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答案>《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

《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2 08:23:1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

《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1

  饮酒(其十七)

  [晋]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1】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注]【1】萧艾:艾蒿,指杂草。

  1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行失故路:人走着走着,往往会迷失最初的方向。

  B.任道或能通:顺应内心的想法,或许能将路走通达。

  C.觉悟当念还:觉悟到走错方向,应及时地回到旧路。

  D.鸟尽废良弓:鸟打尽弓会废弃,英雄已无用武之地。

  17.古人中常会托物言志,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此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颂》)

  B.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其八)》)

  C.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感遇(其二)》)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8.唐朝曾作《幽兰操》一歌,其中有四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请你谈一谈韩诗与陶诗前四句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案:

  16.D

  17.D

  18.相同点:陶渊明和韩愈在诗中都通过兰花来喻指君子的.高贵品格,表达了自己内心对高洁品性的坚守。(2分)

  不同点:韩愈诗中所表达的是君子的才华不会因无人赏识而减弱半分。即使没有明君赏识也没有关系,君子依然会坚守自己的道德操行。(2分)而陶渊明诗则用清风比喻明主(或明时),萧艾比喻无能小人,表达了君子之德要有明君赏识,才能从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或君子要在明时出仕才会有所作为,从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2分)。

《饮酒·其十七》阅读答案2

  《饮酒·其十七》阅读理解题

  《饮酒·其十七》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行失故路:人走着走着,往往会迷失最初的方向。

  B.任道或能通:顺应内心的想法,或许能将路走通达。

  C.觉悟当念还:觉悟到走错方向,应及时地回到旧路。

  D.鸟尽废良弓:鸟打尽弓会废弃,英雄已无用武之地。

  2、古人诗词中常会托物言志,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此手法的一项是( )

  A.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橘颂》)

  B.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其八)》)

  C.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陈子昂《感遇(其二)》)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3、唐朝韩愈曾作《幽兰操》一歌,其中有四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请你谈一谈韩诗与陶诗前四句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饮酒·其十七》阅读理解答案

  1、D。

  2、D。

  3、相同点:陶渊明和韩愈在诗中都通过兰花来喻指君子的高贵品格,表达了自己内心对高洁品性的坚守。

  不同点:韩愈诗中所表达的是君子的才华不会因无人赏识而减弱半分。即使没有明君赏识也没有关系,君子依然会坚守自己的道德操行。(2分)而陶渊明诗则用清风比喻明主(或明时),萧艾比喻无能小人,表达了君子之德要有明君赏识,才能从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或君子要在明时出仕才会有所作为,从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