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实用文>事迹材料>好婆婆事迹材料

好婆婆事迹材料

时间:2024-12-31 13:17:4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通用】好婆婆事迹材料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事迹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那么事迹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好婆婆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好婆婆事迹材料

好婆婆事迹材料1

  xx是xx镇上黄村上xx人,今年已经66岁了。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自儿子结婚以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大儿子当村干部19年,村书记15年,儿媳妇在园区工作,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都是由xx带大的;二儿子开了个农资店,有两个女儿,二媳妇怀孕困难,卧床几个月,都是由xx照顾;三儿子在浙江东阳一家公司任副总经理,离家远,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是xx在照顾。俗话说“大家难当”,可是尽管她识字不多,却用质24朴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都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一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婆婆难上加难,但在她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

  一、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自儿媳娶进家门,她们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心,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在大媳妇刚结婚进门的那段日子,有朋友就说“媳妇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着点,现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对她再好也没用,一个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她没有听信这些话,时刻鞭策自己: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陪儿子过一辈子的人,既已结成夫妻,就当成自家人去处,就当自己的亲姑娘去处。儿子又时常不在身边,儿媳妇又要上班、回来还帮着做点家务,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儿媳经常说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总是身为长辈,领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特别是儿媳在工作忙的时候外,总是想方设法的做点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难鼓舞她。

  二、勤勤恳恳,打理一家老小事务

  每天早早起床做饭,从不给子女、儿媳添麻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洁净净的,被子也25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儿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许多,便说“妈,你真辛苦了,让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给你,我真有些过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总是宽慰儿媳说“没事,只要你俩工作顺心,能帮就帮点,再苦再累,为了儿女,我都情愿。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干好你们的工作吧!”有的人见了还说:媳妇的脏衣服你还洗,真是太惯她了。可她从不这样认为,她总说:媳妇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只有我在家把家务事都搞好了,孩子们才能安心上班。

  三、勤俭持家,注重搞好邻里关系

  xx的家庭情况,生活条件虽不能说的上是富裕,但在村里里,也是相对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一般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节约,反对白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还经常教育子女要学会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足。自家和睦的同时,还注重邻里关系的相处。经常对儿媳说“远亲不如近邻”和邻居相处,互相关心,邻家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关心他。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关心邻居解决家庭中的困难,乐于助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关心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十分融洽。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怎样做一个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2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叫xxx,1943年9月生,现生活在桥头集镇小韩村唐岗组。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

  xxx,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

  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前几年儿女们家庭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哪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20xx年大儿媳带着刚满周岁的孙子回娘家吃饭,在路上被车撞成了植物人,孙子也不幸的骨折了。当时大儿子还在外地打工,一时间照顾媳妇和孙子的重担一下就落到了xxx的肩上。

  每天,不但要照顾年幼的孙子,还要给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妇端茶倒水,送吃送喝的。起早贪黑,从没半句怨言。她媳妇常常眼含泪花的望着年迈的婆婆,每当这时,xxx就安慰媳妇:“孩子,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妈妈有信心,我们都要有信心。”

  她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照顾儿媳妇,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儿媳妇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她治病。媳妇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儿媳妇服药,合理安排儿媳妇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儿媳妇上厕所,亲自给儿媳妇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儿媳妇吃好、住好、使儿媳妇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儿媳妇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农忙时,她仍抽空推着儿媳妇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照顾儿媳妇,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儿媳妇早日康复,xxx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儿媳妇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儿媳妇的亲属都说:多亏了你婆婆的细心照顾,xxx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照顾她是我该做的事”,媳妇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婆婆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照顾儿媳妇”?xxx回答说:“她是我儿媳妇,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孩子。我们长辈谁不想孩子们好啊?他们过得好了,我们做长辈的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xxx。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xxx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xxx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事迹材料3

  XXX,今年60岁,家住XXX乡XXX村一社,她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均已结婚成家,两个儿媳进门十多年和她生活在一起,在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融洽的气氛。在亲戚眼里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在邻居眼里她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在晚辈眼里她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和睦。

