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1-12-31 20:26:3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灰、兔、拿、翻、除、些、挑、担”8个生字。重点关注“灰、除、些”的字音;识记“兔、拿、翻、挑”的字形;了解“除草、一担菜、翻土”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找到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并根据提示读好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3、能根据词语的提示,选择一幅图将画面内容说清楚。

  4、通过读文,初步明白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图片、提示等,选择一幅图将画面内容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拼读音节,学习“兔”字

  师:这里有个音节,一起拼。【 出示:tu】这就是“兔”【 出示:兔】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兔”字。兔,上面是个刀字头,中间是个扁扁的“口”,撇从口中出来,竖弯钩,最后不要忘记还有一点,就像——小兔子短短的尾巴。【板书:兔】

  2、图片导入,学习“灰”字

  师:今天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是两只小兔子。【出示:小白兔、小灰兔图片】你看,它们是?——小白兔、小灰兔

  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词语。【板书:小白兔、小灰兔】

  师:“灰”先写“横、撇”,再写“火”,谁记住这个字了?

  3、揭示课题,齐读

  师:老师要在这两个词语中加一个字。【板书:和、2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第20课《小白兔和小灰兔》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师:读了课题,我们就知道课文讲的一定是——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的故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出示:四张插图】这四幅图就讲了它们俩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图片,读读课文,试着将图片中的内容说清楚。

  二、初读课文,了解图片对应的小节

  1、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师:要讲故事,首先要把课文内容读清楚。读过课文了,把书打开,课文一共有几小节,用你们的小手来告诉我。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读一小节。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个小朋友读,其余三个小朋友认真听。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找出和四幅图相对应的小节

  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哪几小节分别对应这4幅图呢?自己再看看课文,想一想。

  三、细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现

  (一)学习第1、2节

  1、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向老山羊要了什么。

  师: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的第2小节。【出示第二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试着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做的事。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小灰兔做了什么?小白兔又做了什么?

  1)交流:

  2)板书,学习“拿”字,理解“菜子”

  师:小白兔向老山羊——要菜子。【板书:要菜子】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什么是“菜子”吗?【出示图片】

  师:这就是菜子,菜子就是菜的种子。还记得第4课中我们学习的《一粒种子》吗?只要把菜子撒在土里,它就会长出许多白菜。

  师:而小灰兔是——拿白菜。【板书:拿白菜】

  2、说一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做了什么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做了什么?

  3、小结,齐读第2节

  师:课文的第2小节就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气读)

  (二)整体感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

  1、整体感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

  师:我们知道小灰兔拿了——白菜,而小白兔要了——菜子,后来他们分别都做了什么呢?【出示:两幅图片】

  2、看图说话,用上“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

  师:看看这两幅图,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吗?

  1)小白兔:【板书:种白菜】

  2)小灰兔:【板书:吃白菜】

  3、小结

  师:你们用一句话将图片的内容大致说清楚了。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将内容写清楚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三)学习小白兔要了菜子后的表现,试着将图片内容说清楚

  1、引读第3小节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三节】和老师配合着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图上的小白兔正在干什么?

  2、找到小白兔种菜过程的词语

  师:刚才你们用一句话说清了画面内容,那图上画的是种白菜吗?那小白兔种下的到底是什么?自己读读第3小节?

  师:是啊,菜子就是白菜的种子,小白兔种下种子,我们也可以说——播下种子,也就是——播种。【板书:播种】

  师:在小白兔撒菜子之前,为了让种子生长有足够的氧气,长得更好更快,就得——把土翻松。【泛红 “把土翻松”】【词卡:把土翻松】

  师:如果我要将它写在黑板上,能照着这个词的样子说说看吗?【板书:松土】

  师:请你再读读第3小节,找一找小白兔还做了什么事?学着老师的样子,你也来圈圈有关词语。

  * 交流:浇水、施肥、除草、捉虫【泛红“浇水、施肥、除草、捉虫”】

  3、了解小白兔种菜过程

  师:松土,播种这是第一步,过了几天【板书:过了几天】,菜子就发芽了。长出嫩绿的叶子,它又会做什么呢?

