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灯笼读后感范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灯笼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灯笼读后感1
说起来灯笼,我内心总是有点不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灯笼的象征意义是较封建的礼教社会对妇女的摧残。而太宰治的这本《小说灯笼》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样的好奇,翻开这本书。
本书收录了太宰治的16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一反太宰治充满颓废。内疚与自我否定的刻板印象。呈现出宛如灯笼般的明亮与温暖。
“辑一喧哗。生活安乐时,做绝望之诗。失意受挫时。写生之欢愉。”
第一篇文章就是小说灯笼。女巫的女儿乐佩与王子相知相守相恋,因怀孕生女而老去,王子与乐佩不离不弃,相守一生的暖心故事。正如灯笼一样温暖人心与明亮欢快。
爱情是一把双刃剑,如初食糖果的喜悦,如温暖的太阳,如履薄冰的冰块……
“也许爱情是三毛为爱痴狂舍弃自己的家人跟随荷西去了撒哈拉沙漠,也许爱情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惺惺相惜,也许爱情是莫里斯与萨拉的爱恨纠缠。
也许爱情就是四目相对的眼中的柔情。有一个人,不早不晚,与你相遇,然后笑着说,还好是你。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辑二幻灭。我不太喜欢听,别人的恋爱故事,因为恋爱故事里,一定有所粉饰。”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辈子可能也只是一站地铁或是一顿饭,上一秒是巧合,下一秒就是错过,但错过了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人无法决定会为谁动心,所以难得巧合。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人与人之间的遇见正如灯笼一样温暖人心与明亮欢快。
第二篇文章。羞耻。一个名叫和子的教授之女与户田先生的书信往来中用了反讽的语气否认女性的价值和认知观,户田先生并写小说反击,然后商量她和他见面。为了顾及户田先生的颜面,和子换上与小说内容所匹配的衣服,见面后发现户田先生与小说描写并不相同,自己颜面扫地。于是感慨小说家的无聊透顶。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可能和子对户田先生只是不欣赏他的'价值观,亦或许是明明之中的缘分,才让和子发现原来小说家和普通人一样,为自己肤浅的想法而感到羞耻。
缘起缘落,花开花谢,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既来之则安之。
“ 辑三独白。其他生物,绝对不会有[秘密],那是只有人类,才可能拥有的东西。”
第三篇故事。羞耻。太宰治通过对七夕节的描写而阐述女性在整个家庭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和怀念母亲的感情。这个小小的故事从侧面烘托出战争带给一个国家的危害,不仅仅是物质财力的丧失还有精神乐园的坍塌。
“辑四人间。我的善良是,毫不斟酌地让对方看到我的全貌。”
每次看到人间,总会想起来严艺丹的“总是贪恋糖衣的甜,就得一并咽下眼泪的咸,彩虹出现的那一瞬间,忘记路上有过的艰险,再见面时,笑着怀念,才明白这就是人间。”或许,对于人间最好的解释就是这个歌词吧。正如文章的灯笼一样温暖与明亮。
