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族节日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节日作文 篇1
我国有许多的节日,而不同的民族则有不同的节日。
在蒙古族,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节日──那达慕节。“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无论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它的前身是“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举行那达慕时,人们都高声欢呼,欢迎英雄出场。热闹极了!人们都欢呼着:观众们大声为选手打气助威。这比赛不是比赛,而是各家的交流大会呀!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引人注意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就定胜负。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十分特别。
那达慕节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节日作文家乡的节日作文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民族节日作文 篇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今年终于有幸去西双版纳,领略那傣族的风情,见识那别具一格的傣族。
哪里避暑成瘾,百年的大树矗立在房屋周围,山清水秀,傣家的竹楼就于中间,趴在窗户上,一切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可以看到初升的太阳,听到清脆的鸟叫,嗅到花泥土雨露的味道。正方形的竹楼别致又落落大方,牲口关在下层,站在正中间,望着可爱的牲口,一切多么美好。
傣族那里还有好吃的水果,你走进随便一家,年轻的姑娘就会和你打招呼热情的招待你。桌上摆着许许多多的水果:香蕉,西柚,特别是菠萝蜜,你可以随便的大吃大喝。当地还产一种“百香果”,色泽鲜亮,美味可口,一定会让你垂涎三尺。
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呢?当然是泼水节了,在泼水节那天,人们起得很早,不管是什么人,都穿上新衣,脸上绽放着笑容,每个人的手里端着一盆清水,喜气洋洋,()大家统一聚在一块,互相泼水,泼出去的不仅仅是水,是祝福,是快乐,是每个人挚诚的心。这个节日一般持续3到7天,这是关于水的盛会,既然是水,那肯定排出不了赛龙舟了,在这天人么都在岸边边驻足观看,龙舟手们头上绑着红布,个个跃跃欲试,他们手上的青筋暴出来,随着一声口令,选手们劈涛斩浪,勇往直前。泼水节,人们都很快乐!
这就是傣族,他们热情,爽朗。有独特的思维。那里是瓜果之乡,盛产各种水果,他们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之花”。
民族节日作文 篇3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到太阳,测定出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冬至这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和面搓糯米团。糯米团搓好了,妈妈就叫我和她一起搓汤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汤圆从我和妈妈手中滚到盘子里,就像一个个淘气的汤圆宝宝。妈妈夸我的汤圆搓得又大又圆,我好开心。
当厨房飘来阵阵香味时,我知道汤圆煮好了。吃着又香又甜的'汤圆,我心里也甜滋滋的。妈妈对我说:“吃了汤圆大一岁,你要更加懂事了。”我看着妈妈,用力地点点头,心里想:我又大一岁了,要听妈妈的话了。
我喜欢有趣的冬至。
民族节日作文 篇4
在农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蒸馍都是过春节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十分重视。一来是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和信奉的神仙要用到;二来白面馍是走亲戚的主要礼物之一,尤其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白面馍更是农村春节走亲戚不可或缺的礼物。
