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节日作文>家的节日的作文

家的节日的作文

时间:2024-03-10 12:57:58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集合]家的节日的作文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的节日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合]家的节日的作文9篇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1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吃蛋糕,吹蜡烛,这是我童年亲情最浓的时刻。

  今天,爷爷过七十大寿,这可是我们家的大事。

  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可当我来到爷爷家,已经有不少亲朋好友都到了。上一次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都忘了是什么时候了。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看他们谈笑风生的样子,心里说不高兴那是假的,我觉得这才是亲人之间最亲密的相处方式。

  大人们一波儿在屋里说笑、娱乐,一波儿在厨房里上演锅碗瓢盆交响曲,我们学生帮儿的都在里外穿梭嬉戏。欢声笑语不时荡到屋外,传到空气中,路过的人都会朝屋内侧目:这家今天有什么喜事,这么高兴?只有我们自己最知道。

  收拾一下,准备开饭了!随着姑姑的一声令下,大家都忙碌开来,男士们撤下牌局,摆上酒宴,女士们端上溢满香气的饭菜,我们则站到旁边。这一大家子人,一桌是坐不下的,一共安排了三桌,小屋都被挤得满满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把道路堵得很挤,端菜的人们像毛毛虫一样艰难前行,但他们脸上带着怎么也消失不了的笑容。

  我就坐在爷爷旁边,吃饭的时候,爷爷依旧会将我最爱吃的夹到我的碗里,我则安静地享受着这些美味,并不时地冲爷爷笑着说:爷爷,够了,我吃不完。慢慢吃,吃好了,长身体,爷爷眼中含笑地回应我。

  爷爷依旧做着一伸、一夹、一放的动作,这让想起平时爷爷对我的好,在外人看来不苟言笑的爷爷经常给我买一些好吃的和学习用品,在听到我叫爷爷时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异常欢乐激动。这几年爷爷腿脚不便,但是我每次来爷爷家,他都会出来迎接我想到这儿,我也给爷爷夹菜,我们都很高兴,整个饭局其乐融融的。

  饭后,许多人都出去散步,我姑姑就说:你们别走远哦,一会要切蛋糕了。二十分钟后,重头戏上来了,叔叔端上来一个三层高的大蛋糕,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五颜六色的奶油一闻起来就是香甜美味的。我给爷爷戴上了生日帽,那副样子与他平时的严肃可是大相径庭。今天爷爷也顺着大家的意愿,没有拒绝,接着爷爷开始许愿,低着头,闭着眼,嘴里在说些什么,当我问爷爷许的什么愿时,他还卖关子,不告诉我。妹妹起了头,全家人一起唱起了生日歌。

  许完愿终于可以吃蛋糕了,小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蛋糕馋了好久。第一块蛋糕肯定给我们的大寿星啦,当然,第一块蛋糕也肯定是由大寿星来切啦。开始切蛋糕,爷爷操刀在这圆圆的'蛋糕沿着半径切了两刀,这第一块蛋糕就出来了,在第一块蛋糕出来后,就陆续的出来很多小蛋糕,有的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有的大人们也像小孩子一样在那里打闹,又不知道是谁把奶油涂在了谁的脸上,引来哄堂大笑。

  大家笑着,闹着,在那淡黄温暖的蜡烛照耀下,我感到阵阵暖流流淌心间,那蜡烛显映出我们浓厚的亲情。大家纷纷用手机录下了这一难忘时刻,并发到了家人群和朋友圈里,获得秒赞。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日落西山,大家都要各回各家了。尽管知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但是在分别的时候就是非常不舍,下次这样子聚在一起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但是下一次一定会有的,就像这落日一样明天再次升起。虽然平时大家都很少来往,但是血脉亲情是断不了的。

  过完了我记忆中最大最热闹的生日,我仿佛被这生日带来的亲情给温暖了,不,已经不能用温暖来形容了,是一种与亲人之间的深深的美满之情。手拿一支爷爷生日的生日蜡烛,点燃之后发出了微微光亮,却照亮了我内心的整个世界。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2

