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会写“院子、树枝、浅绿色”等8个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会写词语,是重点。
难点是体会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和的品格。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
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枣树
外形: 腰细、枝绿 弯弯曲曲
浅绿、真美 光秃秃
性格: 骄傲,得意, 不懂礼貌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点和思想感情,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一些细小的问题设计的不精巧,前期的备课情况也不够充分!在课堂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讲,虽然表面看来很顺利,但实际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陷阱往里面跳!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语言学生理解有困难,提的问题总感觉学生有些不明白。我认为原因是老师的语言太过成人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注意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二、 教学重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三、教学难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四、教学关键: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阅读课阅读、摘抄方法的指导。
五、教具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难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老师出示厦门美景,学生说说这是哪里?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意识。
2、激发兴趣:人称厦门为“国际花园城市”,那在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景物还有许多,作为厦门的小主人,你们要怎样向来厦门的客人介绍呢?
(二)、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
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知道这些课文是怎样介绍景点的'。
(二)、明确说和听的要求:
1、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将,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交际阶段:
1、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2、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3、全班交流、评改。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4、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四)、拓展活动: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评一评他讲得怎样。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学写“宅‘穴”。
★学习课文,了解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宅以及住宅的样子,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笔下的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认真严谨、富有情趣的特点。
★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特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感受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精神和热爱自然、执着求真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写生字
1、象形字入题:(出示图:象形字“宅”)像林老师这儿有一幅画(出示图)看,像什么?(房子,真厉害,一眼认出。其实它是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创造的一个象形字。房子里有人,人住的房子就叫——宅)谁会给这个生字组个词?【板书:住宅】学写生字“宅”。
2、(出示图:蟋蟀的洞穴)这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明明是洞穴,可作者为什么说成是人住的住宅呢?
3、我们把蟋蟀当成虫子了,可在作者的眼里,它哪里是虫子,分明是(人)啊!所以作者才把它住的洞穴称作住宅。
5、出示《昆虫记》中的一些文字标题,体会富有人情味的拟人写法。
《狼蛛的家庭生活》 《天生攀岩家》
《蜘蛛离乡记》 《螳螂的爱情》
二、默读全文,梳理课文内容
1、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你会写哪些内容呢?
2、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呢?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再读全文,在你感兴趣的内容旁做上记号。
(学生交流并板书:选择住宅、住宅工具、搜索住宅、住宅样子、修建住宅)
这些内容全都围绕什么来写?(住宅)“住宅”是题目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重点。
(今后我们写文章也要扣住题目中像住宅这样的关键字眼,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3、哪些部分作者写得很具体很详细?
(咋们说话些文章不仅要有条理有顺序,也要有详有略。)
三、角色扮演,品味关键词句
1、阅读思考
听说蟋蟀选择住宅非常有名,写在哪个自然段?好,现在请大家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①蟋蟀和别的昆虫选择住宅有什么不同?②用序号标出蟋蟀选择住宅的条件。
找出关键词做上记号
2、文字再现
读懂了吗?你们现在就是——一只只的——昆虫了,我要随机采访几只昆虫,看看他们是怎么选择隐蔽所的?
哇,昆虫甲,这儿臭气熏天,你们怎么住在这么脏兮兮的犄角旮旯?你们会在这儿呆一辈子吗?原来这只是——临时的隐蔽所。你花很长时间才找到这洞穴吗?这就叫——得来不费功夫。
昆虫乙,带你去更好玩的地方,怎么样?用课文中的话是——弃去毫不可惜。
你看,读书就要关注这样的关键词,【板书:抓住关键】才能捕捉重要的信息,才是真正读懂课文。大家在这些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了吗?
诶,蟀哥躲哪儿?你怎么不像他们图个简单随便找个地儿?(特立独行,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要求真高啊!)你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你的住宅有什么标准条件吗?(排水优良、光线温和)
3、师生对读
现在我来当其它的昆虫,全班同学自然就是蟋蟀啦!(师引读,师生对读)
我大多~~~ 而你们常常~~~ 我的隐蔽所~~~ 而你们一定~~~
我利用现成的住宅,而你们舒服的住宅是~~~~
4、小结写法
题目明明是“蟋蟀的住宅”,作者只要写“蟋蟀”这一条线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昆虫?(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他们一个随随便便,随处均可安家,用一个词语概括——随遇而安。而蟋蟀认认真真,非常讲究,那就是?——慎重,这就是作比较 【板书: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法布尔最爱用的秘密武器。
5、学习生字
今天要学的生字都在这个自然段,再读一读、记一记。这些生字中最难写的、最容易写错的是——蔽(学写“蔽”)
四、画住宅说住宅,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1、指名读文
这么挑剔的蟋蟀,建造出来的房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三位同学接力读第5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在脑中想象,画脑图,注意把文字化为画面。
2、图文对照
简笔板画:你们看,朝着阳光的堤岸上,这弯弯曲曲的隧道,就是蟋蟀的住宅,这样画对吗?谁发现了错误?
