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3-09 02:28:3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24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重点

  理解“独一无二、专心致志”等词语;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才能有长进。

  教学难点

  理解“专心致志” ;懂得读书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并落实在行动中。

  教学用具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棋 艺 盘 鹅 弓 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围棋

  小朋友,这是什么棋?

  板书:围棋 学习生字“棋”

  2介绍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隋朝、唐朝时,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中日韩三国每年都要举行围棋大赛。

  3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两个学生学围棋。

  完成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2检查:

  棋艺 天鹅 出色 走神儿 独一无二

  动作 听讲 长进 专心致志 拉弓射箭

  指读、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分段读

  难读的句子: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的 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的长进。

  4小组读课文,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书写:棋 艺 盘 鹅 弓 箭

  1学生齐读生字

  2记忆生字、书空默写

  3教师范写:

  箭、盘、鹅

  4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书写生字:独、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上一节课上,我们知道了两个学生开始学围棋。

  他们向谁学?学得怎样?

  2讨论思考题

  3师生交流

  二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并读一读。

  1指读

  2哪些词语可以说明秋很会下围棋?

  圈出:能手、独一无二

  学习生字:独

  3指导朗读、齐读。

  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的?

  三相机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组讨论:

  用横线、曲线分别画出他们学棋的句子。

  2交流:这两个学生分别怎样学的?

  (1) 指名读

  (2) 他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怎样?

  板书: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学习生字:致

  (3)再读指导:

  3齐读

  学棋的结果怎样?

  四相机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2为什么他们俩学棋的结果会不一样?

  用上因为所以说上一句话。

  3齐读。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想向大家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练习用“一边……一边……”造句;完成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齐读全文

  2列出课文提纲:

  第一段:秋的棋艺。

  第二段: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三段:他们的学棋的结果。

  3试背全文

  4同桌对背

  5指名背

  二造句练习:一边……一边……

  1指读书上的句子

  2填空: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

  3口头造句

  三抄写词语(习字册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识字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课型

  识字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也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的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并已能熟练地使用鼠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课文编编儿歌。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现知了的叫声及精彩画面)

  1、引:小朋友,你们听,听到了什么?

  是啊,知了叫,夏天到,那么夏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体出现夏天的美景。)你看到夏天有哪些有趣的事?

  3、师:这么多有趣的.事,有一位小作者把它们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4 (板书课题)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学生则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二、整体感知(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1、下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正确。

  2、大家读得很认真,看小动物们急着和大家交朋友,你能交到几个好朋友呢?(多媒体出示词语)抽个别学生读——

  哪些词语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的?(齐读)

  3、读了这些词语,从字形上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呢?

  生:都是“虫”字旁的字,虫字旁的字大都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字?(学生交流)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探讨研究课文中一些生字的规律。发现虫字旁的字大都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4、你了解这些小动物吗?想了解他们吗?那就让我们到精彩的网上去看看吧。(学生上网浏览教师制作的动物虚拟网站)通过上网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呢?请交流。(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通过上网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加了解这些小动物,让我们再次读这些词语。

  〈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课内走向课外,展现大的语文观。〉

  5、大家认识的字可真多呀!现在就请我们来轻松轻松,做做游戏,找找朋友,把“生字”气球和“拼音”气球拉在一起。(学生做人机互动练习)

  6、认识了这些词语,接下来,我们来写一写“蚂、蚁”两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蚂的关键笔画在哪里?蚁右边书空指导)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展性处理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

  三、朗读理解

  1、师:我们已经和小动物成了好朋友,那你能把整首儿歌读正确吗?请把儿歌读给旁边小朋友听。评评他读得怎样?送他一句话。

  2、一共有几句话?(3句话)你最喜欢的哪个句子,赶快练练吧!

  3、说说喜欢的原因

  A、例:第一句

  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好在哪里?(展翅飞,把蜻蜓飞的样子写出来。捉迷藏把蝴蝶当作人来写,写得很生动,有趣。)朗读体会

  B、理解第二、三句话。

  下面小动物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读后面二句话,跟旁边小朋友交流(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让我们配上音乐来读这首儿歌,你可以边读边表演。

  小结:这首歌不但写得非常有趣,而且小作者还用了“谁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写。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许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一场森林音乐会,瞧,森林音乐会开始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四、引导创新(学生编儿歌。)

  师:(媒体出示森林图,创设情境)小动物们各自表演了什么节目呢?你能像小作者一样用上“谁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选一个或几个小动物来说说吗?

  (学生自由练说——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比较。

  ------边编儿歌教师边打字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写成了,今天你们各个都成了小诗人。

  〈这部分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采用选择性教学,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五、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读懂了儿歌,认识了生字,而且还知道许多有关文中小动物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小动物呢?

