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时间:2024-11-24 12:36: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乌塔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塔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1

  学了《乌塔》这篇与众不一样的课文,我被乌塔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

  课文讲述了一个14岁的叫乌塔的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在途中遇到了本文作者,与她之间发生的故事。

  一个才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让我对她十分敬佩,也觉得乌塔异常勇敢,不怕困难。欧洲大到难以形容,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游完的'。一路上走走停停,那得花多长时间呀,况且还没有家人陪伴,是独自一人!乌塔也太独立了吧!

  她使我想起了我自我,平时爸爸妈妈总是护着我。如果我饿了,爸爸立刻下楼买食物;如果我渴了,妈妈会立马盛满一碗开水,直到吹凉了才给我端来,生怕我被开水烫着。我猜想同学们也是与我差不多的情景。所以,我们渐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一天,爸爸妈妈出去有事,留下我一个人待在家里。临走时,妈妈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在家里得认真写作业,不能分心;写累了的话就休息会儿,看会儿电视;电视不能看太久,太久了对眼睛会有伤害;有人敲门千万别开……”总之,妈妈说了一大通,唠叨得我都烦了,不就是出去一会儿吗?又不是再也不能见面了。我有些羞愧,这些小事都要大人们瞎操心。乌塔却完全不一样,她完全能够自理。

  亲爱的爸爸妈妈,要明白,只要放开溺爱的双手,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请让我在属于我自我的那一片蓝天自由翱翔吧!

乌塔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乌塔》我读了这篇课文以后,让我认识了一个聪明勇敢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乌塔。

  这篇课文写了乌塔周游世界,她去过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去了希腊。我真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我想了很久我才明白,因为她胆大心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看到这里我想到我,如果我遇到困难就会让爸爸妈妈帮助。如果是我的.话,我可不敢自己单独解决。我也不敢自己单独旅行。因为我害怕被骗,害怕被抓,害怕走错路,害怕出去回不来了。害怕走到森林被老虎狮子等食肉动物吃掉,我还不会像她那样胆大心细,也没有她聪明勇敢、善于观察。

  为什么她爸爸妈妈对她放心呢?为什么我爸爸妈妈对我不放心?也许是因为她爸爸妈妈为了锻炼她的生存能力,让她自己一个人生活下去,让她有一个很强的适应能力。

  我知道了外国的爸爸妈妈想让儿女可以自己生存下去,将来可以自己一个人生存。而中国的爸爸妈妈却怕自己的儿女受到伤害,不敢让她们单独行动,总想把她们保护起来,得不到锻炼。

  我也要向乌塔学习她的精神,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胆大心细,聪明勇敢,以后也遇到困难要独立思考,独自解决,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乌塔读后感3

  乌塔是一个德国的女孩子,十二岁了,她经常自己游历欧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游览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还要去希腊。

  我很惊讶,乌塔自己能游历欧洲的很多地方。我已经十岁了,都不敢自己出远门。十多年前有一次,日本和中国的孩子一起去野炊,日本孩子都在做事,而中国孩子却什么都不干,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孩子在生活自理、应对挫折方面仍然比不上日本孩子。我现在如果出门旅游,也是和父母一起去,我去过上海、北京、野三坡……

  我和爸爸去上海世博会时,门票、火车票都是爸爸买的。乘火车的人很多,水泄不通,上不去车时,我和爸爸只好从别的车厢进,再回到自己的`座位。如果别的地方也很挤,只好跟着挤进去了。到了世博会之后,我和爸爸人生地不熟的,靠找人问路、看地图,或者看手机上的GPS功能才能找到路,一路上很多事情是爸爸做的,我也只是帮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爸爸拿一些包。

  我要向乌塔学习,要自立自强,自己解决问题,增加见闻。我已经会自己坐公交车去上学或去姥姥家。我还要学会问路、看地图,还要会自己制定旅游的计划。

乌塔读后感4

  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是一个非常自立的小女孩,她住在德国,用自己打工,和父母平时给她的零花钱,攒下来一个人去了欧洲旅游。她自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加上父母的溺爱,几乎家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可是,我们能否想到,父母总会有一天会去世,如果你连一点生活的`本领都没有,你就会被社会淘汰。

  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们。他们每天早上要爸爸妈妈叫起来,衣服要父母准备好,甚至,还要父母给他们穿好衣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做,无论大事小事,父母都会宠着孩子,不让他伸一下手。

  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名大学生辍学回家,可他家的经济条件足够供他上学,那他为什么要辍学呢?是因为这名大学生不会洗衣服,生活不能自立,所以只好辍学回家。就算他考上了再好的学校,没有自理能力,又有什么用呢?