太宰治曲折的一生,享年39岁,自杀10次。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好人,没有坏人,他总是想带给别人温暖,如灯笼一样温暖明亮。
灯笼读后感2
还没有读完这本书,却按捺不住要动笔写书评的冲动——除了中学时代为赶假期作业一天写五六篇读后感的日子,这恐怕是头一遭。更何况这些半途跳出来的,不吐不快的文字,重点针对的不是太宰的作品本身,而是由他人作的序。
我尊重每一位作序者宝贵的引荐,但此番序作者对《小说灯笼》的一些解读,却让我实在无法认同,甚至微微感到恼怒。太宰先生是我在诸多日本文豪间,最觉得亲切的作家——这也许要归功于他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习惯。对作品的标签化评价,已然使我感到厌烦;对一个人的标签化评价,就更让人觉得可憎。而太宰先生的作品对于我这样一个后世的`读者而言,不仅仅是他的文字,而是像他这个原本的人,或是某种化身一样。(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我很难在行文间对他直呼其名,否则便会产生一种冲撞师长般的惶惑与不安。)因此,中学时代讲雨果就是人性的光芒,看到鲁迅一定离不了针砭时弊之类的成见(Klischee),我尚且还能接受;但如果要把太宰先生硬和阴郁,颓丧之类的印象绑定,连我作为读者,都会产生一种受了欺侮般的不快。
这种不快,诞生于序作者对某些作品的“目的性”解读,诞生于这篇序里过于锋利的遣词造句,更诞生于我从序中感受到的,序作者对于太宰深深的不信任。我是读过几篇后,再去挑序里对应的段落来读。这是头一回作序的人让我感觉比太宰先生本人还要绝望,那些原本涌上心头的酸涩的温暖,一下被当头泼了一盆凉水。“太宰治这样的人,即便有安定的,温暖的时候,也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在为之后的颓丧和爆发蓄力罢了。”这便是我从这一整篇序里提炼出的中心思想。《人间失格》的出世证明,他说的果然不错。然而作为后人,由结果便否定了太宰当年真切的挣扎以及对温暖的渴望和努力,不也显得太傲慢了吗?尤其面对着这样一位总是用和读者聊天般的口吻,谨慎而不安地剖析自己的作家?我以为,这些温暖的文字背后并没有什么隐喻或目的,太宰当年做出过的努力,想要好好生活的心愿都是真实的。
灯笼读后感3
有句话说:“文如其人。”仿佛人的想法总会通过文字表达渗透出来。可人会掩饰,文字也会,很多时候我们说不清哪里是一个人的真情实感,哪里是一段文的真正指向。
也正因如此,人和文才更有趣。
这篇名为《小说灯笼(浪漫灯笼)》,从题目上看,似乎是旨在借文章接龙这“灯火”,来“照亮”故事中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故事开头,作者便先将每个人物的物理情况和盘托出,自然状况、给外人的印象以及显而易见的经历,那些表象性格势必与其后文章接龙中的精神侧重点相对应,或相反或相同,一般来说,既然显性性格已经通过直接陈述来说明了,那么,隐性的思维和灵魂则往往会通过文章接龙中的关注点来表现,事实上似乎作者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在人物的选择上稍稍做了一个小的手脚。
玩浪漫故事接龙的是入江五兄妹,这五个人性别、年纪和性格各有不同,巧的是三个在做学生,一个毕业后留在家中,一个在相对单调的环境中上班,五个人对社交方面都不怎在意和在行,基本属于“不谙世事”的类型,但他们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说出个把观点、还都觉得自己的想法超人一等。
故事也因此好看起来:次男厌恶大哥议论文式的写作,可他一样遇事便想议论一番,说的还是自己并不甚了解的爱情和女人,他竭尽全力地猜想和分析,却还是无法懂得女仆那一句坦白;次女将较劲的目标锁定在姐姐身上,因为外表的缘故、她似乎对感情的理解和姐姐不同,但驳斥来驳斥去,最终说出的不过是些传统套路;姐姐是其中唯一一个有过工作和恋爱经历的,她在现实中唯一一次现出失恋的态度,对方的情况作者并没明说,但从她反复论证门第矛盾的观点中,怕是可见一斑。
