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24 04:36: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二)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

  2.朗读背诵成语和诗歌。

  3.按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要求。

  二、指导第一小题

  1.指导观察。

  (1)出示图片。

  思考:你能看出这是几个什么字吗?

  2.指名说一说。(日、鸟、山、水、人、舟、木、鱼、石)

  3.请你将这几个字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4.反馈,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

  三、指导第二小题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1)你们准备怎么设计这幅图?利用文字画将设计草图摆放一下。

  (2)哪些景物需要改动?

  3.你们是怎么设计的呢?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设计得非常好!

  5.学生拿出纸、笔练习画风景画,老师巡视。

  6.分小组传看评议,展示画得好的。

  四、指导第三小题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第一句话。(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推选出一个代表来交流。

  (4)引导评议说得怎么样,启发学生想开去。(太阳从天山背后升起,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树木绿油油的……)

  (5)每个同学连起来说一说,说给同桌听。

  (6)再指名说。

  (7)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成语。

  (1)审题。

  自己读,指名读题。

  (2)指导。

  A.看图。

  a.图上画了些什么?

  b.小蚂蚁为什么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c.晴天的时候为什么要修房子呢?

  小结:是呀,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难,有几个词儿说的就是这些意思。

  B.指导读。

  a.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b.指名试读,评议。

  c.自由练读,要求将一个词连贯起来,指名读、齐读。

  d.把四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e.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C.指名背诵。

  a.练习背诵。

  b.指名试背。

  c.集体背诵。

  2.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指导读准字音:一叶出没舟

  (3)老师范读。

  (4)指名读,集体练读。

  (5)看图理解大意。

  A.但:只是。渔者:打鱼的人。

  B.打鱼的人在江上干什么?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C.小结:那些爱吃鲈鱼的人,体会到打鱼人在大风大浪里打鱼的辛苦了吗?

  (6)指导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A.自由练习。

  B.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认读:日四田

  (2)指名按笔顺书空,说明这三个字的笔顺有何共同之处。(先里头,后封口)

  (3)复习描红、仿影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老师范写。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

  (3)四人小组评议、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做客。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创设情景用的道具。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小红来到小刚家门口怎么做的?如果没有门铃怎么办?按门铃、敲门要注意什么?

  (2)小刚打开门以后,他们应该说些什么?

  (3)小刚拿出什么招待小红,他会怎么说,小红又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4)小红玩了一会儿,就要走了,他们之间怎么说、怎么做?

  2.练习。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学生、老师共同评议,对双方的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认真加以指导,特别要引导学生用好礼貌用语。

  (3)再请一组学生表演,再评议。

  (4)同桌分角色表演,交换角色表演。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课文分析

  本文是历史故事,是依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于赤壁的故事。

  1、课文一开头告诉“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写出两军隔江相对的形势。然后点出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于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这就是火烧赤壁的起因。

  2、黄盖向周瑜献策,提出火攻之计,这是因为:曹军80万,我军才3万,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另外,曹操把船都连接在一起,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却能打败曹军80万。因为黄盖、周瑜知已知彼,看准了敌人的弱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二、重点学习: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简要复述课文。怎样做到长话短说呢?例如,对《赤壁之战》我们要抓住时间:东汉末年;主要人物:曹操、周瑜、黄盖。课文的第一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包括两点:1、曹操率兵南下,要夺取东吴,与周瑜的兵隔江相对。2、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曹操叫人把船连起来,铺上木板,练水上打仗的本领。第二段虽属于事情发展的基本过程——定计,但不是重点,可以复述得简略些,只要点明黄盖定了什么计就可以了。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简要地复述清楚,注意哪些该复述,哪些可删去,哪些可合并。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具体的内容?因为下文有这一计策的描写:黄盖写信向曹操假降,趁东南风起的.这天,用20只船,都用幔子遮着,船上装满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后面拖着几只小船向北岸驶去。等船队离曹营很近时,就命令士兵把火点着,士兵们上了小船,解开缆绳,让20条火船冲进曹操的船队。

  课文这样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避免了内容的重复,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简洁,引人入胜。这是写文章的一种技巧。

  四、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公元1xx年)开始,到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公元2xx年)止,前后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小说结构宏伟严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简洁流畅,以至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人。他根据《三国志》和有关传说资料,经过再创作写成了这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重点难点