  XXX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平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美好生活需要奋斗,告诫孩子们把钱花在有需要的地方,不要乱花一分钱。大家庭中成员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发扬民主,大家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平凡的点点滴滴无处不体现着良好的家风家教。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遇到一个好婆婆也不容易,但XXX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闺女还珍贵,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她的话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我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我也心甘情愿”。她对孩子们的无私付出也换来了儿子儿媳的孝心,特别是儿媳,在日常生活中婆婆时时处处都把她当闺女看待,平日里和丈夫意见不合或是丈夫在某些方面有大男子主义表现时,婆婆都是站在她这边,批评教育儿子,让儿子疼媳妇、帮媳妇,在做事做人上婆婆教给她很多方法,教会她很多道理,这是婆婆的良苦用心,更是婆婆的关心关爱。“身边的小媳妇都对我羡慕不已,都羡慕我有这样的好婆婆,”小媳妇周花说道婆婆时满是骄傲和欢喜的眼神。

  XXX自己作为儿媳妇,也是以身作则。婆婆由于身体原因常年卧床,虽然和婆婆不在一个院子里居住,但XXX都时不时的做些好吃的给婆婆送过去,抽空给老人收拾屋子洗衣服,总能让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一有闲时间就陪老人拉家常聊天解闷。XXX是这样理解“孝顺”二字——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不仅对待自己的老人如此,对待同村老人以及其他一些孤寡残疾等特殊群体她更是如此,尊重长辈、乐于助人,常怀一颗善心。忙完家里家外的事情后她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比如给一些需要帮助者捐赠一些米面粮油、水果牛奶等。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要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美德和孝道。

好婆婆事迹材料4

  她1950年6月生,现生活在彬县香庙镇下新庄村,是一名共产党员。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因为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要对她好一点,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欺负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饶你。〞她的这番话,儿媳听到了乐在心里,喜在脸上,为她们相敬如宾的婆媳关系奠定了根底,也增强了儿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她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和儿媳相处近二十几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她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

  20xx年儿媳生育小孙子时,凌晨四点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她知道儿媳是要分娩了,情况紧急,她深夜里找车载着她们去了医院。

  产后,她也一直陪同儿媳在医院,她把照顾儿媳的重任毫无怨言得承当了起来,每天扶着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饭、倒尿,同时她还得照顾孙女。有人问她,你有怨言吗?她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每个人都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要学会爱周围所有的人,每个人都会生病、会有困难的时候,爱家人也就是爱自己。可她自己却从不愿麻烦儿女们,她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我只要能动弹就不应耽误他们的时间,让他们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事业中去。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媳妇眼里,她是一个疼爱媳妇的好婆婆。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娶来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个闺女。儿媳都学会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那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做好她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儿媳谈心、解开她心中的疙瘩。儿媳快乐的说:“是我婆婆教育的好,尊老爱幼头带的好〞。

  在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来请她帮助,她都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乡亲之间,妯娌之间,朋友之间,她发现谁家有病人就主动前去看望;

  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难,她尽力帮助;

  在村里,只要她遇上要饭的人,她从来不放过对他们的帮助。大家都说她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热心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村里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让孩子们参加,她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快乐,乡亲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时机。

