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写作素材>名人故事>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时间:2022-11-02 11:39:19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精选故事

名人精选故事1

  孙中山一生支持革命。曾经有人到东京跟孙中山说要在山东革命,一切完备,可惜钱不够,孙中山就把自己仅有的1200元给了那人。过了几天,有朋友说:“那个人把钱乱花了,你为什么要轻信他们,老是被骗呢?”孙中山说:“革命不怕被骗,不怕失败,一百件革命事业只要有一件成功,革命就能胜利。”

名人精选故事

  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许多人听说他带回来好多华侨捐款,把他当成了财神爷,天天盼着他回到上海。等到孙中山一下轮船,还在老远的地方人们就看见了他,跑过去围着他很直接地问:“这次回国带了多少大洋回来啊?”孙中山笑着说:“钱我没有带回来,带回来的只有宝贵的革命精神!”

  1911年孙中山去南京前夕很穷。他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回忆:黄昏,宫崎寅藏走进了孙中山的住所,没什么人,孙中山说:“你能借我500万元吗?我明天就要当总统了,身上却没一点钱。”宫崎寅藏说:“我不是耍杂耍的,上哪一晚上给你变出这么多钱。”孙中山说:“那一个星期好了,要不然我当了总统也只好逃走。”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闲杂人等走开!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的!”孙中山不禁笑了,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穿着很普通的人竟是大总统,吓得连连请罪。

  犬养毅曾经问孙中山:“您喜欢什么呢?”孙中山不假思索地说:“革命!推翻清政府!”犬养毅继续问道:“没有您最喜欢的吗?”孙中山说:“书,读书!”犬养毅说:“不愧是大丈夫!”说完两人都笑了。

名人精选故事2

季布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名人精选故事3

  刘继卣是一位功力颇深的丹青高手,尤以画马、牛等动物见长。他小的时候,还曾被人称为“小马迷”呢!

  刘继卣画马,是从临摹开始的。他父亲有很多印有外国名画的明信片,这些名画捕捉物象的精湛技巧,深深打动了刘继卣幼小的心灵。他临摹最多的是英国一位女画家画的《牧马图》。画面上八匹骏马各具神态,牧马人十分得意地骑在马背上,周围青山绿水,景色迷人,生动极了。刘继卣终日把这张明信片带在身上,想瞧了就拿出来瞧一瞧,总觉得瞧不够。有一天,他和弟弟闹了点小矛盾,弟弟为了报复,趁他睡觉的时候,把他的《牧马图》偷走了。他发现后,急得团团转,又哭又闹,简直快要发疯了。弟弟万万没料到,这么张小画会给哥哥带来那么大的痛苦。他心软了,赶忙把明信片又还给了哥哥。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刘继卣又开始练习写生的真功夫了。他几乎每天都要跟着马群走一殷路,细细观察马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形体和神态,然后把这些都画下来,旁边还写上许多说明文字。有一天,他和弟弟一块去东楼村买东西。他走在前面,弟弟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弟弟傻眼了:哥哥不往东楼村走,却离开大路,跟在两匹马后边,朝一条羊肠小道上走。他活像个机器人,两眼盯着马举足蹬蹄的动作,一直走出十来里远,累得弟弟直叫苦,而继卣心里却乐滋滋的。

名人精选故事4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知道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

  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

  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合谈,合谈打仗,总是不得安宁。

  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就连吃水都困难,何况还有敌人不断骚扰。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时,随身带了四个大行囊,别人以为是总兵的四季衣裳,实际上范仲淹是个有心人,四个行囊中装的是菜种、豆种、笔墨纸砚和书籍。

  范仲淹到了延安,一边发动士兵开荒种地,将他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黄土里,一面苦练杀敌本领,将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民聚居在一起,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范大人身先士卒,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边防巩固,人民生活也逐渐改善,西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一年,正是牛羊肥壮谷子黄的时候,西夏国主给范大人送来一封书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宝塔,信上特别提出,到时自带干粮,决不打扰百姓。对于西夏国主前来拜访,范大人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机会与西夏修好,便回信表示欢迎。

  西夏国主来延安作客时,全城张灯结彩,范大人亲自出城迎接。

  客人进了城,果然连茶水也不喝一口。范大人到城外番营回访,看见帐篷内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还有一种大块头的青菜,询问后才知道,那是西夏人最爱吃的雪里蕻。

  范大人与西夏国主闲谈时,讲起自己最爱吃蚕豆,说蚕豆出在江南,眼下延安也可以种植了。青蚕豆鲜嫩味美,老蚕豆可以炒熟吃,作菜作粮都可以,西夏国主听了当即要求看一看蚕豆是个什么样子。

  国主看了蚕豆,想吃蚕豆,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说。范大人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当即叫手下人拿来一斗蚕豆瓣,笑着说:“大王爱吃雪里蕻,本帅爱吃蚕豆,为了将你的爱好和我的爱好合为一好,何不将两样东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国主大喜:“蒙范大人不弃,敬请一试!”

  范大人叫手下人用蚕豆瓣烧雪里蕻,香味四溢。吃的时候,西夏国主大加“妙极妙极,简直可以称作天下第一菜了!”范大人说:“如此好菜,乃汉番两家合二为一所得,故而味道鲜美绝伦!”西夏国主听了高兴地说:“这便是两好合一好,汉家番家只有和睦相处,才会有快活的日子呀!”

  范大人镇守延安多年,边境太平无事,西夏向大宋俯首称臣。后来,范仲淹因年事高,回苏州安度晚年,又将雪里蕻的菜种带了回来。如今江浙沪一带农村,广种蚕豆与雪里蕻。人们吃着雪里蕻豆瓣汤的时候,就会念起范仲淹。

  19岁那年,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

  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了解到范仲淹的艰苦生活后,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留守官听了非常感动,就叫儿子把自家好吃的东西送些给范仲淹。范仲淹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过了几天,留守官的儿子来到范仲淹的床上取书,无意中翻开了一个包裹,里面竟是自己送与范仲淹的食物。这些东西,范仲淹根本没吃,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有的都腐烂变质了。他非常生气,跑到学堂里质问范仲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好好的东西都让你白白糟蹋掉了,这是你的待友之道吗?”