  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苍南县灵溪镇一年一度的“物资文化交流节”。

  节日期间活动丰富多彩,地方戏、皮影等民俗文化表演,全国的有名小吃汇聚一堂,各类娱乐设施嗨翻全镇,上演了一场味觉、视觉、听觉全方位的节日盛宴。

  物资文化交流节期间,民间艺术齐齐上演,尤其是越剧,它可是灵溪镇中老年人的最爱。每逢交流节,各社区先请一个越剧班子,并在社区中一个空旷的地方搭戏台,唱戏一般持续三至五天,这几天,老人们可闲不住,吃完饭,便立刻去看戏,生怕少看一点儿。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永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像吞吐的丝一样,裹得紧紧的。若你来晚了,那就只得在外边听声音,这人群不管怎么挤都进不去。

  “物资文化交流节”中的大戏,美食节可是我的最爱。一大早,各广场上早已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上千个摊位,几百种美食,一一呈现在市民游客面前。“新疆羊肉串”“叫化鸡”等全国知名小吃,与县里最具特色的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市民游客吃个够。

  10元4串的.羊肉串,一口咬在那黄灿灿的烤羊肉上,肉汁飞溅,香浓的味道浸透了我的味蕾,那浓郁十足的肉汁加上那鲜嫩可口的羊肉,真是绝配!然后买了两只叫化鸡,准备品尝,剥开一层一层的纸,终于看见了用荷叶包住的叫化鸡,虽然叫化鸡只是鸽子,但它用荷叶焖住,再一煮,只要嚼一口,便仿佛置身于炎夏时期的湖边观望盛开的荷花,感到无比清凉……

  这一年一度的物资文化交流节,不仅让我品尝了美味的食品,还让我了解了家乡民俗风情,令人陶醉其中。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3

  过完春节,正月里最大的节日自然是元宵节(将另文叙述),但除了元宵节外,还有几个节日在我们家乡也比较重视。

  乡间有句民谚: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好天收芝麻……每年除夕过完,从大年初一开始,老人们便会瞅着天气念叨这些谚语。从这些谚语里可以看出,元宵节之前的那些日子,每天都对应着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譬如说,初一是“鸡日”,如果当天天气晴好,就意味着这一年养鸡会比较容易成功,不会发生瘟疫。初二是“狗日”,如果那天天气好,就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家犬不会有灾病……不过在我看来,这里面应该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尽管每天都是一个“节日”,但人们大多也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只有到了初五,才过一下“马日”。民间把“马日”叫做“五马日”,至于为什么把“马日”定在初五,似乎没人解释得清楚。我自己猜想,是不是因为地支里的“午”对应的是马,而“午”又与“五”同音,于是初五就成了“马日”的?我不得而知。我们乡下过“五马日”需要在早晨吃饺子、放鞭炮,然后烧些纸钱,仪式相对比较简单。

  人们之所以要郑重其事地过“马日”,我料想是因为马属于大牲畜,在农耕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才格外重视,而今天人们仍然要过“马日”,那只是一种习俗的延续而已。有些地方把过“马日”叫做“破五”,意思是从初五以后,过年的各种禁忌就解除了,但在我们这里,主要的意思表达却并不在此。

  除了过“马日”,我的乡亲们还过“初十”。从前面的民谚中看,初十应该是“菜日”,但那天祭祀的内容却不是蔬菜,而是石头。据说,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人们大清早便要起来放鞭炮以示纪念。

  给石头过生日,需要在家中有石头的地方,比如房基、墙角、门槛、石碾、石磨、碌碡、石夯等处烧些纸钱香火,并说上些吉利话。家里有小孩儿的,还不忘嘱咐一下石头们,来年千万别把孩子们磕着碰着云云。

  在农耕时代,人们生活中与石头的关系非常密切,修屋建房、垒坑砌墙、推米磨面、打场晒粮,几乎都要与石头或者石制农具打交道。那时候,人们对石头几乎有种崇拜意式,又因为“十”与“石”同音,所以初十祭祀石头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我的个人分析,并未经过严格考证。

  另外还有一个节日是“立春”,我们乡下把立春俗称为“打春”。立春作为一个节气,经常出现在春节前后的六九第一天或者五九第九天,民谚所谓“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在我们乡下,通常会在立春这天吃块青萝卜,这被称作“咬春”,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

