂漫的天堂。每一片飘落的树叶始终回不到它最初的地方,就像我们回不到年少。童年是人生最珍贵的阶段,是人生最愿意返往的阶段,也是可以用人的一生、用人的衰老的一生回忆和怀念的阶段。像是我们生命所有的美好和精华都留在哪儿了。

  我们上学不像现在,背着书包剩下的事情就是上学校去玩了。上学作为玩的借口真是太正当不过的理由了。话又说回来我们那时学也没啥正而八经好学的,譬如我们一年级的语文书翻开第一课五个字——“毛主席万岁!”后面这个“!”像棒槌的东西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老师写在黑板上也只是一竖加一点,额外学会了三个字“感叹号。”听她说:意思是我们当小学生的念这五个字时要带着感情大声朗读。好像别人活一万岁需要我们为他展劲一样。最后一课呢多了五个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后面还是有一个“!”像棒槌一样的东西,孩子们一高兴:“哇!感叹号。”老师说:“错了,这里是惊叹号。”孩子们惊得张大了口。是不是嘛,没啥好学的,还是说说我们玩的事儿吧。

  我们玩的玩意玩得最多的是“逮猫”,为了贴近时势给它附加了一个名称“抓特务”。在上下学的路上,课间的教室过道操场学校四周空荡的场坝田间地头上,到处都有我们嘻嘻哈哈疯疯癫癫追逐的喧哗。只要有李敏参加,当“猫”的就是他了,谁叫他只知道直来直去的疯跑不知道倒拐呢?眼见他要捉住你的衣襟了,你轻松往旁边一闪,见他擦着身直冲冲地冲出去老远老远了,他回过头又欢欣鼓舞地向你追来。有次我站在坡地边,向他招着手心眼鬼怪:“来呀,来抓我呀!”他飞快地奔来,嘴里嚷到“抓住你了!”我往旁边一闪……他滚下坡了,坡里是一片青油油的麦田。一群孩子生怕摔伤了他,惊慌地跟着他像皮球一样滚进麦田里了,大家各自摸摸脑壳嘻嘻哈哈大笑。然而麦苗被我们糟蹋完了。次日教室里来了一个生产队的人,老师介绍他是队长,并说:“是谁昨天破坏了地里的庄稼,自己站出来,破坏公家的财产要赔偿!”大家心里害怕,把头埋伏到桌面下,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叔说话了:“坦白从宽哈……”李敏站了起来怯怯地说:“爸爸是我……”同学们抬起头来,见李敏的爸爸铁青着脸愤愤地离开了。

  转眼春天过去了,马上就要迎来六月、迎来儿童的节日。老师和同学们要我当入红小兵。老师说“六一”那天我要穿上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到操场的土台上去戴上红领巾。这可难住我了,三样东西我一样都没有,想要妈妈给我买,见生病躺在床上的母亲又怎好开口呢?何况为了给妈妈治病我家还欠着好些债,那来钱给我买新这些东西。瞧着节日一天一天临近,我心里为难极了,玩的心情也没有了。李敏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对我说:“是不是要当红小兵了,瞧不起我们了?”我不愿意告诉他我的窘境,生着气对他说:“红小兵有啥好稀奇的,我才不稀罕呢,你想当就让给你。”“真的!”他立马兴奋地说。“嗯,我们找老师去。”我说着便去拉他的手。他听出我的话有些不对劲,赶紧说:“别、别、当红小兵是多光荣的事呀,老师不是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沾染着烈士的鲜血吗?我哪配啦。”我想了想,改口对他说:“这样好不好,戴红领巾的时候你去帮我戴,你想戴好久都成,然后再还给我。”他问:“为啥呢?”我只好向他说出我没有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这件事情。李敏笑了笑、偏着头望我笑了笑:“好嘛,我领下来就还给你。”

  “六一”的清晨天空晴朗,阳光灿烂。我穿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蓝色的小褂子背着书包,心里忐忑不安向学校走去……