  范仲淹等他冷静下来后,歉意地说:“谢谢你们一家人对我的帮助,我很感激,只是因为我长期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突然享受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以后我还能吃得下薄粥酸菜吗?另外,我之所以接纳你的食物,就是因为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害怕让拒绝伤害到你啊。”

  原来,范仲淹“不领情”背后的原因是这样啊,留守官的儿子惭愧极了。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遇到确实无法拒绝的情形时,不妨像范仲淹一样,笑着接纳,但背地里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立场,坚持着自己的初衷。这样,你才能既不伤害了友谊,也不会改变了自己。

名人精选故事5

  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团结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名人精选故事6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太可怕了,我在树林中挖出了一堆黄金!”

  两个人心里忍不住说:“这真是个大傻瓜!挖出了黄金,这么好的事他居然说太可怕了,真让人想不明白!”于是他们又问那个僧人道:“在哪里挖出来的?请告诉我们吧。”

  僧人说:“这么厉害的东西,你们不怕吗?它会吃人的!”

  那两个人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它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树下面。”

  两个朋友就立刻去找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那些金子。一个人就对另一个说:“那个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黄金在他眼里居然成了吃人的东西。”另外一个人也点头称是。

  他们于是讨论怎么把这些黄金拿回去。其中一个说:“白天把它拿回去不太安全,还是晚上拿回去好一些,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一些饭菜来,我们就在这里吃饭,然后等天黑了再把黄金拿回去。”

  另外一个人就照他说的去做了。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把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就好了!等他一回来,我就用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回去拿饭菜的那个人也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给他的饭里下毒药,他死了,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结果等他拿了饭菜回到树林里时,另一个人就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把他打死了,然后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么做的。”接着他拿起那个人送来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到很难受,肚子里像火烧一样,他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是太对了!”

  这真是应了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贪念惹的祸,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死敌!

名人精选故事7

  丘吉尔

  1929年,刚刚卸去英国财政大臣之职的丘吉尔和几位同伴来到美国,受到了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盛情款待。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后,在美国股民巨大热情的感召下,丘吉尔决定自己也投入10万美元玩股票。

  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也是美国股灾和金融危机爆发的那一年——在该年10月24日一天之内,丘吉尔就损失了所有本金。那天晚上,巴鲁克邀请大约50名财界领袖一起吃晚饭,向丘吉尔祝酒时,戏称他为“我们的朋友和前百万富翁”。

名人精选故事8

  1.莫扎特六岁时,在德国慕尼黑市的皇宫举行第一次演奏会因为宫中地板光滑,所以他一进宫门,就滑了一跤这时有一个小公主,走过来把他扶起来,还吻了吻他的手莫扎特非常感激,不知如何答谢就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取你做新娘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2.苏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凶悍,有一次,她大发脾气,把苏格拉底大骂一顿后,还有余怒未息,就提了一大桶水,浇在她先生头上苏格拉底搔了搔淋湿的头发,笑到:雷声以后必有大雨,这是自然法则,也证明这是真理

  3.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4.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5.爱因斯坦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他对人生成功的看法他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假设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则我可以写成下列的公式A=X+Y+Z,X代表工作,Y代表游戏记者问:那Z代表什么?爱因斯坦笑着回答:Z是把你的嘴巴闭起来

  6.芬兰指挥家鲍理司塞博夫妇到美国来表演他们住的房子,据说常常闹鬼有一天果然被鬼的声音吵醒了塞博太太要她先生去看看,可是这名指挥家却说:不,亲爱的,还是你去好了因为你的英文说得比我好些

名人精选故事9

简短名人故事:无论如何,再试一次吧

  在一次火灾中,一个小男孩被烧成重伤,下半身没有任何知觉。出院后,妈妈每天用轮椅推着他到院子里转一转。

  有一天,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有事离开了。迷人的景色让他有了站起来的欲望。他奋力推开轮椅,用双肘在草地上匍匐前进,爬到篱笆墙边,努力抓墙站起来,拉住篱笆墙想要练习行走。

  一天天过去了,他的双腿始终软弱地垂着,没有任何知觉。可他不甘心靠轮椅生活,他握紧拳头告诉自己: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靠自己的双腿来行走。终于,在一个清晨,当他再次拖着无力的双腿紧拉着篱笆行走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从下肢传了过来。他惊呆了,自从烧伤后,他的下半身再也没有任何知觉。他怀疑是自己的错觉,又试着走了两步,那种疼痛又一次清晰地传了过来:在他不懈地锻炼下,他的下肢已开始恢复知觉了。

  自那以后,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最后,他竟然在院子里跑了起来。自此他的生活与一般的男孩子并无两样,到他读大学时,还被选进了田径队。

  他就是葛林康汉宁博士。他曾经跑出过全世界最好的成绩。也许,就在那一试之下,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无论如何,再试一次吧。

名人精选故事10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中国是中英战争前夕)的清晨数小时出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个繁忙的小镇——米兰。年幼的时候他通常被叫做阿尔瓦,他的'母亲总是叫他艾尔。

  小艾尔很快开始证明他是不寻常的。首先,他几乎从来不哭。他一直是笑。他仿佛努力使别人也笑。

  作为一个婴儿,他也经常对一些事物发生兴趣。他会表现得尽力思考如何将它拿到手中。象人们正在思考时那样,他动着嘴和眼睛。他从不停下努力去做的一件已下决心去做的事。他一学会走路,就不要任何帮助朝着他要去的任何东西走去。

  小艾尔的表现十分让人惬意。他的脑袋很大,但长得恰到好处。然而他那厚厚浅色的头发是个问题。他从头顶竖起来,而且不安于原位。南希·爱迪生不得不剪短他的头发,尽管他不喜欢那样做。

  三岁的时候,阿尔瓦在正思考时用手指捋着头发,跟一个成年人一样。

  就每个人的记忆所及,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问关于任何东西的许多问题。仿佛他要学会说话就是为了提问题。他一学会说话就开始问问题,而且在整个一生中都这样问。他所提出的问题中有一些没有简单的答案,有一些并不重要。但是他从没有停止过提问。他问得这么多,以致于他家里人都不想再回答下去。然而他母亲总是尽力帮助他。