  作为一名党员,村上的组织生活以及学习活动无论是吹风下雨,她总是积极参加,没缺席过一次。她还经常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她担任村妇委会主任那些年,村里的妇女有困难来找她,她总是尽量的帮助和解决。她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保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术,而且和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村里的人们说起她一个个都赞不绝口:那可是善良的人哪!她从没和人吵过一次嘴,打过一次架,邻里谁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几十年来,她都默默地去帮助村里有困难的人,谁的孩子生病了,她急在心里、痛在心里。她常说:大家把关系处理好了比什么都好,人生只有这么久,大家要珍惜缘分,干嘛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常说,没有这个好婆婆,村里就没有婆媳关系这么融洽的好风气,就没有这么和谐的村庄。在儿媳的嘴里是:没有我婆婆的一身示范和对我们的影响,就没有我们这么和睦可亲的一大家子。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保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叶正英,高邮市卸甲镇张余村叶家组村民,多年前,入赘的丈夫突患重病,撒手而去。留下年迈父母、十岁男孩、三岁幼女、两个青春稚气的妹妹。她没有组合新的家庭,默默一个人挑起了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照顾妹妹的生活重担。孤儿寡母,深夜长哭,白天挑担,她都咬着牙,挺了下来。为改变贫穷的生活,她开始学磨豆腐,用辛勤劳动走上了致富之路。她孝顺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两个妹妹出门,她如同家长一样隆重操办。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每逢农忙,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从不让他来回奔波。儿子不在家,叶正英把儿媳妇当做亲女儿看待。对邻里乡亲,她更是一副热心肠。普法活动、妇女活动、公益捐款,她第一个报名……叶正英也有自己五年规划:再干两年,孙女儿到市中读书,她就到市区陪读,让儿子媳妇安心工作。对此,她充满了憧憬。

好婆婆事迹材料5

  xxx,xxx镇xxx村二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八口之家。在外人眼中她是一个通情达理、团结邻里的好村民,在家人眼中她是一个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媳妇、好婆婆。

  由于自己从小生活条件艰苦,xxx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的衣服一穿好多年,袖口磨破了掉色了也依然舍不得扔掉,虽然没有多么高的文化水平,但她却懂得“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不仅自己如此,她还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她常常对儿子儿媳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好了很多,但也不能大手大脚的浪费,我们都是过过穷日子的,不能现在有了点甜头就忘了以前的艰苦。”儿子儿媳看着自己的母亲以身作则也备受感动,在生活上都谨记母亲的教诲。

  如何照顾好家里每一位成员就成为xxx每天琢磨的事情。在两个儿子还在上学的时候,由于费用压力大,她就早出晚归的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做,来赚钱补贴家用,还常常安慰儿子让他们放心上学,不要担心学费问题。而现今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家,她又担负起照顾孙子孙女的重任。

  在儿媳怀孕期间,xxx对其百般照顾,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和牢骚。她说自己经历过这段时期,知道怀孕时的.难受和痛苦,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儿媳,让她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那段时间,经常可以看见她在饭后陪着儿媳外出散步,早晨起个大早给儿媳炖汤,连儿媳自己也都说婆婆对她都赶得上亲生母亲了。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虽然她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她这种淳朴憨厚的性格,才维系了这么一个邻里称赞、和睦美满的大家庭,成为儿媳口中的“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6

  XXX,1960年出生,现生活在XXX镇XXX村,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虽没有多高文化,但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他们是让邻里们羡慕的三世同堂大家庭。图片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她与媳妇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

  她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她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儿媳生育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大孙女已经16岁了,一起生活这多年,和儿媳从未红过脸。丈夫岁数大了,儿子养车都没时间干山上农活,山上家里全靠她,还得照顾孩子。

  在媳妇眼里,她是一个疼爱媳妇的好婆婆。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娶来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个闺女。儿媳都学会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那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做好她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儿媳谈心、解开她心中的疙瘩。儿媳高兴的说:“是我婆婆教育的好,尊老爱幼头带的好”。

  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术,而且和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村里的人们说起她一个个都赞不绝口:那可是善良的人哪!她从没和人吵过一次嘴,打过一次架,邻里谁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她常说:大家把关系处理好了比什么都好,人生只有这么久,大家要珍惜缘分,干嘛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在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来请她帮忙,她都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乡亲之间,妯娌之间,朋友之间,她发现谁家有病人就主动前去看望;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难就主动去帮助;遇上要饭的人,她从来不放过对他们的帮助。大家都说她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热心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村里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让孩子们参加,她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乡亲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事迹材料7

  提起XXX,当地的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称她是出了名的好婆婆,她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妇女,却和天底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勤劳、善良、贤惠,有着中国妇女特有的传统美德。