品读:门口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对这蟋蟀的住宅图有意见吗?
(门口应有草半掩着)为什么?(若门口没草,不安全;若门口全是草,遮住了阳光,挡住了空气,甚至可能连自己都找不着家了。)
这句话中哪个词在提醒你不能这么画?“半掩”是设计,这“半”字四两拨千斤、举足轻重呀!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品读:一条倾斜的隧道 这隧道的特点是(倾斜)倾斜, 到底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我也不知道,接下去把这句话读完。(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有时句子不直接告诉你答案,但却暗示着重要的信息!谁读懂了? (若隧道向下倾斜,下大雨时,水会往洞里灌,蟋蟀会被淹死的。只有向上倾斜,水才会立刻排掉,加上阳光的照射,隧道才会立刻干的。说明蟋蟀解决排水这样大难题是相当地有水平啊!)所以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些关键语句那么准确,同时让我们看到怎样的蟋蟀?
(聪明 用心 富有情趣)
3、对比读文
同学们,关于蟋蟀的住宅,我却看到很多这样的文字介绍。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土穴中、草丛间,新建的洞穴只有一个出口。
读着读着,同样的意思感觉一样吗?怎么不一样的?在法布尔的笔下,那蟋蟀——就像人【板书:人】
4、读悟写法
法布尔到底怎么把蟋蟀当作人,你能不能在这段话中也找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学生通过读、划、议,可以有以下发现:① 一个叠词:弯弯曲曲——合理的设计。②准确数字:九寸深、一指宽——准确的建造。③拟人的动作: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相当讲究。④形象的比喻:一座门、平台——珍爱生命保护自己。⑤决不去碰——有意志有情感)(蟋蟀真是了不起的工程师、设计师,里里外外考虑周密细致、居安思危、步步精心。)
5、阅读延伸
这就是法布尔的语言,透过他的语言,我们发现在他的眼里、在他的心里这些蟋蟀还是虫吗?分明是——可爱的人,有血有肉、有智慧有思想、有丰富情感的人啊!【板书:虫——人】这就是法布尔语言的特点,这就是《昆虫记》语言的特点。
食粪虫的美餐:
一堆牛粪的周围,竟出现了如此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场面!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
太阳还没有当头酷晒的时候,食粪虫已经数以百计地赶到这里。它们大大小小,横七竖八,种类齐全,体型各异,多种多样,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块蛋糕上,每只虫子抱定其中的一个点紧锣密鼓地切凿起来。那些小字辈们,暂时站在一边,只等强有力的兄长大动干戈时有小渣渣滑落下来,它们前去加工成碎屑。
在他的《昆虫记》对上千种昆虫进行这样精彩的描绘。 在《昆虫记》中,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岩家》、《蜘蛛离乡记》、《园蛛:我的邻居》、《圣甲虫的造型术》、《螳螂的爱情》等,这些文章都有——人的味道,人的情感,人的故事。
6、迁移运用
听,什么声音?(蟋蟀的叫声)平常而普通的叫声嘛,法布尔却说它在弹琴。
晴朗的夜空、宁静的原野,风儿在沙沙地响,一只蟋蟀出来了,两只蟋蟀出来了,他们在二重奏——(学生朗读)
蟋蟀爸爸出来了,蟋蟀妈妈出来了,他们琴瑟和鸣——(学生朗读)
所有的蟋蟀都出来了,他们在集体合奏小夜曲啊!——(学生朗读)
这真是浪漫温馨的时刻!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仿佛听见什么声音?也像法布尔那样带上你心中对蟋蟀的爱,也来有趣的、诗情画意的、富有创意的表达吧!(学生仿写)
五、总结升华,感受精神
文章学到这儿,喜欢这些蟋蟀吗?想看《昆虫记》吗?再次隆重介绍这位伟大的作者。
(图)这是年轻的法布尔:头戴宽边草帽,手里握着他的宝贝放大镜,嘴边挂着一丝微笑。(图)时光走过了四十年,我们又看见了他的身影:年华老去的法布尔,满脸皱纹、老态龙钟,可不变的是他的头上依然戴着宽边草帽,手里还是握着他的宝贝放大镜,嘴边永远挂着孩子般的微笑……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最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他守了30多年的荒石园,从此消失了,但我们仿佛听见他对我们说:孩子们,来吧,快到我的昆虫世界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1. 小朋友,你们很喜欢了鸟儿吧!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到处是鸟的小岛。
2. 板书课题。复习“岛”,生齐书空。
3. 齐读课题。
4. 二、初读。
1. 看图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鸟岛的景象。
2. 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再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Pi jie zhu chao yu
4. (出示)海西皮 解冻 筑 巢 安家 养育
mi yu shen shi lei
密密麻麻 玉白色 伸手 拾到 人类
(1) 自渎词语。
(2) 正音。
“筑、巢、伸、拾”:都是翘舌音。
“育、玉”:都是整体认读音节,韵母是U。
“类”是边音。
(3)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 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6.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齐读课文。
四、 教学生字。
1. 分析字形。
“密”与“蜜”:自学课后笔顺表,自己描红。
2. 指导写字。
“育”:上宽下窄。
“类”:上窄下宽。
“挨、伸、玩、拾”:左窄右宽。
3.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时作业 设计
一. 看拼音写词。
Shen shou lu xu ren lei yang yu
( ) ( ) ( ) ( )
niao dao jie dong zhu chao an jia
( ) ( ) ( ) ( )
二. 选字填空。
密 蜜
( )蜂 ( ) 林( )码 甜 ( ) 秘( ) ( )( )麻麻
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用“最”造句。
3. 积累词汇,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4. 图文对照,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爱鸟、护鸟。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听写:密密麻麻、建筑、人类、伸手、养育。
二.新授。
1. 教学第1自然段。
(1) 指读第1自然段。
(2) 你读动了什么?
