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字数作文>900字>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4-12-19 22:32:07 9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合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合集10篇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1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食粽——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温暖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2

  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也了解一些,据说是纪念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广泛升入人心。因此,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这一天无论到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丰盛的佳肴,还可以享受节日里浓浓的温情。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每家每户都为包粽子这个大工程准备着,虽然我家没做,但是几天前我已在舅舅家体验到了整个制作过程,让我回味无穷。

  首先放一些几抖糯米浸泡一整晚。天亮了,我和表姐们就去采摘棕叶。棕叶枝细叶大,生于阴面的山间谷底,一棵上长得很茂盛,经过我们精挑细选,一会儿,袋子就丰满了。回去的山路上虽然有些崎岖,但在这绿水青山,溪涧流水潺潺,林间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我们仍是迈着轻快的步伐。

  下午,我们就进行了包粽的活动。一大盆生糯米,一盆香喷喷的猪肉和花生,还有几条白细的小绳挂在椅子上以便包扎和节省空间。我和表姐们都跃跃欲试,便也跟着学,也能学出几分模样。一般都是三角粽,但也能做出新花样,如长长的、微型的。一个个给粽枝紧紧地捆在空中,四个一小串,八个十六个为大串。一串串都躺到大铁锅里,烧了很长时间,扑鼻的'粽香

  才慢慢地从锅里散发出来。我们在厨房里俳徊,张望,直咽口水,我们还直念叨着呆会要吃多少个,非得吃个够!锅盖终于掀开了,粽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我们都洋溢在节日的欢乐中。日记大全

  今天,我也尝遍了各家送的粽子,各有各的风味,五花八门。午餐是节日的高潮。粽子依然占主体地位,一大盘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菱,系着淡青的腰带。腰带打的是活结,一抽就撒;要是打成死结,就叫骂娘粽-急着要吃,可又解不开,就骂开了。其次是酿豆腐,这是我家节日里少不了的特色菜了,字面看也许你会觉得很麻烦,其实不难。用剁碎的猪肉放些香料,然后在豆腐上掀一个小坑,把猪肉捏进去,简直一个精品,再一个个放进油里炸,便是黄澄澄的方金子一般,那股香味更是诱人,令人“口水直流三千丈”,其它也就几样家常小菜。虽然这样也不算很丰富,但我还是很开心,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电视上,也报道了城市端午节的一些消息。令人新奇的是那个“粽王”,摆在那大厅前让人观看,有人还拥抱它,感受它的硕大,报道说可以让几千人吃个够,真令人耳目一新。还有那一幕幕壮观的赛龙舟,轰鸣的敲鼓声,人们的呼喊声,绘成一幅美妙的赛龙舟图。

  端午节从泪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棕叶式的青绿。端午节里,那个过程,那种氛围,那种乐趣,都让我们回味无穷。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3

  发光的不只是金子

  大家都知道,金子闪闪发光,又很有价值。但发光的只有金子吗?不,同样发光的是诚信。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正是他们在我们蹒跚学步之际就在我们心田里播撒下了诚信的种子,给我们讲“狼来了”的故事,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不可以说谎。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是父母在儿时就使我们成为一颗优良的种子,在成长中我们才能正确的生根发芽。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说谎,那么他的一生就不会拥有诚信。这足可凸现出诚信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诚信,不单单对一个人影响深远,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可由于当时战火纷飞,人心惶惶,为了树立威信,成功变法,商鞅下令在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十两。人们议论纷纷,却都不愿尝试。商鞅把赏金提高至五十两,终于有人尝试着把木头抬到了北门。商鞅没有食言,当众给了他五十两黄金。

  商鞅的这一看似有趣的举动,却为他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得民心者的天下”,有了群众的支持,商鞅成功的变法了,帮助秦国统一中国。由此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竟可关乎国之大事!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却往往说明同样的道理。