  《乌塔》一文让我懂得了自立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的人,这样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乌塔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一篇课文。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德国小女孩,她叫乌塔。十四岁就独自一人在暑假期间游历欧洲的事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州。文中作者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其实我也难以置信。

  在我们中国,像她这个年龄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基本上都是让我们待在家里,不让我们到远处去游玩,怕我们会出意外,即使出去也有大人陪同,更别说独自一人游欧洲了。乌塔还说,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阅读了很多关于她要去游玩的几个国家的相关书籍。并自己挣旅游费没花父母的一分钱,还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以及一些安全自救的意识……

  听了乌塔说的话,我觉得乌塔想得很周到。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很有计划,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佩服她的'勇气和耐心!而像我们这些孩子什么事情都依赖着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根本不会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些较难的事情。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也想自己去冒冒险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可是大人们总是说,你还太小,等你长大再做吧。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父母以后也应该像乌塔的父母一样,放心大胆地让我们尝试着独立做些事情。做一个有自立精神、有主见、有生活能力的人。离开那种依赖大人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宠爱宝贝的表现啊!

乌塔读后感6

  《乌塔》这篇课文,我一读这个题目,就奇思妙想起来,乌塔是一座乌黑的塔吗?乌塔是一个停满乌鸦的塔吗?我好奇地读了起来……

  原来乌塔是一位十四岁的小女孩。她来自罗马,趁这次暑假独自一人去欧洲游玩的事,不管在哪个国家,她都不会忘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他们送礼物、寄贺卡……还有一半钱是她赚来的`,多么独立的女孩呀!我读完后进入沉思……

  在我生活中也有和她相反事情,我的同学小马就是这样,早上她在校门口吃早餐时非要妈妈喂,她妈妈不同意,她就躺在地下不起来。下午放学时,她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这让我感到她很不自力,不孝顺父母,我可不能这样做。

  想到自己,和她相比,我也有一些不自力的情况,像坐电梯时,我总是感到孤单、无助,就像被人捉到的小鸟,关在鸟笼里,无论我怎么呼唤,也没人救我;晚上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总是不敢自己睡,怕有人进来了,如果爸爸妈妈不回来,我就还怕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我读了《乌塔》一文,学会了很多事,我要向乌塔学习自力和孝顺!

乌塔读后感7

  前几天,我学习了一篇叫《乌塔》的课文。文中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利用暑假独自游历欧洲数国,而在出发前,她用了三年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她通过阅读书籍来了解她要去的国家和城市。通过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来积攒旅行费,旅行路线和日程也是精心设计。旅游途中,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已报平安。她的行程之长、准备之久、安排之细以及独立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我。

  这件事要是放在我的身上,那简直是不可想象。从上幼儿园起,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一直持续到三年级才停止。尽管我已读四年级了,身旁总少不了父母的身影,养成了我现在无伴不成行,夜晚怕出门的坏习惯。现在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爸爸还让我每天练40分钟的钢琴,有限的时间被挤走了,不能给伙伴们玩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看课外书,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只能从路人的闲谈或老师的讲解中略知一二。虽然每周都有零花钱,可都是父母给的,尽管也有结余,可离旅游费用相差十万八千里,想去发放广告单,可我有时间吗?父母会同意吗?

  独立好难!