  潍县萝卜是我们当地的特产,因青翠可口而广为人知。民间有句顺口溜说“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潍县萝卜的喜爱。生食萝卜可化痰理气,清热解毒,助消化,健脾胃,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咬春”的大致意思也是为图个吉利,所以尽管外地许多地方立春时都吃春饼,但我们当地的百姓依然钟情潍县萝卜,图的就是防病消灾,强身健体……

  近些年,每到正月初六、初八,大街小巷也会响起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是一些做买卖或开商店的人们在放“开门炮”。人们之所以选在初六或初八开门营业,毫无疑问是为了图个“顺”“发”之意。看他们那兴高采烈的架势,几乎要把初六初八也演变成两个盛大的节日了……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4

  最使我难忘的是家乡的中秋节。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在家里享受着这天伦之乐的中秋节。

  当天晚上,妈妈和奶奶拿出月饼和苹果、梨……让月姑娘也品尝一下。这时,月亮像羞答答的小姑娘偷偷地从云里露出半边脸来。过了一会,月亮又大又圆,就像一个白玉盘。我坐在一旁,边吃月饼边听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真是既饱口福、又饱眼福。我呆呆地望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仿佛看到了翩翩起舞的嫦娥从天而降,看到了洁白的玉兔在桂树下捣药。皎洁的月光在深邃的天幕中显得分外明亮。

  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对诗,爸爸说:“一家赏月过中秋。”妈妈想了想说:“美满赏月过中秋。”我学着诗人的样子吟诵道:“美满家庭比月圆。”大家都夸我吟得好,我得意地说:“要不怎么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小作家呢?我的.小脑袋里装的语言丰富着呢。”奶奶也不甘落后:“赏月尝饼多愉快。”我们都笑了。接下来是猜谜语,当然也离不开“月”了。

  明亮的月光像给城市披上了轻纱,一会儿,月亮悄悄躲进了云里,那朦胧的光辉若隐若现,是月姑娘在给我们捉迷藏吧。

  夜深了,月更加明亮了,我想:人不也要这样吗?心像月一样纯净,如月一样洁白,啊!多么难忘的中秋节!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中央都有各自的特征,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风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同床洗漱终了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通知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崇,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喜,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约9点左右就开端做午饭了,午饭简直就是年夜饭的“彩排”,由于只是有些人如今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需有两碟青菜,意义就是庄稼在夏天能够长得葱翠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要小孩能够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家畜的时分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需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常,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光阴,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端入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分,更为繁华,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需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由于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曾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喜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由于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端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拍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造过程愈加繁华了!!

  这是我家乡的风俗,你的呢?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6

  我国把农历12月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节日,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除夕的习俗,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习俗。

  在除夕的晚上全家相聚在一起,我们过年是在奶奶家吃团圆饭。我提前一两天就到奶奶家了,姑姑一家四口也从重庆赶来。除夕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桌上摆满了一桌子的菜,有鱼,有肉,有虾等好吃的菜。我看着这桌丰富的年夜饭,就感觉肚子饿了。等全家都坐下来后,大家一起举杯祝奶奶身体健康,奶奶笑着说:“大家都健康”!都还没有尝遍所有的菜,我就吃饱了。吃完饭我就想打开电视看,奶奶急忙叫住我让我别走开,她说有惊喜,我脑袋一转就猜出是要发压岁钱了。等所有人吃完饭,奶奶从口袋里拿出几只又大又厚的红包,分给了我们几个晚辈,奶奶祝我们来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00春晚开始了,我一边吃奶奶给我们做的点心,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守岁。感觉除夕很舒服,很幸福。时间过得很快,春晚快结束了。这时窗外的`鞭炮声连连不断地响起。我来到窗边看着天空被鞭炮照得很漂亮,也很耀眼,但是鞭炮声太响了,影响我睡眠。燃放鞭炮还污染环境,我讨厌放鞭炮。

  我喜欢除夕,因为那是我最放松的日子,既能吃到最丰盛的晚餐,又能拿到厚厚的红包。年还没过完,我就盼着来年的除夕了。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7

  我的家乡昆山位于中国的东南方,这里人杰地灵,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也保留着大量的传统的春节习俗。