  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不小心砍倒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但他并没有担心被责罚而欺瞒父亲,而是诚实的'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可见,诚信之风早已吹入了年幼的华盛顿心中,让他成为总统而拥有着优良的道德,并使他在总统生涯中深得民心。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是许多人深受感动。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但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是因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摄影师请一位少年代买啤酒,少年花了3个小时买到了。第二天,少年又为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给了他很多钱,可他第三天还没有回来。摄影师们都说少年骗走了钱。到了夜里,少年却回来了。

  原来,少年只买到了4瓶啤酒,他为了承诺,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买到了6瓶啤酒。可回来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出了玻璃碎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所有人都无不动容。从此,到这的游客越来越多。

  少年在做这件事时并不曾想到会得到什么报酬,他只是凭着一颗诚信之心待客。而正是这一颗诚心感动众人,一份诚信带来商机。

  古今中外,可以举得例子太多太多。总而言之,诚信就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违约,表里如一,说实话,办实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不单单对别人,对自己,同样需要诚信。一诺千金,不自欺欺人,不为利益而违背良心……

  诚信是雨,洗涤着人们心灵的尘埃。

  诚信是雪,震撼着人们虚伪的灵魂。

  诚信是镜,反射着人们身后的黑影。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学校连放三天假,我简直快要乐疯了。

  久旱不雨,呆在家里,人顿觉燥热得很。后来,爸妈决定带我到去青云公园游玩。爸爸用摩托车载着妈妈和我出发了。

  我们经过闹市时,闹市里早已人山人海,甚至连公路两旁都站满了卖各种草药的乡下人。

  各种叫卖声更是不绝于耳。好不容易穿过闹市,爸爸的摩托车载着我们向青云公园疾驶而去。今年,我们倒是头一回游青云公园。没过多久,高耸于苍翠之巅的青云塔就在我们眼前了。

  沿着坡度较大且弯曲的水泥大道攀升,爸爸的摩托车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不停地咆哮着。我们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出点意外。山下和山腰竟然出奇地安静,基本上没见到什么游人。我猜测可能是大家都只顾着过节去了,没心思再出来游玩了。车行至半山腰,就再也无法上去了。

  爸爸只好将车停在了半山腰。然后我们徒步向上攀登。

  山上各种花草树木长得异常茂盛。我们沉浸在绿色的海洋之中。以如此的自然美景作背景,照出来的相片一定迷人,小学生作文《小学作文端午节见闻》。

  妈妈立刻掏出了摄像机,不停地给我们拍照。哪知,山顶却是另一番景象。高耸入云天的青云塔周围站了不少人。有的中学生三五成群地站在石栏边举目远眺,为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有的是一家老少集体出游,在青云塔旁正合影留念;有的退休老人在悠闲自得地打太极拳,似乎在此能集天地之灵气······最惹人眼的要数那个穿白背心的老同志,他手握大笔,醮水围绕着青云塔正专著地练习写毛笔字,几乎不受旁人干扰,写出来的字端庄大方,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围观。

  爸爸见此情形,忙夺过妈妈手中的摄像机,动作麻利地按下了快门。

  “丁零零……”清脆的放学铃声终于响起了。啊,总算放学了,同学们有的长吁了一口气,有的迅速整理着沉重的书包,快步走出了教室。

  此时的校门口、已经密密麻麻了。不用问,这肯定是家长们接孩子来了。尽管天气很严寒,但家长们有的放下手中的家务活,有的拖着疲倦而劳累的身体,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按时按点接送孩子,宁肯自己多等孩子半小时,也不愿让孩子在校门外等自己一秒钟。有的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用好成绩回报家长。可有的同学却已可怜的分数回报父母,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公路上,此时几乎都是家长和放学的孩子们。家长们骑着各种各样的车辆,有的.穿着单薄的外衣,有的穿着厚厚的棉衣……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满着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向家中驶去。

  十月的冬天,天色暗淡下来,远处的树木和建筑物隐约可见。此时车灯、路灯都亮了起来。像一片灯的海洋。一辆辆急驶而来的汽车,像一个个急着要回家的“游人”一样急匆匆赶路呢。