乌塔读后感8

  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门课,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一天,作者第一次在乌塔的一家旅馆见面,发现她睡在床上的香味太累了,所以她洗完澡躺下睡觉。第二天晚上8点,我从外面回来,发现她躺在床上看书。她看见我,立刻起来跟我打招呼,问我玩得怎么样,从哪里来。我告诉她是中国人,现在住在德国。在和她的谈话中,我知道她叫乌塔,今年14岁。她还告诉我,她这次暑假一个人去了欧洲,他一个人去过很多地方。我不相信她能一个人旅行,但这是我亲眼所见,也不得不相信。最后,乌塔还表示,她已经准备好这次旅行三年了,在家里安排得很仔细。我告诉她,在中国,父母不会让这么大的'孩子一个人旅行。

  第二天早上,乌塔要走了,她还告诉我以后要继续赚钱去中国旅游。

  读完课文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和钦佩。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14岁的女孩可以独立自强,独自去欧洲旅行。他和作者之间的对话是如此自然,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想:我以后也会独立,不要让我妈妈担心。

乌塔读后感9

  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游览欧洲,你听了绝对难以置信,而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叫乌塔。乌塔自挣旅费去旅游,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国,爸爸妈妈都把孩子当温室里的小花,不愿让孩子受一点儿苦,时间长了,孩子就太娇气了,长大了该自立的时候却不会了,那以后该怎么生存呢?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爸爸妈妈吧!

  而外国,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比如:吃饭时不喂孩子,让孩子自己抓着吃,满18岁就把孩子推上社会,让他自己独立生活。

  一个14岁的孩子一人去游览欧洲,让中国人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吧,可是他确实这样做了,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我们中国孩子就需要这种精神。一位诗人说的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光从电视中得来的'美丽风景是不够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体会到美!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游览欧洲,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慢慢地学会独立,比如试着去,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学做做饭等等,做一个不依靠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乌塔读后感10

  今天我一连读了几遍《乌塔》这篇短文,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假期的时间独自一人在欧洲旅游,而且旅游所需要的钱都是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挣来的.。读后我非常感谢小姑娘乌塔,她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依靠自己的能力学会自立,不能总是让爸爸妈妈操心。

  文中写到乌塔为这次欧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首先她在家里阅读了很多与自己要去的国家的有关书籍,然后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路程。出发后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先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可以请求帮助,还会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让爸爸、妈妈放心。所有的一切都是乌塔依靠自己准备的,而我们现在呢?每天依赖着爸爸妈妈,总是让他们为我们做这做那,比如说:放学后让爸爸妈妈早早的来接我们;总是丢三拉四让爸爸妈妈到学校给我们送这送那;帮助给我们复习功课;出去旅游的时候,让他们给我们准备一切要带的东西……,这一切和乌塔相比让我感到很羞愧。

  我认为我们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性太强了,总以为我们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应该围着我们转,慢慢的我们就失去了锻炼能力的机会,变得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因此我们应该要让爸爸妈妈放手让我们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相信自己的能力,解决在生活中、学习中碰到的小问题。

乌塔读后感11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讲的是一个十一岁的德国女孩儿独自游欧洲的故事,表现出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样是家庭教育,为什么在德国与在中国差别那么大呢?这个问题令我疑惑不解。经过仔细思考,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因为中国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旷世奇宝”,验证了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含在嘴里怕化。这就特指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而外国家长却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生活意识,所以他们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比我们强。

  有的孩子会说:“我们也想独立呀,但爸爸妈妈不会放心的'!”那么父母为什么不放心呢?我们先从自身找到原因吧!记得有一次,我答应妈妈第二天自己到外面买早饭,结果第二天光顾着玩儿,早把答应妈妈的话忘到九霄云外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意识,要向乌塔一样,胆大、细心。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独自一人游欧洲,而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不让家长操心!

