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

时间:2024-07-31 10:14:27 六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花生馅的,红枣馅的,菜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蒸熟,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饭,用手稍微一压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红枣菜肉馅儿按入饭团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里面露出白白的饭团,还可隐约看到馅儿的微红。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是饭后最好不过的点心。

  端午节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还挂着晶莹露珠的艾叶,选出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爸爸说,艾叶越绿,它的气味就越浓郁,就越能清新空气。端午节那天,屋子里弥漫着奇特的清香。妈妈说待艾叶干了,可以用开水泡了喝,那样可驱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过后,妈妈就泡一壶,让全家分着喝。艾叶水虽良药苦口,可苦涩得难以下咽,在妈妈面前勉强喝一口,妈妈一转身我就吐出来。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2

  我的家乡在洛南县一个安静、优美的小村庄。因为远离城市的喧闹,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空气很清新,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我非常喜欢这里。

  每年快过年时,一到腊月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馒头、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极了。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油馃子”的面食,发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锅里一炸,变得金灿灿、圆滚滚的',像一个个金色的元宝,吃了这个“元宝”来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着火炉开始包饺子,奶奶就会在饺子里悄悄地放上几枚硬币,这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吃饺子时大家都在试谁的运气好,奶奶说,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一定有好运。

  整个正月,小村庄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数不清。我喜欢这里,这儿的习俗真有趣。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3

  我的老家在江西,最有年味的还要数做麻糍,很多地方的人们已把传统美食制作都用机器来取代了,但我们家乡是传统的手工工艺,春节前做麻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制作麻糍需要的原料有糯米、熟米粉、红糖等,首先把新鲜的糯米(当年产的)用清水泡一天一夜,一定要泡透,再把湿的糯米放到木蒸笼上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倒进大石兜里,由两个力气比较大的人用大米槌反复捶打成柔韧的糯米糍。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最精彩的就是捶打糯米糍,这个过程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准确的把握住,捶打的.太久会使糯米糍粘在石兜上,捶打的时间短糯米糍口感不好,捶打糯米糍很费力,捶打得越久才越有韧性,做出来的麻糍才更好吃。糯米糍捶打好之后放在干净的案板上伴上熟米粉揉成糯米团,用手把它压薄,里面加入芝麻红糖粉,这样好吃的麻糍就做好了。

  在做麻糍时,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很有开心过年的气氛,想要制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糍,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4

  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因为元宵节到来了!

  每到元宵节,人人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的聊着天。而小孩子则匆匆的扒拉几口饭,就成群结队的上街看烟花,街上到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都灯火通明,色彩绚丽,喜庆而又美丽。

  孩子们个个手里拿着姿态万千的灯笼,个个喜气洋洋,脸上流露出欢快的.神情,有的高兴的叫了起来,用声音来表示高兴和兴奋,有的张开双手用动作来表示无法言表的激动。

  放鞭炮可是这个节日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候孩子们都拿出自己精心挑选、珍藏已经的鞭炮,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随着鞭炮那震耳欲聋的响声,孩子们兴奋地较量着谁的鞭炮更响,鞭炮声、喊声、嬉闹声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晚上更是热闹非凡。到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肩挨着肩,脚踩着脚,孩子们在人群中来回的穿梭。

  “哎哟,好疼呀!”

  “是谁原来是撞到人了?”

  还没来得及说声对不起,就又被人群给冲散了。

  人们在这些重要的节日里,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特长。如踩高跷、戏曲、打鼓等。

  孩子们回家后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元宵节真是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这一风俗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5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能够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但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个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个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能够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个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能够VCD,在家里打开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能够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6

  农历正月初二中午,我在三姨爸爸家吃完午饭,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二姨爸爸负责保卫的农场。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农村农场有什么好看的?我对螃蟹、鱼和虾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当我们到达农场时,我们的第二个叔叔带我们打开了一扇微不足道的门。突然,一股热气扑鼻而来。我们沿着一条“巷子”走了进去。“巷子”两边都是养殖池。太壮观了!我一边拍照,一边听着二姨的'介绍。左边第一个池子里养的娃娃鱼,感觉有人进来了,一直像婴儿一样呼叫,声音酥脆明亮;左边最后一个池子是中华龟。我叔叔说一只中华龟要卖几千元!右边最后一个池子是屋顶龟,这是一种观赏龟,价格也要卖到几千元一只。看到这里,你一定很好奇,我好像漏介绍了几个池子啊?是的,因为现在是春节,农场里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游泳池。春节前,游泳池里的宠物大部分都卖光了,只剩下一些小龟和小鱼了!

  这次农场参观真的不是白来的!爸爸说得对,现在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农民开始在科技上致富!