  我和妈妈一路上谈笑着……一直回家。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5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红豆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红豆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再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们便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观看龙舟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大河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

  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6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今年开始,端午节那天要放一天的假,这是让很多过“洋节”的人返璞归真过传统节日的一种方式。端午节是星期天,是公历6月8日,城里会有很多乡下人把艾和菖蒲背来卖给城里崇尚端午节习俗的人们。到城里生活后,以往的端午节,都要按照“端午”的习俗,一早到街上买艾和菖蒲回家悬挂或者插于门楣和中堂,以驱魔驱鬼,吃点早饭后,一家人找个地方去爬山游百病,把一身的病游掉,让自己身体健康、快乐平安。

  小时候过端午节,父母还要按照最传统的习俗,兑雄黄酒来饮,之前就要购买一些独圆蒜,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晚上,晚饭之后,用饮剩的雄黄酒来灌独圆蒜,把灌了雄黄酒的独圆蒜,用布包裹好,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揣在上衣的荷包里,以避邪驱瘟。这些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成年后回老家过端午节,父母会给我灌雄黄酒独圆蒜的,我会放在上衣的荷包里,揣到喷香干瘪也舍不得丢,那是父母给我的护身符啊。

  端午节是忙碌的,因为这个节日正是插秧的季节,小时候,我们不懂忙紧,还没有到端午节,就要提前琢磨节日那天到哪里去游百病,实际是就是借口不做事情,借口出去玩,父母早知道我们的心事,对我们出去游百病,从来没有责怪。

  农村的端午节,在我们老家沙家马场那里,既没有赛龙舟的活动,也没有其他庆典活动开展,而游百病是传统,应该说绝大部分都出去游百病。当然,在城里要悬挂和插的艾、菖蒲是到街上去买,去晚了还不一定买得到,而在老家,满田坎都是,去挖几兜,折几株就行了,不像城里显得紧缺和珍贵。而城里的端午节虽然热烈,但和老家那里的比,就是不热闹,氛围也特别淡。因为端午节要吃的粽子,老家那里喊叫棕巴,这些都不用自己做,去买就行,吃的咸蛋也一样。至于喝雄黄酒,很多知识人士在各种媒体上说那会有损身体的健康,所以,就很少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了。到了城里生活的父母是比较顽固的,所以依然坚持他们对端午节过的习俗,一丝也不改。

  父母的固守,有他们的理由,该不该固守呢?

  也许就是我们不像父母那样顽固而去固守那些本来就是健康而又是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习俗,甚至忘记了,去追求一些刺激的“洋节”风尚,所以韩国人才把本来就是我们的端午节申报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是抱石跳的汨罗江,以身殉职的,那汨罗江没有在韩国啊,这么多年吊祭屈原的习俗,怎么就成了韩国人的了呢?这不能说不丢我们的脸啊,自己的东西,不珍惜,变成了别人的,我们如今要开展类似的活动没有的专利,能怪韩国人吗?

  端午节真的来了,还有一天假期,我们该怎么过呢?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7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红豆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红豆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再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们便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观看龙舟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大河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

  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每年过端午节的情形记忆犹新吧!

  奶奶常跟我说起她童年的往事,在故事里,端午节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里,大人们就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民族风俗,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粽子可是个美味,香喷喷的粽子在口中,黏黏的粽子不时地在嘴里散发出一连串的咸味,鲜美的汤汁从中溢出,犹如波涛一般在口中翻滚,又好像秋千一样在其中摇荡。腊肉更是爽口,腊肉看起来腻腻的。可一放到嘴里味道却截然不同,软嫩的'腊肉在嘴中滑而不腻。咸咸的粽子配上软嫩的腊肉令人一个劲叫好。

  吃粽子当然要包粽子,这包粽子可不想吃粽子那么简单,这粽子好不好吃,全看包的好不好。我跟着奶奶学了起来。奶奶先把洗干净的粽叶叠成一个“蛋筒”形状,上面露出一片“大叶子”,再把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后再倒糯米,用筷子剁实,最后,把粽子折成一个狗头形状,用绳子把它捆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看起来挺简单的。我开始动手,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她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有奶奶她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看我大显身手。我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飞快的飞出粽叶……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和赞颂!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9