  突然李敏从路旁的树林里蹿了出来,他穿着崭新的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拉着我向树林里跑去,一直跑到了学校背后的厕所里。“快!快!我们快点换衣服。”说完他就窸窸窣窣地脱身上的衣服边脱边把脱下的衣服甩给我,把自己脱得精光光的只剩下花花的'裤衩,捞出他的小鸡鸡,嘻皮笑脸地捉住小鸡鸡对我说:“咱俩比比,比比谁尿得又高又远。”我的野性子被他调起来了:“比就比嘛。”心想你以为你奔跑不倒拐,未必撒尿也不倒拐嗦。我也三下五去二地脱下了身上的衣服和裤子。我俩站在厕所边的堡坎上开始比了起来,身子使劲往后仰啊,仰到我们的尿尿直直的尿向天空,尿了自己一肚子的尿,差点尿到脸上了。

  两年后的“六一”李敏也当上了红小兵。

  初夏下了一夜的雨,早上仍然在下,低矮的村庄、起伏的山塬笼罩在浓密的雨雾里,天地十分逼仄沉闷让人喘不过气来。“笃、笃、笃……”泥泞的坡道上李妈背着李敏下坡来了,走近身旁,我问:“李妈,李敏咋了?”李妈抬起头来,脸上流淌着雨水和汗水,冒着白色的热气,回我:“李敏病了,我背他去看病。”

  “笃、笃、笃……”踩踏着雨水的足音和倦缩的背影消逝在雨雾的深处。从深处里传来:“亚军,帮李敏请半天假。”李妈依然低低的埋着头,埋着头背着病中的儿子走向雨雾的深处。

  下午李敏没有来上学。次日的上午李敏仍然没有来上学。李敏的坐位在教室里空着,空位异常突兀。

  我望着窗外,——窗外晴朗的天空,阳光照耀着通往校园的道路。我的凝望明亮地呼喊着:“加油!加油!李敏!加油!我等你,快快直直端端跑来抓住我。”

  一个小孩从道路的尽头冒出了黑黑的头颅,直直端端地在阳光照耀下跑来,跑向我欢呼的心灵和窗口。跑来的孩子是李敏的弟弟,上气接不住下气在窗外对我说:“哥哥,哥哥死了,死了的哥哥不闭眼睛,妈妈喊我来请你们。”

  “李敏死了!”同学们从前门和后门蜂拥而出,身后的桌椅板凳乒乒乓乓跟着我们蜂拥而出。来到病房,“我哥哥呢?”整理床铺的护士哽咽说:“送太平间了。”

  李敏睡在白色的床架上,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胸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两腮泛起一片潮红,睁着清冽晶莹的大眼,李妈伏在他的面前,抬一次头,对着他的脸说出一位同学的姓名,说着说着李妈的手从李敏的额头抚下,露出泪水滴落在李敏闭合了的眼睑黑油油的睫毛上。李妈舒了一口气,仰起脸,用她抚摸李敏的手掌的手背顺手揩过自己的泪眼对我们说:“谢谢……”

  悲恸的哭声撞击着四面冰冷的白墙,回荡的悲咽离灿烂的蓝天仅隔一面白墙……

人物作文 篇3

  有一种回忆叫做感动,有一种真情叫做温暖,有一种尊严叫做承诺。这,这就是洗礼人类心灵的盛典,这就是真情的温暖。

  《感动中国》中,涌现出了很多伟人,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孙水林在腊月26,拿着20几万元钱,去给一些农民工发工资,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生了车祸,孙水林的妻儿当场死亡,自己也在抢救过程中去世了。弟弟孙东林听到这个不行的消息后,并不是悲伤,而是记急着完成哥哥的遗愿,把这些钱送到每个农名工手里。因账单在车祸途中已丧失,所以孙东林告诉农民工们,希望他们能凭良心拿钱。当孙东林手上的20几万元钱发完后,还有些农名工没法到钱,这是孙东林就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积蓄,老母亲也拿出自己的一万元养老金。最后每个农民工都分到了钱。

  我想,这对信义兄弟不仅感动了我的心,也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心。推选委员说:“这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照,值得我们把心掏出来照。”

  虽然它们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它们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们用炙热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好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要结实一分,就好像使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人物作文】相关文章:

人物作文【经典】01-25

【经典】人物作文01-27

[经典]人物作文06-18

人物作文(精选)01-13

(精选)人物的作文02-14

人物的作文02-20

人物作文【精选】03-30

(经典)人物作文04-21

人物作文[经典]08-28

人物作文(经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