  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那么世界上的水就会耗尽,如果现在节约用水,还可以节约用水资源。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7

  说到风俗大家应该都知道除夕,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表,能外贴好红红的对联。门上贴着倒着的福字,这个节日也是一个大团圆的'日子,嗯,家里的亲人无论有多遥远,都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

  等我问其除夕的时候妈妈的回答让我格外惊讶。

  祖传中国有一个连的神兽,长着触角,凶猛异常。每年他都会上岸来吃人,他最怕的是红色的东西和响亮的声音。就这样我们就放鞭炮挂上红对联,我妈妈跟我讲起了年那时候的故事,有一次连夜从天上下来准备吃人。那时的连狂妄自大觉得没有人能阻挡他。当他吃人吃的正欢的时候,他看到了穿红色衣服的女子,看到他后连忙退了好几步。就这样人们把房子刷成红色。衣服也刷成红色。又有一次年下来吃人。看到全是红色的房子不敢吃,看到一个木头房子不是红色的,他连跑到了那里。就在那时天空突然打雷。联手震惊了又回到了天上。就这样我们开始放鞭炮。就在第二天正月初一,村民们都安然无恙。自从那时以后。门上贴着红纸,院子里烧着竹子。相互祝贺。

  每年过年他们就要贴红色的春联。放响亮的鞭炮。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8

  “正月十五闹花灯”。

  一大早,我就闻到了元宵的味道,下了床,来到厨房,奶奶正在一锅一锅的煮着香甜软糯的汤圆。

  “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我摇了摇头。“正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像一个汤圆,加上这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寓意团圆,因此得来元宵节。”

  吃完了元宵,我出门一看,大街小巷的花灯都摆了起来,井然有序,似乎只待一声令下,马上灯火通明。早市上,虽是到了元宵节,却依然卖着五光十色的花灯,这倒是为了多挣钱,还是让人们增加些节日的气氛也说不清楚。

  转眼间,太阳落下山去,重头戏也拉开帷幕。随着路灯的亮起,街上便是猩红一片。虽是不比北京城的繁华热闹,但在我心中,已是热闹非凡。稚嫩的'小朋友们看花灯,猜灯谜,悠闲地大人们在小广场上欣赏文娱晚会,一切的一切,祥和又美好。

  除了在户外,家中也是别有一番风趣。阳台上,那一盏盏大大的红灯笼,那灯光“红光满堂”。往外一瞧,家家户户都散发着五彩缤纷的光。

  热闹了一夜,一次令人回味的元宵节又过去了。

  第二天醒来时,这寒假也就结束了,早早收拾好书包,返回了久违的校园。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9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每个家庭都充满了喜庆和欢乐。梅州的春节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先买年货,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陆续来到超市,买糖果、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鸡肉、鸭肉、猪肉、鱼肉这些东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件事就是大扫除,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姑丈一起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大家一起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上十二点屋外响起来鞭炮声,大家都知道春节有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怪物,每到腊月,这个叫年的怪物就会出来伤人,后来,人们为了不让年伤害人把食物放在门外让年吃饱了不在伤害人。有一次,年被一户人家门口晒的红色衣服吓跑了。人们发年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口贴对联,挂红灯笼,放爆竹。

  年初一店铺都休息,到了年初二才开门,年初一大家都去拜访亲朋好友。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大人都会到了忙碌中过去,小学生都回到学校上课,过春节的时候是大家最闲的时候,春节过去了,大家又忙着工作了。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0

  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元宵节迈着轻快的脚步悄然而至。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节,一说到元宵节,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汤圆。汤圆寓意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总会聚在一起,吃上一口汤圆。欢欢乐乐的喧闹,又白又胖的汤圆,家人围聚一桌,这大概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吧。

  锅中下入汤圆,圆溜溜的。煮好的汤圆活像一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舌头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的味道,代表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汤圆口感细腻,并且有嚼劲,美味香甜,软软糯糯。一口下去,如同在那甜酱里遨游,在超软的棉被上翻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我端起一大碗汤圆,三下五除二把它们统统吞进肚里,烫得我直跳,家人看我这举动,全都乐呵呵的笑了起来,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明月当空照,我望着月亮,真圆呢!“这也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吧!”妹妹说道。月光照在她天真、单纯的脸上,她似乎正在思考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好似正发着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照”,我们这里的元宵节虽没有大张旗鼓,悬灯结彩,但是却洋溢着家人对彼此的爱意!这是一张朴实无华、美好的照片!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1

  盼呀盼,新年终于到来了。欢乐的气充盈着我们家,整个家里的样子经过一番打扫焕然一新,我写的新对联贴在了门口。当然,来我们家拜年的.人也络绎不绝,这也为我们家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来我们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纸会四处乱扔,妈妈却不劝阻。我向妈妈提出了心里的疑惑,还自告奋勇地去拿扫把。妈妈却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扫这些糖纸,这个不能扫!”不能扫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气地反问道:“妈,我们家‘扫房’时不是弄得平干净净吗?要是这么个脏样来待客怎么能行?”