  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节日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棕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学家和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亲人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每年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商州地下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哺育和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范围,她精心呵护和爱抚下,快乐考试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忆,尤其是端午节棕子和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年轻女子。

  是她一个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怀抱,我她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她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和上学,城里和乡下距离把我拉离了她怀抱,但我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种子深深种了我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乡下小路和小桥,奶妈家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图画。

  那时候每年端午节,我睡梦中就能闻到棕子清香和香包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棕子,里面各种豆儿和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吃起来软软,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撑得溜圆。

  每年这几天,我主食就是奶妈棕子,我一直到现都认为奶妈棕子是最好吃,谁都比不上。

  装棕子蓝子上还挂着奶妈亲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极了,是用各种丝线缠绕小棕子模样,小巧玲珑,香气芬芳,我挂脖子上学校向女同学炫耀着,高兴着,美着……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奶妈家过节,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兴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和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一边包着手里,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妈妈,女儿现仍然不会包棕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妈妈棕子和香包永远永远留记忆中,那是什么样棕子和香包都无法替代美记忆,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棕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这里为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愿与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棕子,戴香包,亲口祝您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节日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因为您爱这个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 篇10

  几千年前,见逐而作《离骚》的屈原先生,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怀抱对祖国沉沦的悲痛,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小学生作文《家乡端午节风俗作文》。人们为纪念这位为人敬仰的爱国志士,每年的农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会向江中投掷粽子(叶包饭,饭夹枣)。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一个习俗,而这天也被命名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契机,每每打开粽子,眼前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一份流传千古的爱国忠魂……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端午节已不再属于中国,在不久前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的新一批文化遗产中,端午节堂而皇之地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不禁让众多华夏子孙大跌眼镜。我们在得知这条消息之后该做些什么呢?抱怨联合国相关机构处事的不严谨?批判韩国对历史的歪曲?或是为“粽子”的专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应该反思……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期间,有许多值得沿袭的传统和文化。当然,我们的思维不能一成不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适当的改进。但将它们统统淡忘是万万不可的,有人会说:我们每年也都在过端午节,不能算淡忘。这话听起来不错,可是仔细想想,我们除了在“过”端午节之外我们还做了些什么,还因为节日有过什么样的心灵触动吗?节日总归是要过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样消磨一天的时间,只是食谱变换,增加了一道“粽子”,还要被挑三拣四。这就是中国的端午节,也许人人都会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为他投入江水时飞溅的爱国情绪所震动?我们正在腐化历史的精髓,压缩古人的情操,折断传统的.翅膀。

  反观韩国,不论端午节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们对传统的尊敬:孔子所宣扬的礼仪在很久之前传入韩国之后再也没有中断过,韩国人对礼仪的遵循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对孔子的崇敬也超过了中国人,我们只会死记硬背那论语,而韩国人早就将论语付诸于行动。在10年动乱期间,中国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们却对者这为礼仪之父顶礼膜拜,也真正将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我们辨证多年之后,才发现孔子精神需要取舍地保留,而黄海彼岸的国度却将其日益完善。近年来韩流之风刮得国产电视剧站不住脚,从他们的电视剧中,很多中国人惊叹那里的礼仪,要去学习,效仿,但那其实是我们的祖先创设的传统啊!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批判端午节的归属呢?自己不珍惜传统,把传统的归宿交给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应当。

  引用一句论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题目中写下“我家乡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传统不能丢,不能全盘否定。因为,端午节永远是我们家乡的节日,是每个中国人懂得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900字】相关文章:

端午节作文10-19

端午节日的作文12-05

端午节小学作文03-15

端午节话题作文01-15

端午节记事作文11-29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09-26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2-03

端午节小学作文08-22

节日作文端午节07-01

端午节小学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