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裹上、泻下、红润、杰出、一截、燃烧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字字形易错:裹、截、溢、燃、宛
2.理解文中重点句含义,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范读课文,解题释意
当我们还沉醉在日出的伟大奇观的时候,如诗如画的夕照又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它描绘出来!
2.板书课题
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课文?这篇课文呢?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海上日出》是写景课文,这篇也是。从题目可以知道是描写夕阳的景象。)
3.范读课文(配乐)
(二)按预习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请学生先讲学会了哪些生字,哪些字易错,应注意,哪些字音应注意。
字形:裹、橘、截、宛、溢、黎
字音:溜liū溢yì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矫健:强壮而有力。
绝纱:美好的。
宛然:仿佛,逼真地。
3.想一想作者写了夕阳的'哪些景色,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第一部分(1—2)写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3—7)具体描写夕照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8)写夕照消失。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夕阳的句子,提问:为什么说是“迷人的夕照”“如诗的夕照”呢?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前2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自然段写了什么?与下文有什么样关系?(写了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引出下文“如诗”的景色)
(2)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夕照“迷人”在哪里“如诗”在哪里。
(五)听写词语。
欣赏、杰作、红润、晶莹、绝妙、宛然、波光粼粼、矫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含义
3.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并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画出不懂的句子。
2.再次渗透读书方法的学习
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
(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4)通过多读书展开想像理解难句
(5)我们上课书学的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方法来理解句子
指名读课后练习2(课文中把夕阳都比作了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
3.重点理解
(1)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了。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房顶是砖瓦时,阳光射在上面是什么景象,这样不难理解这句话。(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齐地铺在房顶上,阳光起起伏伏,就像光在跳跃。这句话描述的画面是静态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动感了。画面生动活泼)
(2)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
读出自己的体会(“轻轻的”和“如纱一般”都是写太阳泛出的红色很淡和“微红”中的“微”相对)读出轻、柔语气。
(3)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幅工笔画什么样的,然后画出来。
(收获的'喜悦是对“熟透”的石榴来说的,又圆又红的太阳挂在杨树杈上,柔和的光照在钻天杨笔直的树干和枝杈上,显得清晰。色彩明暗搭配就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在天尽头形成画面,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引导学生想像,并试着画出来。
(4)指名读第7,8自然段,画出给你印象很深的句子
①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②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提问:为什么给你印象深
引导学生:太阳即将落山,从“渐渐”“漫了过来”“几乎”可以看出黑暗即将来临,而从“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又看出太阳不屈不挠的抗争,从而作者激动和感慨。第②句写出作者明白太阳此刻落山又为地球另一面的人们送去温暖和黎明。因此尽管留恋,但还是赞美它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激动的心情。
四、指导背诵
1.读背交叉
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
3.先部分后整体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五、讨论课后题3
读了《海上日出》和《夕阳》,你有哪些不同感受(要学生领悟两篇课文,比较课文)
附:板书设计
夕照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心旷神怡”、“难以忘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香港夜色的美,激发学生对香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体会语言美。
2、能根据要求朗读课文,能自主描述想象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香港夜色美。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香港夜景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入
1、(出示中国地图)在伟大祖国的南大门,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它背靠祖国大陆,面对南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南海之滨,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香港”)
2、说说自己对香港的了解,让学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3、引出课题“香港夜色”。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课题旁。香港夜色世界闻名,让我们共同来领略这颗“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下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认识和理解词语。
2、同桌检查识字情况,相互正音。
3、抽读生字卡,并用生字组词。
(注意提示:“撕”、“笋”、“匆”是平舌音,“厦”、“昼”是翘舌音,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4、小声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批注感受
(一)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概括写香港夜色美的段落(首尾两段),并读一读。
(二)默读第1段。说说“流连”、“难以忘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流连香港夜色?读到这儿“香江灯火”世界美景你想到了什么?批注在书页上。(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感触、惊讶……批注在第1段旁边)
(三)抽读第2、3段。
看看作者欣赏到了香港哪些地方的夜色。(港岛夜色、港湾夜色)
1、港岛的夜色很美。
①勾出第2段中自己最喜欢的描写夜色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②听音乐,想象港岛高低错落,灯火明亮的壮观景色,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不同的感受批注在第2段旁。
③美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2、港湾的夜色更美。
①自由读。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此段及右边的批注,体会作者的感受。
②老师范读。
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想想,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海风的轻吻,轮船的汽笛。看看近处,飘洒着金波银辉的江面色彩缤纷,灯火形态多姿;远处,海与天相接灯火与星星相连,就像撒满了珍珠,想到了“香江灯火真是美不胜收,不愧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
③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让学生尽情感受港湾绚丽迷人的景色。
④图文结合。
出示港湾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说文中描写了图中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内容。
⑤美读第3段。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写下来。
四、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1、齐读最后一段。
2、再说说对“难以忘怀”的理解,并说说,读了“香港夜色”,最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是什么?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卡片抽读,巩固字音。
2、交流记字方法。
3、提出掌握有困难的字,互相介绍写字体会。再由老师在黑板上范写指导。
4、学生练习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尽量用上文中的好词佳句,夸夸自己家乡的美景。
2、当一当小解说员,把自己知道的香港介绍给家人。
【三年级语文课本的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语文课本古诗06-20
部编初中语文课本知识点01-26
五年级课本语文知识点08-17
二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08-19
[优选]五年级课本语文知识点12-05
正确预习课本和数学的方法11-14
三年级语文教案08-09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06-17
小学三年级语文《海浪》教案08-27
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