  妈妈语重长地说:“这个就是不能扫,至于为什么,你自己上网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网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纸代表着财气,如果扫出门,就相当于把财气扫出了门,所以不能扫糖纸。

  我还在网上找到了过年的多项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为这代表一年四季穷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红薯,因为这代表着眼睛会出火毒;比如过年不能吃药,这个像象征着这一年会疾病缠身。还有一些言语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时不可以说“翻”这个字,因为这会让船翻掉……

  原来,过年也有不少学问,只要你用心发现,就能发现它的乐趣所在。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2

  记忆很模糊,每次中秋节好像都是在学校里度过,没有吃到几回月饼,脑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绿豆糕,最简单的那种塑料透明包装,一格一格,尽管节后到家才发现,妈妈就只给我留了两块,但那样也比较满足。

  说到中秋节当天,最离不了的就是打糍粑了。早上爷爷奶奶很早就起床了,他们把前一天都准备的糯米放锅里蒸熟,然后都盛放在一个大木桶里,这时拿一根粗木棍,双手用力抓紧木棍两侧,使劲按压里面热腾腾的`糯米饭,如此重复,直至所有的糯米饭变成糯米糍状。这时配上之前在火灶里炒好的芝麻碾成的芝麻粉和白糖,真的是蛮好吃的!尽管我不爱吃甜食,我也会吃上几大坨糯米糍。

  之后就是非常难忘的老式月饼上场了。这种老式月饼一般都是又大又圆,一斤一个,外面是铺满芝麻的脆皮,里面配的是冰糖陈皮和五仁的馅,这个因为太大,味道又太特别,直接吃时总是不怎么喜欢,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中秋那天一过,妈妈把大块月饼切成三角弧形,一块块放在锅里加油煎成双面黄,起锅后再吃,真的是会很香很好吃!两种吃法完全是两种味道啊!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3

  赛龙舟是我的家乡最有风俗味的节目,我们家乡也有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传说……传说当时屈原在汨罗江自尽后,楚国人民在汨罗江上四处寻找屈原的尸首,在江上乘着船一面划一面敲锣打鼓,听说是为了不要让鱼把尸首吃掉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赛龙舟。

  今天是端午节,我在家乡的一条河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着人群,看见了我期待已久的龙舟;河流上停泊着各种各样龙舟,龙舟上的`花纹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红的,白的,黄的,五彩的,还有绣着村徽的……

  比赛随着枪声而开始,1号龙舟抢在第一,试图一举拉开距离,4号龙舟也不甘落后,加大马力跟在其后。比赛进入白热化,此时太阳高高悬挂在高空中,每位选手都是汗如雨下。而2号龙舟不知为何迟迟不发力,只是不紧不慢地尾随着4号船,而3号船则一马当先把1号船抛在后面,稳稳地领先。

  快接近终点了,1,3,4号船因为用力过度现在像3只绵羊在爬,2号船如一匹黑马冲出舟群,胜负已定。

  这个便是我的端午家乡风俗。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4

  世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正月十五过后,就是十六啦,要开学和工作啦,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15

  记忆里,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乡比春节还要热闹、隆重。

  冬至,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是买汤圆,有豆沙馅,绿豆馅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汤圆,第二件大事是买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们,什么“二踢脚”、“窜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抢手货,有钱人家还会买火箭礼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见自家阳台上有人放烟花,那大人们的往往只会笑骂几句,随即打住了。

  小孩子欢喜,大人们也忙碌,男人们要自己开车或托人进城采购冬至当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们则在家中制作各类粿品,还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贩抓住商机,在市场边上卖起了小吃,还有人杀鸡宰猪,好不热闹。

  冬至,终于到了。各家各户倾巢而出,把满满一大桌的鱼肉、卤鹅、粿品和猪肉等搬到村子的广场上,用来拜“老爷”,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几座老爷庙都人来人往,香火不绝,还有一个从外边请来的戏班子,在村内广场搭台演潮剧,小孩子们都在自家天台上“帮”大人放鞭炮,鞭炮声一响,村里也算是开始准备过年了。

  家乡的冬至,年年都是热闹非凡,咱们村里虽不比城里,却也要过冬至,而且过得比城里还热闹。

【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07-17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06-19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06-07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05-08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热)03-18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5篇(经典)02-06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5篇)02-08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5篇11-08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500字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