  “为什么风要吹呢?”他问他爸爸。

  “我不知道,艾尔”,塞姆·爱迪生答道。

  “为什么你就不知道呢?”阿尔瓦问。

  阿尔瓦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兴趣。他似乎认为整个自然界充满了未知的东西,而且揭开这些谜就是他的工作。有一天,他正在帮他母亲收集蛋。这时候他们发现一只鹅蹲在它的蛋上。

  “为什么这只鹅不和别的鸟一起吃呢?”艾尔想知道。

  “它正在孵蛋呀,”母亲说。

  “为什么?”艾尔问。

  “让它们保持温暖”,他母亲回答说。

  “它为什么要让它们保持温暖?”

  “这样一来它们会孵化”。

  “‘孵化’是什么意思?”

  “当小鹅打破它从里面生出来的那个蛋并从里面走出来就孵化了。”

  “假如一个蛋被保持温暖,一只鹅会出来吗?”

  “如果正是时候,而且蛋要是鹅蛋。”

  “哦”。

  那天下午,艾尔没有给他家里带来麻烦。他们在那儿也找不到他。这一天都快结束了。艾尔的父亲尽力去找这个孩子。塞姆发现艾尔在邻居家的农场里,正蹲在一些蛋上。他很难过,因为没有一只小鹅决心出来!

  艾尔的哥哥和姐姐比他大那么多,以致于他经常一个人玩或者和母亲呆在一块。艾尔尝试做他哥哥皮特做的事情。当皮特画画时,艾尔就画画。当皮特在读书时,艾尔也试着去读。

  大部分时间艾尔在房屋附近玩,母亲能看得见他的地方。当她没有注意到时,他就走开了。而且因为艾尔对这么多事情如此感兴趣,他常常陷入危险的处境之中。一次,他进入了一间收藏麦子的屋子。他掉进了麦子中,得到的结果是他的脑袋完全被麦子盖住了,睡在里面,他险些死掉,因为那儿没有空气。然而,有人拉着腿将艾尔拉了出来。另一次,他掉进了某处水里,而且得被拉上来,湿漉漉的,惊恐极了。

  他经常光顾塞姆·温切尔斯特的碾房,他是位爱用新东西做试验的人。这一次,温切尔斯特正努力制作一个能飞行的装置。他通过往一个大袋子里装象空气一样但比它轻的东西的办法来做成这东西。这使艾尔对飞行很感兴趣。他将几种化学制品放在一起混合并相信任何吃下这些化学制品的人都会比空气轻。艾尔叫迈克尔·奥尔特兹,一个给艾尔的父亲做事的人,吃下去并飞起来。奥尔特兹吃下艾尔做的所有东西之后病得如此严重以致于需要医生的帮助。艾尔似乎认为那是迈克尔·奥尔特兹的失败——却不是艾尔本人的——奥尔特兹自己不愿飞。

  因为干了这些事,艾尔受了抽打。他父亲认为只有打艾尔才能防止他再制造麻烦。他的母亲也相信,当孩子做错了事你不打他,他将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且她不允许这些事再在艾尔身上发生。他挨打了,但是他没有停止过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

  当艾尔六岁的时候,他比以前挨打得更厉害了。他曾在他父亲的农场的屋子的其中一间里面玩耍。于是,他决定点一把小火。“我要看看会怎么样”,他说着。火迅速蔓延开来。艾尔逃走了,但是房子全部烧着了。火蔓延得足够远,几乎烧着了整个镇子。艾尔的所作所为恶劣到、危险到不可不加以惩罚的地步。然而,你不能对待一个六岁的孩子就象对待一个做了恶事的大人那样。

  塞缪尔·爱迪生说:他要在镇子中心打他儿子,教他别再做危险的事情。他叫来镇上所有的人观看。

  那时候孩子们常挨打,但是从不在公共场合。镇上人都来了,带来他们的孩子,教他们别干这样的事。塞姆·爱迪生趁他们都观看时打他的年幼的孩子。阿尔瓦并未生父亲的气。但是,

  从那以后,他从不把痛苦当回事——他自己的痛苦,或者是别人的。

  艾尔很快再次陷入麻烦之中。有一天,他和另一个男孩在一条小河里玩耍。过了一会儿,艾尔发现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等着这个男孩回来。可是,时间都很晚了,那个男孩还没回来,艾尔便回家了。关于发生的事情,他什么也没说,但在深夜,他被叫醒了,被问起他朋友的事。

  “我等呀等呀,”艾尔说,“他永远也没来。”

  这个男孩已落入水中淹死了。艾尔不懂得应当把发生的事告诉人们。然而,他的父亲开始认为他有点不正常。塞缪尔担心他的儿子不关心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当艾尔七岁的时候,他父亲的生意变得更清淡了。塞缪尔·爱迪生决心去另一个城镇。他想起了这个美丽的小城休伦港,在米西根州,他就是从那儿进入美国的。

  休伦港建在圣克莱尔河流入休伦湖的地方。在旧法国领地格拉西奥特堡的一个镇的北部边缘。塞姆·爱迪生找到了一堂房子。那是一间周围有树,高大牢固的房子。从屋顶可以看见这些湖泊和河流。屋子里的房间都很大,有四个生火的地方。那儿有苹果树、一个花园和农场建筑。爱迪生一家带上他们拥有的每样东西,乘上一列火车,再乘运货马车,抵达米西根州的底特律。然后,他们乘坐一艘小船越过圣克莱尔河,到达他们的新居。

  艾尔还没来得及好好认识一下休伦港,他就被一种叫猩红热的病弄倒了。他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样一来,他母亲没有在那年送他上学。他独自玩耍,或者与母亲在一起玩,她亲近他、爱他。在后来的生活中,艾尔变聋了,人们认定这场病是他耳聋的因素之一。