  记住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CD。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0)

  1.激趣。

  ⑴播放小燕子的叫声,猜猜它是谁。

  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

  ( )的小燕子

  填空后齐读课题。

  3.激疑。

  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⑵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

  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5)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如捷瞬漾等。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8)

  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

  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 )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

  四、师生共同小结(7)

  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

  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

  快乐 在雨中妙舞飞扬 活泼可爱的

  的小 阳光下自由飞翔 小燕子,明

  燕子 房梁上筑窝安家 媚的春景。

  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8)

  1.听写生字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5)

  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

  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

  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7)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5)

  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

  五、作业设计(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 )间 ( )过 荡( ) 红( ) ( )水

  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 ) ( )

  ( ) 的小燕子 ( ) 的春天

  ( ) (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

  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亮圆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借生日》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止、雨、两”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方”、“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难点】

  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的原因。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生日歌》,知道这是什么歌吗?(板书:生日)

  2.你们知道自己是哪天过生日吗?都是怎么过的?

  3.师:过生日是每个人最快乐、最幸福、最难忘的一天。可是有人却要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别人。(板书:借)平时,我们只听说过借东西,听说过借生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借生日》。

  4.板书课题,齐读。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为什么要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拼读几遍。

  2.出示生字新词,自主识字。

  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熟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巾—布、方—放、能—熊;视—礼、想—怎。通过识记“饭、放”认识新偏旁“饣”、“方”。

  4.检查读课文情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课文述说的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语言虽浅显,但体现了母女之间的真情。)

  5.解决问题:(1)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2)为什么要借生日?

  三、细读课文,感悟亲情

  1.感悟第一自然段。

  (1)自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小云醒来发现枕头边有一只可爱的布熊,她的`心情怎么样?

  (2)指导读出这种心情。

  2.感悟第二自然段。

  (1)过渡:这只布熊是从哪儿来的呢?指名读第二段(小云和妈妈的对话)

  (2)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①学生质疑:(妈妈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妈妈真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了吗?)

  ②全班交流。

  a.布熊是怎么来到小云的枕头边的?

  b.妈妈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从来”是什么意思?

  c.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妈妈并非忘记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妈妈爱小云。)

  d.总结:妈妈心里只想到小云,而从不想自己,这是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

  ③指导朗读

  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3.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过渡:小云收到礼物后会想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小声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是怎么做的?(小云把布熊放在了妈妈的包里。)

  (3)妈妈发现布熊在自己的包里,正要拿出来,小云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总是”是什么意思?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4)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小云爱妈妈。)

  (5)交流: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使学生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

  (6)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7)生活中,我们的妈妈也无时无刻地爱着我们,关心着我们,你体会到了吗?你从哪些小事中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了?

  四、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体会妈妈对小云的关爱和小云对妈妈的爱。读后说说:你觉得小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总结: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像小云一样,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3.议一议。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也常常忘了自己的生日,没有给自己过生日,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引导学生惦记妈妈的生日,送一句温馨的祝福。)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并背诵。

  2.扩展活动。

  做生日卡: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爷爷奶奶的生日吗?要记住家长的生日也不容易,老师建议大家做一张生日卡,写上全家人的生日,这样我们就不会忘记他们的生日,就可以他们生日到来时,送上暖暖的祝福了。(出示记录有多个生日的“生日卡”,建议学生做得更漂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说说你通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认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今、正、雨、两。认读、组词。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示范写,边写边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有重点地指导。

  今:指导写好“人字头”,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以及点和横折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

  雨: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人”的“捺”均变为“点”。注意区别“雨”和“两”。

  4.念笔画、笔顺。

  ⒌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三、积累拓展

  1.巩固生字

  放(左右 方、攵) 布(独体 巾) 熊(上下 灬)

  快(左右 忄) 怎(上下 心) 饭(左右 饣)

  班(左中右 王) 拿(上中下 手、人) 正(独体 一、止)

  礼(左右 礻) 物(左右 牜) 今(上下 人)

  2.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板书设计

  18 借生日

  小云 爱 妈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短文认读短文中的认读字。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赶忙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头饰、小黑板,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老师准备了礼物,如果谁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老师一定会送给他的。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就带来了一则谜语,想考考你们: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家安;

  别看个矮爬得慢,要论寿命大无边。

  学生:小乌龟

  老师板书:[小乌龟]

  教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关于乌龟你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又带来了一个乌龟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想)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笑了)小脑瓜快抬起,大眼睛看课题,齐读。

  老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

  老师:好,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分自然段读并评价。(要求读的同学要认真,听的同学要仔细,评一评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了,把句子读流利了。)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可爱的小乌龟高兴的笑了,你能猜出小乌龟的心情怎样吗?(高兴、开心!)

