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30 00:19:0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读准生字“钟、香、睡、号、饭、觉、张、种、再”的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认识“金字旁”;能认真描摹“香”和“再”。

  2能根据不同的提示语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开花的'时间。

  4根据提示,运用了解的花的知识练习说话,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态度大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述:你认识什么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把你知道的告诉小朋友。

  2出示课题:花钟

  3学习生字:钟

  学习部首:金字旁;读准音,记住形。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听老师读第一节,边听边记:小白兔没有钟,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什么呢?

  2组织交流。

  (1)出示提示:

  小白兔没有钟,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

  (2)交流发言。

  ①随机学习生字:香。

  ②重点指导书写,并在书上描2个。

  三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读2、3小节。边读边想:小山羊送来的花钟能派上用场吗?

  (用手指着读课文)

  (1)自由读。

  (2)根据提示语,同桌说说。

  提示:

  牵牛花提醒()小白兔,午时花提醒()小白兔,夜来香提醒()小白兔。

  ①随机教学:睡、觉。

  ②重点指导识字方法。

  2轻声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牵牛花、午时花和夜来香分别对小白兔说了什么

  呢?

  (1)用“”划出他们说的话。

  (2)圈出有关的他们是怎么说这些话的的词语。

  (3)交流中指导读好这些句子。要求: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4)师生合作读第二小节,体会不同说话语气。

  (5)圈出这小节中的生字,说说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字,用好方法记一记。

  重点指导:读音:张,重。

  字形:再(描写两个)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2读读句子,练习说话。

  牵牛花早上开花,午时花中午开花,夜来香晚上开花。

  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紫荊花是香港的市花。

  我还知道。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培养学生同情人、帮助人的爱心,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下雨天,人们往往都是急匆匆地赶路,在慌乱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

  四、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文中哪部分内容使你最受感动?请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孩子们帮姑娘捡苹果。“跑、捡、说、解、挥、站、喊”写出了孩子们捡苹果的动作。

  2.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司机,有白发的老爷爷。“伸、笑、跳、捡”写出了他们捡苹果的动作。

  教师引导:急匆匆冒雨赶路的过路人,他们为什么也和孩子们一起帮姑娘检苹果?

  (因为他们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他们被孩子们的行动所感染。)

  3.姑娘的心理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能读出来?

  (着急、发愁——担心、焦虑——高兴、感动。)

  4.出示文中插图,观察描述捡苹果时马路上热闹的'情景。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五、小组自学,应重点完成以下问题

  (l)“这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一句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2)孩子们为什么唱着歌走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六、解决疑点

  结合全文想一想,本文重点写雨中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开头两段要写景呢?

  引导学生弄清:

  前二段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时间。②突出了当时的环境,为下文姑娘撒苹果和孩子们捡苹果作了铺垫。③美丽的雨景和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融为一体。

  相机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

  七、理清顺序,练习复述

  八、总结

  让学生谈收获。(内容、写法、思想)

  九、布置作业

  1.把《雨中》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2.积累一些描写雨景的语段。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等形式理解词句。通过反复朗读,看课文插图、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之美和心情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9个。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中,有一块美丽的草坪,他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小动物们都说他非常美丽,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草叶上的歌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来,问一问身边的同学或字典小老师,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阅读情况,进行分小结指读。

  3、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

  4、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通过这三个词,你觉得这块草坪怎样?

  这一小结应该怎样读。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试一试,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5、教师指读,学生评价。

  6、分小结学习课文。

  1)你认为什么样的草坪最美?你从哪感受到的?

  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a、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挣开明亮的眼睛。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溢出说明什么?

  这一小节写的.这样美,仿佛写出了森林老爷爷经过沉睡忽然醒来,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小结。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朗读,教师配上音乐。

  如果我们把冬天的森林比作老爷爷,那春天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b、酣睡的露珠、快乐的探身相迎,这里把露珠当作了什么来描写。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镜读到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

  这样充满生机的草坪,你们喜欢吗?我们应该怎样读着一小节。让学生带着动作的自由朗读。

  c、腾空、发出笑声、醉入花丛、舞步轻盈,通过这些快乐的词语,我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是多么开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小节吧!

  d、温柔的和平、搏动的生命、绿色的云影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吗?

  让学生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美读课文

  为学生提供条件,进行配乐朗诵。

  你喜欢朗读哪一小节,就来朗读哪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习

  1、朗读课文。

  2、想一想,诗歌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几个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分析。

  3、找一找,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些句子写的最好,你最喜欢?为什么?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拟人、比喻在文章书写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生字

  1、复习认读的字

  采用重点检查学困生的方式,对生字进行巩固。

  曈的读音要进行重点纠正。

  2、教写生字

  进行认真的观察,说一说,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先进行交流。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淅字,注意他是左中右结构。

  酣指导学生进行重点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检查。进行适时指导。

  三、总结

  在这么美丽的草坪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

  (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竞走

  (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跳高、跳远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对太阳的有关知识的科学道理的了解

  教具准备

  计算机、录像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提出问题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归纳每节主要意思,板书,理清课文层次。分段,说出段意。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景。

  同学们,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的星球,它与恒星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太阳的知识。(板书课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给问题分类。

  你们提的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

  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二、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1、欣赏课文。

  2、自学课文。

  3、交流收获。(归纳每节主要意思,板书,理清课文层次。分段,说出段意。)

  三、汇报预习成果。

  1、正音:

  2、生字:

  3、生词:“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课件)

  4、质疑。

  (学生收集的课外资料很多,可以进行一次小小的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一课。大家打开书,谁能说说本课的分段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介绍远大热关系

  二、交代目的: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两个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三、学习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呢?大家快速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从中找到答案。

  ⑴生读,找答案。⑵教师板书: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六千度(三千倍)

  2、课文怎样介绍这三方面内容的呢?结合一个句子来学习。

  3、出示1句:一人填空,大家判断,对了齐读。出示改句,对比谈不同,(研究为什么用数字就显得准确明了?)