  此事过后不久,塞缪尔·爱迪生打定主意修建一座高台,超过三十码高,座落在山顶上,这样人们可以眺望休伦港四周的地域。付二十五美分钱,游览者便可以到高台的顶端去,通过一架望远镜眺望。艾尔留在高台上收取人们付的费。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停止来这儿观赏风景了。艾尔和他母亲常常自个儿到顶上去坐着,眺望那湖泊和河流。在那里,他们谈起话来仿佛都是一样的年龄。

  由于他家曾经从一个镇迁往另一个镇,而且因为他的疾病,直到八岁艾尔才开始上学。他去了一所小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在一间房子里读书。教师是一个传教士和他老婆,恩格尔夫妇。绝大部分教学工作是教给学生们记忆的东西。艾尔爱问“为什么”,并得到答案,而不只是学习和记忆教师告诉他的任何东西。这样一来,他在这所学校学习得并不好。

  在学校里过了三个月,艾尔便听到恩格尔说:“那个叫爱迪生的男孩脑子不好。他没法子学”。

  艾尔是个文静的男孩,但这件事的不公平让他十分生气。他带上他的帽子和衣服回家了。“我将永远也不回那个学校,”他说。

  当他母亲从他那儿获知发生了什么事时,她比他更气忿。第二天清早,她就去找恩格尔先生。“我理解你认为我儿子脑子不好。”南希·爱迪生说。

  “他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细心地努力,”教师说。

  “我也当过教师,”艾尔的母亲告诉恩格尔,“而且我想我能说,艾尔有一个比大多数与他同龄的男孩子们更好的脑子”。南希·爱迪生还说,恩格尔的教学方式一定是错误的。

  于是恩格尔说,一个母亲的爱或许使她不能相信关于她儿子的情况是真的。南希·爱迪生怒气顿生。“我将自己教艾尔,”她说,“他再也不来这里了!”

  艾尔一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此后,他母亲便是他的老师。他每天都学习,根据他母亲的严格计划,不仅冬天学,夏天也要学,而其他男孩子们都在玩乐。他并不反对这个,因为母亲给他的不仅是学习,更有对学习的热爱。他认为思考比光是记忆事实更重要。

  南希·爱迪生的教书方式是让他阅读她能找到的最好的书籍——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写的书,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当艾尔八岁时,便对阅读好书发生了兴趣。到九岁时,他已能迅速地阅读难度大的书籍了。他得学会处理自己的每样事情。某些特定的事,需要记忆事实和规则的,他从不真正去学。他也学做算术题,但并不喜欢做。

  他不按照多数人的方式去思考数目。一天,他学蒲式耳——一种农民用的计量单位——相当于八十磅麦子重,他对母亲说:“我有一蒲式耳麦子重。”

  “你为什么那么说呢?”她问。

  “我重八十磅!”他回答道。

  艾尔九岁时,他读了一本科学教材,其中包括一些在家里能做的实验。给他这本书好象让他去洞察整个新世界。他试验了书中所有的实验,艾尔把他得来的所有钱都买了实验用的东西。

  艾尔的一些实验破坏了屋子里的东西。这种事情发生了几回以后,南希·爱迪生吩咐他把所有实验用的器材搬出了屋中家人睡觉的那一部分之外。艾尔在他作为第一个实验室的地窖里找到了一块地方。当他的实验室准备启用时,对于母亲来说,让他离开它吃饭就是难事了。

  有时侯,如果艾尔不看与科学相关的书,他父亲会给他钱。为了买更多的实验用的材料,艾尔就什么书都看,来多取得一分钱。在十岁以前,他已经阅读了又长又难的英格兰的、罗马的、全世界的历史。现在他正在读一本书,是托马斯·佩因写的,他的主意曾帮助过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十岁时,人们对电十分感兴趣,正如今天我们对太空旅行感兴趣那样。艾尔·爱迪生,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的人,对用电报传送电信号发生了兴趣,当他还是个男孩时,那是一件大规模而有趣味的事情。

  艾尔十一岁的时候,电报线路从纽约伸向象芝加哥那么远的城市,从纽约开始有近八百英里远。报纸上登载的尽是遍布美国的电报架线人员的事情。

  十一岁时,爱迪生研制他的第一台电报机。他从一本科技书上学习了怎样去制作。为了尽量

  获得电报所需要的电,爱迪生捉来两只动物,把电线通在他们的腿上,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捋着它们的毛皮。这并未给他提供所需的电。

  但是,艾尔比先前更有信心地认为他能制造一台电报机。然而,他需要钱买电子器材。塞缪尔·爱迪生的生意已不景气了。除了最需要的东西以外,家里无钱买任何东西。艾尔想了一些挣钱的路子。他决定去干农场事情。他与迈克尔·奥尔特兹在塞姆·爱迪生的土地上围了个大菜园。他们在休伦港走门窜户地销售他们在菜园里种的新鲜玉蜀黍和其它东西。靠干这个他们获得了几百美元,但是他们将大多数钱交给了艾尔的母亲。

  艾尔不想在务农上再耗费时间。他听说,从底特律到休伦港的新开设的铁路上需要一个卖水果和蛋糕的男孩。艾尔请求了这份工作。铁路上不付给这个男孩任何钱,但是他可以用一点点钱买来食品再在火车上卖出更多的钱。

  艾尔只有十一岁,他做这个工作,是年轻了些。他母亲不想让他接下这个工作。她考虑着一些可能发生的恐怖的事情——失去控制的火车奔驰着,撞到了一起,要么两边相撞,要么车头相撞。他想象着艾尔躺在倒下的沉重的车厢下面,受了伤。她还害怕艾尔在底特律等车时会遇上坏人。但是,艾尔的父亲说,他在等车时能学到有用的东西,他没有足够的钱送艾尔再上学。艾尔只想着为他的科学实验去弄足够的钱。