  向学生推荐动物网站。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从品味语言入手,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喝粥产生的各种情感。

  (2)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世情所折射出来的沧桑,从而理解文旨。

  分析学生:

  学生学习过张抗抗的作品《故乡在何方》,对作者的有关生平情况已有所了解,为本课堂中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喝粥”这一生活现象比较熟悉,但是缺乏思考与认识,更不善于对生活现象作生动描述。

  课文的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内朗读。因此,在接触文本探究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必须作一定预习工作。

  学习类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程序性知识学习相结合。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时安排:两教时。

  授课班级:东门中学初二7班。

  教学方法:探究质疑,合作学习,学导结合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课题。

  ▲教师让学生回忆作者张抗抗的生平资料。

  ▲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出示预习要求:

  一、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

  要求给下列字词注音:粥、粳、黏、翘、芍、舔、罄、炮制、豌、楂、犷、熬、舀、 煲、焖、舂、匮、掰、迭

  二、思考与探究:

  1、 你认为文中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精彩?哪些句子描写得生动形象?哪些字词写得极富有表现力?(请作圈划)

  2、 作者写了自己哪些时期的喝粥经历,各有些什么感受?最终得出什么启示?

  3、 结合课文的内容质疑,提出你最想提的问题。

  ▲要求学生做自读笔记。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出示课题并要求齐读。

  询问:“稀粥”这东西同学们喜不喜欢喝?

  作家张抗抗可以说是喝稀粥长大的,在她的《稀粥南北味》中, “南北”指的是什么?作者记叙了自己哪些时期的喝粥经历?她喜不喜欢喝粥?她对喝粥有些什么感受?

  大家化五六分钟时间对这些问题作些思考,并作好回答这些问题的准备。

  二、 指导探究文本

  层次梳理: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22段。

  作者记载了自己两个阶段三个时期的喝粥经历:

  ①童年与少年时代,在家乡浙江杭州喝大米粥;(稀粥初级阶段)

  ②青年时期时代,在北大荒喝大楂子粥、小米粥;(稀粥初级阶段)

  ③偶尔回祖籍广东访亲时喝鱼生粥、煲粥等(稀粥高级阶段)

  留意文中的两个过渡段:9段、17段。(它们作了怎样的过渡?)

  品读揣摩:

  你认为文中哪些段落写得?说说自己的理由。(启示探究文本)

  1、 关注课文③—⑧段

  指导品读关键词:

  喝(吃)粥;飘起香气;一抢而空……

  指导品读表述生动的语句:

  ◆ 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样……

  ◆ 滚烫的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 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是见锅见底,一抢而空。

  ◆ 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

  ——作者对喝粥的感受:有些单调、别无选择、出于习惯、某种需要……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探究:母亲爱粥如命,祖母舔净粥汤碗底,作者为什么却时常不满?……饥饿使然)

  2、 关注课文10—16段

  指导品读关键词:

  涌入;

  指导品读表述生动的词:

  ◆ 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眼前金光灿灿,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很庄严。

  ◆ 它的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馇子里熬出的粘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的田野上成熟的庄稼的气息,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旷和力量。

  ◆ 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稀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

  ◆ 小米粥比之大馇子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

  ◆ 每天每天,几乎每一餐每一顿,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

  ——作者对喝粥的感受: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载人生可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探究:在父母的羽翼下过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大米粥居然食之无味无趣,独自在外,屡尝人生艰苦,小米粥却食之津津有味,为什么?……化作自己闯荡世界的精气。)

  3、 关注课文18—23段

  指导品读关键词:

  指导品读表述生动的语句:

  ◆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以其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别具风味的种类,呈现在我面前

  ◆ 鱼生粥其味鲜美无比。其粥人口便化,回味无穷,其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它求

  ◆ 阿嫦的早粥不但味道清香爽口,让人喝了一碗还想再喝,每天早晨都喝得肚子溜圆才肯作罢,而且内容丰富,色泽鲜艳——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带花纹的松花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真像是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

  ——作者对喝粥的感受:白而黄的稀粥“初级阶段”,跃入五彩缤纷的“中级阶段”。稀粥的功能也从一般聊以糊口、解决温饱的实用性,开始迈向对稀粥的审美、欣赏、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

  (探究:作者如何突出鱼生粥的鲜美无比?……与“烧鹅乳猪蛇羹野味”对比)

  4、 探讨文旨

  作者从喝粥的经历体验,谈到了自己对喝粥的认识。她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2)稀粥这玩艺,历经岁月沧桑朝代更叠而始终长盛不衰的种种魁力。……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有顺便喝出来许多陈规和积习。

  (25)节:“……贫穷。粮食的匾乏加之人口众多,结果就产生稀粥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食物……”

  (26)节“如今……喝粥是因为祖先遗传的粥的基因……”

  (27)节“……粥是贫穷的产物,也是时间的产物……”

  ——告诉人们:要懂得生活的甘与苦,要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多一种人生经历,多一份生活感受,自己的生活反而充实。

  三、课堂小结:

  作者述说了她人生道路上与喝粥有关的一段经历,她深切地体验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喝粥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人们对它的感受也会不完全一样,内中折身着世情与沧桑真是:少年不识“粥”滋味……而今识尽“粥”滋味;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喜见彩虹啊。

  四、作业:

  亲自实践一次喝粥经历,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粥形及自己喝粥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稀粥的“初级阶段” 稀粥的“中级阶段”

