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动手做做看2

动手做做看2

时间:2024-06-11 10:12: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动手做做看2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读文

  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可以当记者进行采访,同时建议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强化学生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小郑和造船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xx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动手做做看2】相关文章:

冰雪奇缘2观后感03-12

《战狼2》观后感09-30

《战狼2》观后感09-10

小孩不笨2观后感05-24

《阿凡达2》观后感06-09

《神偷奶爸2》观后感11-15

《战狼2》观后感18篇12-23

(实用)《阿凡达2》观后感07-18

《战狼2》观后感15篇11-14

《战狼2》观后感15篇(精)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