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节日的作文常用(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节日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日的作文 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王安石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即兴写下的。我们现在的春节可能比宋朝的时候更加欢快。
盼着!盼着,眼看春节转眼就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想起往日的春节里,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合家团聚的围着圆桌看春晚,还有的在放鞭炮各个都忙得不亦悦乎。
终于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了,我这只小馋猫早已迫不及待了。这时,爸爸神秘地对我们说,他在饺子里包了硬币,随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得到好运。真的吗?我和表哥将信将疑,夹起一个饺子,一小口,一小口、小心翼翼地吃,生怕把硬币一口吞了下去。爷爷见我们这幅吃相经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爷爷地笑引起了我的怀疑:是不是爸爸和爷爷连手起来故意哄我们多吃点啊。想到这我不再小心翼翼的吃了,张嘴一口咬了下去,砰地一声,不知什么东西把我那颗以经摇摇欲坠的门牙给撞了下来,大家哄堂大笑,我拿出来一看,竟是一枚硬币,这令我兴奋不已后来表哥也相续吃到了一枚,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温馨地欢笑中。
窗外寒风呼啸,但我们全家的气氛没有被寒风所影响,依旧其乐融融。
节日的作文 篇2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春节贴“福”字、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但我非常最喜欢过的还是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过端午节时,我们家家户户都把苇叶洗干净,准备好糯米和各种馅,有肉的、豆沙的、红豆的……然后用粽子叶把糯米和馅包在一起,做成三角形的,长方形的,保佑平安无事。肉粽是我的最爱,大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气,那真叫一个香啊。传说端午节包粽子是因为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难后,人们打捞数日仍不见他尸首,为了屈原的尸首不被鱼虾吃掉,人们就用苇叶包起饭团投入江水。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包粽子”。
吃完粽子,大人、小孩们都早早的来到河边观看龙舟比赛。一大早的河岸边,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了,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色各样的“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它们都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落后,真是激动人心。龙舟上的健儿们都狠劲猛划,奋力冲刺,希望成为成为了群龙之首,夺取冠军。岸上的人们为他们加油、击掌喝彩。
端午节还有大人给小孩子在手腕、脚腕上系五彩绳的习俗,小孩子系五彩绳是为了拴住他们,不失去他们,保佑他们平安无事健康成长。
端午节真是一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赶快来临。
倒贴福字的来历
生活中有许多传统文化,比如:端午节赛龙舟,春节吃饺子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节倒贴福字的'来历。
从前,有一个大官,他命令大家在过年的时候贴福字。在一次过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过得怎么样。大官走在大街上,他发现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着贴,于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们全家抓进了府里。大官审问其中一人,道:“你怎么把福字倒贴了?”那人颤抖着说:“大人,把福字倒贴,读起来就是福到,所以小人就自作主张将福字倒贴了”大人听了,感觉很有道理,不但没有罚他们一家,还奖励了他们。从此之后,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倒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奇妙啊!
节日的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拜年是中国民间在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意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现在春节“拜年”意义差不多,但又有了新的'礼节,那就是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春节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收压岁钱、放鞭炮。记得大年三十晚上,爸爸都要带我和姐姐去外滩放鞭炮,那里人山人海,我们远远望去,天空被燃烧的烟花照的很亮。这边的“双龙戏珠”还没落下,那边的“菊花”又升起来了。玩的我们兴奋地无法入眠。
我每天都盼着什么时候过年,这样就可以去放鞭炮了。我们小孩子盼过年,大多数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
【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节日的作文01-12
节日作文(精选)11-19
节日的作文【精选】11-06
[经典]节日的作文10-17
节日的作文(经典)09-23
节日的作文【经典】10-12
(经典)节日作文08-30
节日作文08-24
节日的作文[精选]09-18
(精选)节日作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