乌塔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乌塔》这篇文章讲了中国的汪晓洁在罗马的一家青年旅馆中认识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乌塔一人游欧洲的事。汪晓洁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如果我是汪晓洁的话,我也不会相信的,我没想到乌塔竟能如此自立—竟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更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放弃了周末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去挣旅费,而且不向爸爸妈妈要一分钱。可再想想我,有时候让我跟陌生人说一句话都是难事,就更别说独自旅游了。现在中国的许多孩子都缺乏独立性,处处依靠父母,慢慢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父母也过分溺爱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乌塔不是这样的.,当乌塔问汪晓洁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行时,汪晓洁一时语塞。所以回答说:“在中国,向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他们,会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汪晓洁本想这是一个绝妙的借口,但汪晓洁错了,她立刻遭到了乌塔的强烈反驳,她说自己也是家里的宝贝,亲人们也很爱她,可她们有时单独出门,有时一起出去。乌塔我真敬佩你,我一定会学习你的独立性,做一个各方面都好的学生。

乌塔读后感13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叫《乌塔》主要讲了,“我”在罗马遇到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谈话之间“我”了解到她这次趁暑假独自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还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和希腊。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头重重的打了一下,头脑清醒了,我们是家中的宝贝,父母由于过度的爱我们,让我们很娇气,丢了人生中的'三棵大树“自强树”、“自立树”、“自尊树”,看似温柔的爱却毁了一个人,爱中要含着严厉,真正的爱是严厉,是如寒风的爱,一个人如果由于父母太关心了,一离开父母,就成了别人讥笑的对象。在德国,孩子们都依靠这三棵树来成长,不依靠父母,看似残酷的爱,却让孩子们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前行,这种国家一定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为了爱,不得不对孩子残酷;为了爱,你不得不放手。中国孩子哪能有一人去游玩呢?去玩也是去夏令营。与德国人相比,中国人的教育方式是很落后的,不过,只要父母能想相信儿子,支持女儿,我们中国人也会很棒!名人不全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吗?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每个人不能随随便便的成功!放飞吧!把我们的手松开吧!为了我们,为了我们未来的路,放手吧!我们要去闯荡!我们要寻找人生的大树!

乌塔读后感14

  我刚看到题目时想象不出来《乌塔》写得是什么。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乌塔是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住在汉堡。她在这个暑假游历了欧洲。她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游。她又和我进行了些对话,如:中国的孩子是不是自己出门;为什么不让孩子单独出门……把“我”难住了,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我非常羡慕乌塔的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从三点看出:是每个周末都去打工,不向爸爸妈妈要钱。如果在中国,小朋友们定会向父母索要金钱,不会用劳动来挣钱。二是因为她自己准备这次旅行,自己收拾背包。如果在中国,不要提中学生,就算是大学生,出门的行囊也是父母帮忙整理的,但乌塔却做得很好。有些学生出国留学竟然要带着妈妈,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么请问他们出国还要学些什么呢?三是乌塔会独立思考。在中国,小学生们只听家长的,家长说他绝不说二。中国的小朋友天天被书山题海包围着,不能再自由的.天空飞翔。如果中国的下代不能自立、自强、将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这后果不堪设想。

  有句古语叫: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中国的下代都是雏鹰。如果不把我们放出鸟笼,我们就不能在自由的天空中飞向远方!

乌塔读后感15

  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14岁就能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我被她那善良、胆大、心细的品质所折服了。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里掀起了一阵巨浪,同时我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的生活呢?难道对孩子的爱就只是所谓的安全吗?"可我们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小鸟,而不是被"软禁"的鸟儿。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简直是捧在手中怕掉,含在嘴里怕化,父母的过分关爱使我们感到可怕。

  在家里,我的爸爸妈妈总是不准这个,不准那个,从小把我严严实实的包起来,没有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间。我就像温室里的一棵小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就算作业写完了,我想帮妈妈做点事,结果都被妈妈好言拒绝了。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考上名牌大学的而学生,只是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理书包而被迫辍学。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是多么缺少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无论什么都依赖父母。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同龄的朋友们,你们要走出父母的溺爱,锤炼自己自主生活的意志!中国的父母,给孩子一片独立自主的的蓝天,让爱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乌塔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塔的作文300字09-18

《乌塔》读后感02-07

乌塔读后感04-04

《乌塔》读后感15篇04-12

《乌塔》读后感(15篇)04-15

《乌塔》读后感合集15篇04-18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04-28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04-29

埃及金字塔阅读答案11-07

搭胡萝卜塔六年级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