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财、栏、抖、喉、咙、拌、搅、榜、馒、租",除"咙、搅"外,都和已学过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旁,其中六组字音完全相同。它们作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作用,声旁有表音作用。所以对于已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会用换偏旁识字法识字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认识这些生字不算困难。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使其尝到独立识字取得成功的快乐。可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多读几遍,边读边新旧对比,体会构字规律,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讲自己是怎么认记这些生字的。这样可以使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提高识字效果。最后可设计游戏巩固认字,增加趣味性,检查认字效果。比如,"找朋友"(用偏旁和部件拼字)、"送信"(给部件加偏旁成新字)。2、"我会连"是词语搭配的练习。
所列词语学生都学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连一连。再指名读,纠正错误。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可安排以下练习。
1)。展示本单元学习中搜集积累的这两种类型的短语。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运用。
2)。扩展练习。打开( ) 茂密的( ) ( )的乌云辨别( ) 满天的( ) ( )的.空气寻找( ) 清新的( ) ( )的枝叶
3、"读读背背"中给出一首《节气歌》,四行诗歌包含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读使学生对节气的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不要强求记住具体有哪些节气、各在什么时间等。可先熟读《节气歌》,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节气,再读读后面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让学生对比起来探究,看看每一行中都讲了哪些节气。还可在课外翻看挂历,具体了解二十四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目标: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交际的过程当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教师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师生交际。
1、交流互动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了解哪种动物的习性?和哪些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三、组内交际。
1、生生互动选定自己比较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
2、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四、全班交流。
大家补充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提问和补充。五、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小朋友都想来讲讲,可是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既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如果这几方面你都想写,更好。
五、写后再说,互相促进
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六、展示台
引导学生展示学习、了解到的自然知识。在本组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准备展示的内容。为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展示,要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各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还可以把展示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分类贴于"展示台"专栏上,供小朋友在课上、课下互相学习、交流、这个活动可定期组织开展,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展示过程当中锻炼交际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
教 具: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松鼠图片,由图片解说导入:
二,检查阅读:
(一),作者介绍:
布丰:法国动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30年的时间写成了《自然史》。
(二),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驯良 矫健 帽缨 榛子 榉子 橡栗 蜇伏 苔藓 分杈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和顺善良。( ) 2,精巧细致,灵活敏捷。( )
3,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 )
4,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 )
5,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
三,阅读检查与探讨:
按要求概括松鼠的特征 (1,用几个词语。 2,用一句话。 )
四,课文重点与难点分析:
1,课文是怎样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
2,文中哪些方面说明了松鼠的“漂亮”
3,文中哪些方面说明了松鼠的“驯良”
4,文中哪些方面写了它的“乖巧”
5,除了上面介绍的三个方面,文中还介绍了什么
6,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说明的顺序是什么
五,思考与讨论:
(一),下列句子写出了松鼠怎样的特点
1,它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2,它好象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3,它们是十分警觉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比较下列句子与课文中有何区别,并说说课文中的词语为何不能去悼
1,尾巴翘起来,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2,松鼠不敢下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说明文要求语言的准确、实事求是)
六,课内训练
(一),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尾巴老是翘起来。 B,它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C,它用前瓜往嘴里送东西。 D,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
(二),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 )
A,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B,(松鼠)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C,松鼠的叫声很响亮,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D,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三)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松鼠搭窝巧在哪里
A,窝通常搭在____________。B,搭窝时先___________。C,再用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D,窝口朝_______。E,窝口上有________。
(四)讨论与探究:
鸟儿各有不同的生存环境,有的栖居于山林,搏击风雨,充满野趣;有的被人养在笼中,百般宠爱,风雨无忧。你愿意做一只笼养的鸟还是生活在大自然的鸟呢请写一段话表明心迹,并请说明理由。
七,总结与作业:
板书设计:(略)
语文教案 篇3
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几个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
2、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掌握几个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比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常识简介
1、宋濂:明初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很多,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
2、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多为赞颂、勉励、祝愿、惜别之辞。本文是宋濂在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写的,当时69岁。
3、内容:本文叙述了作者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勉励马生利用太学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
三、朗读全文
(学生听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理清思路)。
四、分析讨论
1、学习第三段,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了解宋濂为何写此赠序。
掌握几个词:谒、书、贽。
2、讨论第一段
⑴ 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本段从哪几方面写作者求学的勤奋和艰苦的?)
⑵ 组织学生讨论(四人小组):
讨论题⑴:作者哪几方面写求学勤奋和艰苦?找出原句。
讨论后小结:幼时抄录之艰成年叩问之难求师奔赴之劳住读生活之苦
⑶ 组织学生讨论,完成翻译(每大组为单位分工任务,四人小组完成翻译任务)
3、分析第二段
⑴ 学生齐读
⑵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太学生的优越条件?
⑶ 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什么结论?(按原文回答)
⑷ 齐读结论句
五、思考探究
假若这篇文章是宋濂写给你的,你最想跟他说一句什么话?
六、温馨提醒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光荣任务,愿我们不畏艰苦,学有所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英雄气概。
2、了解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课后1、2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阅读关于杨的其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林海雪原》的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杨子荣
二、初读课文
读书要求:1、抓住故事情节,能创造性复述
2、抓住故事场面,能把握人物特点,
过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课文,说说几次打虎的不同情景。
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顺序:臭子弹没打响——点射又没打着——两枪仍不中——打中前腿——枪内的`子弹会打进虎嘴
三、理解课文
1、抓住故事场面,把握人物特点
打虎不中,会被虎伤。这几枪是怎么的打的?找一找描写杨心理活动的句子,通2、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找到杨动作的句子,表情的句子,你体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想象当时的场景,如果是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
四、拓展升华
1、学习课文抓住人物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场面的方法,学写一个心情紧张,害
2、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课后第2题
3、迁移练习
认读生字词语。
五、总结实践
课外收集有关杨子荣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幸福来之不易,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质疑
1、同学们,你们对世界上的鸟有多少了解呢?说说你知道的内容。
2、有一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的鸟,你知道是什么鸟吗?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认识卡片上的'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平坦、锋利、摸索
3、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听课文录音朗读,这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故事的开端、发展、结果分别是什么?
1、先读课文,边读边讨论。
2、小组讨论
3、汇报
五、
1、学生本节课的学习。
2、师: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经典)语文教案11-10
【精选】语文教案11-27
语文教案[经典]01-09
语文教案(经典)08-01
语文备课教案11-30
语文天地教案09-06
语文教案[精选]01-27
(精选)语文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