  爱迪生一家可能需要艾尔从工作上得来的能给他们的极小的几美元钱。过了一段时间,他母亲决定让艾尔去接下这个工作,大干线铁路便将这门差事给了他。

  他十二岁了。他的童年时代结束了。

  艾尔在火车上开始卖食品时,他是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孩。他长着蓝色的眼睛和厚而褐色的头发,通常是杂乱无章的,他的衣服总是不新,而且没有被细心地注意,他仿佛根本不计较他表现出的模样。他有一套值钱很少的衣服,他一直穿到它变瘦了为止,不到那时他就不去买另一套。他母亲硬是叫他去洗手和脸,穿干净衣服。看来没有人能叫他去擦亮他的鞋子。

  尽管艾尔对自己的穿戴并不关心,人们还是喜欢他那种表现。他想要每时每刻都在做事情,当有事要做时,对于他来说,睡上几分钟就象别人睡上几小时那样足。他老是忘记事情,因为尽管他可能和别人在一块,他却总是想着怎样去制作新东西。他常和别人谈心,或者做游戏,但是他脑子里常忙于思考别的东西。

  艾尔很快意识到,如果有另一个男孩帮助他的话,他能从他的火车上的生意中获得更多的钱。他可以把一些新增的收入付给别的男孩。他请了一个名叫巴尼·麦札维尔的男孩在星期六不上课时给他工作。艾尔仅仅十二个年头,但他已经让别人为他做些小事。

  艾尔使用了一节空火车皮作为办公室。第一个星期六,他教会巴尼怎样卖食品。此后,他指望巴尼不用再教就能做这件事。巴尼在火车上经常见不着艾尔,因为艾尔把他的办公室变成了一间实验室,总是在做一项试验。

  艾尔早上七点离开休伦港,十点半到达底特律。回头的火车下午四点半离开底特律,晚上七点半到达休伦港。在底特律的六小时内,艾尔买来食品后在火车上出售,要么暂时放进办公

  室里。在底特律如果还剩有时间,他就阅读。

  卖食品给艾尔的人喜欢他。他们都这么想,他这么年轻,却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商人。艾尔从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人那里买来了他的第一架印刷机。他把它放入他在火车上的办公室里,就是他拥有实验室的地方。

  凡是星期天他就和巴尼一起工作。于是,艾尔付午饭钱。一天结束了,巴尼将人们付的钱交给艾尔时,艾尔从不去数它。

  “为什么不去数数它呢?”巴尼问。

  “我确信就是这个数目。”艾尔回答说。

  他从不对金钱发生强烈兴趣——只对钱能买到的东西有兴趣,他信任人们,直到他们被证明不能被相信。

  这一次,艾尔自己也拥有一个小食品店,一个卖报的地方,都在休伦港。当这个为他卖报的男孩拿走了他的一些钱时,他就停止了卖报的生意。他继续经营这个食品店,直到他从他的火车生意上弄到更多的钱。

  内战——美利坚合众国南北两部分间的一场战争——给了艾尔第一次从他的报纸生意发财的机会。

  在1862年4月,底特律,艾尔看见一群车站上的人正在看一块写着给公众读的内战消息的木板。艾尔读着报上的消息,很多人在赛楼之战中被打死了。这给了艾尔一个想法。他很快去了铁路小站,请求那儿的报务员把消息发送到沿铁路的城镇上去,写到那些小站的木板上去。

  艾尔便匆匆忙忙地买下了印有战役报道的一千张报纸。他总是先只买一百张,然后又有足够的钱买三百张。艾尔去了报社,对他从那儿买来报纸的人说了情况。他们当中议论了一番之后决定允许他买一千张。他付了三百张的钱,并答应以后再还那七百张的钱。

  艾尔卖完了所有一千张报纸。到家时,他已有了一大笔钱。

  他总是从每天的卖东西的生意中拿出一美元交给他母亲,但是那天,他给了她差不多一百美元。他将剩下的钱花在他在火车实验室里用的东西上。

  艾尔卖报的成功给了他另一个主意。他成了《底特律报》的一个工人的朋友。每天他都去看望这个人,这个人在报纸投印之前就给他看当天最重要的新闻。于是,艾尔便请另一位朋友,底特律的报务员,把这些新闻发送到铁路上的其它站上。艾尔马上学会了根据这天新闻的重要性推测一天能卖出多少张报。

  这种方式如此成功,以致于艾尔开始用他买来的小印刷机搞他自己的一份报纸。在他的火车上的办公室里,他写新闻,并且排版一张他称作《大干线先锋报》的报纸。它比大多数报纸小多了。艾尔将它卖作八美分一张,每天大约有四百人买它。大多数人都在铁路上或者附近

  工作。报纸讲述与铁路相关的事,以及发生在给铁路工作的人们身上的事,还有他们的家庭。这是第一份在火车上印刷的报纸。

  《大干线先锋报》是一个这么好的点子,以致于艾尔和一位朋友开始排印别的东西。这是一个被称作《爱追究底细的人》的报栏,它专讲不愿被别人知道的那些人的故事。在报纸上被提到的人不喜欢它,但是其他读者酷爱它。休伦港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生了气,因为《爱追究底细的人》里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一天傍晚,他在圣克莱尔河边遇见了艾尔,将他扔进了水里。此后不久,艾尔就停止排印《爱追究底细的人》了。

  几乎在同时,艾尔不得不停止将火车上的那一部分用作他的实验室。一天,艾尔正在那儿做实验。火车的晃动使一瓶叫磷的东西倒在了地板上,磷起了火。艾尔正尽力想扑灭火时,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史蒂芬逊的列车员来了。史蒂芬逊,这个一直对艾尔很友善的人,被大大地激怒了;他的火车的地板正在燃烧。艾尔刚止住火,史蒂芬逊就冲他的双耳用力打了一记耳光。

  1862年8月一个炎热的上午,十五岁的托马斯·爱迪生正站立在克利门斯山的铁路小站上。他注视到一列火车正运载着人和货,一边加水一边将一些车皮从一处牵引到另一处。艾尔看见一节又大又满的车皮开始移动。上面没有人控制它。它朝着车站移动得越来越快。

  突然,艾尔注意到一个幼小的孩子正在铁路边的地面上玩耍。小男孩是马坎兹的儿子,马坎兹是克利门斯山站的铁路事务管事。这列高速移动的失控的火车正朝那孩子驶去。扔下手中的报纸,艾尔尽可能飞快地奔向那个孩子。就在这节车皮正要撞上孩子的前一刻,他举起小男孩,并将他从这节奔驰的火车皮旁夺走。