  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十口之家,这在我们当地是很少见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XXX不仅是一名家庭主妇,更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她的丈夫李飞荣是浩勒报吉村党支部书记,他担任这一职务已有20多个年头,工作上很有成效,俗话说的好,“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辞劳苦的女人”,她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和付出,可以说李飞荣支书的'成功离不开她。

  作为村支书的夫人,要求要比普通人更高一些,她处处身先士卒,家里种着100多亩地,40多头毛驴,40多头牛,90多只羊,要想把这些事情处理的有条不紊,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有时候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到了,久而久之,磨炼她成为了料理这些事物的行家里手,但她毫无怨言。她起早贪黑的辛勤付出都看在了两个儿子和儿媳的眼中,她的大儿媳在康巴什照看两个孩子上学,二儿媳在乌审旗上班工作,一有空回来也都争相着帮忙料理这些家务事。

  有时儿媳之间产生矛盾,她总是先找儿子的缺点,然后才引导儿媳应该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她的这些所作所为深得两个儿媳的敬佩,为处好婆媳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老一辈人们常说“最难处好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锅勺哪有不可碰的”,但是在他们家却恰恰相反,婆媳关系非常融洽。她对待两个儿媳如同亲生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任何事都是相互的,同样的,两儿媳对他们也是相当孝顺。邻里邻居和她儿媳聊天“一直也没听你们说过婆婆的不是”,儿媳却是振振有词的说:“凭婆婆在我们家里的表现,整天辛苦却从不抱怨,对我们都好,像亲女儿一样,我们说好都来不及呢,怎么会说婆婆的不是!”,当邻居们问起她儿媳们对你们怎么样,她肯定的回答说:“儿子们有眼光,有福气,娶了两个好媳妇,对待我们没说的!”。通过这些聊天以及点点滴滴的小事,说明了她们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之上的,也同样说明了爱和尊重是相互的。

  特别一提的是去年腊月,李支书邀请同学和好友去他家做客,当时到他家后的一个和谐画面出现在众人面前:两个儿子在摆布餐桌,两个儿媳都在厨房围着萏ㄗXX和孙子们则在一旁帮忙择菜,大家各司其职,忙的不亦乐乎,不多时两大桌丰盛的农家宴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当时有一位领导是这样总结的:今天我在这里才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像这样一家三代十口人生活在一起,还是很少见的,不管从家庭产业规模,环境卫生还是家庭气氛都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这就叫做自给自足,大家动手,丰衣足食,真正体现除了“家和万事兴”。这席话既体现出了这个大家庭的真实面貌,又体现出家庭成员各个角色的相互配合、付出、尊敬。

  XXX不仅在家里充当了好老婆、好婆婆、好奶奶,在邻居眼中她也是一个好邻居、热心人,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家里也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户”、“养殖示范户”,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肯定了XXX的辛勤付出,她就是用理解和宽容组织、支撑起这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好婆婆事迹材料8

  我叫xx,是xx市致远中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现年53岁。与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勤劳、善良、朴实。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任劳任怨。我有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我们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我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令邻里们羡慕不已。我在家庭生活中,尽力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做一名和善的婆婆。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始终以“平等”、“宽容”、“赏识”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有付出就有回报,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一、婆媳关系非常融洽,视儿媳如自己亲生女儿

  儿媳娶我进家十一二年了,我们婆媳俩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我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我们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我和儿媳经常说贴心话,在生活中,我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零用钱,为她买漂亮的.衣服,买车给她资金,工作中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每当她头疼脑热的时后,为她寻医求药。儿己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帮助他们。我家隔壁邻居是贫困户,生活资金拮据,儿子结婚时,无钱办婚宴,我第一个把钱送到她家,带动了其它邻居予以资助,度过难关。

  二、倡导环保、健康、绿色、卫生的生活方式

  家庭和谐了,但不能忽视家园的美化,只有我们健康文明的行为,才会有优美的生活环境。在环保卫生方面,我经常和左邻右舍沟通,向他们进行健康文明的环保教育,带领群众把垃圾入箱焚烧,掩埋。还经常主动打扫街道,夏季时带着邻居们在街道两旁种上鲜花、树木。在学校,经常教育学生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学校公共财物,保持校园卫生洁净。有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在户外活动心情舒畅了,闲暇之余,共同欣赏美景,享受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好婆婆事迹材料9