  1)浇水:为了有足够的水分小白兔给它们——【板书:浇水】

  2)施肥:为了给白菜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就得——【板书:施肥】

  3)除草:为了足够的营养,杂草也长出来了,这是小白兔就得除去杂草,这样就没有杂草和白菜抢营养了。

  4)捉虫:最后还不忘给它捉去小虫子

  4、体会小白兔的勤劳和快乐

  师:种白菜可辛苦了,小白兔就是这样每天精心照料着这些白菜。【出示句子】

  (引读)它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除草,捉虫。【板书:常常】

  师:是啊,在小白兔的精心照料下,结果小白菜很快——就长大了。读到这,你想夸一夸小白兔吗?

  5、借助板书,将图片内容说具体

  师:现在请你看看板书,看看图画,试着将这幅图的内容说清楚。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开头。【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师:刚才我们只是把画面内容大致说清楚了,现在你们把图画说得更具体了,而且还把小白兔的辛苦和勤劳说清楚了。

  (四)看图学习小灰兔拿白菜后的行动

  1、了解小灰兔拿白菜后的表现

  师:小白兔在勤劳地工作着,而小灰兔呢?还记得吗?它在干什么呀?吃白菜。

  师: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幅图,你觉得小灰兔怎么样?(很懒)你还看到了什么?

  2、理解小灰兔“天天不干活”

  师:为什么结满蜘蛛网呀?读读课文,要读课文的第几节呀?

  * 它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板书:天天】

  3、小结

  师:你们想想小灰兔这样——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结果会是怎样的?用一句话说说,小灰兔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师:是啊,正是因为小灰兔——,白菜——一天比一天少,结果——过了些日子白菜就吃完了。

  (五)学习第5节

  1、看图说话,引出第5节

  师:这时,小灰兔没吃的了,又到老山羊家要白菜,在路上,它遇到了——小白兔。【出示图片】

  师:看看图片,你能说说图上小白兔怎样吗?小灰兔怎样吗?

  师:是啊,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用一根扁担两头挑着许许多多的白菜,这就叫“一担白菜”【

  出示词卡:一担白菜】。一担白菜是多还是少啊?

  2、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过渡:为什么小白兔这么高兴,而小灰兔却低了头呢?仅仅是因为没有白菜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第5节中他们的对话,从对话中找找答案。

  1)找到对话内容

  师:找到第5节中两人的对话,大声读一读。【出示对话】

  2)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师:当小灰兔看到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时,心里不明白了,于是它疑惑地问—— “小白兔,你的菜是哪来的?”

  师:而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白兔的话有几句呀?小白兔先回答了小灰兔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种的。接着再告诉了他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3)同着对读

  师:同桌一个扮演小灰兔,一个扮演小白兔,直接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小灰兔的疑惑,小白兔的自豪。

  3、观察图片,了解小灰兔低下头的原因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小灰兔为什么低下头吗?仅仅是因为没有白菜而不高兴吗吗?

  师:对啊,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它为自己的懒惰感到难为情呀!它之后又会怎么做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0、小白兔 和 小灰兔

  要菜子 拿白菜

  种白菜 吃白菜

  松土(过了几天)浇水

  播种 (常常) 施肥 (天天)

  除草

  捉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目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

  2、揭题、读题,读好蜻蜓这两个后鼻音。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

  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4、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阅读,扫除障碍,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陶行知慈爱抚摸七嘴八舌抢着苍蝇蚊子朋友掌握保持结构复杂成千上万入神

  二类字带的词语:翠贞田埂平衡据说孑孓一撅一撅的

  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

  (2)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交流一下。

  (3)检查对课文的朗读,相机正音。指导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

  (4)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学生交流。说近义词:慈爱抚摸入神说反义词:复杂

  (5)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

  一(1)捉蜻蜓

  二(210)谈蜻蜓

  三(11)放蜻蜓

  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学习第11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纷纷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

  (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查找关于蜻蜓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

  情意目标: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

  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

  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

  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两句问话。指导分层。

  (二)学习(2?6)自然段。

  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

  ◇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

  (二)学习(710)自然段。

  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

  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

  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

  交流:◇说,又说

  ◇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蜻蜓还给翠贞

  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

  ◇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小心地翻过去

  (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

  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3、我们已经学习了板报稿的写法,你能结合课文介绍的关于蜻蜓的知识,写一篇板报稿吗?