  艾尔把这个受惊的孩子带到他父亲那儿。马坎兹的内心如此地被差点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事打乱,以致于他几乎不能说话。他尽力感谢艾尔,一面让哭叫的儿子安静下来。

  艾尔对发生的事没有想更多的什么东西。对他来说,他做到了任何人都会去做的事。然而,马坎兹永远无法忘记。为了表达谢意,马坎兹开始教艾尔学拍电报。

  电报是新玩意。当时能够拍发和接收词语的人还不多。最优秀的报务员一分钟只能接收四十五个词语。这一点不容易做到,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工作。

  五个月后,马坎兹说:“关于电报,你现在知道得和我一样多了,艾尔。我不能再教你了。”

  1869年1月,爱迪生丢下了他的工作。他成了一个全日工作的发明家。他的朋友查尔斯·威廉斯在考特街109号拥有一个机器装置商业点。汤姆将威廉斯的生意地盘的一部分用作一个实验室。

  汤姆没有钱。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新鲜。但是,他需要钱去搞他的发明。一个人付给汤姆五百美元,以分享汤姆将要发明的双重发报机的所有权。另外一个人花一百美元买下了分享汤姆正在研制的投票记录机的权利。

  1869年6月1日,汤姆接到了来自合众国专利局的他的第一项专利。这是投票记录机的。

  他采用一些电报机的构思来记录选票。汤姆以为,他的投票记录机将是一个伟大的、迅速的成功。但是,没有人需要它,这样一来,它就是不成功的。

  这次经历促使汤姆成为一个只发明人们所需要的东西的发明家。这次之后,他后来又说,他从不在他确定人们是否需要之前进行一项发明。

  尽管这项发明没有出售,它确实让汤姆成了名。波士顿的人们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发明家。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又一次完成了一项将会永远改变整个世界的发明。

  1931年10月18日,星期天的凌晨数小时内,全部生机离开了他的躯体。这位没有人能够阻挡的天才逝世了。

  1931年10月21日,发明电灯五十二周年的那天,爱迪生的遗体被安葬在距离他的家园,格莱蒙特不远的一棵大树下的泥土里。一些人要求胡佛总统下令让美国的所有电力设施暂停工作一分钟,以悼念爱迪生。但是,作为对爱迪生的一切赞誉中最伟大的赞誉方式就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爱迪生给予我们的电力发明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我们无法离开它们而生活哪怕仅仅是一分钟。

  托马斯·爱迪生经常被说成是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天才。在全部人类历史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象第一盏实用电灯的发明人那样地去改变了别人的生活。但是爱迪生从来没有快乐过,只因为有人说他是个天才。“没有象天才这样的事情,”爱迪生说。他说,被人们称为天才的东西主要是勤奋的工作。

  但是,爱迪生既是一个工作者,又是一位梦想家。从他还是一个孩子时的最早的日子起,他就想知道大自然的秘密。大自然,他常常说,是充满了秘密的。他努力去理解它们;然后,他努力去获知能实用地利用它们做些什么。

  爱迪生爱好思考。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会去做几乎任何事情,以取代思考的艰苦工作,尤其是如果他们不十分频繁地思考。但是他也知道,思考能给予人们享受和快乐。

  爱迪生不能理解任何一个人怎样才会对人生不感兴趣。象他热爱思考那样,他也热爱工作。在他正值七十五岁的那天,有人问他对人生有什么想法。“工作,”他回答说。“揭示大自然的秘密,并利用它们使人们更加幸福。”他说他心里还有足够的发明,可以给他另外一百年的工作。

  爱迪生一直清贫,而且在他早年的人生里常常不成功。但是他从来不允许麻烦或者失败使他为自己而伤心。他总是喜欢思考生命中快乐的事情。

  他说他的耳聋在他的工作中帮助了他,因为这避免了他去听见许多会使思考变得困难的荒谬可笑的话。

  爱迪生为他的作为最感到自豪的是当他的发明成功地成为实用时。他知道人们知道了他的有用的工作是多少重要,这样它就会被使用得更多,但是他从未谈到他自己的伟大,或者看来对它思考得很多。他喜爱人们给他的荣誉。但是,他没有它们也能继续做他的工作,没有被

  注意到也是同样。极少数人曾被给予比爱迪生获得的更多的荣誉。在他的格莱蒙特之家,在他的书籍之间,有一个大玻璃柜,装着他的所有奖品和其它荣誉。有人问爱迪生:他能否允许公众看看它们。爱迪生说任何一个想见到它们的人都能来观看,但是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任何人都这么感兴趣。爱迪生不能回忆起怎样打开柜子的门,这个玻璃柜必须要砸开才行。当人们向他询问每个奖品的来历时,他想不起来了。

  爱迪生在他的一生中遇到了并且认识世界上很多最著名和最重要的人物。他同国王们一起进过餐。但是,他从来都不能相信在他自己身上有任何一点特殊的东西。他对人们感兴趣,而不在于他们是多么著名。

  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给予他特殊的恩惠?这一点在当他是一个老人时和当他年轻时都一样是真实的。有一次,宾夕法尼亚铁路的总管决意让他亲自来从火车上卸下爱迪生的包裹。爱迪生全然大惊。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人这样做。

  他并不为他的工作而骄傲。“我已试过这么多我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并且发现我错了,”他说,他永远不会忘记他并不总是正确的。他知道,所有他能去做的是试验他能想到的每样东西去证实他的主意是真实的,要么是继续试验,直到他能确信他的计划不会成功。

  尽管爱迪生不是一位傲慢的人物,他还是不愿接受别人的观点。他并不经常遵循别人所遵循的规则。取而代之的是,他认为而且行动起来就象他认定那样做是正确的。他并不知道怎样停止作为他自己的区别于他人的做法。