  XXX镇XXX村的XXX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家里共有7口人,她和丈夫在家务农,还要照顾两个孙子,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儿子儿媳工作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几乎全部落在了她的头上,她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还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儿子儿媳为了生活外出务工,两个孙子都在上学,一日三餐她从不少一顿,洗衣做饭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她常常省吃俭用给孙子买水果、零食,孙子让她吃她说不喜欢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她还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孝敬老人。当问到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她耐心教育。

  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XXX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事迹材料10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司保英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德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公公婆婆在世是,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地抚育老人的生活老者起居,事实证明她的'教育工作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不光是她有

  有一次,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小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抚育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得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司保英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司保英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婆婆。问她对于如何俸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以后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拥有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争吵,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妹妹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咪咪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找来立足点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即使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面对生活的坎她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不要气馁,不要放弃,经过全家一前一后努力,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可靠性也提高了。

好婆婆事迹材料11

  xxx是xxx镇xxx村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她平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生活中,她常说:“儿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她还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她喜欢做针线活,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就做做针线活,卖点钱补贴家用,她说孩子们也不容易,我们趁现在能干就干点,邻居都说她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12

  她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就是我的婆婆,XXX。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照顾丈夫,抚养四个儿女,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她常说:“我觉得媳妇就跟女儿一样,甚至比女儿还亲”,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时时刻刻践行着一位好婆婆的标准。

  我婆婆,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我们老了,和她们年轻人的思想不同,老人做好老人该做的,娃娃们也都是知识分子,自然也会做好她们该做的事,年轻人有点小脾气都是正常的,当老人的多担待也就没什么事么,一家人能有多大的事啊。”正是她的宽容与包容,造就了婆媳之间的和睦相处。

  我婆婆是一位懂得心疼人的好婆婆。老公和姐姐、妹妹们都相差一至两岁,前些年接二连三结婚,然后又相差不大生孩子,婆婆的重担就此压上再也没落下。姐姐家婆婆在包头,什么都不管,照顾月子,带孩子都是婆婆一个人的事,正好妹妹家孩子差一个月生了,婆婆忙的两头跑,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稍一放松倒头就睡的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婆婆带着两个孩子,我也怀孕了,天天还要伺候孕期反应大的我,看着她真的很累,可是她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她说:“我年轻时四个孩子没人管没人顾,特别累,我们现在身体还能行,哪怕我们多辛苦一点,也让孩子们少受点苦”。我生儿子那一年婆婆53岁,一整个月子我只顾睡觉,儿子特别能哭,婆婆几乎24小时抱在腿上,我说我带一会儿,婆婆怕我落下病根不让我管,有时候抱着儿子坐着就睡着了,试问天底下有几个婆婆能做到。这些年,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共添了6个娃娃,婆婆帮忙带孩子,左邻右舍的邻居们现在都叫婆婆“幼儿园园长”,每天下午去接孩子,邻居们会说王家幼儿园又放学了,婆婆是一位懂得心疼人,也让人心疼的婆婆。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我婆婆却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不疼自家人还能疼谁啊。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并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居们说起婆婆也都是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我们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事迹材料13

  xxx,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爱护晚辈、孝顺老人、婆媳相处融洽的好婆婆。以孝为先,教育子女。xxx有一个80多岁的`婆婆,她时不时给老人送可口食物、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添置换季衣服,儿媳在她的影响下,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鼓励引导,关心子女。开导儿子走出创业失败低谷期,支持儿子儿媳重振旗鼓,做子女的后盾,用一个母亲的韧劲和爱心撑起一片天。通情达理,包容理解。待儿媳如女儿,生活中不拿长辈的标准要求她们,相互理解关心,用她的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14