  每到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群川流不息。人们纷纷赶着购买各式年货。有得买年画,有得买食品、有的买新衣……。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大家都把房子进行一次大扫除或新增添几样家具让自己的家有一个新的样子。打扫完,布置好了以后,人们还会在自己的家门上贴上一幅看的年画或对联,以示来年有个好兆头。

  春节前,人们都忙着准备各种各样的`美味食物。鸡鸭鱼肉样样俱全。等到春节一到,人们便大吃大喝一番。当然,在我的家乡人们还有一样特别要准备的东西,那就是年糕和甘蔗。年糕的谐音“年高”, 象征着年年高升。而甘蔗则代表了节节高的意思。

  在我的家乡,春节也是个团圆的日子。春节到了,不管你在何处,这一天一定要回家吃一顿团圆饭。全家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聊聊天,真是其乐融融。然而,作为小孩子,过春节最开心的事就是拿压岁钱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8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节日,在外工作的人们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千方百计的回到父母的身边渡过个团圆的节日。于日,即使每年的春节都是在严冬中来临,但到处都张灯结彩,家家都贴春联,挂大红灯笼,到处都充满着节日气氛,所以再冷的天气,人们也感觉不到了。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每年的春节我都和爸爸、妈妈回白山的奶奶家过年,我还可以有新衣服穿,还能得到压岁钱。

  今年的春节也和往年一样,我们回到了奶奶家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他们都在忙着包饺子的.准备工作,不一会儿,包饺子用的面、馅都拿到了桌子上,奶奶还拿上来几个小碗,里边有的装着几个硬币、有的装着点糖、有的装着点豆腐。看见这些平时包饺子用不到的东西,我好奇的问奶奶:“这些是干什么用的呀?是往饺子包的吗?”奶奶笑着说:“是呀。”“那有什么用处呢?”我问。奶奶回答说:“这些都是吉祥的象征,硬币象征着明年财源滚滚;糖象征着明年的生活甜甜蜜蜜;豆腐象征着福气多多。把它们少放几个在饺子里,吃到的人在新的一年会吉祥如意。”我点点了头说:“原来有这么多的习俗呀,那我硬币、糖、豆腐都要吃到。”妈妈他们大笑着说:“那你可要多吃点才行呀。”看着奶奶和妈妈他们在快速着包饺子,我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心动不如行动,我走到桌子边拿起了饺子皮儿,包起了饺子。包第一个的时候,馅放得太多了,馅都露出来了,我把这个饺子放到一边,等着妈妈来处理。包第二个的时候,馅放得太少了,但妈妈说;“这个饺子包的很漂亮。”经过前两次的教训,我包的饺子越来越好,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包的饺子象一个个“小元宝”。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鞭炮声,吃着我自己包的“小元宝”饺子,我心里美滋滋的,真希望每天都过年呀!

家的节日的作文 篇9

  每当想起那座小村庄,那丝丝缕缕的家乡味就会从我的记忆深处传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临近腊月,家乡的那股浓浓的年味已经随着冬天那一阵阵凛冽的寒风缓缓向我们飘来。“要杀猪喽,杀年猪喽!”孩子们欢快的呼唤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只见大人们把肥猪从猪圈里赶出来,众人一齐把猪抬上专用的凳子。一个人抓着猪尾巴,两个人拽着猪耳朵。在杀猪师傅的忙碌下,过了大半天才将年猪杀好。有些人喜欢吃腌肉,于是就用盐洒在肉上,这也是年夜饭上的一道美味菜哦。

  在除夕前几日,人们通常都会分工打扫家里卫生,也会把被子清洗干净,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不顺心的事。

  到了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得团聚在一起,在外打工的儿女也要赶回来,吃上一顿美滋滋的团圆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鱼、肉、虾、八宝饭等等。在每家每户的'年夜饭中,鱼那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含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吃完了年夜饭,人们还要守岁,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到了十二点,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大家都祈祷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

  除夕“噼里啪啦”地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地大笑着离去。

【家的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的节日的作文08-27

家的节日的作文(精选)09-10

【实用】家的节日的作文01-01

家的节日的作文[通用]12-11

家的节日的作文(优秀)03-08

(热门)家的节日的作文02-07

家的节日的作文【优秀】10-29

【精选】家的节日的作文三篇03-05

【精选】家的节日的作文10篇03-10

家的节日的作文六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