名人精选故事11

  艾特二十岁那年,还在享受着生命的甘美与愉悦。艾特快乐地生活着,他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擅长滑冰滑雪,还打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篮球和排球,他甚至还组建了一个竞赛联合会,并在着手建立一家网球场建设公司。

  艾特还和自己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订了婚,艾特的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厄运却在这时降临了。

  那是个美妙的圣诞之夜。艾特离开加利福尼亚州,开车前去犹他州。他要去那里和未婚妻黛丽丝共度假期,离结婚之日仅有五周的时间,他们也想借此机会谈谈婚礼的计划安排。艾特开了八个小时的车,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就让朋友驾驶,他则到乘客席系上安全带睡觉。这时,已经是深夜了,疲惫的朋友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后,竟然伏在方向盘上睡着了。结果,汽车撞到了护栏上,然后又滚下了山坡。金属扭弯的声音、玻璃破裂的声音使艾特蓦然惊醒,但瞬息间又恢复了平静——他昏过去了。

  艾特再次睁开眼睛时,世界已变得一片黑暗。知觉恢复时,艾特感觉满脸在流血,疼痛万分。他从车里被抛了出去,在光秃秃的地上摔坏了脖子,腿脚、腹肌、腰肌、胳膊和手都不听使唤,胸部以下也都瘫痪了。

  艾特被救护车送到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一家医院,诊断后,医生宣布说艾特已成为废人。

  这就成了艾特又一种生活的起点。

  因为艾特的身体状况,他不能再工作了。值得庆幸的是艾特还有百分之七的身体可以工作。医生说他不能再驾车了,余生得完全依靠他人喂食、穿衣和行走。他们还说艾特最好再也不要提结婚的事了,因为谁还会要艾特呢?他们断定艾特再也无法参加任何种类的竞技和体育活动了。艾特第一次感到无比惊惧,他深恐医生所言会是真的。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艾特自问:我的全部希望和梦想都到哪里去了?一切是否可以从头开始?自己还能工作、结婚、生子,还能享受先前幸福快乐的生活吗?

  那一段日子对艾特来说既担心又害怕,世界一片黑暗。

  这时,母亲来到艾特身边照顾他,并对他说了一句再次改变艾特命运的话:“艾特,当困苦降临后,超越它们会更加余味悠长。”

  听了这句话,艾特觉得黑暗的病房刹那间被希望和热诚的光芒所充满。

  距离听到母亲鼓励的话十一年后,艾特拥有了一家公司,是一名专业评论员,还写了一本书:《奇迹如此发生》。艾特每年行程三十二万千米举办演讲,听众超过十万人。艾特还入选美国小企业管理机构的1992年度最佳青年企业家。1994年,《成功》杂志推举艾特为该年度最伟大的身残志坚者。

  遭遇坎坷而梦幻成真,这一切缘何而来呢?

  自从那天听到母亲鼓励的那句话后,艾特感到身体在逐渐恢复。他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顽强地锻炼身体。手脚恢复知觉后,他就开始学开车,一年后居然又能开车了。通过六年顽强不懈的锻炼,他在生活方面已经完全能够自理,他又可以到想去的地方干想干的事情了。

  遭遇车祸一年半后,艾特仍和那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结了婚。1992年,艾特的妻子黛丽丝当选犹他州小姐,又参评美国小姐获季军。艾特现在有一双儿女,女儿瑞娜和儿子阿瑟,他们给艾特夫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

  艾特又开始了运动生涯。他学会了游泳、潜水。据艾特所知,他是第一个参加滑翔跳伞的四肢瘫痪者。艾特还学习滑雪,他相信这不会对他有任何伤害。他甚至参加了十千米轮椅竞赛和马拉松。1993年7月10日,艾特用了七天时间跑完了从犹他州的盐湖城到圣乔治城之间五十多千米的路程,此举在世界瘫痪病人中尚属首次。

  多年来,艾特一直铭记母亲的话:当困苦降临后,超越它们会更加余味悠长,并以实际行动来证实。因此,虽然身遭不幸,他的梦想却永不曾为挫折击碎,而是更牢固地植根于心灵和头脑深处,并再次点燃希望之火,助他成就人生种种看似不可能的业绩。

名人精选故事12

  青春就该不计后果地过

  作者:白岩松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

  没有一代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如果没有了奋斗,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希望,没有了绝望,还叫什么青春?

  说青春美好的人,全部是在回忆的时候下的定义。正在经历的人,没有几个人说过青春美好,除非你喊空洞的口号。

  但是青春最美好的就是充满着所有的希望、绝望。有太阳的时候,你都觉得天昏地暗,因为心情不好;有的时候下着大雨,你只想穿着背心到大雨中狂奔,因为你很开心,这就是青春。到了中年不可以了,到了老年也许又可以了。

  青春可以犯错,因为有无数的时间可以改,而我已经不可以了,40多岁的人,一定要减少犯错误,因为你改的机会不多了。

  我在内蒙古的老家做演讲,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问我,白老师,你坐在主席台,我在最后一排,我什么时候才能到你那个位置呢?我说,老弟,角度不同,在我的位置上,你在第一排,你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到这儿来,我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可以走到你那儿去了。是我该羡慕你,还是你该羡慕我呢?怎么样过你此时此刻的青春?

  史铁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大哥,20xx年的12月31日,离他的60岁还有几个小时,他走了。他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当时四肢健全的时候,可以随地奔跑的时候,抱怨周围的环境如何的糟糕,突然瘫痪了,坐在了轮椅上。坐在轮椅上的时候,抱怨我怎么坐在了轮椅上,不能行动了,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他才知道那个时候多么的阳光灿烂。

  又过了几年,坐不踏实了,长褥疮,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出现,突然开始怀念前两年可以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那么的不痛苦,那么的风清日朗。又过了几年,尿毒症,开始怀念当初有褥疮,但是依然可以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又过一些年,要透析了,不断的透析,一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还是怀念刚尿毒症的那会儿时光。

  所以史铁生说生命中永远有一个“更”。为什么不去珍惜呢?大学中为了未来忧虑,失去了美好的四年,你值吗?如果我们要为未来忧虑的话,你拥有一辈子的机会,难道你会为了你的未来,一辈子地忧虑吗?