  4、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演示修改。

  板书:

  放飞蜻蜓

  小朋友

  陶行知

  捉

  循循善诱

  谈

  蜻蜓

  放

  和蔼可亲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后研究性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放飞蜻蜓》教案之四,放飞蜻蜓,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象的字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拆分、整合的识字法认字。

  2.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3.能正确、流利的诵读短文。

  4.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韵文。

  (2)朗读韵文。

  (3)说一说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

  (4)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5)用同样的方法你还认识了哪些字?

  二、我会认

  1.出示“转盘”课件。转盘周围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指向哪个字,就引导学生读哪个字。

  2.交流识字方法,把你记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3.引导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全班开火车读两遍)

  三、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出示我会填的影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读题目“我会填”这是让我们做什么呢?学生说出这项训练要求。

  3.请你们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巡视)。

  4.反馈:让学生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填写的。

  (二)我会读

  1.听教师示范读短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书。

  2.组织学生自由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配以优美的音乐。

  4.组织全班自由读,边读边想: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实现你的理想?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桥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能把刚才看到的桥介绍给大家吗?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把你设计的桥展示给大家,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设计的?

  二、进入有主题的口语交际

  1.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

  2.同桌练说、评价。

  3.各学习小组组织练说、评价。

  4.小记者采访。

  A.同学们,学校小记者站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会设计桥,而且设计得非常漂亮,便派来几位小记者前来采访(四名同学扮成小记者上台)。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B.小记者采访(从桥的造型、材料承重力等方面质疑,介绍者进行答疑)。

  5.评选,展示最优桥梁。

  黑板上贴满同学们设计的桥,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你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原因。

  三、总结谈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 “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

  〖学习《望天门山》〗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⑵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⑴学生个人读悟。

  ⑵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⑶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⑷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小学第三册语文第14课 P63-64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独立孤立的看问题,设计本节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进入爱学、乐学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的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葫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自然段。

  1、出示教学挂图1并说说挂图的内容。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填空。

  (种葫芦) ( ) ( ) ( )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积累词汇。

  ( )的小花 ( )的葫芦藤

  ( )的小葫芦 ( )的叶子

  5、这些葫芦后来收获了吗?这课文哪一段写了这个情况?

  6、读第4自然段,质疑: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读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这几个词语。

  4、指导朗读2、3自然段。

  5、解疑:因为不治蚜虫,小葫芦变黄了,所以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理解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3、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巩固延伸。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绚丽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1)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从本文学习一些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生字词。正音:芬,览,馨。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话:

  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她们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这里就把红柳当成了人来写,顽强地、向着太阳微笑、越扎越深、倔强的、决不让等词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沙漠的勇士,是怎么和风暴搏斗的,是怎么保护草原的。读来会让我们对红柳产生敬佩之情。这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写,那会怎么样呢?

  红柳开出了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来,沙丘被红柳固定着了,一点都不向前移动。

  读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没有刚才的一段写得生动,红柳的形象也没有刚才鲜明。现在知道拟人的好处了吗?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注意:馨、襟、瀚、耘

  学生描红。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空气()的.绿阴()的眼睛()的翠竹()的松柏()的色彩

  ()的果园()的风光()的大海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板书: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设想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和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猴子种果树》是一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听了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情景导入,宽松和谐。通过学生对课文第一节内容的精彩表演,既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帮助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为下文的朗读和表演作好了铺垫。先扶后放,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是可以主动发现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中的反问句。懂得没有足够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学,《猴子种果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猴”。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老师在题目旁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kejiaoshigenaiba

  (出示)一棵浇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duanyanquejuanying

  改变短谚语喜鹊杜鹃樱桃

  1.自读生字词。

  2说说你在这些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字音:

  “施”:读翘舌音。“耐”:读鼻音。

  “樱”:读后鼻音。“梨”:读边音。

  “鹊”:韵母是ue,碰到q,u上两点抹去。

  “鹃”也是跟“鹊”的情况相似。

  字形:

  “浇”:右上没有点。

  “拔”:右边是“友”上加一点,不是“发”。

  字义:

  “颗”:指的是比较圆润、小的东西。

  “棵”:专指修饰从地里长出植物。

  4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指读,齐读词语。

  4.把生字带到课文认真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出示)你能把这些问句读好吗?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1自读。

  2指读,齐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7.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读,你有没有不懂得词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叫他反复读,自己解决)

  2.有些词语我们放到第二节课去解决。

  3.你觉得哪一自然段写得有意思,能读听听吗?