蒸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腊月二十五六之后,先一天,把“馇头”,也就是上次蒸馍留下的发面,用温水化开,拌上面粉,搅成稀水,用老百姓的话讲叫“打面水”,然后把搅好的“面水”放在煤火台上靠近煤火口的地方,等着发酵。这是春节蒸馍的前奏。
一般第二天晚上和面。白天准备好足够的面粉,然后找个大缸,洗涮干净,准备放面。一般的人家一口大缸就足够,家里人口多、亲戚多的也有准备两三口大缸的。和面要用上等白面,没有面粉厂时,在腊月二十前,家家户户就自己推磨磨面,筛出最白的面粉留作春节蒸馍用。
到了掌灯时分,就开始和面了。家里的壮劳力负责和面,有蒸馍经验的年长女性负责掌握每次和面放面的多少和放“面水”的多少。和面是重体力活,不一会儿就会腰酸背痛,如果是性子急的男后生,此时往往会问:“怎么还不完?”或说:“完了吧?”而和面、蒸馍最忌讳说话带“完”字,因此,此前家里年长的人就会特意交代,和面和蒸馍时,不能说“和完了”“蒸完了”,要说“和齐了”“蒸齐了”,取“起”的谐音,以图吉利。面和好,放到准备好的大缸里,上面蒙上湿布,放到煤火台上,下一步就是“看面”了。“看面”就是不时地在煤火台上移动大缸,使缸体受热均匀,面发得均匀,不然第二天早上面不起,或起得不均匀,都影响蒸馍的质量。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开始试碱蒸馍了。蒸馍需要的人手多,如果家里人少,还会两三家在一起合伙蒸馍,今天蒸你家的',明天蒸他家的。蒸馍试碱、做花形一般是家里女性干的活,男性负责干一些粗活,如烧火、装馍、揭馍。
春节蒸的馍样式丰富,并且每种样式都有一定的讲究。
一开始第一锅会蒸小馍,小馍也叫小糕。既是试试面发得怎么样,碱试得怎么样,也取“小高”之意。
接着蒸长条馍,长条馍也叫大糕,其状如布袋也叫布袋馍。布袋馍做工简单,把面搓成长条,七八寸长短一个,切好后再在两边用刀轻轻压一个印,就好比布袋扎住了口。
大馍,每个要有碗那么大小,形状好比碗倒扣过来。有的大馍上用擀得薄薄的面片切成四瓣放在正上方,然后再摁个枣;有的则在大馍的顶端包上红糖,再用剪刀剪成四瓣,蒸熟时面瓣裂开,里面的红糖显露出来,有白有红,又香又甜,煞是喜人。大馍也叫人口馍,家里有几口人蒸几个,并且只在一个大馍里边包上子钱。大馍等到大年初一祭祀过后才能食用,谁吃到包有子钱的大馍,预示着一年大吉大利。
大馍蒸齐后,就开始蒸其他样式的馍。刺猬馍,把馍做得像面包一样,然后用剪刀在上面一剪一剪,剪出刺猬的模样,再在前面用绿豆或黑豆装上两个眼睛,喻意像刺猬一样能粘住钱;鱼馍,一般是双头鱼,把面搓成中间细,两头粗的形状,然后折过来交叉起来,用黄豆在两个鱼头处安上鱼眼,一条双头鱼就活灵活现做成了。鱼馍取年年有余之意。小燕馍,把面搓成长条,一头用刀切开,形如燕尾,一头摁上个红枣。这三种馍都是春节期间放在大门口祭祀门神用的,刺猬馍和鱼馍与财富有关,小燕馍则是喻意着燕子飞入家中,来年喜事多多。
蒸馍最后蒸的是财神盘。财神盘的底座是用将近两寸厚的面做的,直径有将近一尺那么大,财神盘边沿的上面用手捏成花纹,上面盘着两条龙,两条龙龙嘴里衔着子钱,龙头相对;两条盘龙的正中是用面团成的元宝和金条,取金丝缠元宝之意,元宝和金条要高出龙身,呈麦堆状。这个财神盘的意思是家里的挣钱人,辛辛苦苦挣了一年钱满载而归,过年了,可以安安心心守着财富过个安稳年。
从除夕夜开始就用馍上供,堂屋里正中的八仙桌或条几案上,摆上蒸的财神盘、大馍、枣花,点上香,边作揖,边给逝去的先人及家里供奉的神仙愿语。除夕夜将供品摆在那儿,从初一到初五的每天早上都要上香愿语。
过罢初一就开始走亲戚。初二是回娘家,小媳妇会领着女婿和孩子,打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用斗篮装着自己蒸的馍,上面盖上花巾回娘家。路上遇见熟人,还会打上个招呼,掀开花巾,对对方蒸的馍品头论足一番。下午闺女要回婆家,这时当娘的要取篮,也就是要把女儿瞧自己拿的馍取下一部分,一定不能取完,否则就有贪财之名。取罢篮,当娘的要把自己蒸的枣花馍和其他礼物放到女儿的斗篮里,这叫做回篮。
过罢初二,走其他亲戚,根据关系远近拿的馍也不一样,但也有取篮和回篮的讲究。
虽说春节前蒸罢馍就不再蒸馍了,但正月十五蒸财神盘是个例外。这天蒸的财神盘大致与春节前蒸的相仿,不同的是两条龙已从相向而卧,变成了龙头衔龙尾,好似你追我赶的模样。意思是春节要结束了,家里挣钱人要出门辛苦挣钱去了。
在农村有句俗话,叫做“能穷一年,不穷一节”。一般家庭春节蒸的馍不仅能吃到填仓节,而且还有好多家庭到了填仓节蒸的馍也吃不完。这时,天气已经回暖,柳树已经发芽,吃不完的馍容易放坏了。不过不用担心,这些放坏的馍还有用处,等夏天来了,这些长了绿毛的蒸馍就被做成了豆酱,变成了别有风味的小吃。
【民族节日作文】相关文章:
民族节日作文09-26
民族的节日的作文12-10
民族的节日的作文(精选)08-13
【通用】民族节日作文07-01
实用的民族节日作文01-26
民族节日作文【集合3篇】08-26
[热门]民族节日作文4篇10-14
民族节日作文优秀(4篇)10-15
民族的节日的作文【共3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