  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恐惧吗?真正的恐惧不是血肉横飞的画面,真正的恐惧是调动你的想象力,把你自己吓着了。

  最高明的恐怖片导演,都高明于此,调动你自己的想象力吓唬你自己,人生对未来的恐惧就是如此,都是你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吓着了。可是有科学家调查,你所忧虑的事情,只有10%最后变成了现实。这个数据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你付出了100%的忧虑,其中有90%是瞎耽误工夫,明天的事交给明天。

  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了每一天,明天还不错。如果你安安稳稳地做好大一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你的大四应该不错,可是你大一就开始做大四的事情,我想告诉你,你的大五会很糟糕。

  青春该怎么过,校园的时光怎么过?不计后果地过。

  但是请注意,我说的不计后果,没有让你违法,在法律、各种限制条件内,别那么功利地计后果,为了后果而过。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涯非常功利的话,你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痛,他们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悲惨。我从功利的角度告诉你,你越在乎过程,你越拥有一个完满的过程,你的结局越有可能不错。

名人精选故事13

  马克思

  1864年,马克思当时在伦敦做研究工作,经济上一直比较拮据。有一次,他获得友人600英镑的遗赠,很懂经济学的马克思决定用它来投资股票,最终赚取了约400英镑的净利润。

  看来,比起马克思伟大的思想,他的炒股规模却小得多。即使如此,马克思的股票操作也非常谨慎。他瞄准英国刚颁布《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开始飞速发展的时机,分批次购买了一些英国股票,之后他耐心等待市场变化,股格上升一段时间后就迅速地逐一。

名人精选故事14

  1907年,丘吉尔与维奥莱特初次相见。当时,33岁的丘吉尔是曼彻斯特西北选区自由党议员,在维奥莱特眼中,他是那样倜傥俊朗、成熟干练,眉宇间更是英气逼人。此后,两人频频约会,在一起时,总有说不完的话。

  次年,丘吉尔被任命为商业大臣,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内阁成员。维奥莱特也随父母从伦敦来到苏格兰克鲁顿湾度假。丘吉尔答应将于8月17日与她的父母见面。她相信,他们这次见面,丘吉尔就会向她求婚了。她甚至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首相夫人。是的,她的父亲在这一年的四月已升任首相。

  不承想,等来的消息却是,丘吉尔把订婚戒指戴在了别的姑娘手上。

  那位姑娘是苏格兰一位伯爵的外孙女。他们俩相识于这年的三月,也就是说,比她和他认识晚了11个月。爱情需要时间,但它与时间不会成正比。无疑,丘吉尔是认真爱过她的,只是相比之下,他觉得那位姑娘更有利于自己的仕途发展,更适合做他的妻子。

  9月19日,是首相家会客的日子,人影幢幢,维奥莱特却躲在闺房看着各大报纸上他们度蜜月的消息,泪如泉涌。悲痛无以发泄的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家租住的这个城堡的名字:杀戮城堡。她的心顿时一怵:他杀戮了我们之间的爱情,我何不将自己的生命之花掐灭。

  之后,她对家人说,她要去悬崖边的小路上“散散步”。而首相和妻子正忙着迎来送往,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异样。等到天色渐暗,才发现女儿小见了。

  整个城堡一下子陷入慌乱中,佣人打着灯笼在前,众宾客紧跟在后,往大海边的悬崖处去寻找。附近数十名村民闻讯,也加入了寻找的队伍。临近午夜,仍不见人影,首相近乎崩溃……

  几分钟后,突然传来了渔民的欢呼声。获救的维奥莱平静地对人说:她在散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脑袋磕在礁石上晕了过去。然而据渔民透露,她倒下去的地方是片草地,头部也没有受伤迹象。

  英国所有主流媒体刚刚对商业大臣与伯爵孙女喜结良缘的盛况作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接着却是首相千金欲“跳崖自杀”的消息,有人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尽管众多记者密集地前往“杀戮城堡”,想挖掘出首相女儿“自杀”的内幕,可始终没得到他们想要的蛛丝马迹。

  从那之后,维奥莱特便将这段恋情彻底埋葬在心底。丘吉尔的政坛之路却越走越顺,分别以军需大臣和英国首相的身份,帮助英国打赢了两场世界大战,成为英国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1915年,维奥莱特嫁给了一个板球运动员出身的自由党政客。1965年,丘吉尔去世,此后维奥莱特写了本自传体小说,但她对“跳崖事件”却只字未提,而被人们认为只是丘吉尔的红颜知己。

  直到一位英国历史作家通过查阅相关档案,看到维奥莱特所写的一段文字:“丘吉尔在身旁时,整个人‘像被符咒镇住似的’;当见不到他时,我又会感到‘极度空虚’。”才让人明白这并非红颜知己的告白,而是恋人的痴情流露。

  维奥莱特之所以对这段恋情守口如瓶,是因为她明白,一旦将这段恋情公布,会让人认为:丘吉尔利用首相女儿爬上商业大臣的高位,转眼间却将其抛弃另结新欢。这势必会使丘吉尔身陷道德危机之中,进而影响他的前程。

名人精选故事15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富兰克林将风筝慢慢地升上了天,雨也哗哗啦啦地下大了。头顶上一个雷电闪过,富兰克林赶紧把一个手指靠近钥匙,一个强烈的电火花在他手边闪过,富兰克林知道这是天空的电流通过混麻绳和铜钥匙传到他的手的,他兴奋地大叫起来:"电,捕捉到了,天上的电捕捉到了!"他把铜钥匙放进能够充电的莱顿瓶里,莱顿瓶里顿时冒出了蓝色的电火花。

  富兰克林成功了。他冒着生命危险(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实验,俄国科学家利赫曼即因此实验而献身的,同学们千万不可模仿去做。)证实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揭穿了有关雷电的古老神话,为电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由此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高楼大厦避免了被雷击的危险。

  在电学史上,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正确阐述电的性质的人,堪称是电学的先驱。同时,他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以及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先驱。同时,他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以及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关于勇敢的名人故事:勇敢果断的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