  4.生读、交流。

  5.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齐读全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间没有一竖。

  “歌”:上面的“可”没有勾,而且要写得小点。

  2.指导写字。

  “浇”:最后一笔要舒展放纵。

  “梨”:下面“木”的一横要写长,托住“利”。

  “哥”:第六笔横要写长点。

  “功”左边的“工”略微往上写一点。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一.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梨(lini)树耐(lainai)心

  施(sishi)肥樱(yingyin桃

  二.看拼音写词。

  houzijiaoshuishifeigaizheng

  ()()()()

  badiaogegelishuchenggong

  ()()()()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2.听了课文,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你读懂了什么?(一边说一边看挂图)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表演。

  1.自由组合来表演课本剧。

  2.学生上台表演。(可边看书边演,也可以背台词表演。)

  四、。

  1.读了,演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小猴说什么?

  2.你从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拨()哥()猴()棵()

  拔()歌()侯()颗()

  二、用直线将可以搭配的词语连起来。

  乌鸦咕咕梨树四年结果

  喜鹊哇哇杏树三年结果

  杜鹃喳喳桃树五年结果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没有这个耐心。

  1.你不着急吗?

  2.你能等得及吗?

  四、请你把想对小猴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22.猴子种果树

  乌鸦 梨五杏四 拔

  喜鹊 杏四桃三 拔

  杜鹃 桃三樱二 拔

  “樱桃好吃树难栽”

  没有耐心,不能成功

  教学感悟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凝视、覆盖、米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目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作为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巨人的花园》一文,要让学生初步体验“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积极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和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学习者分析:

  我班共有56名学生,刚刚升入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识字能力,阅读水平有待提高。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四年级的语文学习更要注重阅读和思维的训练,重视字词语段等语言文字的训练。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中重视字、词、句的教学,另一方面根据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情节生动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激

  发学生主动读书,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节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

  师: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感受童话的魅力吧!

  板书:巨人的花园

  批注:(通过回顾已阅读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播放《巨人的花园》,感知课文内容。

  批注:应用多媒体动画视频播放课文内容,是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二、自主学习,品读课文,感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课件:课件中有许多生字宝宝,我们来认识一下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汇报自学情况。

  ⑴说说通过自学掌握了哪些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⑵词语的理解(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老师总结)

  3.朗读课文,说说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

  批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同时培养自学的能力。

  三、课文讲习

  1、阅读课文1-----6自然段

  (1)巨人旅行回来后,发现孩子们在花园,他是什么态度呢?(课件)(巨人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2)孩子们没来,巨人的花园变成什么样了呢?(课件)(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批注:引导学生仔细读文,在读中感悟:花园的变化跟巨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

  (3)品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说一说,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自私、冷酷、任性)

  (4)出示巨人斥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发生巨变的课件:批注:引导学生仔细读文,在读中感悟:花园的变化跟巨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

  (5)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阅读课文7_____8自然段

  (1)课件展示课文相关内容

  (2)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进了花园,给花园带来了春意,可巨人还是什么态度呢?

  (又发脾气了:”好不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3)小男孩的行动使巨人明白了什么呢?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4)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猜一猜这个小男孩儿是个什么人?(春天的使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为什么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逃跑?他留下来是为了什么?(想教育巨人:快乐与人分享)他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告诉巨人什么?(是你的冷酷赶走了春天,你要学会与人分享快乐!)

  批注:这样引导学生,可使学生真正走进小男孩儿和巨人的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3、阅读课文9-----10自然段

  (1)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的怎么样了呢?(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2)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像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

  (3)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的怎么样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吗?

  (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猜猜巨人陪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批注:在阅读中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重新修改了这个环节,孩子们兴味盎然,说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4)学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呢?

  (待人不要任性和冷酷,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四、感悟道理,初识童话的特点。

  1、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法??)

  2、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童话故事怎么样?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简介王尔德。

  王尔德是英国的童话作家,《王尔德童话》里还有《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星孩》等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的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堪称完美世界的化身。细细地研读,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人间的冷暖,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课下,同学们可去图书室去阅读这些优秀的童话故事。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相关文章:

1.关于小学语文教案4篇

2.关于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3.小学语文教案范文5篇

4.小学语文教案

5.关于语文教案范文6篇

6.【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

7.【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8篇

8.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6篇

9.【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上一篇:语文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