(3) “闻名中外”可以换什么词?(中外闻名、世界有名——)
(4) 用赞叹的语气读第1自然段。
2. 教学第2自然段。
(1) 自己轻读第2自然段。
(2) 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a. 为什么春天一来,鸟儿就飞来呢?
b.
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3) 看图,图上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4) 有感情地郎读第2自然段。
3. 教学第3自然段。
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临了,鸟岛又是一翻怎样的景象呢?
(1) 看图听师读第3自然段。
(2) 这一自然段主要些了什么?(六月的鸟岛最热闹)
(3) 从哪里可以看出六月的鸟岛最热闹?四人一组讨论。
(4) 生相互交流。(鸟多、鸟窝多、鸟蛋多)
(5)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4. 教学第4自然段。
5. (1)师引读第4自然段。
(2)(填空)因为大家都知道( ),所以那么多的游玩的`人中却没有人碰一下( )的幼鸟和( )的鸟蛋。
(3) 填 一填,读一读。
(4) 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5) 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二. 感情地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作业 设计
一、 扩词。
续( )( )( ) 筑( )( )( )
育( )( )( ) 游( )( )( )
二.写反义词。
朋友— ( ) 热闹—( ) 真— ( )
暖和— ( ) 捉— ( ) 黑— ( )
三. 情地朗读课文。
四. 读第3自然段,填空。
第3自然段共有( )句话。第一句写了( )第二句写了(
),第三句写了( )。全文围绕( )来写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背诵课文。
2. 会用“最”造句。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1. 课文向我们价绍了什么?
2. 齐读全文。
二. 指导背诵。
1.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己背。
2. (出示挂图)看看图,想想内容再背一背。
3. 自背,同座位互背。
4. 指名背,全班齐背。
5. 配乐背诵。
二、 指导造句。
1. 读一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
2. 请你仿照例句造句。
3. 指名说。
三、 做课堂练习。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 按课文填空。
1.每年春天,( ),(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 )从远方飞来,它们再这里( ),( )。
2.一眼望去,( )的鸟窝 ( ),窝里窝外,到处是( )、( )的鸟蛋。
二、 造句。
最:——————————————————————————————
三、 把这里的盛景价绍给你的朋友们。
附:板书设计 :
鸟多
19.鸟 鸟窝多 鸟的天堂
鸟蛋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自动人行道的一些特点。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读好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2. 检查朗读。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学生漫谈。
三、再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1.判断并改错
(1)自动人行道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可以上下升降。()
(2)我国香港及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已经有了自动人行道。()
(3)自动人行道只有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相当于步行速度。()
(4)自动人行道可以让人更省力、更舒心地去购物、旅游、办事。()
2.填空
自动人行道像()穿行在()之间,给城市增添了()。人们上街()上它,不必(),就能达到(),给人们带去许多()。
四、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1.自学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检查读音。难点:型增景速展
3.多音字学习:的都
4.自学自形:将难的字找出来:
5.交流难写的字:增添港旅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强调难的可以根据实际多写几遍。
课后记:
今天上的课,觉得比较满意,首先学生兴趣比较浓,网上下载了有关自动人行道的一些图片。学文时,先从整体感知入手,学生通读课文以后,通过判断,填空等初知文章内容。
“港、型”字错的同学很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概括自动人行道的特点。抓住课文中有关句子进行体会、朗读。
2.围绕自动人行道畅谈自己的想法与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相当于”的理解;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子动人行道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2.学生谈印象: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板书:
特点:长
平面运行
有快有慢
作用:便利
三、抓住重点词语研读,体会特点
1.仔细读课文2、3节:书上是怎么具体写自动人行道的这些特点的?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重点抓住以几句:
(1)自动人行道象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2)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
明确“相当于、差不多”是一对近义词。
口头造句。《作业本》第4题。
四、自由谈论
1.听说了自动人行道,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了解了自动人行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五、写话练习
(1)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动人行道,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向内学校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小学语文教案11-0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2-2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01
小学语文教案12-13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0-21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2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25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2-22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