所有人,除“憨厚古板”的大哥和“脑袋空空”的小弟外,无不认为这场爱情注定是要带着伤痛的,仿佛爱的故事只有带着哀怨和伤感才美,而这伤感和哀怨的根源在哪儿?这几位白纸样的兄妹,对爱情、男女以及世事的理解与判断,源头又在哪?作者一早就说,“大家都爱看爱情小说”。
如此,作者的轻笑声漫溢,再也停不下来。
只是在这轻笑当中,仍有一丝略带伤感的'暖意,它夹在祖母的纵容、鼓励和祖父欲言又止的批评之中,我甚至觉得这二者其实是一回事。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父亲角色在描述中刻意缺失,取而代之的是甩手掌柜样的祖父,可正是这样“潇洒自在”的他,在听完大家的朗读后,反复提到“国王和王后”的问题,还有那最后送给母亲的那枚勋章……都好像人生往后的路在冲当年不经世事的自己挥手,那时的自己懵懵懂懂地问“干吗呀”,满是骄傲和不耐烦的元气,那条路没有回声,唯有静静一笑罢了。
灯笼读后感4
缴纳吧 妄想税为了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富裕如果有什么歌曲适合作为阅读《小说灯笼》的背景音乐,我想一定是这首《妄想税》了吧。嘲笑着太宰的小心翼翼,在索福克勒斯的浪漫与阿里斯托芬的严肃之间寻求平衡,脑袋里随着节拍幻想起美好的事情,觉着“这孩子真是可爱啊”——就连书页的淡粉色调也毫不做作地应和着这一感想。
虽说这孩子吝啬到西装都买不起的吧。
尽管与平素从《人间失格》等作品中产生的阴郁绝望的印象大相径庭,但在《小说灯笼》的自黑自嘲中浮现出来的,却无疑是同一个太宰治。敏感、纤细、惶惑不安、缺乏自信,就连最微小的细枝末节都能培育出幻灭感。纵使语调轻快,骨子里的孤寂却还是在嘻哈的外包装中一点一滴地渗出来。太宰在本书以喧哗、幻灭、独白人间为名的四个分辑间敲打起日常生活与日常狂想的多重变奏,玩笑之间,真相冷硬如常。
在第一则短篇《小说灯笼》里,太宰就借虚构的五兄妹之家展开了一局人格分裂的小说接力游戏。幺弟虎头蛇尾的小说开头似乎掩藏起一个儿童时期爱说故事又紧张兮兮的太宰,长女对浪漫主义的憧憬和次女乖张自恋的表现糅合成他脆弱敏感的内心,次男的傲慢与俊美,长男的软弱与木讷,则是太宰人前人后的两张侧脸。而当爱情故事的接力铺演到道德讲义那不伦不类的结局,太宰对世俗家庭幸福的嘲讽便不轻不重地抖落一地。相比后期作品中将这种感情的黑暗刻画到了极致的《樱桃》,太宰在这篇中的表现可谓温和,而他更是将写作这个故事的心情形容为“甜蜜”、“开心”,教人忍不住品味起他在叙述祖母和母亲的登场时,温暖到不可思议的恋母情结。
对家庭生活的涂画只是太宰这愉快非常的妄想的一个片面,他在《黄道吉日》里嘲笑新郎的秃头,又在《香鱼小姐》里打碎对千金小姐的爱情美梦,但在《羞耻》一篇中对文学的巧妙讽刺,或许才是他最为津津乐道的.妄想片段。他在《羞耻》中描述女孩菊子的天真单纯使得她将小说中作家穷苦落魄的形象信以为真,结果在登门拜访时发现作家的家庭情况根本没那么糟糕,因此竟愤而感慨道“这种人,根本就是骗子吧”。精心打扮成穷苦人才出门的菊子,却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其实同样是骗子。通过这荒诞的喜剧效果颠覆了文学救赎的观念,太宰在此篇中使生活和文学的虚妄达到了一种奇妙的统一,揭露出两者都是同样的不可靠,同样充满了各种粉饰和伪装,以及同样充满了戏剧性的真相。
【灯笼读后感】相关文章:
灯笼的作文800字10-06
精选灯笼作文400字10篇11-07
看灯笼找算式活动反思09-04
灯笼作文600字8篇01-23
描写灯笼的日记400字7篇11-08
做灯笼作文300字三篇11-20
三年级灯笼作文11-03
春节灯笼作文400字08-27
精选三年级灯笼作文300字4篇11-27
读后感精选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