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课本>语文课本>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

时间:2025-11-17 13:03:25 语文课本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1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文10个生字;积累“贪婪、骄阳似火”等8个词语。

  2、能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相应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识生字,在语境中了解相应词语的意思,并正确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朗读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背诵课文第4节。

  3、结合具体文字,能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茉莉花:请了解茉莉花的学生简介茉莉花。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学课文,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理解“稀疏”、“洁白无瑕”的意思。

  (3)标上小节号,口头完成填空练习(媒体出示)

  茉莉花的生长过程

  稀疏的叶子→______________→一大簇枝丫,鼓出蓓蕾→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2)字词教学重点。

  ①读准生字的字音。

  ②书空“逛”,注意笔顺。

  ③形近字组词:(媒体出示)

  疏()假()蕾()逛()

  蔬()瑕()雷()狂()

  ④理解词意“稀疏”、“洁白无瑕”。

  (3)交流填空练习,板书:

  茉莉花的生长过程

  稀疏的叶子→好多叶子,露出小苞→一大簇枝丫,鼓出蓓蕾→开出小花,送来清香

  三、研读课文

  1、读读课文的第2——4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茉莉花的句子,并交流。

  2、学习第2节。

  (1)媒体出示句子: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

  (2)指名读句子,说说“老样子”指什么样子?

  (3)媒体出示“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不再关心它了。”

  (4)理解“我”心情变化,刚买来时“我”的心情如何?完成词句活动室第一题,体会“盼望”的意思,板书:盼望不再关心

  (5)练习朗读,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3、学习第3节。

  (1)媒体出示第3节,在“好多”、“绿油油”、“一个个”的词下加着重号,理解茉莉花的样子。

  (2)看到茉莉花有了变化“我”的心情如何?(体会“惊喜”的意思)

  板书:惊喜

  (3)练习朗读。

  4、学习第4节。

  (1)媒体出示:它们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

  (2)读读句子,圈出描写茉莉花颜色、香味的词语,理解“似雪如玉”。

  (3)练习朗读第4节,指导背诵。

  媒体出示:

  爱太阳——长枝鼓蕾——开花送香——闻香品茶

  5、再读读全文,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有收获的道理,师小结。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茉莉花、稀疏、盼望、惊喜、吮吸、贪婪、

  蓓蕾、洁白无瑕、似雪如玉、浓郁、品尝

  2、读读句子,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再选一句抄下来:

  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用两、三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花。

  2、作业:

  (1)熟读背诵第四节。

  (2)抄写词语。

  精心盼望始终关心似雪如玉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2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体会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童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编写童话。

  难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童话编写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材插图的'放大彩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教师知道你们都爱听故事,今天,教师就请小朋友来吃故事大餐。

  二、读懂例文

  1、听例文录音。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请小朋友听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学编童话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你们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故事吧!

  2、指导看图练说。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提议怎么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组讨论讨论。

  ②指名说。

  ③师生共同想象、评议、补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会说些什么?小兔该怎么办呢?结果怎样?)

  (3)依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①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补充。

  ②大组交流、评议。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这里还有几幅图,看着这些图还可以编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内容写的图来编故事。

  ①学生自由练说。

  ②交流评议。

  3、学生练写草稿。

  4、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誊写。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3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重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及手段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四、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五、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六、作业设计

  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4

  《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雏”,积累词语若干个。

  2、学习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2、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理解题意“信”。

  1、激趣:你曾经给谁写过信,你曾经收到过谁的信?

  2、交流信的内容。(自愿)

  我曾经收到过____的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曾经给写过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信的作用:信是用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二、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

  3、说说课文大意:

  “我”学会了______,想写______信,替______写、替______写、替______写……也想给______写,通过写信,让大家的心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文,学习语言。

  学习第一节。

  1、朗读第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归纳:写信是感情的交流,写信就是用笔和纸,用手写心里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和话语。

  3感情朗读。

  学习第二至五节。

  1、自读思考:这些诗节分别写“我”替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你能把信的内容说具体吗?

  2、师生交流,投影显示相应的情境。

  (1)教师示范:

  “我”替雏鸟给妈妈写信,信中说:夕阳西下,天色近黄昏,盼您快回巢。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您快把虫儿带回家,快把我们喂个饱。

  (交流中教学“雏”字。)

  (2)学生尝试:(由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诗节,尝试把信的内容说具体;随机理解诗句中的部分词语。)

  “我”替花朵给蜜蜂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大海给小船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云给他的伙伴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树给他的'朋友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二至五节。(看图配乐)

  学习第六小节。

  自由朗读第六节,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的意思?

  四、读诗总结,学习创作。

  诗歌创作:“我们来当小诗人”。

  要求:以信的内容为题材,选择你喜欢的内容(将课前收集的代表性信件展示出来),进行诗歌创作,评选出我们中间的小诗人。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人教版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本诗特点(“诗中有画”、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等)。

  3、通过文本细读,想象画面,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预习作业:

  1、正确、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将自己对诗的理解用声音读出来(用节奏、轻重音等方式);

  2、熟读,争取上课前能够做到接近背诵的程度;

  3、对不理解意思的字与词,查一查工具书;

  4、若有条件,可在网上百度网站中分别输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中间是空格)以及“诚斋体”,有选择地查阅一两篇对这两首诗的鉴赏文章。结合着对重点词语的圈点,选择最重要的词句赏析,直接摘录在课本空白处。对感兴趣的,以及你认为特别精彩的赏析语句,可作摘抄。

  5、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可从时间、地点、颜色、景物、诗人当时心情等你认为值得比较的方面来进行。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利用比较阅读简析本诗,兼巩固前诗,初读本诗。

  用表格对前面一课所学的诗歌《望湖楼醉书》进行简单分析。

  朗读诗歌《晓出》。(抽加齐读)

  解决重点字词,相互解释诗句,全班交流。

  交流预习表,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第二板块——分析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明示“诗中有画”,告知这是中国相当部分古诗的典型特点。

  欣赏诗——出示画《江雪》;

  欣赏画——出示本诗。

  讨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看到了什么?

  在讨论中,将对诗句的理解融为一个整体。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三板块——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

  通过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这也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通过和《望湖楼醉书》比较了解本诗夸张手法的运用。

  第四板块——精细化朗读诗歌。

  教师出示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本诗的朗读;

  个人揣摩朗读;

  小组交流朗读;

  全班交流朗读——要说出如此朗读的理由。

  第五板块——作业

  可以搜集描写西湖和荷花的诗歌,尝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赏析。

【三年级语文课本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课本教案02-15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12-06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精选3篇11-29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备课教案10-18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3篇)12-12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3篇11-06

语文课本经典好句11-10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集锦3篇10-11

人教版语文课本古诗06-20

语文课本名句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