  板书说明方法。小结:列数字是一种说明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会使说明的问题准确,更有说服力。朗读第一句,能不能读出“太阳离我们可真远啊”这个意思。个人,指名读,齐读。

  4、从作者介绍太阳的这一段中,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呢?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同学们一边读一边仔细地想,看谁的新发现最多。

  5、交流思考成果。(见右侧)软件配合。出示后两句。

  6、小结:作者以传说引起话题接下来又用了数字、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清楚明了,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学习第一段,大家把读书思考结合起来,一边读一边想,并善于总结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大家要发扬。

  7、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下面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学习第二段。你们可以先研究太阳和人类哪些方面有关系,再想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你们可以画,可以批书。做得好的到黑板来写。

  2、讨论,找快的到黑板板书。(1——2人)

  3、研究板书是否合理。补充,归并、精练,理顺。

  4、研究太阳究竟与人类关系怎样的密切呢?对照板书讲一讲。(生存需要、生活条件、直接关系)(准:质疑

  5、看软件。软件中有一些人类与太阳关系的科学道理的介绍,想看哪一个?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解。

  6、小结:这一段列举了这么多内容,是有顺序的介绍。通过交流知道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太阳的关系太紧密了。

  7、朗读。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7、出示最后一节。⑴自读,有无疑问。⑵选择你最拿手的方法练习背诵

  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保护环境。作者这句话写的多么严谨啊!

  五、总结:课文内容我们基本理解完了。关于这篇课文谁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准)质疑,解疑。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太阳的'最基本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现了太阳的许多奥秘。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如果有给大家介绍的可以举手。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借助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历来实现的。后来有了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通过他们拍摄到了浩瀚宇宙的许多图片。

  这是银河系。这是银河系内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正围绕着太阳运动。地球。太阳。太阳上的黑子。太阳能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新型能源,可以用来一……总之,太阳有着无穷的魅力,它他正等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谁还有要跟大家介绍的知识?

  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孩子们吗?其他同学对修改这篇课文有什么意见?憧憬。

  六、关于地球,关于太阳,关于宇宙,有许多奥秘正等待我们去研究。

  我国古时候有后羿射日的传说,这个传说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和造福人类的崇高思想。

  希望同学们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有一天你们都能成为征服自然,征服宇宙、造福人类的新时期的后羿!

  七、作业

  把你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可以是课文和课外的或是自己对未来的大胆想法编一期小报,或写一篇科幻文章,或画一幅画,或制作一件模型。我们一起开个学科学交流会。

  板书:

  10太阳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数字、比较)

  热六千度(三千倍)

  植物动物矿物

  关系云雨雪风没有……就没有

  预防治疗疾病

  全文用数字的方法运用较多,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个片断。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目标:

  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教养: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

  五、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

  (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我需要它?

  ②“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 │

  游人多?

  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他们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简短的语句,形象地描画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样子。(登山姿势的特点)

  (2)“他们走的路线......扁担换一次肩。”(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出示几幅学生画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分辨对错。依据课文说理由。

  2、老师小结:边读文字边想象,动手画图,也是一种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图说话(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内化语言。

  4、引读: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5、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读第二节,边听边想,交流。

  6、过渡:对此,我觉得很奇怪。我的疑团是怎样解开的?课文讲了我

  和一个挑山工4次相遇,经过了解,终于解开了不解之迷。

  (四)学第二段

  1、 快速默读,我和挑山工在哪4个地方相遇?用( )括出。并且找出表现我们和挑山工速度变化的句子,用──划出。

  老师小结:这几次相遇,每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使我感到很惊异,所以走过去跟他交谈,挑山工的哪些话解开了我的疑团,用~~划出。

  3、汇报后,请抓住重点词提问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提的问题(“随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耽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4、教师贴出写有道理的字条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

  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并指着小结: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五)回头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从泰山回来,我就画了这样的一幅画,(指挂图)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灯(文章末句和学生质疑的3个问题)

  (1)“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什么?第二个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师:作者体会到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启发,所以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让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师小结: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样是重要的读书方法。

  3、“一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这样处理起强调作用,强调什么?

  5、教师:对,这种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师同样需要它,同学们更加需要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指着写有道理的字条讲)

  6、教师指着“一直、因为我需要它”小结:作者围绕写作目的精心用词造句。

  (六)质疑。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用“耽误、朴素”造句。

  3、背诵第五自然段。

  板书: 4 挑山工

  挑山工 游人

  沉甸甸 没挑子

  路程长 一条道

  速度快 落在后面

  一个劲儿走 玩玩闹闹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0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2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25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27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11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11-20

[热]小学语文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