  她身材瘦弱,人们却说她有山一般的脊梁;她目光如水,人们却说她有海一般的胸怀;她年近古稀,人们却说她心灿如莲。她就是通化镇通化三村村民小芳。

  小芳今年已经63岁。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

  有人说小芳是菩萨心肠,她却说,菩萨那是千刀万刀刻出来的。小芳这尊菩萨确实是历尽千难万苦雕成的。43年前,20岁的小芳来到了苏家,从此便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生。苏家当时一家7口人,公公常年在外,婆婆疾病缠身,两个小姑子、一个小叔子尚且年幼。全家上上下下全靠小芳一人操持。四十三年间,她用自己的至纯至孝侍奉着公婆;四十三年间,她用自己的至善至美疼爱着小姑;四十三年间,她用自己的至真至柔养育着小叔。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婆安享晚年,小姑子风光出嫁,小叔子成家立业。现如今,两个儿子也已顶门立户,邻里们都说,张妈妈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歇息了。可是,闲不住的张妈妈呦,自儿子结婚以来,由于儿子媳妇常年在外务工,全家10口人,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小芳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小芳识不了几个字,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都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一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婆婆难上加难,但在小芳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

  人们常说,婆婆和儿媳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铛铛响,不闹动静的。但是她觉的,这个事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咱真心实意待儿媳,当亲闺女待,就没有处不好的。比如象她家,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打工,家里四个孙子孙女,地里的农活都是小芳一人在操持。有人问她这样护着儿媳,什么担子都往自己肩上扛,苦不苦。她却常说: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乘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

  家里的孙儿辈都是小芳一手带大的。邻里经常会逗逗孩子们:“你们是和爸爸亲,还是和妈妈亲?”孩子们总是稚气的回答:“都不亲,和奶奶亲。”听到这话小芳总是一阵欣慰一阵心酸。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心酸的却是为这些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大孙子鑫鑫今年17岁了,现在在运城上学,但每次放假总要吵着回来看奶奶。

  20xx年儿媳生育小孙子时,凌晨四点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她知道儿媳是要分娩了。情况紧急,她深夜里找车载着她们去了医院。产后她也一直陪同儿媳在医院,她把照顾儿媳的重任毫无怨言得承担了起来,每天扶着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饭、倒尿,同时她还得照顾孙女。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就是自己的亲娘,也很难做到。小芳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她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况儿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事实证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儿媳妇对她们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这些,心里觉的挺踏实。

  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常说,没有小芳,就没有婆媳关系这么融洽的好风气。在儿媳的嘴里却是:没有婆婆的以身示范和对我的影响,就没有我们这么和睦的一家子。

好婆婆事迹材料15

  xxx是一位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的普通退休女职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是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她平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平凡的点点滴滴却无不展现一个好婆婆的形象。

  人人都说这世上最难相处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可是这种现象在程文萍的家中从不会出现,她待儿媳犹如自己的女儿一样,儿媳生了两个孩子,她深知女人生产的不易,儿媳坐月子期间她悉心照料,变得花样给儿媳做饭,害怕儿媳坐月子身体养不好,给她买保健品补身体,每天都陪她聊天,在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别人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几年前,儿媳因为工作关系外出进修半年,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她。儿媳患腰间盘不能做家务,也是她起早贪黑的做着家务带着小孙子,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她付出这么多,自己却不觉得辛苦。看着自己的小家如此温馨幸福,程文萍打心底高兴、满足。

  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儿媳经常出差学习,她鼓励和支持她,家里的活都承担下来,让她专心学习,用儿媳的话说:只因婆婆当初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儿子儿媳偶尔发生矛盾了,她从不偏袒儿子,等双方心平气和后,再问原因,谈心、解疙瘩。她总说,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要和儿子过一辈子的人,就应当自己的女儿去处。

  她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她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邻居都说程文萍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婆婆事迹材料06-17

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精选】07-04

好婆婆事迹材料经典(15篇)07-06

(精选)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07-31

(集合)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11-06

好婆婆事迹材料(必备15篇)10-13

好家长事迹材料07-11

好媳妇事迹材料07-03

好家长事迹材料03-31

好媳妇的事迹材料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