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答案>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06 08:22:5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1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请将本文的中心论点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请你认真阅读全文,说说什么是意境?怎么才能获得意境?

  3.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第③④段却以李太白和毛主席的诗词作为论据,是否脱离文章主旨?该论据在论述山水画的意境上有何作用和表达效果?

  4.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列举其中2种方法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答案】

  1.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营造需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2.①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②要深刻认识客观对象,作者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要有强烈真挚的情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强烈愿望。

  3.没有脱离文章主旨。列举李太白的例子论证了通过写景,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这一观点,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本文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真实有力地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用杜甫的话,说明了意境和意匠是相互补充的,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①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②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③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④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⑤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5、以下论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不仅注重表现“光”,而且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的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6、第①段以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7、试简要分析“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8、“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答案:

  5、C C项,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

  6、①点明了下文谈论的问题;②引起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7、运用否定句,突出强调对客观事物熟悉,才是画好画的条件,语气肯定,不容置疑。

  8、不能。因为这一句从反面进行论证,说明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对于画家创造意境的重要性,是对上文的补充,使论证更全面。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3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 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 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 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 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 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 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 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一一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 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 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 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题,题诗,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 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 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 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诗词字句。

  D. 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 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 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 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答案】1. B 2. D 3. C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4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完成第11~14题。(14分)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

  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为儿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不心崇高境界。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幕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有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春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有删改)

  11.请用原文回答意境与意匠的关系。(3分)

  12.请简述选文的论证思路。(5分)

  13.作者谈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却引用了大量的诗词?(3分)

  14.说说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

  11.(3分)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1分)。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1分)。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1分)。

  12.(5分)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1分)”,接着阐释了“什么是意境”(1分),“为什么要有意境”两个问题(1分),然后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1分),最后论述意匠和意境的关系(1分)。

  13.(3分)强调画和诗都要创设意境(1分);以广大读者熟悉的诗词的意境来论述不太熟悉的山水画的意境,起到便于读者理解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气息(使行文更加典雅)(1分)。

  14.(3分)过渡(承上启下)(1分)。先总结上文画画要有意境(1分),再开启下文,提出意匠的问题(1分)。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美学·审美形态中和、气韵和意境》阅读答案11-14

《青花》阅读答案09-01

白鹭阅读答案09-25

提琴阅读答案09-26

《灯》阅读答案10-07

《雾》阅读答案11-17

苏幕遮阅读答案06-27

《宣纸》阅读答案06-22

春酒阅读答案06-22

《小名》阅读答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