  少年时代/杭州 青年时代/北大荒 多年之后/广东老家

  〔大米粥(白)→大楂子粥、小米粥(黄)〕 〔鱼生粥(街头)→煲粥(亲戚家中)

  白而黄 五彩缤纷

  清爽可口∝ 奇妙 过瘾、细腻温柔∝新奇庄严 鲜美无比、回味无穷∝舒畅

  (南方) (北方) (南方)

  是贫穷的产物,是时间的产物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读懂儿歌的内容,了解电视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创境

  小朋友们,老师晚到一会儿,去给你们拿东西去了。你们看,认识吗?是的,这是电视模型(电视机出示“电视”一词,生读。注意“视”读音)

  你喜欢看电视节目吗?你都喜欢看什么节目,和老师说一说。(鼓励)

  二、合作探究

  (一)引出课文内容

  1、(出示:丁丁看电视的图画)你们看丁丁在等什么呢?那电视怎么没有收到电视节目呢?同学们再看(出示电视塔图画)这是什么?(电视机出示“电视塔”一词,生读)

  2、出示课题并板书

  电视塔什么样呢?(出示前两句诗,生自己读,再指名读)

  3、因为有电视塔,电视节目来了,你们看谁来了?(贴上孙悟空图画)丁丁看见节目了吗?他看的是什么节目?

  (二)整篇课文出示

  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

  2、你们从下往上看(或从上往下看)这是电视(图画上帖“电视”二字,生读)

  这是什么?(师指“电视塔”并帖词,生读)丁丁趴在那一动不动看电视节目,那是为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帖“精彩”、生读、齐读)谁能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这个精彩节目是什么?(贴“动画片”生读、齐读)

  3、下面我们一起读画面上的四个词。

  4、同学们,有了电视和电视转播塔,我们就能收到精彩的动画片,电视塔的作用可真大呀!好,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受情境

  1、同学们打开书,练习指读课文。

  2、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节奏,请听老师朗读。

  3、请同学们练习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4、同桌读、指名读(鼓励:你读得真棒,老师敢与老师相比了。)

  (四)自主、合作学生字

  1、全班齐读课文

  2、课文中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请同学们把那些生字画出来,然后,你们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识字。(生自学生字,师可提示识字方法)

  3、分小组学生字,互相说一说,这个字念什么?你想怎样记住它。

  4、汇报交流

  a、我记“塔”,横一根,竖二根,合在土旁就念“塔”。

  b、我记“尖”,上小下大就念“尖”。

  c、我也记见“尖”,一头大一头小,上下放在一起就念“尖”。

  d、我记“孙”,爸爸的儿子就念“孙”。

  e、我记“变”,一点一横长,两竖八中坐,又字下边藏,同学们,我这样记行吗?

  5、认读本课生字。(现在,这棵树上挂满了苹果,你们会念哪个就把它摘下来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着将这个字读两遍。)

  6、学生到前面摘苹果,读生字。

  (五)熟读成诵

  1、大家再来练习朗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鼓励)

  3、师生合作读(师读前一句,大家读后一句。)

  4、男生、女生比赛读,比一比谁读的好。

  5、谁愿意读谁就站起来读,指名读、齐读。

  三、实践体验

  1、组字游戏

  2、拓展活动:

  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知道我们是怎样看到电视节目的,跟大家说一说好吗?

  3、总结: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怎样收看到电视节目,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利用科技不用电视塔,我们也收到电视节目。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会认“菌、枢、疫、疯、魂、魄、酷、寂”等8个生字,会写“助、畜、菌、枢、疫、疯、魂、魄、酷、寂”等10个字,掌握“助手、细菌、病魔、疯狗、无所谓惧、惊心动魄、残酷、惊魂不定、寂静”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弄清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搜集巴斯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①启发:通过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链接”。启发:通过读学习链接,你对巴斯德获得哪些信息?

  ③引导:通过同学们的预习,联系生活实际,你对狂犬病有哪些了解?

  ④鼓励学生对课题质疑。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多媒体课件出示初读要求:初读小贴士

  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组织学生自己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①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语。

  ②大屏幕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启发: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与同学交流。

  ③大屏幕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句子。

  三、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启发: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艰辛过程。

  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

  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顺序。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部分。

  1.启发:自由读课文,说一说,巴斯德为什么向狂犬病发起了进攻?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3.启发:巴斯德经过五年孜孜不倦的研究,终于在狗身上,取得了成功。这种狂犬疫苗能否用在人身上,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梅斯泰尔迫使巴斯德必须继续实验,实验的'过程怎样?我们小节课学习。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中。

  2.读熟课文。

  齐读课题。

  自由交流知道的内容。

  读“学习链接”,自由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

  质疑课题。

  学生依据初读方法和要求,自己学习课文。

  读生字、词语,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读词语,解释词语的意思。

  读句子,读正确、流利。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动手,在书上完成第二题。

  交流顺序。

  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书上画一画,交流。

  读课文,自由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征服艰辛在狗身上成功五年

  孜孜不倦

  作业设计

  1.积累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中。

  2.读熟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3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教案09-11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24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11-11

趣味语文小学教案09-22

小学语文教案12-13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11-1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