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1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沂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蜷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 朝的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或王命急宣( )
(2)猛浪若奔( )
(3)窥谷忘反( )
(4)属引凄异( )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水,甲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北魏 郦道元 南朝 吴均
2、(1)有时
(2)指奔马
(3)通“返”,返回
(4)连续
3、(1)水清,树荣(茂盛),山商,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2)像鸢鸟那样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热衷 功名利禄的心。(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湍急消澈 山高谷深 树木葱郁(基本意思对即可)
6、B
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溯:_____________
绝: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你的想象,请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5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逆流而上 停止
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认为快。
3.引用悲凉的渔歌借以表现三峡秋日的萧瑟和凄清的特点。
4.示例:(这里)江水清澈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鱼儿在石间嬉戏。岸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浓荫成片。群山险峻挺拔,气势高昂。野草翠绿,郁郁葱葱,为山川添上了秀色。
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3
文言文阅读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2分)
①阙( ) ②襄( )
【小题2】写列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4】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阙:通“缺” 襄: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小题1】A
【小题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1】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4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绝:_____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___
③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断 ②有时 ③快 ④全,都
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自三峡七百里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三峡》阅读答案02-02
《三峡之秋》的阅读答案06-06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06-13
《古人如何玩“自媒体”》阅读答案01-31
三峡阅读和参考答案05-27
醉中感怀阅读答案01-10
琴声中的玫瑰阅读答案10-03
九十九度中阅读答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