  老师:谁能说一说,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学生:汇报

  老师:你知道误解是什么意思?板书[误解]

  学生:误会了。

  老师:误解就是指不正确的理解,那么小伙伴们因为什么误解了小乌龟?

  学生:没帮朋友忙。

  老师:小乌龟是真的不想帮朋友有忙吗?

  学生:不是,小乌龟爬得太慢了。

  老师:没有帮上忙的.小乌龟心情会怎样?你能把它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吗?

  指生展示读一自然读并评价。

  老师:其他小动物是怎样对待他的?

  学生:不理它。

  老师:虽然小伙伴误解了小乌龟,可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小乌龟是怎样做的?

  学生:救小公鸡把它驮上岸。

  老师:板书[帮助]。

  老师: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小乌龟是怎样向小公鸡游去的?

  学生:拼命。

  老师: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乌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热心助人,宽宏大量。

  老师:老师还认为它不夸夸其谈,用行动消除别人对它的误会,希望同学们也向小乌龟学习。

  老师:小伙伴误解了小乌龟,小乌龟却宽洪大量帮助了小伙伴,这么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美美地读出来吗?(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诵读课文。

  老师:指生上前戴头饰分角色诵读。

  师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想像一下,小伙伴是怎样向小乌龟道歉的。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被人误解的时候,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板书设计:

  小乌龟笑了

  误解

  小伙伴 小乌龟

  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描摹6个字,积累10个词语,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至九节.

  3、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尝试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图片)

  (板书:含羞草)

  2、你们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点吗?

  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

  3、出示课题:40、含羞草。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13节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节。

  3、(预设:1、含羞草什么意思?

  2、为什么后来叫它含羞草了?

  3、为什么一碰它就收拢叶子?)

  4、齐读第13节。

  5、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那么为什么会叫它得意草呢?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学习1——5节

  1、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板书:得意草)人们为什么这样叫它呢?自己轻轻读读课文1——5节,划出有关句子。

  3、示生字:陶、婀、娜、姿,谁来读一读。

  4、点出“翠绿、婀娜多姿、淡雅”等词。

  5、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吗?

  出示两幅动画效果图,帮助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

  6、引读2-4节。

  7、指导读“自我陶醉”这个词。

  8、读“得意扬扬‘这个词。还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得意洋洋(近义词——自鸣得意)

  9、指导引读1-4小节。

  10、出示第5节:因为它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

  过渡:是呀。难怪它经常----,难怪它----,连主人也觉得它太----。

  (二)学习6——9节

  师: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鸣得意了。主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让它和其它花儿比一比,看看谁到底更美丽。

  2、先自己读读课文6——9节,再试着根据填空说一说。

  (出示) (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觉得 ,因

  为 。

  3、小组学习,交流。

  4、认读第4个小节中的词语,

  出示:寒碜 菊花 色彩斑斓 不畏严寒 千姿百态

  理解词义: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当你与那些花儿比过后,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6、交流并板书(羞愧、惭愧)学生字:惭。

  7、分角色读6——9小节。

  (三)学习12节

  1、引读12节。

  2、(出示)指导读得意草的话。

  3、与“惭愧”意思相近的词是----。

  4、“惭”和“ 愧”一样,都是竖心旁,开火车读一读。

  5、过渡:从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这两个名字,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四、复习巩固

  1、圈出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词语。

  2、交流(出示)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五、作业

  1、你能用这些词语和以前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语,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吗?

  出示:我喜欢 花,因为 。

  (提示:可以从颜色、味道、姿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从课文中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至少3个)

  3、抄写课后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0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2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25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27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11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11-20

[热]小学语文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