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指名在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3、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儿歌:《家》。板书,齐读。注意读准三拼音。
二、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要求看准音节,读准字音。
3、指名试读,教学生字。
强调读准边音、前鼻音、翘舌音和轻声。
4、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课文后笔顺提示,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安排。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加点的字口头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蓝天是白云的家
(1)点名读。
(2)作者把蓝天比做什么?
(3)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让老师感受到白云像在蓝图悠悠地散步?
树林是小鸟的家
(1)点名读。
(2)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3)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自读三四行,读后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句。
(1)这句话很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连贯。
(2)白云、小鸟、鱼儿都有自己的家,该多幸福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
(2)小黑板出示句子。点名读。
(3)什么叫&“祖国&”?引导感受交流,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4)小结。
(5)齐读第二句。
3、指导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
(1)各自练习背诵。
(2)指名配上音乐背。
(3)全体起立,加上动作齐声背。
三、练习说话
1、激趣。
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一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
2、练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读。
2、教学偏旁:禾木旁、宝盖儿;认识新笔画弯钩。
3、集体书空。
4、教师范写生字,着重强调关键笔画。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冯婉贞的勇敢机智。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特点。
2.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冯婉贞的勇敢、机智,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了解时代背景
播放有关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电影片段。
二、学习课文,认识冯婉贞
1.教师导读:冯婉贞到底是什么人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反馈,介绍冯婉贞。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理解词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体会英法联军的穷凶极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导言: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分段指名读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冯婉贞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故事。)
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言:文中几次提到敌人被打败?(两次)第一次是被谁打败的?
2.文中第几自然段写冯三保副食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指名介绍: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5.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6.理解文中词语“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8. 教师导言:冯婉贞是如何按照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又一次打败敌人的?(引入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课文4—6自然段。
(2)指名说说冯婉贞是怎样组织大家打败前来报仇的敌人的?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6自然段。
(4)引导联想:你现在知道冯婉贞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
(5)启发感悟: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到冯婉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文中具体语句来说明。
A、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引导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
冯婉贞带着勇士埋伏。冯婉贞他们一动不动。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冯婉贞看出敌人的花招,大声喊…… 学生反馈、朗读以上句子,体会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勇敢。敌人根本没有防备,只得……敌人一枪也放不了,有的'……有的……有的…… 引导读以上描写敌人的句子,体会敌人的惨败,感悟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制定的作战计划十分周密。
五、作业
学习本课生字词。
1.教师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
2.从文中抽出生字,读读记记。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冯婉贞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连滚带爬 武艺高强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特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
1、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2 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二 学习第一段
#1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怪”是形容猫的性格特别,很难捉摸。课文从三方面描写的性格有些古怪:
[1]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不理不睬,一声不坑;
[3]猫即胆小,又勇猛。
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的耳中会是“丰富多腔”的?(展开讨论,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第二段:思考完成。
[1]用( )画出描写“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的句子。
[2]抓词语说理解,谈体会。方法:读句子,话词语。
(满月的小猫淘气又可爱,它腿脚还不稳就淘气。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没个完。摔跟头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无忌惮在花盆摔交,抱着画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尽管满月的小猫到处闯祸,毁坏东西,但作者却更加喜爱这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小猫。
[3]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再读课文,用串连各段段意义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板书: 猫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
一 性格古怪 |胆小 ,勇猛 喜 爱| 耍个没完 之
二 淘气|摔疼了也不哭 天真可爱 |摔交打秋千
作业:
一 组词
1 形近字组词
性( ) 忧( ) 职( ) 凝( )
姓( ) 优( ) 织( ) 疑( )
痒( ) 稿( ) 淘( ) 耍( )
样( ) 搞( ) 掏( ) 要( )
跌( ) 辟( ) 跤( ) 凭( )
秩( ) 僻( ) 校( ) 算( )
2 多音字组词:
的 折
二 填空组成词语
无( )无( ) 生气( )( ) 性格( )( ) 闭息( )( )
变化( )( ) ( )( )可亲
三 造句
无忧无虑
四 背课文(第4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有很多事物,能帮助我们判别方向。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各说一句话。
3仿照课文第2、3、4节的写法,说说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
4、能背诵课文,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课文。
难点:仿照第2、3、4节的写法,写一写大自然中别的天然指南针;懂得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天然的指南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指南针、准确”等词语。
2、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前准备:查阅辨别方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创设情景。有一天,你兴致勃勃地在野外捉蝴蝶,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太美了。你捉了一只又一只,捉着捉着,找不着回家的路了,周围又没有人帮你,那该怎么办呢?
2、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理解:要是 野外 迷路
二、检查自学。
1、读生字新词。后鼻音:慌、忠、影、永、闯、碰新偏旁:寸——导
2、校对新词。
3、分段:5自然段。请五个学生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千万 慌张 天然 准确 请学生介绍指南针:用磁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磁针支在一个直轴上,因磁针受磁力吸引,所以针的一头总是指着南方,另一头总是指着北方。
3、理解句子: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用“( ),是因为( )。”或“因为( ),所以( )。”说说第一段的意思。
5、朗读指导:亲切的语气。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慌、影、盏、碰、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习2—5自然段,能背诵课文。
3、会用“千万、永远”写话。
课前准备:寻找天然的指南针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读生字新词。2、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2—4段。
1、过渡: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自由读2—4段交流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
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学生质疑:忠实、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2)交流:忠实:忠诚可靠 向导:带路的人因为( ),所以( )。或( ),是因为( )。回答“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3)朗读指导:自由读、个别读(为什么这么读?)、齐读
3、总结学法:(1)自由读(2)质疑、解疑(3)有感情地朗读4、学习第3段(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段。(2)自由读,同桌质疑、解疑永远、乱闯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北极星?为什么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小知识:北极星是天空北部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它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3)朗读练习
5、学习第4段(1)过渡:如果有人在阴雨天迷了路,太阳和北极星都不能帮忙了,那怎么办呢? 稀、稠是反义词
(2)朗读6、齐读2—4段,你有什么感想?(大自然真奇妙。)
三、学习5段。
1、过渡:是呀,大自然很奇妙,有那么多天然的指南针。那诗人是怎么发现的?
2、自学第五段,回答问题。
3、齐读。
4、请你根据所看的课外书,仔细想想,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告诉你准确方向的?
四、总结全文。仿照课文,写写你知道的天然指南针?(向日葵、树上的果实、树皮、树桩上的年轮、青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词句训练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组词。迷( ) 角( ) 希( ) 中( )谜( ) 确( ) 稀( ) 忠( )
2、看拼音写出同偏旁的字。石——que peng mo 皿——zhan gai pan 门——chuang nao shan wen 1、读拼音,写意思相近的词。准确——( ) 要是——( )遇到——( )
二、读课文。1、课文填空。(1)北极星是盏( ),它( )高挂在北方。( )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 )。(2)要是碰上( ),大树也会来帮忙:树叶稠的一面是( ),树叶( )的一面是( )。2、读句子,填空。(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它”指的是(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指路灯”指的是( )。三、造句:千万——永远——要是——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语文树教案12-09
语文备课教案11-30
语文教案(精选)08-31
[精选]语文教案03-05
语文教案09-28
(精选)语文教案01-09
语文天地教案09-06
【精选】语文教案11-27